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免疫应答的调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528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免疫应答的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十四章免疫应答的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十四章免疫应答的调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免疫应答的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免疫应答的调节.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免疫应答的调节,第一节 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三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四节 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 第五节 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六节 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学习指导,、掌握MHC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掌握抗原、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掌握APC、淋巴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熟悉独特型网络在免疫应答调节中的作用 、了解整体及群体的免疫调节,第十四章 免疫应答的调节,也就是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 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以及Ag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抑制,并在遗传基因控制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参与下使免疫应答正常进行

2、的过程。 已证明:免疫系统受NS、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反过来,免疫系统也对NS、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第一节 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受遗传(基因)控制。在诸多遗传因素中,MHC是调控免疫应答质和量的关键分子。 一、MHC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一)MHC对T细胞的调节 MHC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表现在三方面,即T细胞发育、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以及在群体水平对免疫应答的调控。,第一节 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1MHC对T细胞发育的调节 前T细胞自骨髓进入胸腺,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而分化成熟。从MHC基因水平保证了免疫应答针对抗原的异物性和识别的MHC限制性。 2MHC对T细胞识别抗原的调节

3、(1)MHC-类分子对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调节 (2)MHC对CTL识别抗原的调节,图14-1 MHC 对Th细胞识别抗原的调节,图14-2 MHC对CTL杀伤效应的调节,第一节 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二)MHC对B细胞的免疫调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有赖于T细胞的辅助作用,Th细胞和B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样受基因调控,即T、B细胞须为同一MHC基因型。,第一节 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二、非MHC基因的免疫调节作用 除MHC基因对免疫应答的调控外,某些非MHC基因也可直接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或通过控制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而间接调控应答。,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诸多免疫分子均可通过不同

4、机制参与对免疫应答的调节。这些分子不仅可单独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形成分子网络,从而更为精细地发挥调节作用。,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一、抗原的免疫调节作用 (一) 抗原特性决定的免疫调节 主要表现在Ag性质,数量和进入途径等方面 1.抗原的性质 蛋白质(TD-Ag)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IgG为主) 多糖LPS(TI-Ag)体液免疫(IgM为主),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2.抗原的剂量 适量 免疫应答 大量或反复小量 免疫耐受 3.抗原注入的方式 皮下/皮内注射易应答 V/口服易致耐 聚合状态的蛋白质比单体分子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比可溶性抗原免疫原性强。 (二)

5、不同抗原之间的竞争性调节 结构相似的抗原具有相互干扰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图14-3 抗原多肽结构改变对免疫应答的影响,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二、抗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抗体对免疫应答可表现为正调节或负调节。 (一)抗体的直接免疫调节作用 主要表现为对免疫应答的负调节 可能机制是: 1抗原封闭 体内存在的抗体可中和相应抗原,通过抗原封闭而降低体内抗原水平,从而对免疫细胞激活发生负调节。 2受体交联 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B细胞表面Fc受体(FcgRII-B)结合,Fab段与抗原表位结合,从而介导FcR和BCR交联,启动抑制性信号,抑制B细胞活化和抗体产生,从而发挥负调节作用,此即受体交联作用

6、。,图14-4 抗体封闭抗原的作用,图14-5 抗体介导的受体交联,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二)抗体的间接免疫调节作用 抗体分子除可封闭抗原和介导受体交联外,亦可通过调理作用、激活补体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发挥间接免疫调节作用。 三、免疫复合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复合物也可发挥正向和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图14-6 免疫复合物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四、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一)补体介导调理作用 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等可作为重要的调理素,促进抗原递呈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递呈。 (二)补体介导炎症反应 补体激活产生的许多活性片段属炎症介质,可趋化

7、、激活免疫细胞,并介导炎症反应,。,第二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五、激活性受体或抑制性受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多种免疫细胞表面表达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二者的胞内段分别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进而启动免疫细胞活化或抑制过程。,第三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一、APC的免疫调节作用 APC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前提。APC表达的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是参与抗原递呈的关键分子。 二、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可发挥正、负两方面调节作用。Th1或Th2细胞的优先活化而导致不同类型免疫应答及其效应呈优势的现象,称

8、为免疫偏离(immune deviation)。,图14-8 Th1/Th2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第三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三、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B细胞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B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启动、识别阶段参与调节应答;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应答,分泌特异性抗体,后者可直接或以抗原抗体复合物形式调节免疫应答。,第三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四、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NK细胞是参与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的重要效应细胞,同时也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对T细胞、B细胞、骨髓干细胞等均有调节作用。 五、细胞凋亡的免疫调节作用 细胞凋亡乃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对维持机体

9、生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在免疫调节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可正(负)反馈调节免疫应答,增强(降低)机体对抗原的应答水平。,第四节 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一、独特型网络的概念及其形成 针对独特型的抗体(Ab2)称为抗独特型抗体(AId)。1974年Jenne提出了独特型网络学说(图14-12),其要点是:体内的T、B细胞通过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相互识别,形成潜在的网络;抗原进入机体前,体内已存在Ab2、Ab3,但其数量未达到能引起连锁反应的阈值,故独特型网络保持相对平衡。 二、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作用 独特型网络是机体免疫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图14-9 独特型网络及免疫调节,第五节 整体水平的免疫

10、调节,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受神经系统S支配 如:胸腺中Nf未梢伸入基质中围绕Lc成网状,交感N未梢与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紧密接触,交感N与副交感N分别有免疫抑制和促进效应 2.免疫细胞上有接受递质和激素刺激的受体,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其发挥免疫调节功 能。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免疫抑制作用,第五节 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二、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如:胸腺既是内分泌器官,又是免疫器官,其产物具有NS,内分泌和免疫多重作用 1.免疫细胞可产生内分泌激素 如:人白细胞干扰素中有ACTH和r-内非肽的活性片段 2.CK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如.IL

11、1参与神经细胞发育和修复 IL1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图14-10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第六节 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一、BCR及TCR库多样性与免疫调节 由于TCR和BCR库的多样性,使不同种群或群体对不同抗原的应答及其强度各异,此乃免疫应答特异性的分子基础,也是在群体水平显示免疫调节的遗传学机制。 二、MHC多态性的免疫调控作用 不同种群对不同抗原的免疫应答各异,这不仅取决于群体水平BCR或TCR受体库多样性,也与MHC等位基因(或单元型)多态性相关。,本章小结,、掌握MHC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掌握抗原、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掌握APC、淋巴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熟悉独特型网络在免疫应答调节中的作用 、了解整体及群体的免疫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