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2543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郭元祥 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 委 员 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 负责人 027-67868670 http:/,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管理,(一)实现经验的发展价值 1.超越纯粹经验,把握核心价值: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经验即经历的事情、体验的过程、感受的结果。纯粹经验对人的生成而言,如果不加以深化或提升,就仅仅是多增加了的种种“生活事件”。 (我今天看到了; 我暑假去了西湖),11月26日 星期二 阴 今天,在我出门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乞丐,不知他(她)是被人打了还是怎么的,趴在地上,屁股露了出来。我先没

2、有看出来他(她)是一个人,以为那是一堆别人丢弃的什么东西。当靠近他(她)时,我不禁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人。我真的被吓坏了,尖叫了一声,便快速走开了,我把他(她)当作了一个死人。但当我放学回来时,看见他(她)身上不知是谁为他(她)盖了一大块油布。我不敢多看一眼,便匆匆回家了。 但我心里始终不舒服,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也许是对他(她)的可怜,也许是对别人的埋怨为什么不把他(她)治一治?为什么没有人收容他(她)?为什么没有社会机构负责?我开始埋怨大家都如此自私,这么没有同情心!也许是和我一样因为害怕,也许是因为懒得管,也许,2.经验可分为教育性经验和非教育性经验等类型。具有发展价值的经验需要主体具

3、有两种基本的学习过程: 一是对经验作系统的理性化; 二是对经验作反思性提升。 (是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发展价值?只要有经验就能够发展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要在丰富学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经验。 -经验的连续性与延展性; -经验的关联性与结构性; -经验的表达与统整,经验背景,经验结果,经验过程,自然背景 社会背景 文化背景,自我觉醒 行为态度重构 意义增值,逻辑过程 逻辑方式 科学方法,3.超越活动事件,引导经验的改造,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再往前深入一步,“再挖一锹”、“再射一箭”。 -经验的意义在于“经验后”; -经验的作用方式是“改造”; -经验改造

4、的目的在建立“后经验”。 经验的教育=经历+反思,(二)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引导 1.超越纯粹活动程序,突出能力导向 以思维品质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纯粹活动程序对人的发展而言,如果不加突出思维品质培养,就仅仅是多增加了的种种“活动流程”。 以社会生存能力为核心,有目的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以知识的运用为基础,处理好与学科学习的关系,有目的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美国、日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美国应用学习标准的目标 1)五个领域 A1 问题解决 A2 交流的手段与技巧 A3 信息手段与技巧 A4 学习与自我管理手段与技巧 A5 与他人合作的手段与技巧 2

5、)九大能力 (1) 收集、分析、整理信息(2) 交流思想和信息 (3) 安排和组织资源 (4) 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 (5) 解决问题 (6) 使用数学思想和技巧 (7) 使用技术 (8) 随时根据需求进行学与教 (9) 理解和设计(生产)系统,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的目标 -信息处理技术能力 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术与能力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分析和选用适当的信息 运用概念图式整理与表述信息 -表现的技术与能力 运用写作、绘画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 具有个性的表达 问题解决过程中合理地表述观点 应用本人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并适当加以区分 -内容思考判断能力 自主地提出活动课题 论理的合理性 课

6、题设计的明确性 内容的适切性 深入地分析课题的意义 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兴趣、关心与态度 兴趣与意念的发展 活动的参与程度 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积极参与活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与自我反省,以及自信心的增强,3.学校和教师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追求什么? 普遍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丰富经验 经历整个过程、方法 整体认识 形成与主题有关的看法 创新精神 真问题、思维框架 实践能力 基于情境动手解决问题 个性品质 善于、敢于、勇于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1. 对学生的管理 学生的活动主题从哪里来? 此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对学生的活动主题进行管理,包括学生对所提供的研究课题的选择中的问题,对学生自

7、主提出活动主题的管理问题,对学生活动主题的难度、广度、时间的管理问题。 学生的活动组如何构成? 包括如何使学生构成一个合作的小组、学生之间如何明确分工,一个班级出现同一主题的小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对不合群的学生如何让他们融入小组。,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案的管理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对制定方案及活动规划意义的认识;学生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对学生的活动方案进行管理(如更改主题、调整方案等)。 学生收集信息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如何对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方式进行指导与管理;如何使学生资源共享。,对学生活动空间的管理问题 是否需要对学生的活动空间范围加以规定;如何帮助学生

8、在校外各种空间有效的开展研究;如何保证学生校外活动的真实性;如何保证学生校外活动的安全性。 对学生活动成果的管理问题 如何指导学生形成活动成果(对不同成果形式的管理问题)。,2.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指导教师从哪里来? 如何安排指导教师;学校如何提高教师承担研究性学习指导任务的积极性;学校如何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指导教师与学生课题组的关系管理问题? 指导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指导关系;单个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与教师指导小组的指导方式有何不同。 教师的指导行为的管理问题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行为主要包括哪些?对这些指导行为,学校如何进行管理;教师如何处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意外问题?,指导教师

9、如何处理研究性学习与自己所教课程的关系问题 关于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质量的管理问题 如何计算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管理。,3.对研究性学习中的要素的管理问题 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间的管理问题 学校如何安排活动的时间;活动(以每学期学生做一项研究主题为准)的课时量以每周多少课时为宜;如何保证学生活动的可持续性(使学生能够开展一定周期的研究)。 对课程资源的管理问题 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如何结合社区利用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发挥学生家长或社区其他人员的作用;如何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1.学生发展的评价问题 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 评价是个科

10、学性问题: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评价的效用 评价是个民主性问题: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评价的发展性 评价是技术性问题:怎样评价与用什么来评价,(2)两种不同的评价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的评价观,发展性评价,评价理论:以人文主义为主,兼顾行为主义。 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纳入自我评价。 评价目标:达成目标程度,而非检查和评比。 评价标准:尊重个体差异, 自我参照优于标准或常模参照。 评价历程:评价成长历程与变化, 兼顾历程与成果,引导正向思考,(3)评价的三大内容:认知目标分类,技能目标分类 Simpson(1971)技能教育目标分类,情意目标分类 Krathwohl,Bloom & Masi

11、a(1964)情意目标分类,(4)评价的方法 性状的客观描述 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比较的态度与态度的比较) 程度定量,2.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发展评价的纬度: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 -活动过程指标:提出问题或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的参与度;活动总结; -活动方法的理解、运用; -活动结果、收获;,3.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的多元; (2)评价方式的多样; (3)注重过程,兼顾结果; -学分考核 -等级评价,4.评价的差异性与个性化 评价要能够表明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程度; 评价要准确刻画每个学生在群体中的个性。,甲生与全班学生在12项能力比较的雷达图,甲、乙、丙三生在12项能力比较的雷达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