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身.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9838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身.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转身,朱秀英,教研活动的目的是: 如何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高效? 如何让教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一.从“听”课到“观”课的转变。,听课,侧重于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得信息 ,虽然也有其他感官参与,但人们更多的则是关注声音。,观课,则是运用多种感官有效地搜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并且还要对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观课的有效性,(一)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洞察力。,(1)如何学习他人,观课的有效性,让思想成为行动,人因思而变,观课的有效性,人因思而变,经验,反思,教师成长,什么是经验?杜威这样说,一个小孩把手伸进火里,手被火烫伤,结果再也不伸进火里,小孩获得了经验。可

2、是我要告诉大家:小孩有了将手伸进火里的行动,有了被火烫伤的结果,他并没有获得经验。经验是什么?是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联系和关系才是他获得的经验。要发现这些关系,你就要去思考,这叫“获得经验之思考。”,观课的有效性,人因思而变,经验,反思,教师成长,联系,观课的有效性,(一).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洞察力。(1)如何学习他人 A. 学习有用(成功而有效)的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教学效果 B. 避免观摩学习中的东施效颦 教学行为教学追求(依据),(2)发挥教学想象力,创新自我。 “假如我来教,” “假如我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要用我们的思想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布鲁纳 我们需要修炼“

3、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崭新目光”。,(一).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洞察力。 (1)如何学习他人,(二).当好上课教师的助教,例如老师提出要求:“下面分小组设计实验并做实验”,这个时候,如果学生已经开始设计实验,你就应该主动的观察;如果学生还没有动手,你就可以提醒他们要抓紧时间,大家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好好听,然后再设计个方案来,等一会在全班的面前发言介绍。这样你看完这一组的学生,就可以再帮助另外一个组。如果一堂课上有2、3位听课的老师就可以照顾20、30位同学,上课的老师再照顾十多位同学,实验就可能顺利推进。多做几次,学生就学会了合作学习,学会了做实验。,(三)要观察学生学习,评价教学的效果不是

4、观察教师讲得怎么样,水平有多高,而是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从学生学的效果反射教师教的水平,从学生学习的活动看教师教的活动是否达到目的和是否高效。,二.从“评”课到“议”课的转变,“评”是下结论,作判断。 而“议”则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和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一).议课目标:(1)发现联系,议课的有效性,多种可能,可能性空 间的拓展,一种可能,一种食用方法,其他食用方法,孵小鸡,做成艺术品,(2)开拓创新的空间,(2)开拓创新的空间 磨课与议课的区别: 磨课:多中求一 议课:一中发现多,议课的有效性,(二).议课方法:案例讨论 (1)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 (2)

5、听取授课教师对困惑和问题的理解; (3)听取案例提供者的意见; (4)参与者对彼此的意见进行分析和讨论。,从 。到 ?,“假如我来教我会怎么办?”,“假如你来教,你怎么办?”,为什么要先有问号? 第一,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既然不了解,我怎么能轻易判断别人呢? 第二,就算我了解别人,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 第三,就算我的意见正确,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未必只有一条:我正确,人家也正确。,议课优点: 1、你不是来批评我的,你也是 建设者; 2、改变了议课的关系。,青蛙的经验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青蛙应该怎么做才能改造这个经验呢?它需要跳出井口。为什么青蛙要想跳出井口?主要是因为来了一只告诉它天大得很的小鸟。也就是说这只“小鸟”的出现是青蛙转变的主要诱因。“小鸟”意味着不同于青蛙经验的信息提供者。,“小鸟”可以到哪里去找? 第一,书本。一读书就会发现 别人与自己想得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身边所有持不同意见的人,更包括学生; 第三,自己。,施教者正确看待议课,小结:观课议课中的“转身”,从发现优缺点到发现故事、发现关系 从评价过去到开创未来 从观摩教学到研究教学、促进教学 从研究别人到同时研究自己,观课者做教学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议课时要做反思的促进者和经验的提供者和分享者。,走进观课议课, 或许我们就会走进了教育教学的又一个春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