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4177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国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国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正确译文。2掌握“论”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洵的文学常识。能力目标:1厘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2能够把握作者所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学习独到的立论角度和借古讽今的写法。情感目标:1能结合六国论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增强忧患意识。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学习以史为鉴的唯物史观。教学重点学习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诵读能力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本文“以史实为据,叙

2、史高度概括”的史论内容。2结合其他史论文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对象相同,角度不同,观点有异。教法学法1教法:点拨法2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删减质疑法教学设想1设计自读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

3、解。课前准备分四组布置任务:第一组网上搜集整理关于作者苏洵的资料及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第二组上网搜集关于秦灭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上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第三组借助工具书,阅读苏辙的六国论,提炼观点。第四组借助工具书,阅读清代李桢的六国伦,提炼观点。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2研习课文第自然段。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

4、进步文人。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

5、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学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导读”,初步明确课文内容,把握赏析思路,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一)关于“课文导读”的内容“课文导读”共4 小段。首段介绍了赏析古文的思路和方法,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第2小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阅读时可以一一与之对

6、照,细加体味。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阅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阅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制作自读提纲。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提纲力求体现“课文导读”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暴( )霜露 暴 ( )秦之欲无厌 洎( )牧以谗 ( )诛 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

7、形似字。与( )而不助五国也 ( )粮而景从 悉使( )兵负草填之 革灭( )尽之标 ( )然自得 ( )笑大方(3)学生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练习与思考三”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六国互丧 思厥先祖父 始速祸焉 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盖失强援( ) 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弊在赂秦(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或曰:“六国”( ) 或未易量(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 )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至丹以荆卿( )为( )计。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附自读提纲参考答案: (1)sng shui p bo j chn sh sh cng zng (2)嬴 赢 羸 殆 怡 贻(3)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9、。 迅速,快。 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爱惜 吝惜 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 弊病 困顿(失败) 有人 或许像 还(5)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 诸侯;秦。 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简介背景学生结合上网所查资料介绍,教师补充。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

10、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 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四、研习新课(一)关于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听配乐朗诵课文,学生分析讨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

11、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导读”,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 个自然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斜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A / / B / / C / / D / / (二)学生朗读课文第自然段,思考: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怎样的?(三)“课文导读”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12、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课文导读”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五、布置作业(一)完成课后“练习与思考”一、二、三。(二)朗读课文,背诵第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课文第至第自然段,落实教学目的第3、4两项。2总结全文。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检查作业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

13、于“练习与思考”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二、学习课文第自然段(一)学生齐读第自然段,口译本段内容,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自读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2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

14、真辨析。兹不赘述。)(二)“课文导读”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提示:阅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1)作者用_和_相比较,_和_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_,诸侯失地的原因是_,“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_,_”的道理,证明了“_”的观点。(2)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

15、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_与明日_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_;秦得“五城”、“十城”之后。“_”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_”的。从而证明:_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_”。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_”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_”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3)以上两层用了_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_”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_法来论证的。附 填空答案(1)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无厌;赂秦;破

16、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 (3)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三)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1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2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提示:(1)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2)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三、学习第自然段学生自读自学,教师指导点拨,自学提示如下: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

17、。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学习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一)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二)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三)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思考提要:“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

18、、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 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

19、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四、学习最后两段教师提示思考问题和分析角度,学生反复朗读,分组讨论。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导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什么局限性?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二)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导读”所说

20、,“为了讽今,于文末又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巧妙“结出”的?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

21、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五、课堂小结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学生讨论:如果将第自然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自然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小结:

22、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自然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

23、,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六、拓展延伸,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一)学生总结补充材料,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1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2李桢六国论原文及译文。(二)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1请同学分别从相关材料中找出揭示六国灭亡原因的语句。明确: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辙:“虑患

24、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李桢:“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2联系六国灭亡的历史材料和相关评论,评价作者思想观点,学习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的唯物史观,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明确:(1)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鞭强秦暴行,而剖六国痼疾,作者的观点,具有历史批判的严肃性,现实针砭的实用性。就六国灭亡的历史背景来看,秦国方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六国方面,“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六国之中,在秦连横策略的威逼利诱下,“赂秦”以求苟安的实在不少,当然是六国被秦各个击破的重要原因。对此,作者深感痛惜。难能可贵的是,苏洵

25、抓住这一点结合宋的现实问题进行立论,又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宋代,对外屈膝投降是其主要的外交国策,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隐患。苏洵正是针对这种时弊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此所谓借古讽今。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2)苏洵六国论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六国之所以彻底覆灭,既有其外因,更有其内因。魏、韩之丧源于诸侯间的相互攻伐,秦国只是落井下石,坐收渔翁之利而已。至于齐亡,其中不乏不救五国而失盟友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骄傲自

26、大、盲目自信的结果苏辙六国论也有片面的地方。小苏从韩、魏两国所处地理位置来论述,虽然抓住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也有失偏颇。李桢六国论观点既比较客观,也比较玄乎。因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秦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具备。但李桢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于“天助”则是不客观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几篇史论文的对象相同,但角度不同,观点也就有异。从而提醒我们学习史论文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内容。七、学生质疑设计用本课前面介绍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八、布置作业(一)背诵全文。(二)完成“练习与思考”。(三)用删减质疑法研读苏辙的六国论并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