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1181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地位。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其中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但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却越来越滞后,很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可能是直接导致其没落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文化丰富多彩、成

2、就辉煌。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艺术门类齐全,而且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古代文学则体裁丰富、内涵深厚、风格新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都造出了灿烂的精品。如:先秦的诗经、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它们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与

3、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

4、,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教学课时:1.5课时。重点难点: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

5、意识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2)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教学建议:1、整体教学思路:课前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主线辅以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农学等各方面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情况,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使学生先从感性上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卓越的成就。由于四大发明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四大发明具体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地位以及兴衰原因等。2、导入:可设问:你能列举出哪些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相互交流。3、关于“纸的发明”一目,建议教师:(1)引导学生

6、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发展演进过程。(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用竹简、木犊、缣帛西汉麻纸东汉纤维纸)(2)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每种书写材料的优劣,从而加深理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积极作用。4、关于“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一目,建议教师:(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几种指南针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司南、指南鱼、指南龟)(2)了解指南针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理解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意义。5、关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一目,建议教师:(1)了解火药发明的经过及其配方。(2)了解火药的使用及外传情况,进而分析火药的发明使用的不可估量的意义。(

7、可从对经济、军事、社会生产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着手分析)6、关于“印刷术的进步”一目,建议教师:(1)了解中国古代印刷技术发明演进的过程。(唐朝雕版印刷宋代胶泥活字印刷元朝木活字印刷和转轮排字盘明代铜活字印刷)(2)了解印刷术的作用,加深理解中国古代印刷术发明使用的重大意义。7、通过前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教材P26的学习思考:有哪些原因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成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原因:国家的统一;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文化传播的需要;教育的进步;个人对科技的探究等。)8、引导学生阅读理

8、解教材P26的学习思考中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一段话: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由于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说明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介绍这一时期西欧手工工场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以帮助学生在掌握较丰富的新知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9、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建议教师:(1)了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有哪些? (2)分析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有哪些特点?分析这些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哪些影响?10、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并思考:古代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为什么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发展之后?(可作为学生课后的探究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