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1092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题等 腰 三 角 形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数学思考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2.经历实践、猜想、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解决问题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情感态度通过对图形的观察、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等腰三角形的对称美.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关键点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

2、过程中辅助线的添加.教法教学方法引导发现,讲练结合.教具准备等腰直角三角板学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本节课的知识障 碍是证明过程中辅助线的添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 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问题 1、现在农村经济条件好了,大部分家庭盖有楼房. 大家知道农村的楼房都有房梁, 并且这些房梁都保持水平状态,你知道木匠师傅采用什么方法来确定房梁是否保持水平呢? 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斜边中点绑一条线绳,线绳的另一 端悬挂一个重锤。把三角板斜边紧 贴在横梁上,这就能检查一根横梁是否水平,你知道为什

3、么吗?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介绍方法,设下悬念,引出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激发学生思考,设置悬念,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活动拉开序幕。动手操作问题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 并剪下阴影部分(如教科书图14.3-1),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上述过程中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 3、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教师发出指令引导 学生操作。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学生讨论问题(2) 时,教师通过画图介绍 腰、底、顶角、底角。 学生回答问题(3) 时,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介绍自己的想法(例如把长

4、方形的 长与宽折叠,沿折痕剪开)。给学生提供参与 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观察等腰三角形性质创设探索的情境。 猜想探究问题 1、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 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什么?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 沿折痕对折,你能发现什么结论?把你的结论填写在实验表上。3、相互交流,你和别人的结论是否一致?你能猜猜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说说你的猜想学生观察折纸并思考作答。当学生回答对 称轴答案不一时,教师 可以进一步提问:“你们 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从而首先引出性质2. 学生讨论问题(2)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依 据自己发现的结论进行 大胆猜想,重点关注

5、学生能否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出发折纸判断,关注学生能否用规范清晰 的数学语言说出自己的 猜想,关注学生在活动 中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的引导,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形成感性认识,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验证猜想问题 1、你可以根据猜想的性质1(等 边对等角)画出相应的图形,并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吗? 2、证明两个角相等有什么方法?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 3、类比性质1的证明过程,你可以证明性质2吗?教师引导学生把性 质1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 教师启发学生利用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添 加辅助线,并且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辅助线完 成证明有助于规范学生对性质的符号表述,使

6、学生能更好的把握重点,更轻易地把性质运用于解题过程中。同时为下面的性质运用做好准备问题解决问题你现在可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吗?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知道:当重锤线经过三角 尺斜边的中点时,重锤线与斜边上的高线叠合,即斜边与重锤线垂 直,所以斜边与梁是水平的。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解决节前悬念及时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 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性质应用教师引导讲解,学 生听讲思考. 重在让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规范证明书写格式.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 力,增强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巩固所学的等 腰三角形的性质巩固练习教师巡视观察,进 行个别辅导.学生思考 解题.运用变式练习,加 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 的认识,培养学生分类 讨论的思想小结作业教师引导总结,学 生思考体会.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认真记录采用谈话式小结,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梳理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发自内心的问题,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