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1038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3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乘起信论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大乘起信论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大乘起信论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乘起信论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乘起信论上海真如寺妙灵法师主讲.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乗起信论讲义,大乗起信信论讲义 将以十义,释此论文。 一, 教起原由,二,明藏所挕,三,显教分齐,四,明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释论题目,八,明造论时节, 九,翻译年代,十,隨文解释。,一,教起因缘略有十因:,一,依何智?论主洞契心源之智。 二,示何法?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之法。 三,云何示?谓以善巧方便开一味大乘,作法义二种。分一心法,复作二门。析一义理,复为三大。由此善巧开示。 四,以何显?谓妙音善字譬喻宗因,方令义理明了显现。 五,依何本?谓佛圣言,及正道理,定量为本。六,籍何力?谓归命三宝,承力请加,赖彼胜力,有所分别,故能造论。,一,教起因缘略有十因:,七

2、,为何义?谓助佛扬化,摧邪显正,护持遗法,令久住世,报佛恩故。 八,以何缘?谓缘于众生,欲令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故造斯论。 九,由何起?谓由菩萨大悲内融,愍物长迷,由此造论,法施群品。 十,几何益?略有六种:一,未信者令生信故,二,巳信者,令得闻慧故,三,巳闻者,令得思慧。四,巳思解故,令得修慧。五,巳修行者,令证入故。六,巳证入者,令圆满故。,二,说明藏所挕,,二,明藏所挕,有二:一,约所诠三,教则有三:一,修多罗藏,译为契经,名为定学。二,毗奈耶藏,译名调伏,调伏恶行,名为律藏。三,阿毗达摩,译名无比法,无有法能比于此,名无比法。今译对法,能对之智,对所对之法,名为对法。此论于三藏中,对法

3、所摄。 二,约所为二故,教则为二者,但根有利钝,法有深浅,故合三藏,分为二种。庄严论说:“此藏由上下乘差别故,复说为声闻藏,及菩萨藏”,故此论为菩萨藏。,三,显教分齐,,佛教于印度就有中观唯识二种教派,若是中观第一,由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提婆清辩,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以立三教。一,初时,说四谛教,明心境俱有。二,中时,说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三,后时,明心境俱空,说大乘真了义教。 第二,由戒贤论师,远承弥勒无著世亲,近禀护法难陀,依解深密经,瑜伽等论,立三种教。第一时,于鹿野苑,佛说四谛法,是转小乘法轮。虽说于有,由遍计所执故相无自性性,而着于有。第二时,依般若经,不仅遍计所执相无自性

4、性,依他起者生亦无自性性,而着于空。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故说非有非空,是为第一了义大乘教。,续显教分齐,现在东流一切经论,通大小乘,宗途有四:一,随相法执宗,即是小乘诸鄯是也。二,真空无相宗,即是般若等经,即是中观等论所说是也。三,唯识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经,瑜伽等论所说是也。四,如来藏缘起宗,即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宝性等论所说是也。 此四之中,一则随事执相说,二,则会事显理说,三,则依起事差别说,四,则理事融通无碍说,以此宗中许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此则理彻于事;亦许依他缘起无性同如,此则事彻于理也。又此四宗,一则小乘诸师所立,二,龙树提婆所立,三,无著世亲所立,四,马呜坚

5、慧所立。然此四宗时限无有先后差别,诸经论亦有交参之处,宜可准知。今此论宗,当此第四门也。,四,教所被机,说有二重:一,约杈教,即五种性中,(一,定性菩萨,二,定性声闻,三定性缘觉,四,石定三乘,五,无性有情)菩萨种性,及不定种化,是此所为,馀三非此,以无分故,如瑜伽说。 二,约实教,一切众生,皆此所为,以无不皆当得菩提,故佛性论判说:无佛性是不了义教,准此当知,永无佛性,非尽理之说,楞伽经文可证知。,五,能诠教体,有四门分别:一随相门,此门有四句,一或唯以名句文为性,以声为依,非正体也。二或以音声为性,名句文等,声上屈曲,假立无体故。 三或具前二事,方为其性。四或俱非二事,以为其性。 二唯识门

6、,谓说者识现,为增上缘,令闻者识文义相现。 三归性门,此识无体,为是真如。 四无碍门,谓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无碍,交彻相摄,圆能自在,不相障碍,以为教体 。以一心法,有二门故,皆各总摄一切法,思以准之。五教通诸法门者,谓遍於六尘一切所知境,总为生解之义,悉为教体。,六,所诠宗趣,先总:总以一心法义为宗,信行得果为趣,即具境行果三也。此中境有二种,一法二义。行亦二种:一行体,谓四种信心,二行用,五门修行。果亦二种:一分果,谓令得入位;二满果,谓成如来。 宗与趣何别?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四趣。 二别显宗趣,略有五重:一教义相对:以教说为宗,用义意为趣。如下文令舍言取意。二理事相对,举

7、事为宗,显理为趣,从生灭入真如三境行相对,以真俗境为宗,观心行为趣,四证信相对,以成信不退为宗,登地入证为趣。五因果相对,以因为宗,克果为趣。此五对亦是从前起后,渐次相由,准释可知。,。,七,大乘起信论题解一,大者,当体为目,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故云大乘。大乘即所信之境,体能为义;起信即能信之心,澄净为性。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信。 此即大乘之起信,对境拣心,非是证等也。 又起大乘之信,则对宗别行,行非小乘信也。 又大者就义,莫过三大;谓体大、相大、用大。 乘者约用,谓佛性三位成运。谓自性住佛性为所乘,引出佛性为能乘,得果佛性为乘所至处。 三大义:体大、相大、用大,唯一

8、心转,是故亦乘亦大,持业释也。,七,大乘起信论题解二,杂集论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 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大。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于三大阿僧祗劫,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六,证得大性:得如来法身,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无量无边大功德故。七,果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 前五就因说,后二就果论。瑜伽显扬皆同此说。唯庄严六是果大性,七是事大,馀亦同此。又十二门论以七义解释大乘,须者往检。,七,大乘起信论题解三,起信者,起

9、谓发起,云何发起?以有本觉内薰为因,善友闰薰用大为缘,而为发起。信者,於此胜境,发希有信,能令心净,如水清珠。 唯识论说:信别有三:一信实有,谓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於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多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依梁摄论说:信亦有三种:一信实有自性佛性,二信可得引出佛性,三信无穷功德,至得果佛性故(见下四种信心文)。 云何唯言信行,不明馀行?论为初机故(见下自信已性,知心妄动,修远离行等文)。 又华严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椐信成就,入住不退,以成就信根故。,七,大乘起信论题解四,论者,集义名论。谓假设宾主,往复折徵,论量正理,名之为论,是故

10、名为大乘起信论也。 马呜菩萨造者,为付法藏第十二祖,佛教诗人。中印度舍卫国沙积多城人,与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关系深厚。出生婆罗门家族,家学渊源,为卓越论师,初习外道,后与协尊者对论,深有所悟,而皈依佛教,受菩萨之称。 明达内外典,博通三藏,为梵文学之先驱。 除大乘起信论外,尚有大乘庄严经论、金刚针论,特别将佛陀生涯写成叙事诗佛所行赞,洋溢着大乘佛教虔诚信仰,以及还有马鸣菩萨传流俜世间。 又依诸传记,略有三释: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也。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己,咸悉悲呜,故立此名。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悲呜垂泪,不食七日,因此为名也。,八,造论时

11、节,然诸说不同,今依摩耶经说: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种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呜作有大乘起信论,建立往生净士不退方便。大乘庄严经论、金刚针论,特别将佛陀生涯写成佛所行赞叙事诗,洋溢着大乘佛教虔诚信仰,以及还有马鸣菩萨传流传世间。所以论师,善说法要,降伏一切外道,大树法幢。 又如来灭后,七百岁已,有一比丘,名曰龙树,作有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大论师,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燃正法炬。以此经文,为定说也。,九,翻译年代,真谛(499569)是五,六世纪间著名译经僧。据译经纪云:沙门波罗末陀,此云真谛。亦云构那罗陀,此曰亲依。是西印度,优禅尼国人。 “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拨,悠然自

12、远,群藏广部,罔不措怀,艺术异解,偏素谙练,历游诸国,随机利见”。 于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携经典来中国南海。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入建业。见帝於宝云殿,帝敕译经。 时值候景之乱,展转于苏、浙、赣、闽、广卅之间,但译经不辍,故有译经四大家之称。于陈太建元年示寂,世寿七十一岁。 以太清二年,至太建元年,据译经纪云:共有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现存有三十部。 即以太清二年,讫承圣三年,岁次甲戌,於正观寺等,译金光明经,弥勒下生经大乘起信论等,总一十一部,合二十卷。,第十,隨文解释 此论亦有三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名为三分。 释有三方面:一,约论主,二,约论法,三,约益生。 笫一,

13、约论主有三者,一,论首三颂,归敬请加,就是论主起行所依。二,从论曰下,为物宣说,正成论主法施之行。三,末后一颂,结说回向,即是隨行所起大愿,是故三分,但成论主,光显佛日,法施群生之行愿也。 二,约论法三者,一,因缘分,是法起所由,是为序分。二,立义分下,正显所说,为正宗分。三,劝修益利,是叹法胜能,为流通分。由此三分,令正法无失,久住不坠。 三,约益生三者,一,因缘分,举法为机。二,立义分下,正授解行。三,劝修分,举益劝修,令佛种不断,是故三分,方能成就一切众生入法之行。 总结:以上约论主三释中,前一别释,后二合释,是故五分皆是正宗,都是论主正所作为故。 今但依初门,先解序内三颂。 明归敬辩意

14、,明归敬述意,略作五门: 一,明诸论归敬有无,俱三归如智论摄论,唯皈佛如持地,但皈人法如十地,直说无归如十二门论 二,明归敬之意:感恩,加护,生信, 三,为生信故,恐人不信,归依三宝,以示所宗。 四,明能归敬的仪式:如世君臣父子,长幼有序。 五,明所归胜相,首标三宝,以示吉祥。 六,益物故, 略释归敬三宝文有二:一,二颂明归敬三宝,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买修行等。 二,后一颂,申其敬意,颂文四句所述,内容亦有三种:一,说明所为人,二,说明所成益,三,说明成益意。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第二说明敬意,内容

15、有三:一,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二,为了佛种不断绝故,三,为正法久住故。 然佛种不断,就是正法久住,所以无著在金刚般若论中说:“善付屬般若波罗密多流行世间,为佛种不断”,所以本论用是三义为造论敬意。,第二,正宗分有二:一,标益起说,二,正陈所说 一,标益起说,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二,正陈所说,内容有三,一,标数,二,列名,三辩相 一,标数 有说五分,云何为五? 二,列名 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三,依章辩相,说有五分,解释亦有五段。就是(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劝修利益分)。 一,何谓因缘分?无故不说,说必有由

16、,为众生故,是故应说,名为因缘。分者,是论主造论原由的一分,名为因缘分。 二,何谓立义分?既有原由,必定要说,说则略举刚要,启发众生生信,名为立义分。 三,何谓解释分?刚要既立,必须详加解释,使一切众生起信解,名为解释分。,四,何谓修行信心分?由广释而生信解,依解起行,是所必然。有解无行,犹如画饼不能充饥,是所不应,故说有修行信心分。 五,何谓劝修利益分?修行信心分,虽已示行仪。然而由于鈍根众生,我慢贡高,懈怠放逸,不事修行,故示劝修利益,以励为策进,名为劝修利益分。 一,说因缘分,内容有二:一,标,二释 一,标, 初因缘分, 二,释 ,释中内容有二:一,问,二,答,三,问难,四,通难。 一,

17、问,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二,答中内容有三:一,举数,二,辨相,三,总结。 一,举数。 答日: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 二,辨相。,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于因缘是总相中,为令众生离苦者,有苦苦、行苦、坏苦三苦,离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二苦,名为离苦。得究竟乐者,要使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大涅槃乐等,非求世间名利等者,第一论主自已要求,不求名利恭敬,人天利益,为求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造此论;第二是要一切众生,不求于后世的人天利益。由上二义,通一切菩萨之心,非局此论;又通为此论发起之由,故云因缘总相。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众生正解不谬故。于上

18、总相中,总通兼正;此下是别相,别为当机。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义者,就是论文中的立义分及解释分中的显示正义,及对治邪执等内容,作为发起因缘。因为文中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各挕一切法”,就是如来所说根本法门。又于生灭门中说:“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二,名为如来”。所以转法轮论说:“真谛名如,正觉名来,正觉真谛故,名为如来”。又说:所证真理名如,能证无分别智名来,诸众生未有无分别智时,是如而不来。今因如来,依此一心而成,所以说此心,为如来根本之义。此如来根本义,专为地前三贤胜解行位的诸菩萨等,使此菩萨以比观智相应而体解,说为“正解”,这就是显示正义文中所说义。由比观智相应正解,而离于颠倒,是为“不谬

19、”,这就是对治邪执文中所说义。,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为令善根成熟众生者,是第二为利根人,当于十信终心,自分满足,是为善根成熟。进入十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是论文发趣道相的因缘,以彼文中说:“令利根者发决定心,进趣大道,堪任不退住位故”。是论文发趣道相的因缘,以彼文中说:“令利根者发决定心,进趣大道,堪任不退住位故”。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第三,与下修行信心分中,初四种心,及四种修行文而作因缘。以彼文中说:“令信心未满者,修行信心,令满足故”。此当十信住位,以信位未满,故说“善根微少”,令进修向满,故说“修行信心”。 自下四种机缘,当是十信

20、位初心。前三种人为何各以一门挕,此中偏有四者,以前三根胜,易进难退,不暇多种方便,助成道力故。此中根劣,退易进难,有赖多种方便,故有四也。于四种中,前三为下中上三根,唯后一种策以勤修。,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 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与下修行信心分中,第四修行文末,而作因缘。以彼文中说:令业重惑多,善根难发众生,以礼忏等方便,消恶业障。由障轻故,内离顽嚣痴慢,外出邪魔罥网。故云“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纲也”,此当下品第一。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与下修行止观为因缘。以彼文中说:“双明止观遣凡小二执”,故说“治心过也”,下自广说,此当中品第二。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

21、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这是修行信心分末,复次众生初学是法下,劝生净土文,而作因缘。以彼文中,举胜方便,令彼观解,分得相应,众生恐后报迁,遇缘成退,故令往生,使不退故,此当上品第三。,上,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这是与下劝修利益分而作因缘。以彼文中说:“举彼损益,劝众生修舍,即是总策成前诸行”。 三,总结可知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三,问难。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四,通答问难 答日: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修多罗中虽有此法者,这是第一是与彼问辞。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下,这是第二是夺彼疑情,说明必须造论。于中以根缘二相立宗

22、。于所谓如来在世下,,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 这是第二劣根中,有其四类: 一,以自力广闻经典,得解佛意,不须他论,故说为自力,这就是具足“文”“义”二持。 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二,亦以自力而寻略经文,而能解意,故亦不须论。这是有义持,而无文持。 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三,但依经文,不能解意。因他广论,得解经意,故说无自心力,这是有文持,而无义持。,亦有众生复以广论,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 四,这是不耐繁文的人,唯依文约义丰之论,深解佛经所说之旨,故说心

23、乐总持而挕多义。此无文义二持。这段文字,说有二内容:一是说明劣根,二如是此论下,对此劣根,说明所以教兴。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如是此论,文句虽少,广挕一切大乘经论意,故说为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如理智境,是故说深。如量智境,是故说广。深广无际,故说无边。 二,明立义分,内容有二:一,结前生后,二,正彰立义。 一,结前生后,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二,正彰立义,内容有三:一,标总开别,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 二,寄问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三,依名辨相,内容有二:一,先明法,二,后明义。 一,先明法,有二:一,举法总立,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24、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二,开门别立,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故。是心生减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二,说明义文,是在“复次真如自体相”,已下的论文。 内容有二:一,说明大义,二,说明乘义。,一,说明大义有二:一,标,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 二,释有三: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 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二释乘义亦有二:一,标果望因,辛二,举因望果。 一,标果望因,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 二,举因望果, 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二,举因望果以

25、成运。 一切菩萨,皆乗此法到如来地故。(立义分竟) 就是论文中所说,“修行信心分”的全部内容,说名为“一切菩萨皆乗此法,到如来地故”。,三,明解释分,内容有二: 一,结前生后, 巳说立义,次说解释分。 二,正明解释内容有三:一,标数,二,列名,三,辨相, 一,标数, 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 二,列名, 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显示正义者,就是解释立义分中,所立一者法,二者义的内容,名为显示真如不变,随缘生灭的正义。对治邪执者,显示正义后,就是要远离邪执。由远离邪执,方能发趣道相,归投正道而修行,得成佛果。,三,辨相有三:一,显示正义,二,对治邪执,三,分别发趣道相。 一

26、,显示正义内容有二:一,先总(释上立义分中众生心挕一切等),二,后别,(释上立义分中,何故下二门别义也)。 一,先总有三:一,依法开门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 二,列其二门, 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三,二门该挕。 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二,别释有二:一,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二,显示动静不异。(从生灭门入真如门下,明会相入实), 一,别辩二门有二:一,心真如,二,心生灭 一,心真如门有二:一,标,二释,释中有二:一,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文在复次真如者下,是释上立中真如相)。 一,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內容有二

27、:一,总显如体,二,问答释疑 一,总显如体有二:一,正显如体,二,会执释名(从一切言说下文)。 一,正显如体有三:一,就法略标,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者,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二,会妄显真,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三,结真离妄 是故一切法从本巳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对分别性而明真如绝相)。,二,会执释名有二:一,先释,二,后结, 一,释中有三:一,正会治执,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二,约名释疑 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 三 ,约相释遣, 此真如体,

28、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三,总结,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反结),实无可空故。,二,后结离言绝虑,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二,问答除疑有二:一,疑真绝修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二,举真劝修答,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有三: 一,举数总标,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二,依数开章, 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自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三,依章

29、广释有二,一,先说明如实空有三:一,略明离染,非略能尽。二,广释,非广能周,三,总结 一,略明离染,非略能尽。 所言空者,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二,广释,非广能周。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 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无相,非一异俱相, 三,总结,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反结),实无可空故。 二,说明不空真如有四:一,牒前显后 所言不空者,巳显法体空无妄故。 二,正显不空, 即是真心,常恒不变,浄法满足, 三,结名不空, 则名不空。 四,释疑 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

30、境界,唯证相应故。,F,心生灭门中, 第一,说明无明不觉成生灭心体。于不觉生灭流转中说有三细相,及六粗相。三细:一,无明业相,二,能见相,三,现境界相。六粗相:一者智相,二者相续相,三者执取相,四者计名字相,五者起业相,六者业系苦相。 第二于心生灭因缘中,说有五意:一者名为业识,二者名为转识,三者名为现识,四者名为智识,五者名为相读识。 又於无明熏习中,生起染心有六种:一者执相应染,二者不断相应染,三者分别智相应染,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 第三,明心生灭相,说有粗相与心相应,说有细相与心不相应二种。 说明:一真如净法熏习,二无明染法熏习,三妄心熏习,四妄境界

31、熏习 第四,明真如自体相大及用大。第五,最后说明从生灭门,而入真如门,是为显示正义究竟 当知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二随缘;无明亦有二义:一无体即空,二有用成事。各由初义成真如门,各由后义成生灭门。 又随缘真如,及成事无明,各有二义:一违自顺他,二违他顺自。 若随缘真如二义中,一违他顺自二义者,一翻对妄染显自德,二内熏无明起净用。二违自顺他二义者,一隐自真体,二显现妄法,故成有四义。 若成事无明二义中,一违自顺他二义者,一能反对诠示化功德,二能知名义成净用。二违他顺自二义者,一覆盖真体,二成妄心。,亦成四义。,一,由无明能盖伏真理义,及真如中能隐自体义,从此二义,得有根本不觉,即是无明。 二,此随

32、缘真如与成事无明,各有二义:一违自顺他义,二违他顺自。 真如中,一违自顺他二义:一违自真体,二显现妄法。 真如中,二违他顺自二义:一翻反对妄染显自德,二内熏无明起净用, 无明中,一违自顺他二义:一,反对诠示性功德,二,无明中能知名义 无明中,二违他顺自二义:一覆盖真体,二用成妄事 此生灭门中真妄各开四义,广有八门。 一,真如中,一违自真体,无明中显现妄法 真如中,二违他顺自二义:一翻反对妄染显自德,二内熏 二,由真如中翻对妄染显自德,无明中反对诠示性功德,由此二义,故得有本觉名。 三,又由,及真如中内熏起净用,无明中能名义,由此二义,得有始觉名。 四,又真如随染现妄义,及无明不觉成妄义,从此二

33、义,有枝末不觉。 ;若约两两相对,和合成为缘起,即有四门,就是二觉,二不觉。 若约本末不相离,唯有二门,就是觉与不觉。 若融镕总摄,唯有一门,谓一心生灭门他。 又若约诸识分别,本觉本不觉,并在本识中,馀二在生起识中;若约本末不二门,并在本识中,故云:“此识有二义”也。 问:一心二门与一识二义,有何不同? 答:一心二门有二义,一,不变自性绝相义,二,不守自性随缘义,是则一心义宽,该收二门。一识二义,仅局在随缘一门中,以理事染净无二之相,以明此识,是故义狭。 问:此中本觉与上真如何别? 答:真如约体绝相说,邵觉场性功德说,谓大智慧光明义等名本觉故,本是性义,觉是智慧义,以此皆为翻妄染显性,故在生灭

34、门中摄。,一,释生灭心法有二:一,明染净生灭,二,明染净相资, (四熏习下文)。 一,明染净生灭有二:一,就体总标, 二,依义别解。 一,就体总标有三:一,标体,二,辨相,三,立名 一,标体,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二,辨相, 所谓不生不减,与生灭 和合,非一非异 三,立名, 名为阿黎耶识。 一,释心生灭体有三:一,开数辨德, 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二,寄问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三,依名别释有三:一,辩觉,二,明不觉,三,双辨同异。 一,显本觉体, 。(无明中反对诠示性功德,由真如中翻对妄染显自德,明本觉之由),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

35、,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 说名本觉 二,释本觉名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 始觉义说;以始觉故,即同本觉。 二,后明始觉,(由无明中能知名义,及真如中 内熏无明起净用,从此二义,得有始觉名)。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二,广释始本二觉,有二: 一,说明始觉有三:一,总标因果,二,广寄四相,三,说明始觉不异本觉。 一,总标因果,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二, 正寄四相显其四位有四:一,凡夫位相有四:一,能观人,(灭相唯一,起业相,异相有二,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住相有四,一转相,二现相,三智相,四相续相。生相有一

36、,起业相。)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 二,所 观相, 觉知前念起恶故, 三,观利益, 能止后念令其不起, 四,结观分齐。 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二,二乘位相有四: 一,能观人,指三贤位人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 二,所观相:异相有二,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 觉于念异,(分别内外,计我我所,贪嗔爱见,此二种人,共了知觉故) 三,观利益:念如梦想,醒来无梦异相, 念无异相, 四,观分齐:。 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舍人我执故,名相似觉。,三,菩萨位相有四: 一,能观人: 如法身菩萨等, , 二,所观相(住相有四,一转相,二现相,三智相,四相续相) 觉于念住,念无住相,入观知唯有识,不起心外有法,故无住

37、相。出观后心现微细法执住相。 三,观利益: 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异前执外境,异后根本无明生相,故云以离分别粗念相故 ) 四,观分齐: 名随分觉。,四,地尽位相有四:, 一,能观人 如菩萨地尽, 二,所观相, 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 三,观利益, 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 四,结分齐 名究竟觉。 二,引经释成有四:一,引经文,二,重释前文,三,举不觉失(是故下论文),四,显觉者得(若得下论文。),一,引经文,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二,重释前文,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三,举不觉失,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

38、以从本来, 念念相绩,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四,显觉者得,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三,说明始觉不异本觉,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二,广释本觉有二:一,说明隨染本觉,二,说明性净本觉(是四镜下论文)。又亦可上来总明觉体,此文辨觉相,下四镜文双明体相也。一,说明隨染本觉内容有三: 一,总标,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二,列名,智净相是本觉随染的还净相,不思议业相,是还净本觉的业用。 云何为二?一者智浄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三,辨相有二:一,直明智净相:二(此义云何下)问答释成。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

39、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二,问答释成, 此义云何?难意说:不觉心动,动彼静心成于生灭。而今生灭既灭尽,应灭静心,而静心不灭,所以问难说:此义云何? 答中有三:一,法说, 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二,喻说,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三,合法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二,说明性净本觉有二:一,总标,二,后释, 一,总标,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 二,后释

40、,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二,说明性净本觉,亦是体相合明,有二:一,总标,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二,别解有四; 云何为四?四义者,皆取镜为喻,一空镜,二不空镜体不无,三净镜对治所显,四置于高合随时受用 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Ff,二者因熏习镜,谓如买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 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 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粗细染心是烦恼碍、无明是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

41、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现故。,二,释不觉义有三:一,说明根本不觉(一无体即空,二用事。),二,说明枝末不觉(这是生三种相下论文),三,结末归本(这是当知无明下论文,结相同体)。 一,说明根本不觉(体),一,依觉成迷,后依迷显觉。 一,依觉成迷有三,一,法说,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二,喻说, 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 三,法合, 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后文中有二:前明妄有起净之功,后明真有待妄而显。 以有不觉妄想心故,故能知名义,说为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妄依真起,妄不离真;随

42、妄之真,还待妄显),一喻说,二就文释 本觉真如,其犹净眼; 热翳之气,如根本无明; 所以由无明为因,生起三种细相;由境界为缘,故有六粗相起。 一,翳与眼合,动彼净眼,业识亦尔; 二,由净眼动故,有病眼起,能见相亦尔; 三,以有病眼向外观故,即有空华妄境界现,境界相亦尔; 四,以空华妄境界,令心起好与丑等分别,智相亦尔; 五,由此分别,坚执不改,相续相亦尔; 六,由固执故,于违顺境,取舍追遣,执取相亦尔; 七,由取相故,于上复立名字,闻名即执,计名字相亦尔; 八,既计名取相,发动身口,造善恶业,起业相亦尔; 九,由造善恶业,受苦乐果,流转生死,而不能解脱,业系苦相亦尔。,二,说明枝末不觉有二:

43、一,说明无明为因生三细,有二: 一,总标:由无明不觉成妄义,及真如随染现妄义,从此二义,有枝末不觉。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相不离体) 。 云何为三? 二,别释三细即为三:各有标释。(业是动义、因义)( 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本识转相,依前无明业相,转成能见,故言依动故能见,若依不动。则无有见。)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本识境界相即是现相,依能见故,而有现相。此上三相,皆在本识内,未分能所,六粗属意识,为何不说末那?答有二:一,前说赖耶,第七末那必相应,故不别

44、说。故瑜伽说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故,又由意识缘外培时,必内依末那为染污根,方得生起,是故次说六粗,必内依末那,故不别说末那。二,从义不便故,和户合成黎耶,末那并无此又,故前三细中略而不说。叉由外境牵起事识,末那无缘外境义,故六粗中亦略而不说),止,二,说明枝末无明,境界为缘生六种粗相。文中有二:一,总标,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二,别释。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触)。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受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爱)。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取)。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

45、著,造种种业故(有)。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生)。 三,结末归本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上约染法辨生灭心竟),第三,明染净同异之相,于中有三:一,总标,二,列名,三,广辨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三,广瓣中初同后异。同中有三:一喻, 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故。 二合, 如是无漏(指始本二觉)无明(指根本枝宋不觉)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三引证 是故修多罗中,依於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於涅盘;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 此释伏疑:法性本体就是佛,何故不报化身色相呢?法性自体本无色相

46、可见。而得见者,亦是众生心业幻所变。 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异相中,洗嵛后合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无漏),性染幻差别故(无明)。,二,释生灭因缘有二:一,说明生灭因缘义,二,显所依因缘体相,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下)黎耶心体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又无明为因,境界为缘,生诸识浪。 一,说明生灭因缘有二:一,总标,二,别释, 一,总标,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生灭识相集而生,名为 众生的依心、意、意识转故 二,别释有二:一问, 此义云何? 二,别答显示有三:一,释所依心, 以依阿黎

47、耶识,说有无明。 二,释意转,于中有三:一,略明, 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说明:心、意、意识,依八识家说,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意识是指前六识,皆有自体,各不相同。若依六识家,则认为心、意、意识,三者名异体同,以上两种截然不同见解,让我们思考。 有关阿赖耶识与五意,意识间的关系: 慧远在起信论义疏卷上末说,心是第八,五意是第七识,意识是第六,包括前五识。 法藏在起信论义记卷中末说,五意之中,业识、转识、现识,是八识自体分、见分、相分,后二识是指前六识,至于第七识则未言及。 元哓在大乘起信论疏记卷三亦认为业、转、现三,是第八识,智识是第七,相续识是第六识。,二,广

48、释中有二:一,总标,二,别释, 一,总标,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 二,别释,释中有五,各有标释即有五: 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明心不自起,起必有缘,不觉心动,正明起相)。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依业识之动,转成能见相,一,本识能见,二事识能见)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法喻合,依能见故,起有能现之功。以此牵起事识生起)。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是事识门中细分,而起微细分别染净,故名为智),五,相续识。 五者名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

49、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巳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相续识,是六粗中相读相。亦是事识中细分,以念相应不断故, 名相续) 三,结归于心有二:一,结屬于心,二释疑广辨, 一,结屬于心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二,释疑广辨有三:一问,二答,三结。 一问, 此义云何?一问意说“现有尘境,云何唯心”耶? 二答,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一,三,结中有四:一,即结相屬心,二,举喻以况,三,释外伏难,四,反验唯心,显境成妄。一,即结相屬心,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 二,举喻以况, 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 三,释外伏难, 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四,反验唯心 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三,释意识转有二:一标,二释。 释中有五:一,约人辨粗,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 二,出其惑体, 计我我所,种种妄执, 三。明执所依缘, 隨事攀缘,分别六尘。 四,制立其名, 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 五,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