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秦朝的统一》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108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秦朝的统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开课《秦朝的统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秦朝的统一》教案.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市中区历史教研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 秦朝的统一内江十一中 张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1、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记住秦朝的都城,最高统治者的称号。2、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初步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二、能力和方法1、会识别图片,会制作表格。2、通过合作学习,开阔视野,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3、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初步分析相关历史资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 具:教材、地图册、秦陵兵马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曲:大地在我脚下。运用设问法和两句歌词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一、“秦王扫六合”1、灭六国让学生结合地图册第15页总结秦王嬴政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展示动态过程,并强调起止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2、统一全国大业口诀记忆: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有大功。都城设在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课件中只给出第二、四句,运用填空补充法提示学生将时间和都城填进去并让学生齐读。目的是帮助学生记忆。3、意义(提示记忆法)第一,结束了春秋战国

3、以来的分裂局面。第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制定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治1、皇帝制度:“秦始皇”简要说明“皇帝”二字来源于“三皇五帝”。提示在“皇帝制度”建立前称朝代的最高统治者为“王”如“周王”“秦王嬴政”。(提示学生注意“嬴”字的写法)2、中央:设 “三公”【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3、地方:废分封,行郡县(通过问题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强调“官员都由皇帝任命”)教师简要概括采取政治措施的作用,此板块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课堂练习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

4、一难点问题。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经济和文化此板块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学习。1、统一货币“半两”铜钱(注:引导学生识读)由学生结合图片(“半两”铜钱、各国货币)和一个问题总结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2、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3、统一文字小篆由学生分析图片:秦统一文字示意表(“马”“安”)和“小篆十二字砖”课堂小结:强调秦统一的时间、都城和意义,重在总结巩固统一的措施。接着由学生结合秦始皇画像和这节课所学内容讨论对秦始皇的评价和看法,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总结并设置一个悬念引人入胜。最后让学生齐读李白对秦始皇的生动写照的一首诗古风结束讲课,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教师简单评讲。板书设计:一、“秦王扫六合”1、灭六国 2、统一全国大业 3、意义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治1、皇帝制度:“秦始皇” 2、中央:设 “三公”3、地方:废分封,行郡县 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经济和文化1、统一货币“半两”铜钱 2、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3、统一文字小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