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及资料审核要点.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19250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及资料审核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炼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及资料审核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炼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及资料审核要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炼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及资料审核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检查及资料审核要点.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定标准(炼铁),王卫明 2013.4.15,炼铁评审标准共13项考评类目,47项考评项目,236项考评内容。评定标准共计650分。,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定要点,一、安全生产目标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三、安全投入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五、教育培训 六、生产设备设施 七、作业安全,八、隐患排查 九、危险源监控 十、职业健康 十一、应急救援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类目,二、炼铁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定,1、主要危险场所及重大危险源,高炉炉前出铁场、风口及以上各层平台、高炉炉身、炉顶装料系统、热风炉、粗煤气除尘系

2、统、TRT余压发电系统、铁水及渣运输线、渣处理系统、制粉喷吹站、 煤气净化系统等压力超过0.1MPa的管道及容器、密封氮气储罐,2、现场评定要求,(1)原料输送上料系统 带式输送机应有防打滑、防跑偏和防纵向撕裂的措施以及能随时停机的事故开关和事故警铃。 带式输送机运转期间,不应进行清扫和维修作业,也不应从胶带下方通过或乘坐、跨越胶带。 带式输送机的通廊,应设有足够宽度的安全通道及消防设施。 带式输送机通廊,应设置完整、可靠的通讯联系设备和足够照明,(2)炼铁炉顶装料系统 炉顶放散阀,应能在中控室或卷扬机室操作。 处理炉顶设备故障或清灰,应有专人监护。 无料钟炉顶温度应低于350,水冷齿轮箱温度

3、应不高于70。料罐、齿轮箱等,不应有漏气和喷料现象。 炉顶系统主要设备安全联锁,并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并罐式无料钟炉顶 串罐式无钟炉顶,(3)供上料系统,原、燃料装备及运输的扬尘点,应设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设施。 料坑上面应有装料指示灯。料坑应有两个出入口,良好的照明及躲避危害的安全区域。敞开的料坑应设围栏 。 在有供电滑线的料车上卸料,应有防止触电的措施。 卷扬机室应设与中控室(高炉值班室)和上料操作室联系的电话和警报电铃。 不应用料车运送氧气、乙炔或其他易燃易爆品。,(4)高炉本体 风口平台宽度应满足生产和检修的需要,上面应铺设耐火材料。 高炉应有事故供水设施。 高炉应安装环绕炉身的检修平台

4、,平台间的走梯不应设在渣口、铁口上方。 应对整个炉底进行自动连续测温,结果应显示在中控室(值班室)。,(5)喷吹系统 喷吹无烟煤时,煤粉制备系统、喷吹系统及制粉间、喷吹间内的设备、容器、管道和厂房,均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喷吹烟煤(混合煤)时,氧气含量、温度、储存时间应符合有关规定。 煤粉仓、储煤罐、喷吹罐、仓式泵等设备的泄爆孔,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泄爆孔的朝向应不致危害人员及设备。 操作值班室应与用氮设备及管路严格分开。 在喷吹过程中,控制喷吹煤粉的阀门(包括调节型阀门和切断阀门)一旦失灵,应能自动停止向高炉喷吹煤粉,并及时报警。,烟煤制粉系统应采用惰化气体做干燥介质,且应设氧含量和一氧化碳

5、浓度在线监测装置,并实现超限报警和自动惰化。 输粉和喷吹系统的供气管道,均应设置逆止阀;输粉和喷吹管道,应有供应压缩空气的旁通设施,并能与氮气管路互换。 烟煤喷吹系统,应设置气控装置和超温、超压、含氧超标等事故报警,还应设置防止和消除事故的装置。,煤粉制备的出口温度:烟煤不应超过80;无烟煤不应超过90。 制备烟煤时,其干燥气体应采用惰化气体;负压系统末端气体的含氧量,不应大于12% 烟煤和混合煤输送和喷吹系统的充压、流化、喷吹等供气管道,均应设置逆止阀;煤粉输送和喷吹管道,应有供应压缩空气的旁通设施;喷吹烟煤或混合煤时,应另设氮气旁通设施。 喷吹烟煤和混合煤时,仓式泵、贮煤罐、喷吹罐等压力容

6、器的加压、收尘和流化的介质,应采用氮气或其他惰化气体。,(6)富氧鼓风,连接富氧鼓风处,应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吹氧系统及吹氧量应能远距离控制。 富氧房应设有通风设施。 富氧房及院墙内不应堆放油脂和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吹氧设备周围不应动火。 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应事先制定动火方案,办理动火手续,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严格按方案实施。,(7) 热风炉,主要操作平台应设两条通道。 热风炉煤气总管应有可靠的隔断装置;煤气支管应有煤气自动切断阀。 热风炉管道及各种阀门应严密。热风炉与鼓风机站之间、热风炉各部位之间,应有必要的安全联锁。 除尘器应设带旋塞的蒸汽或氮气管头,其蒸汽或氮气管道应与炉台蒸汽

7、包连接,且不应堵塞或冻结。 高炉煤气管道的最高处,应设煤气放散管及能在地面或操作室里控制的阀门。 高炉重力除尘器,其荒煤气入口的切断装置,应采用远距离操作。,(8)炉前出铁场和炉台构筑物,炉前出铁场,应设防雨天棚。 300m3以上的高炉,炉前出铁场应采用钢结构支柱;小于300m3的高炉,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件,但应有防热措施。如果炉前铸铁,则所有房架均应采用钢结构件。 渣、铁沟应有供横跨用的活动小桥。撇渣器上应设防护罩,渣口正前方应设挡渣墙。 泥炮和开口机操作室,应能清楚地观察到泥炮的工作情况和铁口的状况,并应保证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能安全撤离。 配电室应配备消防器材。,(9)渣、铁处理,使用的

8、铁水罐应烘干, 出铁、出渣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并发出出铁、出渣或停止的声响信号;水冲渣的高炉,应先开动冲渣水泵(或打开冲渣水阀门)。 水冲渣,应有改向渣罐放渣或向干渣坑放渣的备用设施。 罐口结壳及翻渣后罐内结壳,应使用打渣壳机和撞罐机处理。,(10)铸铁机,铸铁车间的铁罐道两侧,应设带栏杆的人行道。 操作室应采取隔热措施,室内应有通讯及信号装置。操作室窗户应采用耐热玻璃,并设有两个方向相对、通往安全地点的出入口。 铁水溜槽的移动、安装,铸铁机下的污物清理,均应实行机械化。,(11)碾泥机,碾泥机室,应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设施和必要的装卸机械。 碾泥机之间、进出料口周围以及碾泥机下面的传动部件,应

9、留有检修、运输及操作空间。碾泥机上料及供料,应实行机械化。 碾泥机应专人操作,并有自动联锁控制和信号。 碾泥机、搅拌机及供料设备,应有防护装置。,(12)通讯、信号、仪表和计算机,水、水蒸汽及煤气、氮气、氧气等的计量,应通过变送器,才能引入值班室。 经常检查和定期校验各仪表信号和联锁信号装置,并做好记录。 总调度室应设调度总机、工业电视和安装录音电话。高炉中控室应安装录音电话。 计算机房应安装正压通风设施。 大、中型计算机房,应设准确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小型计算机房,应配备灭火装置,(13)电气、起重设备,炼铁厂内属于一级电力负荷的设施,应有两路独立电源供电。 高炉及卷扬系统的电

10、缆,应有阻燃的保护层或保护套管。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根据技术条件接地或接零。 动力、照明、通讯等线路,不应敷设在氧气、煤气、蒸汽管道上。 定期检测绝缘物的绝缘性能和接地电阻,并作好记录,存入技术档案。,吊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起重机械应标明起重吨位,应装设卷扬限位、起重量控制、行程限位、缓冲和自动联锁装置,以及启动、事故、超载信号装置。吊具应定期检验。 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吊运重罐,起吊时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起重设备应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起重机启动和移动时

11、,应发出声响与灯光信号,吊物不应从人员和重要设备上方越过;吊物上不应有人,也不应用起重设备载人。,(13)设备检修,检修之前,应有专人对电、煤气、蒸汽、氧气、氮气等要害部位及安全设施进行确认,并办理有关检修、动火的审批手续。 检修中拆除的安全装置,检修完毕应及时恢复。安全防护装置的变更,应经安全部门同意,并应作好记录归档。 设备检修和更换,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检修前,应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介绍现场工作环境和注意事项,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交底。 在炉子、管道、贮气罐、磨机、除尘器或料仓等的内部检修,应严格检测空气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以防煤气中毒和窒息。并应派专人核查进

12、出人数,如果出入人数不相符,应立即查找、核实。,三、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审核要点,一、安全生产目标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三、安全投入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五、教育培训 六、生产设备设施 七、作业安全,八、隐患排查 九、危险源监控 十、职业健康 十一、应急救援 十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安全生产目标-检查要点,(1)安全生产目标-检查内容,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

13、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 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2)组织机构和职责-检查要点,(2)组织机构和职责-检查内容,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

14、并保存。 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 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3)安全投入 检查要点,(3)安全投入 检查内容,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15、(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6)安全标志及标识; (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 建立员工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检查要点,(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汇总。 企业应按照规定定期识别和获取适用

16、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发布其清单。 及时将识别和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 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4.2 规章制度 建立文件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效力。 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25项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

17、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现场带班管理、作业标准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 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3 操作规程 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4.4 评估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18、4.5 修订 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 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 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进行档案管理:主要安全生产文件、事故、事件记录;培训记录;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检查、整改记录;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应急演习信息;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图纸等

19、。,(5)教育培训检查要点,(5)教育培训,5.1 教育培训管理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 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

20、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岗位操作人员转岗,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5.4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 5.6 安全文化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6)生产设备设施检查要点,(7)作业安全检查要点,(8)隐患排查检查要点,(8)隐患排查,8.1 隐

21、患排查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 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8.3 隐患治理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

22、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8.4 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9)危险源监控 检查要点,(9)危险源监控,9.1 辨识与评估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9.2 登记建档与备案 对确认

23、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计量检测用的放射源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9.3 监控与管理 对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 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相关人员应按规定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10)职业健康 检查要点,(10)职业健康,10.1 职业健康管理 建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 按有关要求,

24、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对职业病患者按规定给予及时的治疗、疗养。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 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并定期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必要的泄险区。 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各种防护用具,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健康的日常监测及维护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的时间、接触碰撞和冲击等的脉冲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的规

25、定。 积极采取防止噪声的措施,消除噪声危害。达不到噪声标准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的允许剂量,不应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的标准。使用放射性核素时,应遵守辐射防护规定(GB 8703)的规定。,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待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对员工及相关方宣传和培训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

26、Z158)要求,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建立和健全放射性同位素保管、领用和消耗登记等制度。放射性同位素应存放在专用的安全贮藏处所。 10.3职业危害申报 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向原申报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1)新、改、扩建项目; (2)因技术、工艺或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3)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检查要点,(11)应急救援,11.1 应急机构和队伍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按相关规定

27、指定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机构或专职人员。 建立与本单位生产安全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 11.2 应急预案 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11.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

28、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建立台账) 11.4 应急演练 按规定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 11.5 事故救援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应急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告。,(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检查要点,(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2.1 事故报告 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明确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 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人或其代理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对事故进行登记管理。 12.2 事故调

29、查和处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规则(GB6442)定期对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12.3 事故回顾 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进行回顾、学习。,(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检查要点,(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3.1 绩效评定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条款的符合情况及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测量评估应得出可量化的绩效指标。 通过评估与分析,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

30、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领导机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并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发生死亡事故后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评定报告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纳入部门、所属单位、员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3.2 持续改进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下列事项: (1)系统运行效果; (2)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3)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4)系统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5)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6)与相关方的关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