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589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导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地球的圈层结构.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景 泰 五 中 导 学 案 年级:高一 科目:地理 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制:李应茹 审核(备课组长):曾月琴 课题: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时:1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及划分依据,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征。2. 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重难点】1.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及划分依据;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征。2.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学法指导】1收集信息渠道: 教材、地图册2解决问题方法: 图表阅读与运用、对比法预习案我国和世界各地不断发生地震。地震前兆主要包括地下水异常和动物异常。 地下水异常 动物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2、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测最重要。天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叫。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冰天雪地蛇出动,鸽子惊飞不回巢。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兔子竖耳蹦又跳,游鱼惊慌水面跳。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做预报。建立观测网,异常快报告。但是,地震并非一无是处。地球内部圈层研究者就亲切地称地震为“照亮地球内部结构的一盏明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探究案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地震波弹性波分类别称概念传播状况 速度快慢原因介质共性2、不连续界面(1)定义:在地下一定深度处,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即传播速度突

3、然变化或者变慢甚至消失而不连续,它是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分界面,因而又叫界面。(2)主要的不连续界面及其分布(读图1.25)不连续面深度发现地震波速度变化(即波速不连续的表现)界面意义3、地球内部圈层(读图1.26)(1)地壳项目内容位置和界面厚度组成和状态(2)地幔项目内容位置和界面深度和厚度分层组成和状态软流层软流层:指上地幔上部80400千米之间的一个薄层。这里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衰变生热,温度很高,使岩石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发生熔融流动的结果。该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为软流圈。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有坚硬的岩石组成,所以合称为岩石圈。(3)地核项目内容位置和界面深度和厚度分层组成和状态

4、其他特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1、大气圈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生物圈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训练案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 盆地 B 平原 C 海洋 D 大陆断层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壳和上地幔是有岩石组成的,合成岩石圈B 地幔这一层横波和纵波都能传播C 外核的物质状态接近固体D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地壳、地幔、地核都能通过3、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C S波、P波都完全消失 D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4、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1)写出数码代表的地球内部大大小小的圈层名称: (2)组成 ,组成 。(3)A是 (不连续界面),B是 (不连续界面)。地震波波速遇到这两个面的变化是 。(4)C、D两个不连续界面是如何确定的?【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