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蓬溪县槐花乡村社蓬溪县槐花乡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170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4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蓬溪县槐花乡村社蓬溪县槐花乡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蓬溪县槐花乡村社蓬溪县槐花乡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蓬溪县槐花乡村社蓬溪县槐花乡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蓬溪县槐花乡村社蓬溪县槐花乡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蓬溪县槐花乡村社蓬溪县槐花乡环评报告.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法人代表冉体全联系人冉体全通讯地址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1村4社联系电话15881912451传 真邮政编码629100建设地点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1村4社立项备案部 门蓬溪县发展和改革局备案文号川投资备【51092114040301】0021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畜禽屠宰行业代码:1351占地面积(亩)2绿化面积(平方米)266总投资(万元)70环保投资(万元)1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 例2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 期2014.9项目内容及规模一、 项目由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猪肉市场的迅速发展,猪肉

2、的生产和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兴旺。预计2011-2015年我国人民对猪肉需求增长速度基本上比较稳健,同时由于人们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稳定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为规范和加强猪肉检验、销售,促进了肉类产业向安全方向进一步发展,让槐花乡周边居民吃上放心肉和优质猪肉。由投资人承办了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该项目的建设投产一方面将填补槐花乡地区没有猪肉供应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税收,还可增加农民就业。本项目属于槐花乡定点生猪屠宰场,由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审核清理结果及处理意见的批复【遂府函2012192号】文件、遂

3、宁市商务局【遂商务2012132号】文件说明槐花乡屠宰场为整改B类屠宰场。该项目为槐花乡及周边场镇居民生活提供猪肉供应,每天屠宰猪肉全部销售,不建冻库储存。为了预测评估该项目对环境质量带来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环保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类别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建设项目经蓬溪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川投资备【51092114040301】0021号)文件进行了备案。受本项目业主的委托,遂宁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接受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并开展了现场踏

4、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评价单位在掌握了充分的资料数据基础上,对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 评价目的及重点本项目作为新建生猪屠宰加工项目,项目的实施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为:生产废水、废气、生产固废以及少量生活污水。基于以上情况,本报告表在充分了解本项目的新建工程设施,深入进行了工程分析和掌握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本项目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及未来该区域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业主提供环保管理文件。本评价的重点为:按“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要求,分析该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规定及要求,并

5、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整改措施。对本工程采用的污染控制及环保治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提供可行性实施方案。分析生产中产生和排放的污染因子和污染源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减少排放和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三、工程概况1.工程地理位置及外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1村4社。项目南面为农耕地;东南面200m外为2户居民;东北面150米外为槐花乡派出所,北面为道路和山坡;西面为农耕地和山坡。工程具体地理位置图见 附图一;工程外环境关系示意图见 附图三;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蓬溪县槐花乡冉氏屠宰场建设项目建设地点: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1村4社建设性质:新建净用地面积:1333m2项

6、目规模:新建年屠宰7200头生猪生产线一条投资金额:70万元 3.主要经济指标(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总用地面积:1333m2规划总建筑面积:700m2厂房:新建年屠宰7200头生猪生产线一条,建筑面积:300m2。库房:建筑面积:80m2。办公用房:办公室,建筑面积30m2。其他配套设施:临时猪圈,建筑面积160 m2;检疫室,建筑面积50m2;门卫室,建筑面积20m2;锅炉房,建筑面积60m2。(2)工作制度和定员项目职工定员:工作人员5人。工作制度:全年360天。班制:白班制。4. 项目建设内容及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项目组成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表1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名称

7、项目名称主要建设的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行期主体工程新建年屠宰7200头生猪生产线一条,建筑面积:300m2施工废水、废气、渣土、地面扬尘、垃圾、汽车尾气生产噪声固废及废水辅助工程绿化工程绿化面积266m2/检疫室建筑面积约50m2污水处理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废水处理站一座,设计处理能力20m3/d;建一座50m3废水应急暂存池;废水、污泥公用工程消防、给排水和道路等设施/供水厂区内1口深水井/供电乡镇20KV电网/办公及生活设施办公用房建筑面积约30m2生活污水、固废门卫室建筑面积约20m2仓储或其他库房建筑面积:80 m3固废临时猪圈建筑面积:160 m3锅炉房建筑面积约

8、60m25.节能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部合格产品;二是开发、应用和推广节能、节水、降耗技术;三是采用高效、环保、安全的符合安全和屠宰加工生产需求的生猪;四是推广和应用节能、节水等实用新型新技术。6.工程结构设计及设防等级工程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计防震烈度为7度,防水等级为二级。四、辅助建筑及设施1.给水 本项目建在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1村4社,现有厂区的供水系统由1个深水井供给。经现场勘探水井供水量富裕,可为本项目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等提供用水。经过实际调查了解分析,本项目用水情况估算见表2。表2 项目日用水情况估算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用水定额最大用水量(

9、m3/d)1职工生活用水人550L/人.d0.252屠宰用水及场地冲洗废水头200.5m3/头.d10以上总计10.254未预见水量按以上用水总量的5%计算0.51总用水量10.76m3/d由表2可知,项目总用水量约为10.76m3/d。2. 排水本工程排水对象主要为生活污水、屠宰废水和雨水,采取雨水和污水分流制。(1)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屠宰废水通过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废水处理站一座,处理达到废水排放执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2)大部分地面雨水经过地形自然排放水系,不易自然排水处可设置雨水口,将雨水汇总后排入东面

10、堰塘。3、电气设置本项目用电来自城市供电系统(20KV公用高压线引入)4、消 防(1)消防通道厂区预留消防及人流通道和消防车辆进出通道,保证了消防通道的顺畅。(2)消防给水本项目的消防给水一般与生活给水管合并,采用合流给水系统。依据有关规范及现场条件,本设计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系统。当采用高压给水系统消防时,管道的压力应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m;厂内两股水柱水量保证同时达到厂内任何部位,管道内压力保证水枪出口充实水柱不小于10m。(3)灭火器配置本项目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厂区配置有灭火器。5、环保设施该项目在厂区内设置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废

11、水处理站一座,设计处理能力20m3/d,屠宰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五、项目政策符合性本建设项目经蓬溪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川投资备【51092114040301】0021号)文件进行了备案。项目属于槐花乡定点生猪屠宰场,由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审核清理结果及处理意见的批复【遂府函2012192号】文件、遂宁市商务局【遂商务2012132号】文件说明槐花乡屠宰场为整改B类屠宰场。该项目为槐花乡及周边场镇居民生活提供猪肉供应。因此,项目符合政策。六、项目规划选址合理性简要分析项目选址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项目建设在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1村4社,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条件,可

12、以很好解决配套公用工程需求问题,降低建设投资,降低运输费用,合理进行生产组织,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2)根据区域调查,项目周围200米范围内没有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3)拟建址地势平坦,构造稳定,无影响地质的大断裂和不良地质现象,无茂盛植被和无需保护的文物、旅游景观等敏感点,符合工程建设需要。4)该项目建筑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0设计;电源接自镇电网20KV,可满足需要。5)生猪屠宰场场地周围均为农耕地,无有害气体、粉尘和其他扩散性污染物,占地地势较平坦,交通运输方便,项目选址符合屠宰加工项目对选择厂址的要求,无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并且本建设项目经蓬溪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川

13、投资备【51092114040301】0021号)文件进行了备案。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本项目选址合理。本项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且对外环境无特殊要求,其入驻符合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产业定位,与周边环境具有相容性。该选址符合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的土地利用规划。评价认为,拟建厂址建设场地条件、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水、电等方面条件较好,无大的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选址从环保角度可行。七、项目与外环境相容性简要分析项目南面为农耕地;东面为2户居民,距离恶臭气体产生源大约在200m,相对较远,这有利于减轻恶臭气体对周边居民住宅的影响;北面为道路和山坡;西面为农耕地。由于该项目为生猪屠宰项目,所在区域附近主要为农

14、耕地,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该项目与周围环境相容。八、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根据本项目生产的特点,总平面布置具有以下特点:(1)从总体上讲,该项目在总平面布置上,各功能区划比较明确:生猪屠宰加工生产为宰杀加工。在项目总平面布置上,工厂生猪屠宰加工功能区划明确,基本符合生猪屠宰加工生产企业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2)从生产工艺要求上分析,生猪从进入待宰场后,经过检疫、电麻、宰杀加工到最后外运场镇销售,生产过程流畅。(3)从物流进出分析,生猪进出通道和产品进出通道分离,相互之间不交叉,这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4)从工程总平面布置于外环境关系上分析,恶臭气体主要产污源在生猪待宰场和

15、污水处理设施,这两个单元布置在厂区的南面,厂区周围均为农耕地。有2户居民在厂区的东南侧,距离恶臭气体产生源大约在200m左右,相对较远,这有利于减轻恶臭气体对周边居民住宅的影响。(5)厂区进步了大面积的绿化,绿化面积达到了20以上,同时厂区内的道路畅通,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6)为了加强和完善生猪屠宰管理,提高屠宰行业整体水平,保证生猪产品质量。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建筑布局应划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的活猪待宰间、屠宰间、分割间、急宰间及病害猪处理等设施布局和建筑符合国家和行业设计规范。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屠宰场活猪入口与生猪产品出口两门两道。产品与活猪、废弃物在场内不得共用一个通

16、道。生产区各车间的设置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与卫生要求。屠宰与分割车间设置在不可食用肉处理间、废弃物集存场所、锅炉房、污水及污物处理设施的上风向,其间距符合环保、食品卫生以及建筑防火等方面要求。各车间不交叉污染。设有符合国家标准,并与生产职工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休息室、淋浴室和厕所等。总之,该项目在平面布置上生产区和非生产区功能分区布置相对独立,通过合理组织功能分区,合理布置工艺车间,合理组织交通运输使物料运输方便快捷;保证生产工艺流程畅通。污染区距离厂区外界的居民住宅相对较远,尽可能减轻恶臭气体对居民的影响因素。因此,总体来讲厂区平面布置从环保角度较合理。九、项目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主要原辅材料

17、及能耗情况见下表3名 称年耗量 来 源主要化学成分主(辅)料生猪7200头/a购买能源水量电(kwh/a)5000镇电网煤(t/a)70购买地表水(t/a)井水3927深水井H2O十、项目主要设备表4 主要设备一览表名称规格数量来源麻电机SMO-4001购买刨毛机ZBM-2001购买生产输送线1购买劈半锯WFZ-901购买燃煤锅炉LSG0065-0.04-III1购买剥皮机1购买自动冲淋设备1购买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分析,项目所使用设备均不属于淘汰类设备,属允许使用设备。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老污染及遗留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

18、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遂宁市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 o20-105 o59,北纬30 o12-30 o30之间。东临南充市、武胜县,南接遂宁市、重庆市潼南县,东南角抵重庆合川市,西靠大英县、射洪县。境内有达成铁路、国道318线、省道304线、城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赤城镇是蓬溪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镇沿涪江支流芝溪河布局,目前分为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正在规划实施的开发区处芝溪河赤城镇的下段。赤城镇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164KM,距遂宁市45KM,距南充市53KM,距达成铁路宝梵车站10KM,距城南高速

19、公路出口11KM,国道318线穿城而过。2、地形地貌、地质结构蓬溪县域地貌属于典型的丘陵区,并以中丘为主。全县地势起伏和缓,由北向南坡状缓斜,海拔最高点565.8m,海拔最低点251.3m。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系遂宁组以及第四系的新老冲积层,主要为紫红色砂泥岩构成,岩层埋深0.49m。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蓬溪县地震基本烈度为v度。3、气象蓬溪县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云雾多,日照少。气温:常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温度39.4,极端最低温度-4.6。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量

20、:929.5mm,最多年(1993年)1288.7mm,最少年(1997年)521.5mm。风向风速: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其次为东北风,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24m/s。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434.3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298天。4、河流水文蓬溪县的河域多为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涪江及其主要支流芝溪河。涪江由北向南两次进入蓬溪县,县境流长39公里,芝溪河县境干流长56公里,流域面积675平方公里,约占全县面积的53.9%。蓬溪县境内水系较发达,但大多水源短缺,过境客水丰富,但地势低洼,利用困难。芝溪河多年平均流量5.1立方米/秒、径流总量1.6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774万立方米

21、,每平方公里产水1.4万立方米。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74座,总库容9442.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061.9万立方米。赤城湖位于蓬溪县赤城镇北面芝溪河上游方向,集雨面积101.4平方Km,正常库容量3435万m3,设计和校核洪水最大泄量分别为219m3/s和217m3/s,有效灌溉面积5.2万亩,说蓬溪县赤城镇的饮用水源。东宝河源于惠民乡孔屏咀村,西南向东北流经惠民乡、蓬南镇、农兴三乡到农兴复元村入南充境内,注入吉安河,流入嘉陵江。干流长19公里,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蓬溪县内占69平方公里。蓬溪县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774万m3,每平方Km产水1.4万m3。5、植被及其它从蓬溪县地理位

22、置、气候条件看,境内原生植被是亚热带长绿阔叶林,但由于农业开发,原生植被已经当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农作物植被,零星分散的小片人工林和四旁树,还有一些蔬林灌丛、草坡和石骨子荒坡。蓬溪县森林植被种群较单一,一般以柏木为主构成,群落外貌终年长绿,结构简单,层次较明显。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等。评价区域内无需特殊保护的名木古树及珍稀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概况蓬溪县城建城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有1258年的历史。建国初期,县城仅有7000余人,到2012年蓬溪县已拥有人口约76万人,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42万亩。蓬溪

23、县人民政府驻地赤城镇是全县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中心。2、社会经济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全县辖16镇15乡、495个行政村,人口规模76万人。2012年全县实现地方公共财产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32.14%;公共财产支出23.15亿元,同比增长20.62%;政府性融资3.36亿元;国资收益868.54万元,土地收益3.84亿元。新增贷款10.7亿元,存贷比提高3.8%。争取项目466个,到位资金13.9亿元,同比增长28.6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95元,增长15.5%;农民人均存收入6427元,增长14.9%。该县是优质特色的农业及加工基地,是遂宁市优质特色粮油、

24、水果、山羊、药材、棉花、蚕茧、蔬菜的生产基地,也是饮料食品、丝绸棉纺等农副产品加工的主要基地。3、交通运输蓬溪县内外交通比较发达,对外交通有铁路公路,现有国道318线由县城北部、省道304线有县城南部过境,达成铁路有县城中部呈东西过境并设有宝梵站,另已建的成南高速公路也由县城中部过境,与达成铁路大致平行。4、文化教育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23余所,在校学生8.33万余人,完成财政教育投入6.15亿元,全年全县参加高考2815人。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537个,医院病床数1357张。5、农业经济2011年争取到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级新农村试点县、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县等各类项目1109个,到位资

25、金26.48亿元,年均增长41.7%;引进林盛门业、鑫威门业、渝奥纺织、闽中食品、佳琦电子、中国红海等各类项目721个,到位资金63.94亿元,年均增长34.7%;累计实施黑龙凼水库复建、城河治理、金桥新区建设等各类项目12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年均增长50.3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重点推进国道318、省道304线蓬溪段、蓬红线沿线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2万亩,培育畜牧业养殖大户6272户,出栏生猪125.9万头、家禽626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4.4%;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1个、绿色食品4个、有

26、机食品3个,“溪芝鹅”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新型工业突破发展。园区规模由小到大,上游工业园建成区达到5. 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3户,金桥新区正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加快建设,蓬南电子工业园入驻企业7户。经济总量成倍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户,“3+3”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91%;门业产业园入驻企业29户,年生产能力达750万樘。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户,申报国家专利4件。6、旅游及文物保护蓬溪县城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较多,主要有赤城湖、高峰山、宝梵寺等风景名胜区。其中城西3公里的赤城湖建于1977年时称“反修水库”,总库容3435万立方米,为县

27、城的水资源地。经过二十余年的经营,昔日的“反修水库”已是“平湖茫茫注溪水,倒影叠叠映蓬山,一湖月影伴花影,四面山光接水光”,被誉为“川中西子湖”,是蓬溪县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评价区域内无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及人文景点等敏感点。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为了解该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质量,我们委托遂宁市蓬溪县环境监测站对该区域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一、环境空气现状1、监测结果根据遂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5月6日7日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监测结果

28、见表4。表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mg/m3)测点名称项目小时浓度值日均浓度值项目所在地SO20.0240.0360.031NO20.0280.0340.030TSP0.10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评价因子SO2、NO2、TSP评价标准按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标准见表5。表5 SO2、NO2、TSP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单位:mg/m3污染物SO2NO2TSP小时均值日均值小时均值日均值小时均值日均值二级标准0.500.150.240.12/0.30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论SO2的监测点日平均浓度值均无超标现象,符合GB3095-1996中二

29、级标准限值。NO2的监测点日平均浓度值均无超标现象,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TSP的监测点日均值监测满足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综上,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二、声环境现状根据遂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5月67日的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见表7。 表7 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点号时间昼间夜间点号时间昼间夜间15月6日54.742.935月6日50.840.35月7日52.441.95月7日54.241.725月6日52.141.845月6日52.942.75月7日53.642.05月7日53.740.7由表7可以看出

30、,该区域噪声级分布范围昼间在52.154.7dB(A),夜间在40.342.9dB(A)之间,整个区域环境噪声满足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限值要求。三、地下水区域地下水质属川中红层地下水区,水量较丰富,水质好,矿化度小于1g/L。四、生态环境本项目所在地无珍稀动物、植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遂宁市蓬溪县槐花乡1村4社,紧靠道路,方便生猪屠宰后运往场镇。详细见附图3项目外环境关系图。根据工程性质和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所在地区的环境关系,列出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所述:控制污染目标:(1)各类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2)各类污染物处理途径

31、和手段,应满足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的要求。保护环境目标:(1)不因工程的兴建而改变工程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功能;(2)工程运行后的污染物排放不会致使受纳体环境质量的降低;(3)确保工程评价范围内环境质量符合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其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8。表8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名称方位及距离保护内容备注1居民东南面250米声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域标准。环境空气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级标准。2派出所东面200米声环境大气环境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遂宁市蓬溪县环境保护局蓬环函 201434号文件确认的本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

32、标准为: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pH值6.09.0,CODcr20mg/L,BOD54mg/L,氨氮1.0mg/L。2、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SO2日均值0.15mg/m3、NO2日均值0.12mg/m3、TSP日均值0.3mg/m3。污染物排放标准1、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有关标准。(烟尘排放浓度200mg/m3、林格曼黑度为1级)恶臭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33、表2中二级标准2、废水排放执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3457-92)表3中的一级排放标准:6pH8.5,SS60mg/L,COD80mg/L,BOD5 30mg/L等。3、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2类标准。4、固体废弃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标准值。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总量控制核算原则,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评价建议本次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CODcr 0.17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示意图如下:宰前处理猪粪便及冲圈废水、噪声宰前检验称重、冲淋废 水击晕、

34、起吊出售猪血宰杀放血机器烫毛猪毛出售内脏锯胸骨、剖腹固体废弃物胴体劈半猪副产品废水(含血、骨渣、毛等)修整、冲淋宰后检验合格胴体出 售图1 屠宰加工工艺流程及污染流程图首先,宰前检疫、冲淋,然后经过托胸三点麻机将猪致昏,再用悬挂自动线使其悬挂,进入放血槽进行人工刺杀放血,待充分放血后将其喷淋,接着通过预剥毛猪接受槽经气动卸毛猪器进行脱毛处理,之后进行人工刨腹、取内脏、冲洗、去头、去蹄,最后劈半、冲洗、检验、包装,最后进入市场鲜销或冷藏。生猪来源:在大英县内各养殖场及农户处收购。宰前检疫:宰前检疫的目的是通过检疫、检测,以控制各种疫病的传入和扩散,减少污染,维护产品质量。它包括三个环节:进厂检疫

35、、候宰检查、宰前检疫。宰前检疫是在临宰前对育肥牛进行一次普查,确保其健康,是减少屠宰过程中病与健相互污染,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宰杀放血:从猪喉部下刀割断食管、气管和血管进行放血,放血时间约为9min。然后,再进入低压电刺激系统接受脉冲电压刺激,电压为25-80V,用以放松肌肉,加速猪肉排酸过程,提高猪肉嫩度。猪血与其它可用内脏汇同猪肉一并鲜销。宰后检验:将猪的胴体、猪头、内脏、蹄等实施同步卫生检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中的有关规定,卫生检验后胴体的处理如下:合格的:检验合格作为食品的,其卫生检验、监督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办理。不合格

36、的:检出检疫部门公布的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其阳性动物及与其同群的其他动物全群扑杀,并销毁尸体;检出检疫部门公布的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其阳性动物应扑杀,同群其它动物在动物检疫隔离场和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地点继续隔离观察;检出一般性病害并超过规定标准的,可由专业技术人员按规程实施卫生无害化处理。二、污染因素分析1、废水分析1.1、水污染源1.1.1、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来自: 待宰场排放的畜粪冲洗水和宰前冲洗污物、粪便水; 屠宰工段排放的含血污和畜粪的地面冲洗水; 内脏处理工段排放的含肠胃内容物的废水;解体整理及洗净工段对猪体的冲洗废水。屠宰废水属高有机物、高悬浮物废水,根据同类工程调查

37、资料显示,各企业屠宰废水原水中Tp、TN浓度相差甚远(相差两个数量级),且屠宰废水处理中达标因子主要考虑BOD5、CODCr,因此本工程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仅考虑CODCr、BOD5、氨氮、动植物油和SS。由图1生产工艺污染流程图可知,屠宰车间主要分为三个工段:屠宰工段、内脏处理工段、解体整理及洗净工段。以屠宰工段排出的废水量最大,约占全部废水量的50%左右,废水中含少量血和蛋白质(本项目垂直放血,采血,刺杀放血无水消耗,废水中不含血);内脏处理工段废水主要含胃肠内的未消化物及排泄物,因此,本工段废水中悬浮物(纤维物质为主)较高,也含有一些泥沙性物质;解体整理及洗净工段是屠宰车间最后一道工序,所排

38、出废水中含有血污、动物脂、碎肉等,废水颜色较深。1.1.2、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来源主要为办公、生活用水。项目职工总人数为5人,实行一班制,全年生产360天。1.2、污水水量及水质1.2.1、同类厂调查据资料调研,类比我省几家屠宰厂屠杀一头牲畜产生的废水量列于表9。表9 屠宰一头牲畜所产生的废水量 (m3/头)牲畜类别企 业 名 称南大食品高金公司美宁食品成都宏晔屠宰厂牲畜(猪)0.4-0.70.4-0.50.540.61.2.2、生产废水水量及水质项目生产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原水水质为:CODCr=1200mg/L,BOD5=800mg/L,SS=1000mg/L,NH3-N=150mg

39、/L,动植物油=300mg/L。本项目按每天杀猪峰值计算约20头,用水量按0.5m3/头计算,则本项目生产总用水量为10m3/d,污水排放量按其用水量的80%计,则生产废水排放量为8 m3/d。1.2.3、生活污水水量及水质项目生活污水原水水质为:CODCr=400mg/L,BOD5=180mg/L,SS=200mg/L,NH3-N=50mg/L,动植物油=150mg/L。本项目生活污水用水量按50L/人天计,则项目办公、生活总用水量为0.25m3/d,污水排放量按其用水量的80%计,则项目办公、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2m3/d。综上分析,本项目每天总用水量为10.25m3/d,总排水量为8.2

40、m3/d。项目用水水平衡分析见图2。污水处理后排放新鲜水0.25场地冲洗给水生活用水消耗和损失0.05消耗和损失1废水0.2屠宰1011.25图2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待 宰 棚屠宰工段(含宰前冲洗、宰杀、烫毛及剥皮打毛)解体、分割工段段51.512.5废水8消耗和损失0.3消耗和损失0.2消耗和损失0.52、废气分析本项目大气污染源来自0.5t/h燃煤锅炉产生的废气产生的废气。另外屠宰场特有的臭气污染物不容忽视。屠宰场恶臭主要来自待宰场、屠宰车间。待宰场的恶臭主要来自牲畜的粪便,这些粪便会产生氨、H2S等恶臭有害气体,若未及时清除或清除后不能及时处理,将会使臭味成倍增加,进一步产生

41、甲基硫醇、二甲基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等恶臭气体,并会孳生大量蚊蝇,影响环境卫生。屠宰车间牲畜的湿皮、血、胃内容物和粪尿等的臭气混杂在一起,产生刺鼻的腥臭味,并扩散至整个厂区及周围地区。如果有血、肉、骨或脂肪残留不及时处理,便会迅速腐烂,腥臭味更为严重。3、噪声分析项目噪声源主要为待宰场内猪叫声以及锅炉房等各类机械噪声。各个噪声源及其源强见下表10。 表10 项目噪声源源强一览表 单位:dB(A)序号噪声源源强1锅炉房80-85dB(A)2待宰圈内猪叫声峰值95dB(A)具体噪声源分析如下:锅炉房噪声主要来自燃烧器和燃烧过程中气流震动等,其噪声频率以低频噪声为主,其燃烧噪声随烟气经房顶烟筒排传

42、入外部环境。根据类比预测,锅炉房内噪声可达80-85dB(A),锅炉房外1m处的噪声值可达5560dB(A)。项目待宰圈内的生猪会发出鸣叫声,其噪声的峰值可达到95dB(A),已超过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中关于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噪声值不得大于90dB(A)的规定,能给人的听觉造成慢性损害。为了减少牲畜鸣叫声对操作工人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该项目待宰圈的屋顶设吸声材料,同时应减少外界噪声等对待宰圈的干扰,保持安定平和的气氛,以缓解动物的紧张情绪。4、固废分析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屠宰固废、燃煤煤渣、办公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备产生的污泥以及待宰生猪检疫时出现的病猪。屠宰固废屠宰固废

43、包括:内脏中大小肠粪便、肠胃内容物以及猪毛,以上废弃物产生量按2.0kg/头计算,则屠宰固废产生量为14.4t/a。燃煤煤渣本项目有一台0.5t/h的燃煤锅炉,年用煤量为70吨,年煤渣产生量大约为21吨。办公生活垃圾项目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d人计,项目职工5人,采用一班工作制,故垃圾产生量为2.5kg/d,全年生产360天,则全年垃圾产生量为0.9t/a。污水处理污泥本项目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大约为5t/a。病猪待宰生猪在检疫时发现的病猪,数量不定,根据国家屠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屠宰场病死猪处理应按规定及时上报卫生、检疫等部门,并及时送至具有病死猪处理资质的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三

44、、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作为新世纪工业发展模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生产原料、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和能源的选取到每个生产环节以及能耗和“三废”治理都必须把清洁生产贯穿始终。清洁生产就是将污染物消除或消解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末端处于无废或少废状态的一种全新生产工艺路线。清洁生产是将产品生产和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取得资源、能源配置利用的最大效率和环境成本的最小量化,是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建设项目采用的清洁生产措施有:1、为确保生产线的卫生标准,本项目主要的加工设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肉猪屠宰加工成套设备,其工艺对环境影响小。2、本项目在设备选型时首先选用节能型,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耗能设备决不选用。合理布局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物料迂回运输,降低动力消耗。强化节能管理,加强节能宣传,不断提高职工节能意识。实行岗位能耗计量、开展节能竞赛,做好节能工作。3、项目采用先进的生猪屠宰工艺,但是屠宰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 “三废”污染源和污染物,本建项目投资环保资金,选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运行稳定,成本低廉,易于管理的“三废”污染源治理设施进行有效净化处理,使“三废”污染源做到达标排放。4、本项目对污水处理定时清出的污泥渣,因含有NH3-N和有机物等,可用作肥料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