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导学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328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繁星》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繁星》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繁星》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繁星》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繁星》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繁星》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繁星》导学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繁星导学案教学目的: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2. 能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 3. 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4. 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外预习: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读准课文。课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课前完成课堂作业第3页的第2、第3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2分钟)(导语自行设计,以下各环节的转换也请自行设计) 参考:1. 含“星”的成语和古诗句、歌词等:星罗棋布 星火燎原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

2、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2.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这位作家就是著名作家巴金。下面我们来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他又有哪些感受呢?(投影课题) 二、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3-5分钟)(投影)(一)作者简介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

3、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二)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

4、。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三、检查预习情况(3-5分钟)课堂作业第3页的第2、第3题。四、合作探究(20-25分钟)整体感知课文(先投影):1指名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并说说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标志

5、词句; 理清文章结构: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什么内容?2. 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学生有答案,可不讲)(学生用10分钟时间带着以上问题看课文,讨论交流。)(10分钟后继续投影,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点拨)整体感知:(10-15分钟)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并说说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教师点拨:从前在家乡,“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写作者小时侯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温馨,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三年前在南京,“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写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亲密、投机,侧重于表达对星星的伙伴之情。如今在

6、海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三人还在跑呢!”写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惬意、信赖,侧重于表达对星星的知心之情。总之,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标志词句;教师点拨: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理清文章结构: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什么内容?教师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

7、2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 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五、当堂巩固(3分钟) (投影)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写作者看星星的地点是家乡、南京、菜园、舱面。B.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考查记叙顺序)C.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两句话

8、中,前一句“沉睡”与后一句“觉得”两者之间是矛盾的。既“睡着”了,就不会出现后一句中描述的内容了。(考查语境义)D.虽然不同时期,作者看星星的感受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把握中心,就能找到答案了)2.下列关于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的意思是星星要坠落下来了。(考查对词语的理解)B.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还在跑”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说那星座像巨人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前文提到“船在动,星也在动”,所以使人觉得“那个巨人”在跑。(注意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C.“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

9、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一句是比喻句。(注意:带有比喻词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要认真区分)D.“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这句话蕴含了青年时代的包括巴金对知识的渴望。(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2-3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投影)作者三次看繁星,每次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第一次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第二次侧重于表达对星星的伙伴之情;第三次侧重于表达对星星的知心之情。总之,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二、合作探究(20-25分钟)(先投影)对学和群学,讨论完成下面问题

10、:1. 课堂作业第5题。2.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细读课文第三段,品赏文章语言美: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示例:“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这句话以一个“悬”字形象地写出了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4文章既有对星空的真实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请你找出文中这些描写,细细品味,说说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10分钟后继续投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点拨)1. 课堂作业第5题。(学生有答案,可不讲)2.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教

11、师点拨: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细读课文第三段,品赏文章语言美: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教师点拨:从思想情感、语言表达、谴词造句等方面去说理由。如:“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这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的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这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 “我”产生的种种美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

12、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4.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的真实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做虚实结合。请你找出文中这些描写,细细品味,说说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教师点拨:如文章的第三段,前3句主要写海上每晚观看繁星的夜景,是实写,为后面写作者的感受张本。从第

13、4句开始,主要写“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是虚写。从这些虚实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质疑创新(3-5分钟) (学生有问题组织学生或教师帮助解决,有新的见解应予以肯定。如无问题则进入下一环节。)四、总结全文(2分钟)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巴金的作品繁星,领略了大海、夜色和星空的美好,感受了作家那种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情怀。我想,大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定也有了一个热切的期望,那就是要像巴金那样,做一个向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努力,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祝你成功!五、课后巩固(5分钟) (投影)1. 课外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写在里面的横线上)。2. 熟练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指导:这段的思路是:仰望(14句) 欲睡(58句) 沉睡(910句),按以上思路逐层分别背诵,然后合成背诵全段。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