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导学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132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出师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出师表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出师表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出师表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导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出师表导学案备课人: 审核: 学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自主预习一、对联导入新课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

2、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

3、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三、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崩殂( )( ) 恢弘( ) 忠谏( ) 菲薄( )( ) 陟( ) 臧否( )( ) 以遗( )陛下 裨补( )猥( )自 夙( )庶( )竭驽( )钝 咎( ) 咨诹( )( )2、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3、一词多义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以: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 以告光帝之灵 以: 以光先帝遗德 以: 以伤先帝之明 以: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 悉以咨之 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 以:合作交流1、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

5、,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2、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3阅读

6、第三四自然段,思考:(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4、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正面):亲贤臣,远小人。(3) 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反面):亲小人,远贤臣。(4) “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第一句(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这一段把“亲

7、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精读品析1阅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句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 第一句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最后一句2、阅读第七自然段,思考: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

8、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探究质疑1阅读第八段,思考:(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3)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第一句2. 阅读第9段: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什么感情? 不胜依依之情。拓展延伸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

9、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四、课外知识拓展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叹。你还知道跟诸葛亮或出师表相关的诗文名句?试写出一二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2、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成语(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2)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注解: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

10、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检测练习 (一)阅读一二段,完成下面习题。1、解释下边加点的词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 陟罚臧否 臧否: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 引喻失义 义: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 中道崩殂 道: 以咨诹善道 道:2、 翻

11、译句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用原文填空)4、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5、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处罚)”的是的人,应该“赏(奖赏)”的是的人,(用原文回答)6、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

12、平严明的治理。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7、选段中,表现蜀国有利主观条件的句子是。(二)阅读三四五段,完成下面习题。1、解释加点字 以光先帝遗德 遗: 若无兴德之言 无: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无:有所广益 益: 至于斟酌损益 益:2、 翻译句子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用原文回答“众议举宠为督”的原因是什么?4、理解第三段的内容,然后填空: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这一成语。“此悉贞良死节之

13、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3) 阅读六七段,完成下面习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深入不毛 2、翻译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3、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

14、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 _ _,临危委重任和_ 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 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6、按要求用原句回答: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诸葛亮认为目前出师北伐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两个条件是“”“”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四个短语回答。、。扩展阅读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

15、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