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中庸》与《大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78864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中庸》与《大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学语文《中庸》与《大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学语文《中庸》与《大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中庸》与《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中庸》与《大学》.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庸选读,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宋代朱熹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把他们合称为“ 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中庸简介,礼记 简介,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这部九万 字多字的著作内容广博,涉及到 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 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 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天命之谓

2、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这个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文本解读,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译:所以君子在别人所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敬戒的,在不被听到的时候,也要恐惧害怕的。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

3、候更要谨慎啊。,博学之,审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译: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译: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译:别人用一分的力能学会的,(我还不会)就用一百分的力去学;别人用十分

4、的力能学会,(我不行)就用一千分的力去学。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強。 译: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学习,不断地学习,可以改变任何习性,甚至改变任何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 “过与不及 ”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毛泽东书信集),经典评述,中庸思想的主要涵义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实现一定的目的来说,有一个一定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否则就

5、不可能实现这个目的。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叫做不及,超过了这个标准叫做过。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就不可能实现原来的目的,而会转变到原来目的的反面。所谓“中庸之为德”就是经常遵守一定的标准,既不过,亦不是不及,这是中庸的品德。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思考与讨论,1、你所认为的“中庸”是什么? 2、“慎独”是一种经由自我道德修养后达到的境界,网络时代应如何培养自我道德修养?,大学选读,大学简介,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 中庸、论语、 孟子合编注释,称 为四书,从此大 学成为儒家经典。,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 新

6、编排整理,分为“经” 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 “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大学的作者,“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 1、“博 学” ; 2、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习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习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也是“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的

7、含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大学的主要思想,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其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

8、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

9、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译: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

10、: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本身的德行;要想修养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头真诚;要想使自己的念头真诚,必先明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研究客观事务,获得真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译:经过一番穷理尽性的功夫,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明理之后,起心动念皆是真诚无妄;起心动念真诚无妄,自然存心端正无私无偏;身心端正无私,自然会好好地修养德行;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庭经营

11、得井井有条之后,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译: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讨 论,1你是如何理解大学之道和大学精神的?我们的现代大学存在什么问题?,2谈谈你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之间关系的看法与认识。 3试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谈谈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