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课件上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2566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245 大小:3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课件上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行政管理学课件上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行政管理学课件上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亲,该文档总共2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课件上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课件上新ppt课件.ppt(2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行政管理学,主讲人:蔡立辉,法学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E-MAIL: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行政管理学”课程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行政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 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角,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努力探索行政管理的规律,为创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而努力。,教学要求 (1)要求全面掌握公共行政学专业的前沿理论,培养专业兴趣、专业意识、理论素养和行政管理具体领域的专业知识; (

2、2)通过课程学习、案例讨论、社会专题调查、专题讨论会和方案设计等形式,要求在知识、理论、技能等方面得到好的训练; (3)以问题为导向,课程学习要面向社会实践、面向需求,培养综合素质、分析方法和和实践能力; (4)课前有充分的预习,课后有广泛的思考;要善于提出问题,广泛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本。对于没有问题的同学,坚决请出教室; (5)上课不能迟到,迟到了就不得进入教室;上课时积极思考问题,不能交头接耳,否则,将被请出教室。,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导论: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什么是行政 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行政

3、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学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深厚基础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第二章 行政生态与环境理论,第一节 行政环境及其对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一、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 二、行政环境的理论依据 三、现代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联系的加强 第二节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 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 二、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三、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 一、和平与

4、发展时代的两大主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章 行政领导与战略管理,第一节 行政领导与战略管理概述 一、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与管理的关系 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 三、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四、战略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 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 四、行政领导权威 第三节 行政领导制度 一、民主集中制 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 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 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 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三、行政领导方式 四、行

5、政领导艺术 第五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 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 三、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及其优化,第四章 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第一节 现代公共政策 一、现代公共政策的内涵 二、现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研究范畴 三、现代公共政策质量与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能力 四、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 五、政策系统的运行 六、公共政策体制 第二节 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概述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 第三节 行政目标 一、行政目标及其作用 二、行政目标管理 第四节 行政计划 一、行政计划及其作用 二、行政计划的制定,第五章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

6、发、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 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 二、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 三、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演变和基本理论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 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 一、国家公务员的内涵、义务与权利 二、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 三、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与监督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五、公务员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第六章 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第一节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一、公共预算的概念、职能和作用 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第二节 政府预决算管理 一、政府预算概述 二、政府预

7、算组织形式 三、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式预算 四、绩效预算改革 五、政府决算 第三节 预算会计 一、预算会计的概念和作用 二、预算会计的分级 三、我国预算会计体制的演变和发展 第四节 政府审计 一、政府审计的概念和作用 二、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内容 三、政府审计的权限和基本方法,第七章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第一节 公共信息概述 一、公共信息的内涵及意义 二、公共信息管理 第二节 行政咨询 一、行政咨询概述 二、行政咨询机构及其与决策层的沟通 三、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 第三节 电子政务 一、政府信息化及其发展 二、政府信息化对公共信息管理及咨询的影响 三、我国电子政务 四、“一站式”网

8、上行政许可服务系统,第八章 行政立法,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三、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二节 行政立法体制 一、行政立法体制概述 二、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程序及效力 一、行政立法的程序 二、行政立法的效力 三、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第九章 行政执行,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 一、行政执行的概念 二、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 三、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前提与手段及其方式 一、行政执行的前提 二、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 第三节 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及对权力的控制 一、行政执行的权力性质 二、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 三

9、、对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第十章 行政沟通与行政协调,第一节 行政沟通 一、行政沟通的含义和特征 二、行政沟通的模式 三、行政沟通的任务 四、行政沟通实务举要 第二节 行政协调 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 二、行政协调与行政管理过程 三、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 四、行政协调技术举要,第十一章 行政效率,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 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 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 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 四、行政效率测定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

10、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四、全面认识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第十二章 行政监督,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三、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概况 第二节 我国现行行政监督制度 一、行政监督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行政内部的监督 三、行政外部的监督 第三节 我国行政救济监督制度 一、行政复议救济监督 二、行政诉讼救济监督 三、行政赔偿救济监督,第十三章 行政文化与行政现代化,第一节 行政文化概述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与作用 第二节 行政心理 一、行政心理及其制约因素 二、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 第三节 行政道德

11、一、行政道德概述 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 第四节 行政精神 一、行政精神概述 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精神 第五节 行政现代化 一、行政现代化的含义 二、我国实现行政现代化的途径,第十四章 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第一节 当代美国的行政改革 一、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背景 二、当代美国行政改革的内容 三、当代美国行政改革评述 第二节 当代英国的行政改革 一、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背景 二、当代英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当代英国行政改革评述 第三节 当代日本行政改革 一、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背景 二、当代日本行政改革的内容 三、当代日本行政改革评述 第四节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 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

12、的背景 二、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对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评述 四、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途径,三、阅读参考书,1、泰罗:科学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8、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

13、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RJ斯蒂尔曼编著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12、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13、沙夫里茨和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奥斯特罗姆等人: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本。,三、阅读参考书,14、查尔斯J福克斯等: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

14、、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巴泽尔: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7、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18、OC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19、V登哈特和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21、C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版。 23、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4、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25、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本。 26、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27、Sabtier:政策过程理论,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三、阅读参考书,28、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2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出版。 30、迈耶和布鲁德尼: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何晓群和刘文卿:应用回

16、归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应国瑞:案例学习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费斯勒、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34、纳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6、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37、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三、阅读参考书,38、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 39、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1、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3、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4、徐湘林、格勒、赵建民(主编):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45、【法】莫里斯奥里乌著: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上、下) 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6、【法】莱昂骥著:公法的变迁 法律与国家,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1999年6月第1版。

18、 47、【法】莱昂 骥著:宪法学教程,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1999年6月第1版。 48、【英】威廉韦德著: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49、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50、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 51、【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52【日】盐野宏著: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53、【日】美浓部达吉著:公法与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54、【德】弗里德赫尔穆胡芬著: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

19、03年7月第1版。,三、阅读参考书,55、【德】奥托迈耶著:德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第1版。 56、【德】 汉斯J沃尔夫等著:行政法,(第一卷)、(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第1版。 57、【英】马丁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5月第1版。 58、【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美国行政法的重构,商务印书馆,2003年5月第1版。 59、翁岳生编:行政法(上、下),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60、陈新民著: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61、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20、第1版。 62、应松年、袁曙宏主编: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63、Stephen G. Breyer, Richard B. Stewart, Cass R.Sunstein, Matthew L.Spitzer: 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 Problems, Text, and Case, Aspen Law & Bussiness,1998, Fourth Edition。 64、【英】亚力克斯卡雷尔著:宪法与行政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65、希克:现代

21、公共支出管理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66、斯基亚沃-坎波和托马西:公共支出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67、里德和斯韦恩:公共财政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三、阅读参考书,68、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70、理查德伯德等人(编辑):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转轨经济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1、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72、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22、3、杨肃昌: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74、楼继伟主编: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管理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75、楼继伟主编: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76、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 77、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 78、蔡立辉:政府法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9、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

23、04年出版社。,第一次课后作业:阅读与练习题,一、阅读袁和平编著公共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章绪论 二、阅读斯蒂尔曼二世著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一章 三、查出国内外有关“行政”、“行政管理”的概念。要求如下: (1)列举概念的具体内容; (2)提出该概念的学者; (3)提出该概念的文章或论文; (4)具体时间; (5)对所列举的上述各种概念进行分析和评论。 注意:以上练习,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没有做的同学不能参加下次课的学习!,第一章 导论: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什么是行政 (一)“行政”

24、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1、行政广义的含义 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务等管理活动,称为行政。 2、行政狭义的含义 行政是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对后者的认识而作如下界说: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3、行政管理是使用狭义的行政概念,实际上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的动态含义,第一层次:政务(executive) 主要任务是决定施政方针、路线和基本策略。这是政务官的职责。 第二层次:行政(administration) 主要任务在规划、协调与监督。这是高级事

25、务官的职责。 第三层次:管理(management) 主要任务在运用资源、执行计划,达成政府组织的任务与目标。这是中下级事务官的主要职责。,行政的要素含义,1、目标与价值 2、组织结构 3、人员(人力资源) 4、运作过程 5、资源、手段与方法,(二)与行政有关的几对概念,1、政治与行政 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此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 “政治和行政二分”的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2、管理与行政,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务

26、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但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为。行政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行政管理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管理活动。这种管理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由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政府来承担和完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行政与管理的区别,1、行政是公务的推行,是目的取向;管理是事务的处理,是手段取向; 2、行政更强调

27、计划、策划、决定目标和决定政策,以政治、法律为主要方法;管理更强调任务的运作过程和达成目标,以经济的、技术的手段;,3、立法、司法和行政,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并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行政是与立法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一种权力体系。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依据各自国家的国情而采取的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在承认国家权力统一性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活动也有别于立法活动和司法活动。,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

28、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公共行政既是一门科学,一门探索知识领域的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是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主体:国家行政机关 2、客体:公共事务,包括: (1)国家事务; (2)社会公共事务; (3)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管理原则:依法管理 4、根本任务:行政管理学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就在于探讨和发现行政现象的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理论,使行政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必须研究和了解它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和演变历史,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

29、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依据和途径。 2、研究行政活动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以及整个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行政环境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又是检验行政活动成效的客观标准。促进和保持行政活动与行政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平衡,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 3、行政管理是由主体发动而作用于客体的有意识的主观活动。行政主体的健全、合理、优质,是行政管理效益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行政主体包括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行政公务的工作人员。,(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行政管理是一个过程。行政管理经由低级到高级、粗放到科学的演变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就每一管理

30、周期来看,它是由多个环节有机组成和有效运作的充满活力的过程。这些环节主要有行政目标、行政计划、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信息、行政咨询、行政公共关系和行政协调等。 5、行政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获得必不可少的保障。除外部条件外,主要的保障条件有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道德、财务行政、后勤和办公室管理等。 6、行政管理要有效地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服务,其本身必须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增强行政效能,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7、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各种改革模式相继出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3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行政体制改革深入研究,总结行政改革的经验,提出行政改革建议,为行政改革提供咨询和指导,是行政管理学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8、现代高科技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现代行政管理在低成本和高效率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实现行政手段和行政方法的改进与提高、推行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行政管理学着力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行政文化与行政现代化。,(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服从于学科性质和研究目的,并随学科内容和研究目的的变化而变化。行政管理学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社会

32、性、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独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行政管理学产生以来,西方学者采取了多种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特点的研究方法,例如从研究到归纳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单科研究到跨学科研究,如此等等。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4、历史研究法 5、比较研究法 6、定量分析法,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1887年,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和改革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怀特(Leonard DWhite 1891195

33、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一)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3、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上述客观条件,推动了行政管理学产生于当时的美国。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

34、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威尔逊等人则是顺应这一时代需要并进行了理论创造的著名代表。,(二)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阶段,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1)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887年至20世纪30年代),又称为形成阶段传统管理阶段; 研究方法:科学管理 研究重点:权力的合理分配、组织结构的健全、工作方法的标准化、行政管理程序的制度化 (2)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又称为成长阶段科学阶段; 研究方法:行为科学 研究重点:互动性、心理动机与反应、人际关系、组织行为 (3)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称为科学化阶

35、段现代化管理时期。 研究方法:系统分析 研究重点:整体性、开放性、反馈性、权变性、行政生态,(1)1887年20世纪70年代:老公共行政阶段 (2)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公共管理阶段 (3)2000年至今:新公共服务阶段 以上请参考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第2章 分析评价改革政府中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浆与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得有关观点结合我国得实际如何对政府职能进行定位?,公共管理的含义,1、米尔瓦特(H. Brinton Milward)的观点 公共管理与社会科学理论有着、而且应该有着或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它研究的是基于实践经验的方法(experience-based pres

36、cription)和管理技术。公共管理中的所有问题都与绩效和管理有关,绩效的意义在于公共组织或非盈利组织如何在各种形势背景条件下改善与提高纳税人所要求的效率与有效性;管理则是指在一个赋予公共管理者以充分权力的活动领域中,对公平、关心和责任产生作用的一种新的安排,包括采取私有化、公私合伙和承包等方式。,2、詹姆斯佩里(James L. Perry),简而言之,公共管理理论应该提供关于公共管理者在各种变化的形势条件下如何做出行为的有用的、实用的普遍性原理。有用的和实用的这个词是表示公共管理理论必须是有实用价值和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oriented)。根据詹姆斯佩里的观点,公共管理理论就是

37、为培养公共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的技术、以及遇到问题和在不同情形下的管理应变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普遍实用的原理与方法,以便增加管理绩效。,3、胡德(Hood),公共管理这艺术(the art of the state),能够松散地被定义为如何设计和运作公共服务部门并且细化政府执行部门的工作。,结论分析:,公共管理是重视公共组织,包括非盈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公共管理是重视公共组织或非盈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第一,二者的联系。公共管理是公

38、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盈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它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方面,仍然坚持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第二,两者的基本区别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在于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公共行政更加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公共管理理论吸取了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从“理性人”的假设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与交易成

39、本分析理论中获得政府公共部门应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确定政府绩效目标、测量与评估政府绩效的依据;从私营管理中吸取管理的具体方法,提出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也应引进市场与竞争机制、采取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推行服务承诺制、决策与执行分开等方法。因此,公共管理的出现给公共行政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公共行政获得了实现其目标的新手段,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公共行政的自我发展。,结论: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的一个理论派别或分支学派。因此,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

40、部。目前中国流行的做法是使用中文的“公共管理”,但英文是用“Public Administration”;或者有人根本不再提“公共行政”这个词,一律改用“公共管理”,认为“公共行政”是传统说法,只有“公共管理”才是现代的和时髦的。这种做法只会进一步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认识上的错误,不利于公共行政的学科建设,更不利于改革实践的发展。,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及趋势,(一)西方行政学的发展 (1)由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研究,到政治与行政配合的研究; (2)由静态的研究到动态的研究; (3)由以事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 (4)由法规的研究到行为的研究; (5)由机械的效率观到社会的效率观;由单科的

41、研究到科际的研究等。,(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表现为: (1)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 (3)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1)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但在当时的年代,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未造成学科研究的强势;虽是新生学科,但发育不全,步履维艰。 (2)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建设认识上的偏颇,行政管理学的有关专业和课程被取消,该学科的研究和传播也随之中断。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42、和行政改革的迫切性日益鲜明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也因此而推动人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新认识。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召开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由政府主持的第一个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会议“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开展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科学体系的任务及发展中国行政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次研讨会的成功,标志着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重建,并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 (4)在往后的20多年里,我国行政管理学在恢复重建的同时获得迅速和健康的发展。,四、行政管理的目的与理念,(一)行政管理的目的 1、提高行政效率 2、促进行政现代化 行政现代化的条件:科学化、制度化

43、、民主化、专业化、适应性和效率性 3、培养行政人才 4、促进行政的公平与正义,(二)行政管理的理念,1、强调科学管理 2、重视人性化管理 3、增强民主化管理 4、注重整体运作 5、不断扩展效率观念 从机械的效率观到社会效率观 6、权变观念日益受到重视 7、研究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三)行政管理的价值,1、行政管理的价值 (1)效率价值 (2)公平、公正、正义的民主价值 2、行政管理效率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关系 (1)行政管理效率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变动关系 (2)民主价值是行政管理的终极价值 (3)决定行政管理价值的关键因素,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一、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深厚基础 (一)

44、行政管理的二重性 行政管理同生产管理以及其他管理一样,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或科学性和政治性。虽然这两种属性互相渗透,但也有区别。 (二)丰富的历史遗产 现代行政管理和古代行政管理是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现代是古代的延续。中国古代丰富的政治和行政管理的历史遗产不仅是产生具有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肥沃土壤,而其精华部分将被改造吸收而成为具有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组成部分。 (三)当代的行政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丰富多彩,波澜壮阔,这是我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最坚实基础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二、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原则,1、坚持国际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服

45、务于中国建设 2、强调行政管理研究的内容紧密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等政府公共管理问题,促进民主行政的建立和发展,为现实服务 3、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坚持多学科的取向和强调各学科间的渗透、融合与交叉 4、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思考练习题,1、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论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意义与产生缘由;并说明20世纪40年代以后,这一理论在理论研究与行政实务上的发展情形 参考要点: (1)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 (2)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对建立独立的行政学学科的意义; (3)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4)2

46、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行政学对该理论的批评和否定; (5)新公共管理理论关于决策与执行分离的理论主张; (6)在行政实务上,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行了决策与执行分离,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北欧等; (7)我国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意义,对“行政三分”的说法加以评论;,3、在公共行政的研究中,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宪政主义的取向,它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等价值,强调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另一种是管理主义取向,它秉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传统,关注效率问题,强调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 问题:试论述两种研究取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人物,并提出你个人的看法。,第二章 行政生态与环

47、境理论,第一节 行政环境及其对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行政环境问题是行政生态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学提出的新课题。我们首先从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行政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一)行政生态学的兴起 生态学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人口剧增、环境污染、食物短缺、能源紧张和资源破坏等环境危机的加深,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拯救环境的强烈呼声促进生态学的更大发展。行政生态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和发展的。1947年,美国学者约翰高斯发表政府生态学一文,提出了行政生态问题。1957年和1961年,利格斯弗雷德分别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模式及在

48、此基础上写成的公共行政生态学,其后又连续发表了相关论著。在这些论著中,他把行政现象和行政行为与行政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背景等联系起来考察,并从行政的经济环境方面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模式:(1)融合型即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2)棱柱型即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3)衍射型即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利格斯的论著确立了行政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被认为是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此后,行政环境研究就受到行政学界和行政活动家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行政学界也以极高热情研究这一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论著。,(二)行政环境的基本含义,1、行政环

49、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 就整体而言,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2、行政外部环境的构成,行政的外部环境可以区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在行政界限之外、未经人工制作而存在的事物。它包括地球环境和地球之外的宇宙环境两个方面。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在行政界限之外、直接影响行政活动并决定其兴衰存亡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它是行政活动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社会环境可以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国际社会环境包括国际关系格局、重大国际事件、战争与和平、国际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