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509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新教师教学理念 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徐小贞、马俊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纲,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公共英语的微观课程设计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 1)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错位,高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充分体现。 2)高职公共英语过分注重基础,未能考虑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 3)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性不强,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 4)高职公共英语应试倾向严重,不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1)重点课题 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实践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现方式。 综合能力的

2、培养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 高职公共英语的评估体系应能满足上述要求。,2.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2 )基本思路 继承(语言教学理论、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借鉴(本科英语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统筹(高中、中职、本科、专业硕士) 前瞻(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 创新(职业教育理论),3) 十大要素,突出职业特色 突出应用能力 兼顾层次差别 协调各级教学 完善评估体系 完善学习内容 学时与学分制 信息技术及教学模式 师资培训 中国背景与国际趋势,4) 一个全新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二、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设计,1. 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力 1)社会需求 主要表现:经济发

3、展需求,劳动市场需求 具体表现:工作岗位的需求,2)职业发展,(本耐&德莱福斯, 转引赵志群,2009),2.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的发展动力 1)虽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最终还是为专业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的涉外交际服务。 2)反映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反映工作岗位对从业者在英语方面的具体要求。,3. 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岗位需求分析 (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为例),专业研究中的 英语交际,工作过程中的 英语交际,商务活动中的 英语交际,4.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几个要素与处理原则 1) 几个要素 外语课的文化特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就业、创业和转岗能力服务 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余祖光,20

4、08) 行业与英语的关联度 行业与小语种的关联度,2) 处理原则 课程和课时由相关度确定的原则 必修+指定选修+任意选修的模式 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职业和素质相结合的原则,5.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三、高职公共英语的微观课程设计,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行动领域归纳 - 根据能力复杂 程度整合典型 工作任务形成 综合能力领域,工作任务分析 - 根据工作岗位 或岗位群实施 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学习领域转换 - 根据职业成长 及认知规律重 构行动领域转 化为课程,学习情景设计 - 根据职业特 征及完整思 维分解学习 领域为学习 单元,(姜大源,2009),2. 工学结合的高职公

5、共英语课程开发 (以新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为例) 1)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归纳 开发主体, 艺术设计典型工作过程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2)学习领域和学习情景的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 专业学习情景 & 语言学习情景,课内,阅读A,听,说,阅读B,写,项目,课外,词汇,语法,语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职业技能,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学习任务展现, 微观课程设计小结,内容选择: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以经验和策略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论证的知识为辅;“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 内容排序: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构成要素;关注知识的运用,而不是知识的储存。,四、转变

6、教师教学观念, 实现学生职业发展,1. 权威观点论证 1)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必须融入以下要素: 产业要素 行业要素 企业要素 职业要素 实践要素 (马树超 范唯,2008),2)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表明: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强调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求企业与学校合作; 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与理论整合的路径、手段和结构; 模块课程的灵活性对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很有参考价值。 (姜大源,2008),2.工学结合课程的创新点,1)廓清了知识的解构与重构的关系,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知识在数量上没有变化,在排序的方式上发生变化; 不是

7、知识的空间位移,而是在工作中的融合。 2)厘清了工作的变与不变的关系,有利于解决行动与思维跃迁的问题 通过对现实具体的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职业特征的工作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思维的六步骤(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 3)理清了技术的潜在与实在的关系,有利于解决技术与技能互动的关系:通过形式上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获取实质上思维的工作过程。 (姜大源,2009),3.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创新点 1)关于课程开发 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轨迹,同时兼顾职业发展主要阶段中的工作过程; 在专业学习情景之后应该增加一向语言学习情景的转化过程,最终实现语言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 2)公共外语课工学结合的内涵 目标上:学以能用 内容上:学以致用 方式上:双语教学,实训室,顶岗实习,国外访学,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怎么描绘都不过分; 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温家宝, 260192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