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5Jm)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1921年,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驶向滔滔历史长河,现如今,曾经的南湖小舟已变成巍巍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百年党史如同岁月珍酿,凝聚着大党底蕴,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用好党史这本“生动教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稳舵”“扬帆”“棹桨”。稳“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思想之舵,在举旗定向中凝心铸魂。“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只有50余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世
2、界第一大执政党,闯过一个个“娄山关”和“腊子口”,打赢一场场“攻坚战”和“翻身仗”,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鲜明政治底色,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扬“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之帆,在民生福祉中担当作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以来,从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党
3、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群众事情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将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等一件件“民生小事”办成群众的“暖心实事二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带着信仰、带着使命、带着感情深入基层一线,走到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田坎沟边,听听群众怎么说,想想今后怎么干,以“无我”情怀,让情为民所系更有温度,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棹“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之桨,在日常事务中抓铁有痕。“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实”乃谋事创业之基、做人做事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关键在于把实的要求贯
4、穿党史教育全过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不陈空文、不弃微小,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服务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确保群众反映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啃“硬骨头”、接“烫山芋”、力、“棘手事”,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为时代进步打上亮丽底色,为社会发展注入奋进力量,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飞跃、取得新突破贡献党员先锋力量。党史学习心得:老物件里话初心穿越时间的长廊,倾听历史的回声,带着时光刻痕的“老物件”,连
5、接着党史发展的“昨天”与“今天”,承载着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记忆,也是梦想辉映美好生活的见证!认真观看微党课一盏不灭的马灯后,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盏小小马灯背后的革命故事让人动容,这虽然是渡江战役的一个片段缩影,但投射而出的是共产党人对党忠诚、敢于斗争、甘于奉献、勇于胜利的崇高品格,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去传承学习。涤荡“信仰”初心,做对党忠诚的追光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J在渡江战役那近30个不眠之夜里,这盏小小马灯,是邓小平同志夜以继日、辛勤操劳的见证。邓小平同志与革命先烈们,历经战火纷飞而愈发团结,历经艰辛磨砺而愈加顽强,根本在于拥有坚如磐石的信念信仰和忠贞不二的
6、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课淬炼中全面提升党性修养,把“忠诚”二字写在“眉宇间”,烙印在“心坎上”。要涵养过硬政治能力,对照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检视自己言行,撑去思想灰尘、廓清思想迷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引领“奋进”初心,做敢于斗争的开拓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T949年4月,伟大的渡江战役拉开序幕,万船齐发、巨炮雷鸣,南北两岸、灿如白昼,炮火煮沸了江水,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为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
7、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无数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毫不畏惧,以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谱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胜利之歌。立足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未来势必会面对更多的“娄山关”“腊子口”。广大党员干部要鼓足“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拼搏劲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思悟“为民”初心,做甘于奉献的守卫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J邓小平同志离开姚岗,碰到在秧田里忙碌的老乡,将马灯送给老乡,面对警卫员的不解,他说“让它发
8、挥余热,继续为人民服务不好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史。时代在变,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故事没有改变,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同、生死与共,依旧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期盼,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走稳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民生小事”作为“关键大事”,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怀揣“实干”初心,做勇于胜利的创造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邓小平同志将从大别山时期就在使用的马灯送给老乡,并对身边警卫员说道:“到了南京就有电
9、灯了”。这是对党领导人民必将取得革命胜利、美好生活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正是这份信念驱散了长夜黑暗,照亮了革命者的心灵,让先辈们笃信未来前景光明。如今“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中国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第一大工业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中国奇迹!革命征程路漫漫,总有先锋勇在前。无数同志如“红星闪闪”开路在前,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始终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民族愿景紧紧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让共产主义的信仰在第二个百年的国际舞台继续上熠熠生辉。党史学习教育:“常”字当头书“心”篇近日,中共中央印发
10、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基层党组织要上好农村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就要秉持锲而不舍的“恒心”、上下求索的“匠心”、枝叶关情的“初心”,画好延“常”线,推动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广袤基层“蔚然成风”。秉持“锲而不舍”的“恒心”,以“学”字开题,在“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中把理论
11、学习抓在“日常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箪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党史知识能够“洗涤灵魂”“凝心聚神”,农村党员要想沐浴“党史春风”,让党史知识“润泽心田”,要聚焦农村党员分布范围广、生产劳动任务重等“实情”,对于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分类采取“履职+考核”“摸排+管育”“设岗+帮扶”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要针对“在职党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阵地,激荡起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鼓励他们在服务人民的基层实践中赋能献力;针对“流动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要“娘家”
12、婆家”双向发力,以“双向管育”靶向根治党史学习教育“送达难”的问题;针对“退休党员工以“送教上门”“结对助学”“重新上岗”的方式盘活其“知识存储”,通过“线下补养+线上分享”的方式助力其“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而确保农村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一个不能少二秉持“上下求索”的“匠心”,以“活”字破题,在“供需适配、精准滴灌”中把模式创新抓在“平常”。“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要想写实农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全篇文章”,助力农村党员变“被动”为“主动”,基层党组织要按照“需什么、学什么”“用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要从农村党员的“需求点、兴趣点”出发,为其灵活定制党
13、史学习教育“套餐”,以“丰富生动”的知识传播方式将党史知识讲到农村党员“心坎上二还要用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阵地”,以“长期学+短期学”“线上学+线下学”“集体学+自主学”为方式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引导农村党员通过“传统讲堂”夯实党史知识、通过“云端课堂”领略党史文化、透视“实景讲堂”产生深刻共情,通过“答疑微课”“知识竞答”“小组研究”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不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有效提升党史教育质量,助力农村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脑更走心”。秉持“枝叶关情”的“初心”,以“践”字结题,在“念兹在兹、矢志奉献”中把精细服务抓在“经常”。“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农
14、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出发点在于“学”,落脚点在于“做基层党组织要引党史教育“源泉水”,浇灌乡村振兴“致富花”,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乡村产业的发展之中,助力农村党员干部汲取“党史智慧”,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成长为可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基层党组织要带领农村党员走出“传统讲堂”,置身“广袤基层”,走上“田间地头”、走入“百姓庭院”,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实现群众期许”的“行家里手工从而“实景应用”中用活党史这本“活教材二要实现农村党员党史教育的“长效”,还要以随机抽查、现场参与等方法建构科学规范的“督导机制”,对农村党员的党史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15、在实践的“磨刀石”上对党史知识的所学所悟进行“二次加工”,让农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效果评判更加“科学”“精准”,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先苦后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真章”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目标任务,抓好贯彻落实,以“先苦后甜”的态度深入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吃得了理论学习之“苦
16、方能尝尽政治清醒之“甜”。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如今,面对国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如果思想不清、方向不明、政治理论基础不扎实,就容易在这些风险挑战面前败下阵来。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
17、供坚强政治保证。吃得了实干担当之“苦”,方能尝尽为民造福之“甜”。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们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凝心聚魂、坚定理想。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全面系统学习党史,进一步锤炼政治品格,涵养高尚道德品质,激发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要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和运用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紧盯基层和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并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把惠民生
18、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吃得了修身律己之“苦”,方能尝尽廉洁奉公之“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回顾党的光荣历史,有不少经典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与毛泽东同志就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进行了深入交流,毛泽东同志当时给出了第一个答案一一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要时刻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
19、自己,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主动接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锤炼坚强党性,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一以贯之”修好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坚持常修常炼、常践常得、常思常省,“一以贯之”修好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二学史铭于心,在“一颗红心永向党”中修
20、好“理想信念”必修课。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更是我们党不断披荆斩棘、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穿越一路风雨,历经挫折而英勇奋起、饱受苦难而淬火成钢,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常修课”,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基本内容、党的历史经验、伟大建党精神、正确党史观等,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养分”、坚定理想信念。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时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
21、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忠诚融入血脉、刻入灵魂,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学史践于行,在“一如既往守初心”中修好“勤政为民”必修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旗帜上、融入血脉中、刻在骨髓里。从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鱼水情深,到建设时期“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从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奋勇直前,到抗疫路上“一个也不放弃”的义无反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懈拼搏的历史。因此,党员干部当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
22、实际,在身至基层、心入群众中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真正理解群众的难处和苦处,真正明白群众的需求和期盼。要收集好“民生清单”,深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最关心的就医养老、就业成才、人居环境、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等实际问题,续写新时代党和人民鱼水深情的篇章。学史成于效,在“一刻不停守纪律”中修好“清正廉洁”必修课。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更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翻开厚重的党史,无论是“坚持高线、守住底线”的方志敏,还是“廉洁用权、克己奉公”的焦裕禄,或是“无私奉献、清廉自守”的张桂梅他们都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清廉”力量,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触“底线”、不踩“红线”、不跨“高压线”,真正做到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常怀律己之心,经常性、深入化地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身边先进典型扪心自问、自检自省,从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