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5097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依据】 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设计思路】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本文设计依据课程改革倡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读”贯穿教学始终的这一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目标】 1、学习小女孩“擦火柴”部分,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

2、想象的方法。 2、感受主人公的痛苦生活,关注其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的教育。 3、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教学难点】 从最后三自然段含义深刻的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教学过程】一、 设疑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位小女孩在大年夜的街头上卖火柴,那这位小女孩最终的命运将会怎样呢?这节

3、课我们继续来学这篇文章。二、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出示课件一) 感受主人公的痛苦生活,关注其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出示自学指导一(出示课件二) 读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4、 学生自学交流并汇报,教师梳理问题。 1、小女孩明明是悲惨的死去了,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微笑?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他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怎样理解?五、出示自学指导二(出示课件三) 1、速读510自然段,小女孩共几次擦燃了火柴? 2、小组合作学习:每一次小女孩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用“ ”画出描写小女孩幻想的句子,有感情的把现实和幻想比较朗读,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

4、了什么?完成下表(出示课件四):小女孩第几次划火柴幻象渴望现实生活 3、准备派代表发言。六、学生根据自学指导二先学七、教师后教 师生讨论(生自己说,教师适时补充或强调)。 1、第一小组汇报,指名感情朗读,要求:要读出小女孩在幻想中的幸福。 2、第二小组汇报,师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谈一谈读后的感悟。(目的是在分角色朗读中,让学生感悟童话的特点,体会作者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 3、第三小组汇报,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出示课件五)。师:同学们,我想圣诞树上那一张张美丽的画片,一定写满了让小女孩感觉到幸福快乐的话语,假若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眨眼的美丽的画片,你想把什么样的祝福送给这个可怜而又对生活充满期望的小

5、女孩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同学们的同情心,受到爱的教育。) 4、第四和第五小组汇报,同桌互读(出示课件六)。“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安徒生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为小女孩的的悲惨死去在鸣不平。)八、解疑 1、学生交流在自学指导一中提出的问题,再次体会作者感情(出示课件七)。(教师适时板书) 2、学生配乐集体朗读最后两自然段(出示课件八)。九、当堂训练 1、有感情的朗读刘倩倩写的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作欲) 2、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下来(出示课件九)。(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十、由学生小结学完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怜的女孩 深切同情 安徒生 黑暗的社会 强烈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