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梯形》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620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梯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梯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梯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梯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梯形》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梯形,四边形,评价与反思,考点分析,自主探究,尝试应用,学习目标,常用辅助线作法,习题讲解,作业,必学部分,选学部分,补偿提高,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质中的运用 2、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能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探索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其初步应用。 三、学习难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初步应用。,返回主页,下面的几幅图中有你熟悉的图

2、形吗?,自主探究,温馨提示: 上下底是以长短区分的而不是指这两边的位置。,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上底,下底,高,腰,腰,梯形的定义,梯形的上下底互相平行,两腰不平行。,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两腰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特殊梯形,梯形,小法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梯形。,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做一做,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里?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

3、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对称轴。,小组合作讨论: 等腰梯形有哪些特殊性质?,从 边 看: 从 角 看:,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E,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 求证:B=C,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平移一腰,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性质1,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小组合作探究: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有怎样的关系?,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 求证:AC=BD,分析:可利用刚学的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结合全等三角形性质来证明。,等腰梯形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返回主页,尝试应用,(例1)延长等腰梯形ABCD两腰BA,

4、CD相交于E.则 EBC, EAD是什么三角形?,A,B,C,D,E,F,答案,ABCD为等腰梯形, B=C,EB=EC, EBC为等腰三角形。 又BAD=CDA, EAD=EDA, 可得EA=ED EAD为等腰三角形。,A,B,C,D,E,F,例2 已知:等腰梯形中的腰和上底相等,且一对对角线和一腰垂直,求这个梯形的各个角的大小。,小组讨论、分析:,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AD,BDDC。 求:梯形ABCD的各个角的大小。,A,B,C,D,x,x,x,2x,返回主页,E,F,1、作梯形的高:,在梯形ABCD中,ABCD,AD=BC.求证:A=B,证明:,分别过点D、C,作

5、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ABCD,DE=CF,AD=BD,RtADERtBCF,A=B,为什么?,2、平移一腰:,在梯形ABCD中,ABCD,AD=BC=DC, A=600. 求证:AB=2CD.,分析:要证的是两底之间的数量关系,故想到先把两底移到同一线上。若在下底上得到和上底相等的线段,则把上底移到了下底上,更便与证题。条件中有个600的角,故想到等边三角形。,过点D作DECB,交AB于E.,证明:,ABDC,DC=CB,四边形DECB是菱形.,DE=CB=AD.,又 A=600, DE=AD.,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EB=DC.,即AB=2CD.,E,3、平移一条对角

6、线:,在梯形ABCD中,ABCD,AC=BD. 求证: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过D作DEAC,交BA延长线于E。 则四边形DEAC是平行四边形。 DE=AC=BD E=DBA 又E=CAB CAB=DBA 于是,可得CABDBA AD=B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证明:,E,过点M作MEDA,MFCB 分别交AB于E、F.,4、平移两腰:,在梯形ABCD中,ADBC,A+B=900,M、N分别是DC、AB的中点. 求证:,E,F,证明:,则MEF=A,MFE=B,A+B=900,MEF+MFE=900,EMF=900,E,F,又AE=DM=MC=BF,AN=BN,EN=FN,又EMF=

7、900,还可以作别的辅助线证明吗?,返回主页,【课后作业】,1.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1cm和 25cm。 它的周长为 。,64,3.梯形ABCD中,ABCD,AB=5,AD=6,C=45, D=60。则CD= 。,4.等腰梯形的上底与高相等,下底是上底的3倍, 则下底角的度数是 。,45,返回主页,.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BC,B+C =90,M、N分别是AD、BC的中点. 求证: MN=(BCAD),E,F,1,2,补偿提高,证明:过M作MEAB交BC于E,作MFDC交BC于F.,ADBC,四边形ABEM、DCFM都是平行四边形,B+C=90,EMF=90

8、.,又M、N分别是AD、BC的中点,,BE=AM,FC=MD,1=B,2=C,EN=NF,EF=BCAD,A,B,C,D,1.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上底AD=2,下底BC= 6,对角线ACBD,求此等腰梯形的高和周长.,分析解答,分析:利用平移对角线AC到DE位置得到等腰直角 BDE,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梯形的高,再利 用勾股定理求出腰长,从而求出周长.,A,B,C,D,E,F,2,6,解答:,过D作DEAC交BC延长线于E,过D点作DFBE于F, ADBE,ACDE, 所以ACED为平行四边形 , DE=AC AD=CE, 又ABCD是等腰梯形, 且ACBD. 所以AC=BD=DE且BDDE

9、故B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D,F,2,6,E,且BE=BC+CE=8.又因DFBE DF=BE/2=4 等腰梯形高为4. 所以FC=6-4=2. 在RtDFC中DC2=DF2+FC2 =42+22=20, 所以ABCD的周长为,A,B,C,D,E,2,6,例题2如图,梯形 ABCD中ADBC,AB=AD+BC, E为CD中点, 求证:(1)AEBE (2)AE平分BAD,BE平分ABC.,因为AB=AD+BC. 故应想办法将两底集中在 一个三角形中,又由E是CD中点,故延长AE交BC延 长线于F,即可得全等三角形.,分析:,延长AE交BC延长线于F. 因ADBC, 所以DAE=F

10、, ADE=FCE. 因DE=CE ADE FCE(AAS),证明:,AD=FC,AE=FE,DAE=F,AB=BC+AD,三角形ABF为等腰三角形.,AB=BC+CF=BF,BAE=F,BAE=DAE,AE平分BAD.,BE平分ABC.,E为AF中点,BEAF,ABE=EBF(三线合一),返回主页,考点分析 1.什么叫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2.与梯形相关的一些概念 底:平行的两边叫做底 腰:不平行的两边叫做腰 高:两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3.两种特殊的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性 质:直角梯形斜腰中点到直角腰的两端距离相等 等腰梯形:两腰

11、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性 质: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相等,返回主页,例1 如图,梯形ABCD中,ABDC,ADBC,延长AB到E,使BEDC,连结AC、CE,求证:ACCE 分析 本题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由于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证题思路比较明显,那就是连DB.证DBCE.证明四边形DBEC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DCAB BEDC 且E在AB的延长线上,即DCBE 四边形DBEC是平行四边形 CEDB 又ADB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ACBD ACCE,例2 等腰梯形一个底角为150,腰长为10cm,下底为30cm,求上底的长. 分析 本题查考知识点为

12、等腰梯形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通过上底的两个端点作下底的垂线,将等腰梯形转换成直角三角形与矩形,从而求出AD的长度. 解:AEBC DFBC AEDC,又ADEC 且AEFt ADFE为矩形 ADEF 在RtABE中,B30,AB10 则AE5 由勾股定理得:BE 5 同理 FC5 EFBC-BE-FC30-10 ADEF30-10,例3、如图,已知梯形ABCD,BC是下底,ABC60,BD平分ABC,且BDCD,若梯形的周长是30cm,求此梯形的面积. 分析 本题考查Rt的性质、梯形面积公式,关键是求高与底边和,由于DBC30,BDC90,则DC BC,作出高线通过勾股定理转

13、换到底(腰). 解:过D作BC的高线、垂足为E ADBC DBCDBA ABC30 ADBDBCABD30 ABAD 又BDCD DC BC C60AB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DCABAD CDE30 DEBC EC DC 由勾股定理得DE DC 设DCx,则ADDCx BC2x DE x 依题意有:x+x+x+2x=30 则x6 故AD6 BC12 DE 63 S梯形ABCD (6+12)3 27,返回主页,评价,对课件的评价:A、优 B、良、 C 、中 D、差,学习态度:A、优 B、良、 C 、中 D、差,对学习内容的评价:A、优 B、良、 C 、中 D、差,对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学习效果:A、优 B、良、 C 、中 D、差,反思,1、梯形定义是什么? 2、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何联系与区别? 3、叙述等腰梯形的定义及性质 4、解决梯形问题常常转化为什么问题?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5、解等腰梯形怎样添加辅助线?,返回主页,谢谢!再见!,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