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0965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集体备课主备人邹慧林参加人员周金奎、刘永树、孟绪红个人修意见课题第2节: 内能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4.加深比热的概念的理解,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5.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6.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7.知道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教学重点1 理解比热的概念。2 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掌握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 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2. 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学用具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

2、度计,水,煤油等。一、实验:比热容概念的建构器材:_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_的水和食用油。设计方法: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_,进而可以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_,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_来比较液体_,这是采用了_法。方案一: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_。方案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使用油,使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_。_二、比热容(c)1物理意义:比热容可以比较物质的_2.定义:_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来表示。3.公式:_4.单位: _,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只与物体

3、的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6.水的比热容c水_,其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7.水的比热容最大,应用: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 1)暖气片中用水做运送热量的介质; 2)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3)严冬夜间,向秧田里灌水。8简答题:两类简答题解释方法:一类:为什么暖气片中用水做运送热量的介质?二类:1)夏日,海滩上为什么沙子烫脚,海水清凉?2)为什么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温差小?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放出的热量_,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_。因此,在受太阳

4、照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_,冬季比沿海地区_,在一天之内温度变化较_。三、热量的计算温度升高时用:温度降低时用: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注意:1)使用热量公式时,应特别注意文字叙述中升高了、降低了,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而升高到t、降低到t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t例如:“升高(降低)到10”中的的“10”是末温;“升高(降低)了10”中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2)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

5、因素决定的。【补充练习】1. (判断题)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 )2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容B物质的质量越大,其比热容也越大 C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D煤油的比热容是,其含义为:质量为lkg的煤油,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是( )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

6、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A倍 B4倍 C1倍 D倍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终温的高低是(已知c铝c铁c铜)( )A. 铜最低 B. 铁最低 C. 铝最低 D. 都相同6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满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变化与加热时间图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的比热容大 B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A吸热多 D加热相同的时间,A温度升高的多7. 4 kg水温度从1O升高到60,吸收了多少热量? 8.质量为500g

7、的金属块,温度从100降低到20共放出了3.52lO4J的热量,求金属块的比热容。9.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35,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10.二级实验:比热容概念的建构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器材铁架台、_的煤油和水、两个相同的烧杯、 、温度计。步骤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_、初温相同的煤油和水,用_对其加热,实验时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观察_的不同来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也可以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_来反映水和煤油吸热多少的不同。本实验采用了_法和_法。【“比热容概念建构”学习材料】1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

8、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烧杯号液体质量m/g初温t0/末温t/加热时间/min1水300203012.32水15020306.23煤油30020306.14煤油30020253.1(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4)根据以上三条初步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形成总的结论是_。(5)做这次实验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2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物质实验次数质量m/kg升高的度数/吸收的热量Q/J水10.0510210020.10104200煤油30.0510105040.05202100写表达式,求比例系数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