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学生.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86331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百家争鸣第二课时学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富源六中高二年级(历史)导学案编制日期:2012年7月 学案编号:1.1 主备:李小艳 审核: 审批: 班级: 姓名: 小组: 卷面评价: 11百家争鸣导学案 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会运用各学派知识做题。2、会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产生的影响。【学法指导】1.依托导学案,课前根据自主学习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研读导学案中的问题,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认真完成学案探究题目。2.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突破。

2、3.必须掌握的方法:梳理知识网络、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一、法家思想阅读材料: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请问1、这一家是哪一家? C2、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有什么思想主张?其中哪位代表人成就最高?C3、根据上述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归纳概括这家思想的特点?B二、墨家的主张墨子(约前480前420)中国古代思想家,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根据课本找出墨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这一学派有什么思想主张及其贡献?C三、“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B【预习自测】C1、“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

3、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2、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3、主张“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4、下列人物,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

4、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合作探究】探究一、阅读材料:“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请思考:1、材料反映了哪家学派的什么思想主张?B2、结合必修一,想想哪个朝代最先把这种学说贯彻到政治实践中,建立了什么制度?A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5、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而事异。”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C(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上述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B(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析原因? A探究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政以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地方百里而可以为王。王如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以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

6、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之本也。”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之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业。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请回答:据上述材料,概况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这一中心问题,先秦主要学派各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B【当堂检测】不带的题是基础题,带的题是中等题,带的题是难度较大的题1、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7、 ( )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2、韩非子在批评某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仁应该是( )A墨翟 B孟轲C荀况 D韩非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主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5、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把法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C.法律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6、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其思想代表( )A、新兴地主利益 B、富商利益 C、奴隶主利益 D、平民利益我的疑问学习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