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25615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行政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行政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行政与事业 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省机关管理局 高级会计师肖光华,一、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规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一般概念 三、国有资产存量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 四、国有资产分级监管与单位内部分工 五、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原则和任务 六、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条文规定 七、如何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 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规 1、会计法对资产监管的要求 2、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国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3、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国资要求 4、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5、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6、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

2、政部35号、36号令),1、会计法对资产监管的要求: 第27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对财物保管人员、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财产清查等提出的具体要求 。 第4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9号) 第4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1)合理编制行政单位预算,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2)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如实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活动分析;(3)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4)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3、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 (1)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

3、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物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 (2)建立健全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制度。 (3)建立分级所有、分级监管和分类监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式。,4、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2)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 (3)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4)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5)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5、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2004年11月,国务院以第427号令颁布的自年

4、月日起施行 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八条规定,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国家机关在国有资产的登记环节中不如实登记取得国有资产的情况,为部门谋取不正当利益创造便利条件;,(2)国家机关在国有资产的核算环节将应纳入单位法定的统一帐目核算的不纳入其中核算,或是将应纳入统一帐目核算的国有资产以弄虚作假等手段转为帐外,非法占有和使用,谋取不正当利益; (3)国家机关在国有资产的处置环节将非经营性资产违规转为经营性资产;国有资产违规出售、调拨、报损、报废,使国有资产受损;擅自随意核销债权。,6、财政部35号、36号令两个办法 新发布的办法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

5、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具体体现在: 一是明确了管理原则 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 三是规范了配置程序 四是强化了使用管理 五是加强了处置管理 六是完善了收入管理,二、国有资产管理的一般概念 (一)国有资产概念(广义和狭义) (二)国有资产的分类 (三)产权与资产所有权,(一)国有资产即国家享有所有权的资产。从广义来说,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由资本金投入及其收益、拨入经费、接受馈赠等形成的各种形态的资产。从狭义来说,国有资产是指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直接占有的经营性的一切财产。,(二)国有资产的分类 1、按国有资产用途分类 (1)企业国有资产(其特点:运动性、增值性、经营方式多样性)

6、(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其特点: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目的服务性、资金补偿扩充的非直接性、占有使用无偿性) (3)资源性国有资产(其特点:垄断性、相对性、资产性、有价性),2、按国有资产性质分类 (1)经营性国有资产 (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3、按国有资产存在形态分类 (1)有形资产 (2)无形资产,(三)产权是资产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的简称。产权是以所有权关系为基础,以及由所有权关系派生出来的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是指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所有权相关的财产权利。产权既是与所有权有关的各种财产权利的总和,又是制约人们如何使用这些权利的原则。国有资产即国家享有产权的资产;国有资产产权

7、也是各种财产权利的集合。,三、国有资产存量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存量情况 截止2005年底,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 资产总量为312.75 亿元。固定资产总量为217.51亿元(均为账面价值) 元, 占国有资产总量的70%(扣除不可比因素 ) ,增长21.77 。其中:房屋建筑物123.77亿元,专用设备43.12亿元,一般设备38.99亿元,文物陈列品180万元,图书3.08亿元,其他8.55亿元。,(二)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2、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率低 3、财产清查不到位,家底不清 4、国有资产处置随意性 5、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四、国有

8、资产分级监管与单位内部分工,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1988年8月 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以行使全部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 1993年11月 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督、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这意味着在政企分开之外,首次提出了政资分开的概念。 1993年以后 深圳、上海等地开始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索。,1998年 国务院机构改革过程中,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被撤销并入财政部。 2002年2月 国家经贸委下属九个国家局被撤销。 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宣布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

9、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将在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2、国有资产分级监管的含义 国有资产的分级监管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原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和政策主张。一种是国有资产实行全国统一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对国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即全部国有资产都是中央所有的资产,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对一部分国有资产行使管辖和监督;另一种观点是国有资产实行政府分级所有,即将国有资产落实到一级政府所有,由各级政府依法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分级分工管理主

10、体的区分和变动不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的分割和转移。,3、单位资产管理内部分工 (1)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价值分类核算、预算审核,并对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2)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预算编制、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发出、维护保养、调拨处置等具体管理。 (3)使用部门负责合理、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杜绝浪费。,五、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原则和任务,(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1、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2、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有效、节约使用 3、对非转经的资产,要明确产权归属关系,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使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各项管理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法制

11、化、经常化、科学化。,(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三结合”原则(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原则) 2、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3、实物管理为主的原则 4、不可侵犯原则 5、最大效率原则,(三)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任务 1、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实施产权管理 3、保全资产(保障国资的安全和完整) 4、合理配置、有效使用 5、有偿使用、保值增值(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六、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条文规定,(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主要条文 1、资产配置(原则、要求、报批程序) 2、资产使用(制度、定期清查、出租报批、出租收入实

12、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资产处置(履行审批、出售与置换要公开) 4、资产评估(没有原始凭证、出售等) 5、产权纠纷调处 6、资产统计报告(信息动态管理、统计报告、绩效管理、产权登记) 7、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两个条例),(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主要条文,1、资产配置及使用(配置方式、条件、要求、报批程序,对外投资、出租、担保论证与报批,收入纳入单位预算) 2、资产处置(履行审批,出售应通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处置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 4、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评估核准或备案) 5、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管理信息化) 6、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两个条例),

13、七、如何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单位应从“一个制度、二个数量、三个重点”入手,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1、一个制度:应建立健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有效组织实施。 2、二个数量:即做好存量与变量的管理 3、三个重点:(1)资产的处置管理 (2)非转经资产管理 (3)闲置资产的调剂,(一)固定资产存量的管理,1、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 (2)建立固定资产账卡登记制度(取得的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应当进行评估入账) (3)建立固定资产维护制度 (4)建立赔偿制度 (5)建立报告制度,2、定期组织财产清查,(1)财产清查的重要性 (2)财产清查的内容 (3)财产清查的方法 由财

14、务部门核对固定资产账册和卡 由财务、资产、使用部门互相核对卡片 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清查盘点 由使用部门根据清查结果填写清查登记表,(二)固定资产增量的管理,1、建立请购审批制度: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请购程序、审批权限 2、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由独立的验收部门或指定专人对所购物品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 3、对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应严格按政府集中采购程序办理。,(1)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2006年6月) (2)定点协议采购:计算机,投影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小型一体机,办公用纸,空调(格力、美的、海尔) 由采购中心直接受理,协议采购实行二次竞价,定价在采购

15、网上公告3天,经采购中心确认,单位凭采购中心开出“采购结果通知书”自行与供应商结算。原采购计划上报渠道不变。(50万元以上另行报批) 查阅(协议定点超市),(3)公开招标的法定程序: 采购预算与计划资金确认编制采购文件备案公告(20天)抽取专家开标、评标采购单位确认公告签订采购验收付款(三种形式:自行支付、采购专户支付、国库统一支付) (4)部门规定:电器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单项单次采购在0.51万元以下的,由单位提出要求,上报厅计财处视情况批准自行采购。,(三)国有资产处置管理,1、履行报批手续。 其中: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权限为: (1)单价3000元以下由使用单位审批 (2)单价3000元至

16、1万元由主管部门审批 (3)单价1万元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2、技术鉴定确认 3、资产评估 4、处置收入管理,各单位申报国有资产处置的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首先向主管部门申报,提出处置国有资产的报告,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机关管理局审批。 应指出的是:有偿调出或变卖固定资产应进行评估,其中10万元以上的要进场交易。,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 (1)资产价值凭证; (2)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 (3)报损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资料和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17、 (4)出售或对外投资时应提交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文件。,(四)非转经资产的管理,1、 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主要方式: (1)单位根据自己条件,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2)利用占有的资产对外投资、联营、租出 (3)经批准成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进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 2、不准转作经营性使用的资产P93 3、非经营性转经营性资产的审批程序P94,(五)闲置资产的调剂管理,各单位应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各单位对长期闲置不用(指连续未用时间2年以上)或超过编制定额的固定资产,应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进行调剂或处置。闲置的办公用房按闽政办96号文的“六统一”、“六结合”的规定执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