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 (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074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折射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的折射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的折射教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的折射教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的折射教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的折射教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折射教案 (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光的折射坡头初中 酒小兵 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内容,第二章第四节。二、设计思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物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碰到有关折射的现象,但不懂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它。本教材和旧教材有所不同,方法上,把“光的折射”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领略到光折射现象的美妙,并热爱大自然。三、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1)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 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折射规律(3) 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

2、现象(2) 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错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 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知识四、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五、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简单解释折射现象六、教具准备激光笔、水、玻璃砖、烧杯、铁丝、玩具小鱼、水槽、硬纸片七、教学方法探究式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学生体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二、新课教学(一)介绍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器材激光笔、水、糊上一层白纸的烧杯、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两次光斑不重合?(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引出光的折射

3、现象定义)原来,光是在空气中传播,当注入水后,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上方是空气,下方是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象这样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介绍实验光路图()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点评)()介绍光折射的一些名词术语。(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提出问题:光在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器材激光笔、玻璃砖、硬纸板(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和一条经过垂足点的斜线)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向什么地方偏折?、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如何变化?(三)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提出问题:如果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是否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将向哪个

4、方向偏折探究:光从玻璃射入空气器材激光笔、玻璃砖、硬纸板(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和一条经过垂足点的斜线)(四)简单解释折射现象、体验叉鱼让玩具小鱼悬浮在水中,铁丝做成鱼叉的形状,让学生手持鱼叉叉鱼,每人只能叉一次,看谁叉得快,叉得准。 请参加叉鱼比赛的学生说出各自的体会利用光路图解释人眼受骗上当的原因、讲述发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提问:水看起来很浅可为什么很深、解释课前做的两个小实验、让学生欣赏图片(多媒体展示光折射的一些图片,其中有一幅是海市蜃楼)同学们看到这些美丽的图片,都是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海市蜃楼是怎样发生的?(引导学生看科学世界这部分内容)(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六)布置作业1、用一束光向玻璃砖入射,将会看到哪几种折射现象?试试看并画出光路来2、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的折射,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学生做小实验并观察及回答观察得到的现象把笔插入水中厚的玻璃砖放在笔的前面、用激光斜射入空烧杯中,记下光斑的位置。、手保持不动,向空烧杯中注入水,记下光斑的位置。其余学生在下边动手画学生猜想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偏折规律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学生猜想学生探究、把玻璃砖平放在硬纸板上。、让激光沿着硬纸板上的斜线入射到玻璃砖上,标出从玻璃砖折射出的折射光线、沿的方向入射,经玻璃砖折射

6、后,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两名学生进行比赛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简要说出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学生总结学生课后完成 通过学生体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初步领略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折射引起的错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揭开课前的谜底联系实际,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把小结归还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动手动脑能力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用反常规的教学方法,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先通过学生体验奇异的光的折射现象,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借助实验:光在空气中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两次光斑位置的不重合,从而较自然的引入光的折射定义,让学生描绘光路,并由此认识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使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对这些术语不会感到陌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图片,使学生联系实际,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利用叉鱼的有趣实验,使学生亲自体验了光折射所产生的错觉。最后归还课堂小结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