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会考复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8426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会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会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会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会考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会考复习.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 -会考复习,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两个关系谈文化内涵和作用,纵横角度论文化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沿革,中华文化的现实走向,普遍性 特殊性,理性认识 实践操作,教材整体结构,第一单元重点理解的概念、观点和原理,1文化的内涵和力量:,精神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素养后天培养、需要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2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文化是社

2、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相互交融: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软实力,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 表现: 特点: 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文化环境、文化活动,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它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一经形成,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

3、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第二单元重点理解的概念、观点和原理,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注意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同时,它又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认同、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2)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共同发展,3、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内容 传统文化在今

4、天的特点和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性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当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4、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源泉、动力、根本目的、检验标准、根本途径、主体,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三

5、种态度:,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第三单元重点理解的概念、观点和原理,1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传承 包容性,包容性,表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和先进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和多样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和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什么?基本内涵、核心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理论依据、现实意义) 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重点理解的概念、观点和原理,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6、,(2)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喜也有忧,(3)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4)倡导大众文化应该把握的依据: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5)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基本要求:一条原则、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三创新、四种思想和精神(教材已删去),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依然存在,污染着文化环境、危害着社会,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

7、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求),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一点与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否相矛盾?(教材已删),(3)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教材有所改动: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4、

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种素质。,(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3)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和措施: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靠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教材有所改动),5、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地位、作用、主要内容、目标(教材有改动),公民个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两种修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

9、目标(教材的改动:知识文化修养改为科学文化修养),三、结合教材、关注热点、例题分析,1、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企业诚信大讨论,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健康有益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2】文化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诚信建设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者和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3】诚信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4】企业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

10、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原因。,1、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能够为经济政治建设指明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利于共产党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交往过程中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共产党员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在党员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利于坚持先进文

11、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3、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能丰富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2008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发出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通知。,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有利于公民自觉参与到节能行动中去。,(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能够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

12、持。,(3)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种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有利于公民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并且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4、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为什么要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巨大的物质力量。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亿万农民的精神力量,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建设的发展。,【3】优秀

13、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如何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1】面向广大农民、反映农民的利益与呼声,发展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2】大力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支持农村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农村的落后文化、坚决抵制农村的腐朽文化。,【3】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支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5、弘扬抗震精神,重建幸福家园2008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模范的推荐评选工作,【1】抗震救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

14、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2】为什么要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用文化的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抗震救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等知识进行分析。,6、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1】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开幕式的成功,既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又是文化创新成功的典范。,(3)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儿

15、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传递给全世界,表明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7、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圆满成功,胡锦涛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团结奋斗。,【1】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奋发图强、拼搏奉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哪些内容?,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征途上,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航天人精神?,(1)把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16、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4)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8、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200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情况。,【1】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17、。,(2)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我国应该如何加大对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文化多样性; 立足西藏人民的社会实践,发挥西藏人民的创新主体作用,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加强西藏的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等。,9、两岸文化交流2008年12月20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1)传统文

18、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的文化交流能增强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实现祖国的统一。,(2)通过文化交流,学习和吸收两岸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更好地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两岸的文化交流会极大地推动两岸的经贸合作,增强政治互信,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具有500年历史的“瑞德讲坛”发表的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谈到国际金融危机时指出,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

19、的一个深层次原因。,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这次金融危机在文化建设方面给我们的启示:,(1)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加强社会主义精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1、从2009年1月1日起到2月上旬,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个部门联手在全国开展为期1个月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网络低俗文化主要属于腐朽文化。,(2)其存在的原因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外开放中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3)网络低俗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4)国家对之的态度: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如何净化网络环境:,国家: 网络媒体: 网民:,坚决抵制,依法取缔网络低俗文化;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恪守职业道德,守法经营,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