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董梅.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8871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董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董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董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董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董梅.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内容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是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三种调节方式之一,对于生物体稳态的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

2、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目标定位】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能力目标:1.进行图表解读。2.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情感目标:1.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2.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方法阐释】“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理解水平的内容,其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学生初中就已经涉及,所以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本节的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

3、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对体液免疫的教学,让学生结合体液免疫的示意图阅读教材进行问题讨论,然后用图解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的过程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的辅助手段,使学生有个直观印象,再来层层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最后用图表表现出简单过程。在艾滋病病因的基础上,让学生考虑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从而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合作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因此,教师教学方法选择如何?是否有利于创设一种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主动还是被动。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资料搜集法、成果展示法、讨论学习法、赏

4、识性评价等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教学流程】环节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学校晨检记录表: 教师:为什么前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每个班每天都要及时填写晨检记录表?学生:预防甲流感的大规模传染!教师:甲流感来了你害怕吗?学生:教师:为什么大家不是那么害怕? 学生:人体有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毒的侵入,或能清除侵入人体的病毒等。 教师:你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吗?【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体验,快速导入新课,通过这种设计一开始就能抓

5、住学生注意力,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环节二 免疫系统的组成教师:大家自主学习教材P35-P36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4)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阅读教材P35-P36有关内容。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结果展示,问题呈现。教师活动:学生小组间评价后,做总体评价并屏示知识结构。教师:甲型H1N1病毒轻易就可以侵入你的机体内吗?为什么?学生:不能,因为人体三道防线。【设计意图】

6、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自主总结出前三小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可能有点困难,但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通过教师简单点拨后,共同总结出免疫系统的组成。环节三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及特点。教师:顺序归纳:组成类型第一道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教师总结: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特征,对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做详细讲解:(当病原体接触人体时候,先由第一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发挥阻挡的作用,当部分病原体进入到内环境中,则由第二道防线发挥

7、吞噬和杀灭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前两道防线能够阻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但前两道防线都被攻破时,则由第三道防线发挥更强大的免疫作用。)资料分析:以甲流感为例,认识到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一.体液免疫教师: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37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5,课件展示阅读提纲:(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

8、被什么细胞处理?(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学生:阅读、分析相应内容并针对阅读提纲进行交流讨论。【设计意图】材料阅读,示意图的分析,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但体液免疫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教师进一步的讲解。教师:讲解抗体的特点,说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不易生病说明抗体的分布。教师:根据教材“图2-15 体液免疫示意图”,对体液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指导学生在示意图的箭头上标注过程名称。教师: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

9、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小组间进行交流。教师: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相应代表进行解说。【设计意图】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各小组情况,确认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激励参与,注重过程评价。本活动意在训练学生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资源共享,欣赏他人,提高自己的意识。教师: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从而进入细胞免疫的教学。一. 细胞免疫教师:下面我们来观看细胞免疫过程的动态演示,观看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同点。演示多媒体CAI: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细胞免疫和

10、体液免疫的异同点。教师:提示:(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2)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3)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4)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教师:根据教材“图2-16 细胞免疫示意图”,对细胞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指导学生把相应过程补充完整。教师: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细胞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小组间进行交流。教师: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相应代表进行解说。教师强调:通过细胞免疫,使侵入细胞内的抗原失去藏身之处,暴露在体液中,然后抗原还是与抗体结合成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由此可见,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相互协助

11、,共同抵抗侵入机体的病原体。教师精讲:对外毒素细菌(产毒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称为外毒素,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细胞内寄生物,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病毒,先由体液免疫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传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从靶细胞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丧失。另外,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起作用,而是两者结合起来起作用,只不过在起作用的时候分主次关系罢了。【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课堂反馈:教师板图,要求学生对此图进

12、行分析。【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内容多,时间紧张,所以只安排了一道反馈练习,但此题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训练了学生读图、识图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教师: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我们知道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必不可少的保障。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设计意图】再次强调免疫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主题下,去认识“免疫”。最后一个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兴趣,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后所思】免疫调节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处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一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让一些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但在本课中,因为活动较多,所以怎样安排教学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些、愉快些、有效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构建地整理知识,感受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赏识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