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岙大桥贝雷支架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410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9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岙大桥贝雷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马岙大桥贝雷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马岙大桥贝雷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岙大桥贝雷支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岙大桥贝雷支架施工方案.doc(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程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甬台温铁路新建工程 施工合同段:标段 编号致甬台温铁路工程施工监理标段铁二院监理站(项目监理机构)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马岙大桥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变为贝雷支架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请予以审查。附:马岙大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施工方案承包单位(章) 负 责 人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注:本表一式四份,承包单位两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一份。122甬 台 温 铁 路马 岙 大 桥32m现浇箱梁贝雷支架施工方案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铁十局集团甬台温

2、铁路工程指挥部2007年3月7日目 录一、支架形式1二、结构检算41.翼缘板下部贝雷梁检算52.腹板、底板下贝雷梁检算63.贝雷梁下部型钢横梁验算74.钢管立柱验算95.贝雷梁挠度106.支墩基础设计检算10三、满堂式支架预压及预拱度调整121、预压目的122、预压荷载计算和分布123、观测点的布置144、加载施工155、沉降观测156、数据计算、分析、整理187、预压试验报告的整理18马岙大桥现浇箱梁贝雷支架施工方案本桥梁体为现浇砼简支箱梁,桥址位于旱地内及跨越两座河沟。地质为:表层为粗砂和含砾粉质粘土,0=150kPa,厚12m;其下为粗圆砾土,稍密,0=350kPa;其下为0=400kP

3、a的卵石土、0=500kPa的漂石土、全风化弱风化的凝灰岩,地质较好。针对实际情况,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预压工序,采用在跨中设明挖基础作为支架下部结构,两侧利用桥墩明挖基础和承台作为支架下部结构,贝雷梁作支架。一、支架形式图1 简支梁截面形式支架结构具体见图2、图3、图4。图2 32m箱梁现浇支架纵向布置图(单位:cm)如图所示,32m箱梁现浇支架以4排横向钢管立柱及其基础作为支架下部结构,支承由16排纵向贝雷梁组成的上部梁跨结构,组成梁柱式支架体系,翼板和腹板、底板下贝雷梁各排间分别用75号角钢横向连接。贝雷梁下两端沿梁体横断面方向各设置1排钢管立柱,每排5根,支承于相应桥墩(台)的承台或基

4、础顶面;贝雷梁跨中沿纵向对称设置1排钢管立柱7根,支承于跨中砼条形基础顶面;每根钢管立柱底部焊接一块750mm750mm10mm的钢板,以减少对承台或基础顶面的局部压应力;钢管立柱规格均为外径630mm,壁厚12mm。同一排的相邻立柱间采用角钢剪刀撑横向连接,跨中两排立柱间用剪刀撑做纵向连接,以增强立柱的整体稳定性。每根钢管立柱顶端设置一个落架砂箱,砂箱支承力不小于200t,沉落值不小于5cm。每排钢管立柱顶设置通长的横向分配梁一根,以承托上部的纵向贝雷梁片。横向分配梁为HW400400热轧H型钢,长14m。横向分配梁上布置纵向贝雷梁,贝雷梁共计16排,均为单层不加强梁片。贝雷梁沿梁体横向布置

5、形式为:两侧翼缘板下各设3排,横向间距1.8m和1.5m;两侧腹板下各设3排,横向间距0.6m;底板下设4排,横向间距0.6m。模板底板厚(含肋)为14.8cm,贝雷梁顶面标高平梁端梁底扣除模板厚后的标高,跨中28.6m范围采用I20工字钢或20cm方木垫起调高,以保证梁体设计线形。详见图2、图3和图4。二、结构检算设计荷载:砼箱梁自重:G1=788t,其中翼缘板部分梁重:G2=209t侧模和支架:G2=94t底模: G3=24.5t内模及支架:G4=46.5t贝雷梁片桁架容许内力和几何特性见下表:表1 贝雷梁桁片容许内力表桥型容许内力不加强桥梁加强桥梁单排单层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

6、单排单层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弯距(KN.m)788.21576.42246.43265.44653.21687.533764809.46750.09618.8剪力(KN)245.2490.5698.9490.5698.9245.2490.5698.9490.5698.9表2 贝雷梁桁片几何特性表几何特性结构构造不加强桥梁加强桥梁单排单层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单排单层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W(cm3)3578.57157.110735.614817.922226.87699.115398.323097.430641.745962.6I(cm4)250497.250

7、0994.4751491.62148588.83222883.2577434.41154868.81732303.24596255.26894328.81.翼缘板下部贝雷梁检算(1)支架结构特性 三排单层贝雷梁惯性矩I=751491.6cm4,截面抵抗弯矩W=10735.6cm3,最大弯矩M=2246.4kNm,最大剪力T=698.9kN。(2)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自重,G=94/2t=470KN新浇砼重量,G=104.5=1045KN贝雷梁自重,0.9KN/m每米荷载重量:q=(4701045)/32.60.93=49.2kN/m(3)支架受力图示贝雷梁看作2跨连续梁,图示如下: 计算结果最大

8、弯矩产生在中间的支点上:M max=0.125ql2=0.12549.214.22=1240.1kNmMmax=2246.4kNm最大剪力产生在中间的支点上,T max =0.625ql=0.62549.214.2=436.7kNT max=698.9kN挠度f=0.00521ql4/(EI)=0.005214920014.24/(2.11011751491.610-8)103=6.6mmL/1000=14.5mm由上检算,贝雷梁处于安全状态。贝雷梁对支点压力边支点:N=0.375 ql=0.37549.214.2=262KN中支点:N=2Tmax=2436.7=873.4KN2.腹板、底板下

9、贝雷梁检算(1)模型结构特性 采用10排单层贝雷梁,在跨中节点处采用三排贝雷梁横向相连,按均布荷载考虑。惯性矩I=2504972cm4,截面抵抗弯矩W=35785cm3,最大弯矩M=7882kNm,最大剪力T=2452kN。(2)荷载计算底模板、内模及支架自重:G=71t新浇砼重量:G=788-209=579t贝雷梁自重,0.9kN/m每米荷载重量:q=(71579)/32.6100.910=208.4kN/m(3)支架受力图示 贝雷梁看作2跨连续梁,图示如下:计算结果最大弯矩产生在跨中,Mmax=0.125ql2=0.125208.414.22=5252.7KNmMmax=7882kNm最大

10、剪力产生在支点上,T max =0.625ql=0.625208.414.2=1849.6KNT max=2452KN挠度f=0.00521ql4/(EI) =0.0052120840014.24/(2.11011250497210-8)103=8.4mmL/1000=14.5mm由上检算,贝雷梁处于安全状态。贝雷梁对支点压力边支点:N=0.375ql=0.375208.414.2=1109.7kN中支点:N=2T max=21849.6=3699.2KN3.贝雷梁下部型钢横梁验算横向分配梁的计算主要是为求得其所受的最大支反力,即单根钢管柱所受的最大压力,以便检算钢管立柱的强度和稳定性,而横向

11、分配梁本身的强度因Q235钢材的抗拉、抗剪强度很高而不成为控制因素,为检算的完整性起见,在此一并验证。荷载计算翼板下部贝雷梁支点反力跨端:P1=P2=P3=P14=P15=P16=87.3kN跨中:P1=P2=P3=P14=P15=P16=291.1kN腹板和底板下部贝雷梁支点反力跨端:P4=P5=P6=P7=P8=P9=P10=P11=P12=P13=111kN跨中:P4=P5=P6=P7=P8=P9=P10=P11=P12=P13=369.9kN力学图示a、跨中型钢横梁可看作是6跨连续的简支梁。力学和计算结果如下图示:R1 R2 R3 R4 R5 R6 R7计算结果:R1R7540.8KN

12、 R2R6655.3KN R3R51024.2KN R4992.0KN横向分配梁最大挠度2.7mm,位于分配梁梁端。分配梁截面最大应力108.0MPa。b、跨端型钢横梁可看作是4跨连续的简支梁。力学和计算结果如下图示:R1 R2 R3 R4 R5计算结果: R1R5274.8KN R2R4329.5KN R3420.1KN横向分配梁最大挠度3.7mm,位于分配梁梁端。分配梁截面最大应力64.7MPa。经计算最大弯曲应力108MPa,横向分配梁最大挠度位于分配梁梁端为3.7mm。HW40型钢容许弯曲应力=210MPa,容许剪应力=125MPa,支架容许挠度是跨径的1/1000mm,可知型钢处于安

13、全状态。在施工过程中,两侧外部贝雷梁应尽量放在钢管支撑上。4.钢管立柱验算荷载计算钢管立柱承受上部型钢传下的荷载,大小为工字钢支点反力。取压力(支点反力)最大的验算,即R=1024.2KN。稳定验算取最高墩1#墩钢管3.2m检算。钢管回转半径r=/4=218.9mm长细比=L/i=3200/218.9=15查轴心受压稳定系数表,=0.900钢管容许承载N=A=0.9003.14(6302-6082)/4145 =2790KN钢管受到最大压力为1024.2KNN=2790KN钢管处于稳定状态。(3)基础承台顶面局部承压能力检算每根钢管柱底焊接750mm750mm10mm钢板一块,根据铁路桥涵钢筋

14、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的规定,C30混凝土结构局部承压容许应力按下式计算:式中, 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底面积; 局部承压面积;此处 根据规范规定,不得大于3,故取,得混凝土的局部承压容许应力:钢管柱底实际压应力为:故基础承台顶面混凝土局部承压能力满足要求。5.贝雷梁挠度由贝雷梁计算挠度可知,贝雷梁最大挠度f=9mm,该挠度值未包含贝雷梁因安装误差及使用过程中连接部位存在缝隙等因素引起的自然挠度。自然挠度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对奇数跨 对偶数跨 其中:为连接件间间隙,根据规定取0.5mm;n:为贝雷梁的跨数。32米支架贝雷梁单排每跨5片,自然挠度为v(0.5/2)

15、(521)6mm。因此,贝雷梁的理论计算最大挠度应为以上两个挠度值的叠加,即9615mm,在跨中,即1/4和3/4梁垮处。6.支墩基础设计检算跨中支墩基础设计检算现浇支架支墩基础设计形式为:跨中支墩采用明挖基础,基础尺寸为13.4m长3m宽1.5m高;端部支墩因两边桥墩基础为明挖扩大基础,基础襟边为三层,无法放置支墩,且置于其襟边上将加大基础偏心力矩,造成桥墩基础的不稳定,故支架端部支墩单独设明挖基础,尺寸为11.4m长1m宽1m高。现对跨中支墩明挖基础进行检算,端部支墩明挖基础的检算方法与此相同。明挖基础下持力层强度检算采用如下公式进行:式中, 基底应力(KPa);N 基底以上竖向荷载(KN

16、);A 基底承压面积(m2);M 作用于墩(台)上各外力对基底形心轴之力矩(KNm);W 基底截面模量(m3);基底持力层地基容许承载力(KPa),此处依据设计应为350KPa.跨中明挖基础基底以上竖向荷载包含钢管立柱承受的上部荷载、钢管柱本身自重和明挖基础圬工的重量三部分,计算如下:NP1P2P4(540.82+655.32+1024.22+992) + (1.8383.27)+(13.431.52.510)5432.6+41.2+1507.5=6981.3KN跨中支墩基础为轴心受压,不考虑外力引起的弯矩作用,故基底应力为:满足要求。三、满堂式支架预压及预拱度调整1、预压目的消除支架及地基的

17、非弹性变形,测定沙箱的非弹性变性,测量支架的弹性变形,检验支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根据箱梁设计张拉后的上拱度,再计算出模架底模的预拱度。2、预压荷载计算和分布腹板及其两侧压重按简支箱梁简化结构砼自重加模板自重加载,检验支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重量165t,梁重788t,考虑施工荷载7t,则总重量为960t。模板荷重:翼板处:94(3.332.6)=0.87t/m2腹板和底板处:71(6.432.6)=0.34t/m2每平方米加载重量:跨中:腹板处:2.82.5+0.34=7.34t/m2; 底板处:0.642.50.34=1.94t/m2;翼板处:0.352.50.87=1.745t/

18、m2;跨端:腹板处:3.02.5+0.34=7.84t/m2; 底板处:1.342.50.34=3.69t/m2;翼板处:0.352.50.87=1.745t/m2;则32.6m梁压重为(7.340.6452+1.945.111.7453.32)23.6(7.841.12+3.694.21.7453.32)4.52=1127.6t,预压荷载为梁自重和模板重量的1127.6/(165+788+7)=1.1倍。3、观测点的布置地基基础沉降量观测点共布置17个点,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在靠近两侧桥梁承台上每根钢管立柱边布设1个点,每个承台5个共10个点,跨中支墩上每根钢管立柱边布设1个点,共7点,观测点

19、具体布置如下:落模砂箱沉降量观测点共布置17个点,用钢尺量测:在每根钢管立柱顶部的砂箱内砼预制块上画线作标记,量测出标记线与砂箱钢管顶面相对高差的变化值,即为砂箱内砂子的沉降量。支架上部贝雷梁的变形观测点共布置25个点,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在支架上布设5排,5组贝雷梁下每组布设1个点,共布设25个点,观测点具体布置如下:贝雷支架变形观测点布置图4、加载施工预压重量为箱梁混凝土、模板及支撑桁架重量的110%,采用沙袋进行,沙袋事先称重以便控制,每袋按60kg装袋并封口。沙袋码放根据梁体重量分布情况设置。采用分三级加载,第一次加载为满载的50%,第二次加载为满载的80%,第三次加载为100%(满载)

20、;卸载的按加载的相反顺序进行。加载时自梁跨跨距中心线和梁中心线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支架偏压失稳。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注的顺序,即从跨中向两侧桥墩对称摆放。加载横断面图。5、沉降观测观测采用高精度水准测量仪和毫米塔尺进行观测沉降。为减小人为观测误差,应定人、定仪器观测,观测时间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强光、高温时进行。观测步骤:(1)在堆载试验开始前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初读数并记录于下列表格中。钢管支柱沉降观测数据 天气: 温度: 日期:测点编号观测数据砂箱变形观测数据 天气: 温度: 日期:测点编号观测数据贝雷梁预压变形观测记录表附后。贝雷梁支架检查表 荷载等级:贝雷支架的受力变化情况承台基础的

21、受力变化情况砂箱的受力变化情况(2)当荷载达到50%和80%时各观察检查一次,当荷载达到100%时,静置24小时后,每4小时观测检查一次,当连续四次观测的变形不大于2mm时即可认为稳定。(3)稳定卸载观测:当卸载到50%观测一次,当卸载完成后,静置24小时后,每4小时观测一次,连续四次变形观测的累积变形不大于2mm时即可认为稳定。现浇梁预压观测记录表(空载、满载、卸载)观测值 日期 观测点测量:复核:记录:时间:天气:6、数据计算、分析、整理为准确设置施工预拱度,指导今后其余各跨支架预拱度的设置,根据预压卸载前后的实际测量的高程变化,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1)荷载作用变形量计算加

22、载前的初始读数-满载稳定后的终读数=总变形量加载前的初始读数-空载稳定后的终读数=非弹性变形量总变形量-非弹性变形量=弹性变形量(2)数据处理以变形量为纵轴Y,以观测间隔时间为横轴T,绘制不同点的变形速率图。以梁水平纵向为X轴,以不同点的弹性变形量为Y轴,连接各点绘制出梁的纵向弹性变形曲线。7、预压试验报告的整理(1)依据梁模纵向的弹性变形曲线、设计的预应力干缩自重等造成的拱度曲线、设计要求的成品梁的拱度曲线叠加得出模架立模时的拱度曲线。贝雷梁支架变形量计算表测点编号加载前实测值满载稳定实测值空载稳定实测值总沉降量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2)根据现场实测的数据,遵照规范要求,对原始数据加以分析、汇

23、总,并与设计计算值加以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得出试验结论;最后整理成贝雷梁支架预压总结报告。上文已完。下文为附加公文范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公司责任主题演讲稿铁肩担责任 奉献谱新篇尊敬的领导,朋友们:有一种情感,它情系员工、浇铸出生活的希望:有一种精神,看似朴实无华,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存在,看似无形,却最是令人豪情万丈,它就是:我们为之讴歌、为之骄傲的石油之家,它就是我们荣辱与共的延长石油之家!延长石油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我们每一名石油人的切身利益都和延长石油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以延长石油发展为己任,勇担重任,敢担责任。什么是责任?英国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

24、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做的事,这就是责任。什么是奉献?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这个贡献就是奉献。如果说,责任是一种承担,那么奉献就是承担的过程;如果说,责任让我们产生了动力,那么,奉献就提升了我们的境界。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延长石油一肩担着责任,一肩担着奉献,走过了多少艰辛坎坷之路,战胜了多少严峻的考验?正因为有了延长石油全体职工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让延长石油有了长足的的发展,才能让延长石油的美跨越一年又一年。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不是甜美的字眼,它有岩石般的冷峻,它让你时时付出,刻刻呵护。因为责任可以让即将沉沦的浪子回头,可以让弱不禁风的幼苗逐渐承受

25、风吹雨打,可以让一个人坚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那我们要怎样担起自己的责任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有一颗尽职尽责的心,认认真真的完成分配的任务,不折不扣的实现工作目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奉献的最好注解,几年来涌现在我们设备维修部的优秀人物数不胜数:机电维修车间优秀青年女工白春丽;机电车间孩子上小学的单身妈妈赵秀梅;油管维修车间李玮青今年四月份至八月份夺油会战全厂周六加班,我们默默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上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经历了多少次工作与亲情的考验,背负了多少回对家人和亲友的愧疚。但是,我们从不后悔,始终执着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们对父母有情,对儿女有爱,但是我们每一名维修

26、人员都深知: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让电机正常运转,让石油滚滚而出,才能让采油厂稳中求进,降本增效。太多太多的他们,用责任和奉献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团结一心,什么是凝心聚力。站在这里我怎能忘记为延长石油发展殚精竭虑的他。在延长石油的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设备维修职工,如果说在工作中有一些收获,是因为有一位领路人在率先垂范的引领着我,他就是采油厂高厂长。年过半百的他,在2014年搬新建厂期间,几天时间就白了头发。多少次,他那小小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接受任务的职工;多少次,他为了职工的安心,自己却没有睡上安稳觉;又有多少次,他顶风踏露,披星戴月检查设备的安全,繁忙的建厂搬迁工作,让他

27、忘记了的身体健康,忘记了为他热了一次又一次饭菜的老伴,忘记了一遍遍催他注意身体的父母。没有奢华的生活,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他却总是忙碌而快乐的工作着,没有一丝抱怨,没有一丝哀叹,有的只是他一句铿锵有力的答言:我是石油人。在责任面前,延长石油人迎难而上;在奉献之中,延长石油人无怨无悔。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延长石油人书写着我们的青春与忠诚,书写着我们的艰辛与进取,书写着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回顾过去,我们为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新形势下的我们任重道远,不敢懈怠。让我们满载着这份责任和这份奉献扬帆起航,再创石油事业的锦绣前程。员工十三五培训规划及2016年培训计划 十三五时

28、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6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卫处的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有效提升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公司十三五战略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本,结合保卫处工作实际,编制保卫处员工十三五培训规划及2016年培训计划。一、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保卫处年度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强化培训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育形式,夯实培训工作基础,打造一支专业技能精、执行能力强、

29、综合素质高的员工队伍。二、工作目标(一)十三五规划员工培训工作目标切实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全面实现三有一强:一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计划;二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体系;三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机制;四是建强处室自己的培训讲师团。(二)2016年员工培训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强化培训监督考核,大力提升员工队伍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实现培训率四个100%:一是管理岗位员工参培率达100%。二是操作岗位员工培训率达100%。三是安全知识培训覆盖率达100%。四是操作员工持证上岗率达100%。三、工作重点根据公司工作思路与目标,结合保卫处工作实际,下一阶段

30、,保卫处的培训工作重点可概括为四个加强。 (一)加强人才培养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根据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培训效果。一方面,抓好管理岗位人员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业务水平及工作效率。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公司各职能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以科室为单位,开展科室负责人与科员之间的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或一对多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员工新闻写作知识、内控体系知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类专项培训等途径,全面拓展管理岗位员工知识面,促使两级机关管理岗位员工业务技能、工作效率双提高。另一方面,抓好操作岗位人员培训,提升操作岗位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一是抓好应急队员

31、军事技能培训。重点强化队员基本军事科目和防卫手段训练,进一步锻炼队员体质体能,规范警务动作,增强擒敌本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抓好汽车驾驶员技能等级培训,通过强化培训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工技能鉴定参与率和合格率。三是抓好值守人员技能监控设施使用培训,有效提高值守人员日常监控的处置能力,有效避免监控设备只装不用的不良局面。 (二)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安全,是企业开展生产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工作,保卫处将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坚持专题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注重新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等方式,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意识。一是结合工作热点,不定期

32、开展安全教育专题培训。结合工作热点、难点,全面推进全员安全文化教育,促进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和标准实现有效领会与全面掌握。如以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分批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及普通员工参加新两法知识培训,通过对法律知识深入进行深入透彻地阐述解读,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底线和红线思维,营造全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定期开展员工岗位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针对职业、非职业驾驶员,组织开展驾驶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巩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知识,全面增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有效杜绝有责交通事故发生。三是

33、高度重视新员工安全教育工作。针对新员工,特别是新增项目用工,坚持安全教育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并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首位,全面推进三级安全教育,有效提升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岗位安全防范技能。 (三)加强讲师团培训,建立健全处室培训体系。积极响应公司让管理者成为培训者培训工程,着眼现有的人力资源,挖掘潜力,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探索建立起保卫处自己的讲师团。一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技能的培训。积极组织处室管理人员参加公司针对培训者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授课技能技巧、课件开发等专业培训,把处室管理人员培养成为培训者,打造专属于保卫处的专业讲师团。二是积极推进管理者上讲台活动。利用处室

34、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选拔知识、经验积累丰富的管理人员走上讲台,分享经验和知识,为他们走上讲台提供舞台,促使管理者向培训者转型。 (四)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培训管理体制。为了进一步抓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保卫处将进一步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一是坚持培训工作自查与公司考核相结合。参考公司培训相关管理制度,依据年度员工培训工作机会,定期开展处室培训工作自查自纠工作,加大对自身培训项目的评估和考核,营造人人重培训,培训出效果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要严格落实培训经费使用规定,加强培训经费的管理。建立培训办班前进行经费预算制度,严格控制培训经费的申报、审批和核销,确保培训经费合理使用、受控

35、运行。四、工作难点(一)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课程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战训练和现场演练为辅,教学形式欠灵活,导致员工因培训形式老旧、无新意而降低参与的积极性。(二)不同岗员培训重视程度不一。 由于保卫处以管理岗为主,操作岗工种单一,工作技术含量小,所以长期以来,除了必要的安全培训外,保卫处对操作岗位员工的技能培训重视程度不及管理岗位员工。五、组织保障(一)高度重视,优化培训质量。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公司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做好分工安排 积极探索培训的新形式,新招法,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二)密切配合,强化沟通协作。各科室要增进交流,积极配

36、合,加强协作。对员工培训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各项各类问题,属于一个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由责任部门独立解决落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重、难点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由主要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共同把问题解决好,杜绝互相推诿的现象。(三)注重实效,建立长效机制。为了确保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真抓真管、善始善终、取得实效,保卫处将进一步构建完善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推进处室员工培训工作常态化。学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报告年轻干部如何正确成长同志们:就年轻干部如何正确成长讲几点意见:一、年轻干部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是单位或个人所具有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并非单

37、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而是知识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有机组合,是单位或个人在长期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中所形成的竞争合力。可以将个人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个人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内质中的支撑个人成长的竞争优势,它是能使个人在竞争中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力。(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性质1.独特性。是指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只为自身所特有,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竞争力,要求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特性。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学习和工作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不仅与独特的技能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深深印有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通常来说,一项竞争力越是

38、来源于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就越难找到战略上的替代物。2.动态性。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动态演变,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无竞争力阶段、一般竞争力阶段、初级核心竞争力阶段、成熟核心竞争力阶段、核心竞争力弱化阶段、核心竞争力新生阶段。核心竞争力在形成以后,还会面临再培育和再提升的问题,否则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沦为一般竞争力,甚至完全丧失竞争优势。3.高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是那些能增加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的

39、竞争能力,它能够帮助个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二)年轻干部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包括知识能力与技术能力,两者结合形成一个支持长期发展的竞争能力体系。l.学习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能力,,是一种积累性的学识。学习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法则。每个人的事业和人生都是从学习开始的。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应该具备多种能力,其中一项重要能力就是学习能力,这也是一种工作能力,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年轻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不能仅从个人习惯和爱好上来看待学习,必须上升到精神状态和

40、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学习是年轻干部成长发展的前提,是创造力的源泉。2.研究和开发能力。研究与开发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改进工作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内容。知识和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年轻干部只有拥有自己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形成自己的技术、知识核心,才能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从而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3.应变能力。应变是人的主观思维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要求针对具体情境中出现的突发和不利因素,及时适应事物变化,保持良好心理素质,做出正确快速的反应。年轻干部的应变能力突出表现为:在突变中产生应对的策略,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

41、战胜对手,超越自己。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对难堪场面的委婉圆场能力、对领导者交办事项的领悟能力、对责怪批评的忍耐反思能力等。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创新,年轻干部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和更新。年轻干部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健康独立的个性、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的批判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要创新就要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及时抓住机遇、推动工作创新。实干精神是创新能力实现的载体,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年轻干部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标准。如果只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实干作风,创新也只能是空想。年轻干部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要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群众的智慧中吸取营养,在实际调研中开启心智。同时,要不断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为创新奠定基础。二、年轻干部正确成长的内在动力年轻干部成长的内在动力在于十心。一是公心。公心是指一个人必须公道、公平、公正。对于青年干部来说,时刻想着所在的单位,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