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3.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679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己》教学设计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乙己》教学设计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教学设计3.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孔乙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探讨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2理解鲁迅小说所描写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性格弱点。 3欣赏鲁迅小说含蓄、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4发展创新思维意识、锻炼创造性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用小说和杂文“探求国民劣根性的病源,寻求疗救的方法”。我们今天学的这篇小说,就暴露了中国民众的弱点,揭示了这种弱点形成的原因,希望找到救治它的方法。请阅读孔乙己一文,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二、课内预习。 1放课文朗读录音,请学生给课文生字注音,标记语义不理解的词语。明确字、词重点。 2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然后共同探讨: (1)按照小说

2、情节理清小说结构。 (2)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刻画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使学生明确(可用幻灯片投影): 按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可分为四个部分: 开端(13段):介绍咸亨酒店,交代环境。 发展(49段):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 高潮(10ll段):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 结局(12一13段):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同时也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肖像描写: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虚荣心十足,贫困潦倒。 身材高大,长衫又脏又破懒惰,生活穷困。 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 个蒲包,用草绳在肩

3、上挂住境遇悲惨,受尽折磨。 语言描写: 满口之乎者也麻木不仁。 君子固穷,窃书不能算偷自欺欺人,死要面子。 动作描写: 排出几文钱拮据而穷酸,显示阔气。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遭遇不幸,但仍好喝。 神态描写: 不屑置辩的神气自命清高。 恳切地说心地善良。 以上为正面描写,酒客的谈论和掌柜的态度是侧面描写。 【小说中情节简单。点到即止;人物刻画是分析小说的重点,要求学生充分讨论,简明归纳,研讨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并用,这也是下面探究性学习的前奏。】 三、探究作者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 资料展示(运用多媒体): (一)几幅孔乙己的彩色幻灯图片。 (二)鲁迅先生认为塑造典型人物有两种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

4、,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我一向是取后一法的。”(鲁迅:(出关)的关,载且介亭杂文末编。) (三)展示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两个典型手法:白描和“画龙点睛”。 1“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鲁迅:作文秘诀) 2忘记是谁说的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探讨的问题设计: 1从以上的材料中,我们懂得:塑造典型人物的原型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孔乙己的原型有几个

5、?你在写作文时,用过原型吗?有没有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谈谈你对塑造典型中原型的理解。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有什么区别? 2。孑L乙己这篇小说中,运用了白描手法和“画龙点睛”手法吗?你认为塑造典型人物时,运用这两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 1选取什么样的原型来塑造人物形象,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个或多个都可以。不过,“杂取种种人”集中塑造一个典型人物,更能充分地、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课文中的孔乙己就是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是艺术典型,现实中的人物是生活原型,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的真实比生活的真实“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着普遍性”。 2“白描手法的特点就

6、是真实、朴素、不假虚饰。鲁迅小说的形象很少冗长的描写和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他总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孔乙己尽管没有刻画孔乙己的眼睛,但作者精选那些最富有特征、最能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来突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外形描写,以及喃喃申辩“窃书不能算偷”和教孩子“茴字有四样写法”等细节描写,就鲜明深刻地塑造了他穷酸的性格特征。 【这是对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比研讨性学习要求高,多进行讨论、分析。不必强求意见的统一。这种讨论对理解鲁迅和作文写作是有潜移默化的启示的。】 四、作业。 完成课文练习二、四题。 第二课时 一、讨论前节课的作业。 二、

7、组织学生模拟审判。 师: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是拖着残腿,用手走来的。打断孔乙已腿的人,是有权有势的丁举人。两个都是读书人,一个功成名就,有权有势;一个穷困潦倒,无法生活。那样的世道,是多么不平等!假如孔乙己和丁举人生活在现代社会,你作为法官,作为律师,怎么了断这个案子呢?请几位同学演示一下过程,好吗? 学生演示简单的司法程序: 法官一名;被告:丁举人;原告:孔乙己;各方律师各一名;陪审二名。 如有条件可以给法官和律师做些道具化装,以求逼真些。 让学生明确:孔乙己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偷窃,可见只是小偷,不应该!遭受丁举人如此摧残,但他毕竟好喝懒做,而且偷窃。审理中应该突出对丁举人的谴责和对孔乙

8、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 【这是一种模拟教学方法,目的是模拟场景,使学生进入真实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体验,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在活动过程中,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表达能力。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 三、在学生充分酝酿的慵况下,讨论分析。 1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2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 1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社会原因:A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B在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麻木不仁。 C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自身原因: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9、教师提供以下观点,供学生参考,集体讨论分析。 观点(1):“凉薄”说:“鲁迅认为孔乙己描写的是一般的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 (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观点(2):“反封建”说:“该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腐朽性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引申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焦晋:谈(孔乙己)主题的广阔性与深化) 观点(3):“等级观念”论:“揭露和讽刺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黄忠顺:(孔乙己)主题新探) 观点(4):“兼有”说:“孔乙己的主题在于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不幸的人的冷漠。”(叶圣陶:(孔乙己)中的一句话)。 【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认可、鼓励。】 四、作业。 1思考:小说的前三个小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比较分析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的遭遇、性格的异同。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