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16课杂技艺术冯静.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318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第16课杂技艺术冯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第16课杂技艺术冯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第16课杂技艺术冯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第16课杂技艺术冯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16课杂技艺术冯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 第16课 说课二年级下册 第16课 杂技艺术说课(5-8分钟)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美出版社二年级下册 第16课 杂技艺术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等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本课从学生对杂技艺术的原有认知入手,通过视频等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自觉调动各种感官主动建立新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学习掌握表现杂技人物的

2、创作方法。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第一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全套教材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三册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人物造型表现的能力,这节课继续学习如何大胆表现杂技人物动态。杂技对于学生来说,是既感兴趣有比较陌生的内容。鉴于以上分析理解,我进一步做了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 我始终认为学情分析, 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课前我设计了问题调查表,如下:问题1你看过杂技吗?是 否问题2 你知道哪些杂技项目?写出来:数据显示,我校二年级3班有不到50%的学生在剧场或电视媒体上看过杂技。孩子们知道的项目集中在空中飞人、走钢丝、顶碗这几个常见的项目上。我还收集了调查小

3、视频。(放约20秒的视频)孩子们希望能在课上欣赏到相关的视频、图片。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流程。四教学流程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记忆、表现杂技演员动作特征、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围绕这一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游戏环节演示示范感受文化感受新知拓展升华赏评展示实践体验欣赏作品(一) 形象记忆 视觉感受新知 首先我利用杂技艺术的视频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加深认知,明确杂技的基本项目,激发兴趣,直接进入到本课情景之中。(播放视频,我请同学们来看一场杂技艺术精彩表演!教师板书杂技艺术)(二) 视觉冲击 感受文化气息通过短篇介绍了解杂技艺术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从单纯的体能

4、、技巧表演发展到有乐队、舞蹈、灯光等配合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国杂技艺术富有中国传统特色而享誉中外。(三)游戏环节 感知人物动态出示利用白板遮盖、移动、勾勒、等方法设计的猜谜游戏。同学们,请你猜猜这个杂技演员表演的是哪个项目?这个杂技演员的动作有什么特点?看看我是如何表现的。(四)演示示范 掌握绘画方法 教师出示范画,此环节对学生的绘画实践活动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黑板贴上教师作品)(五 )欣赏作品 提高审美能力(六)实践体验 表现精彩动作 请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杂技演员精彩的动作或杂技演出的场面。 (七)赏评展示 德育渗透课堂本环节在学生展示作品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人都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杂技演员精湛的高超技艺,都是用汗水和辛苦浇灌出来的,我们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八)拓展升华 感悟艺术魅力 文汇小学 冯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