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518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角》教学设计.doc.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识角教学设计通州市四安小学 祝永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试一试”,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2.教学对象: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体形象,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借助信息技术的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形状,再结合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

2、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会凭观察或用重叠的办法比较角的大小。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叉开的程度有关。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硬纸条、图钉、实物投影仪学具:硬纸条、图钉、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我有三根小棒,能摆一个什么图形?3.指名到实物投影仪上摆图形。4.老师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就变成由两根小棒组成的图形,你们知道它叫什

3、么吗?5.揭示课题:这个平面图形叫角,这一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角【设计意图】复习学习的平面图形,呈现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助于把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二. 认识角1.教学第64页例题(1)谈话:许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角,出示课件(例题情境图)你能在图中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学生自由发言。(2)拿出一把三角尺,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名到前面指角(部分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a.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b.纠正:先从三角尺的一个点起沿着两条边移动手指,再在两条边之间用手画弧线。c.谁能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说一说。

4、d.让学生用这种办法指出三角尺上另外两个角,并相互说一说。(3)摸角:请同学摸摸三角尺的一个点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摸摸这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4)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表面上的角。我们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5)看看这些角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设计意图】通过找角、摸角,让学生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了解角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建立角的概念。(6)画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角的。(课件演示画角)配语言讲解,先画一点,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画成一个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线都是角的边。提问:角有几个顶

5、点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7)你能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一个角吗?指名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角。 (8)出示课件: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9)你能找出身边物体面上角的顶点和边吗?找到的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 (10)游戏 : 摸角 老师把一些角藏在袋里,你能摸出来吗? a.指名上讲台摸角并提问:用手摸到怎样的感觉才是角? b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次摸角并说出角的特征。过渡:谁能把这根线变成角?【设计意图】用多媒体画角,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角的组成,再让学生动手画角,让学生建立角的几何图形表象,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到“再创造”的过程,空间观念会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三、认识角的大小1、

6、操作:老师与学生配合把一条线变成角 移动线的两边,演示角有大小 a.把两条线合拢,再慢慢叉开,发现了什么? b、再移动顶点,使一条线长,一条线短。演示角有大小,又发现了什么?板书:角的大小与叉开的程度有关2、生活中还有 哪些物体的角可以变大变小?课件:演示折扇、剪刀打开合拢的动态过程3、课件:你能看出上面那个角大,那个角小 ( 65页例题)4、做角:从信封里拿出材料:硬纸条、图钉,自己做一个活动的角。5、比角:谈话:a.拉动活动角,在小组里比一比,那两个角差不多大?在比角时,要想一想怎么比。b.指名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角的。课件演示:用重叠的办法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观察。c.教师讲解,指名

7、学生操作:先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让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提问:如果角的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什么?如果角的另一条边不重合,那么哪个角大?哪个角小?d:同桌的两人用重叠法比一比角的大小。【设计意图】通过创作活动角,拉动活动角,比角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特征,认识角的大小与叉开的程度有关,与边长无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表达能力等,学生在这种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角的本质认识。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课件: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66页第2题) 直接做在书上,并讲评。2、课外作业: (66页第4题)拿一张纸,用它折出大小

8、不同的角板书:认识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整合点诊断:1、平面图上的角是怎样从实物图形上抽象出来的。2、角的大小 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3、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利用课件解决整合点的方法:1、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学生对角的认识很难形成正确的表象,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到角的抽出过程,这样整合,形象生动,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把静态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动静结合的图像促进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并培养空间想象力。同时课件演示为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帖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教学重点

9、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2、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是本课的难点,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进行:先教师操作钟面模型,感知角有大小;再学生操作自做的活动角验证;最后多媒体演示:剪刀、折扇的角变化过程,进一步证明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这样层层推进,知识难点在学生的头脑里反复感知,印象深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教学难点迎刃而解。3、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是本课的重点,这时新授已接近尾声,学生比较疲劳,注意力分散。如用常规方法教师边讲边演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的画面配上语言文字的讲解,通过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思维,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掌握本课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