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27792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 Managerial Psychology,林秀君 手机:13950793373 E-mail:,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本章学习目标: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注意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个性差异,引导案例 乔利民是不是个好科长?,乔利民是一位工程师,他在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技术科,每一位科员都认为他的

2、工作都相当出色的。不久前,原来的科长调到另一个厂去当技术副厂长了。领导任命乔利民为技术科科长。 乔利民上任后,下定决心要把技术科搞好,他以前在水平差的领导下工作过,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滋味。在头一个月内,全科室的人都领教了乔利民的“新官上任三把 火“。在第二天,小张由于汽车脱班,赶到厂里迟到了三分钟,乔科长当众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并说“技术科不需要没有时间概念的人。 “第二个星期,老李由于忙着接待外宾,一项技术改革提案晚交了一天,乔科长又大发雷霆,公开表示,再这样,要把老李调走。当乔科长要一份技术资料时,小林连着加班了三个晚上替他 赶了出来,乔科长连一句表扬话也没有。到了月底,乔科长还在厂部会议了

3、说,小林不能胜任工作,建议把小林调到车间去。,一年过去了。厂领导发现,技术科似乎出问题了,缺勤的人很多,不少人要求调动工作,许多工作技术都应付不过来了。科室里没有一种和谐而团结的气氛。厂领导决定要解决技术科的问题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二、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一)概念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企业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企业中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综合性科学。,(二)性质:是一门综合交叉科学 (三)任务:通过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心理、群体心

4、理、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的规律性,为管理者充分发挥人的因素,提高工作效率或生产效率,增进管理效能服务,从而提高管理的水平、效率。 古人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 http:/ 人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个体,群体,领导,组织,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模块四,个体 认知过程 个性 激励 态度 心理健康,群体 群体规范 群体士气 沟通 人际关系,领导 功能 品质 管理风格 集体领导,组织 结构 企业文化 组织变革 组织发展,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一、科学管理理论 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代表人

5、物1: 美国的泰勒(F.W.Taylor ) 代表人物2: 法国的法约尔(H.Fayol) 代表人物3: 德国的韦伯(M.Weber),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工资随效率而变化,完成工作标准者支付30%-60%的奖金,没达标者相应减少工资) 科学地挑选和培养工人(使工人能胜任对他而言最高级、最有兴趣和最有利可图的工作,最终成为一流的工人)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分工 (职能化的组织原理和例外原理),用铁锨搬运钢铁,法国的法约尔管理理论 1916年-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提出14条管理规则,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命令的统一性 指

6、挥的统一性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公正合理的报酬 集权 等级条例 秩序 公平 保持职工的稳定 首创精神 团结或集体精神,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人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 他的贡献在于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独立的研究,特别是对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的职能的划分理论,德国的韦伯 “理想官僚制”组织理论 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他描述了三种不同组织形态: (1) 神受的组织-神受的权力 (2) 传统的组织-传统的权力 (3) 合理-法律化的组织-合理-合法的权力 这里的官僚制不含贬义,而是一种通过公职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来进行管理是体制。 他认为官僚组织的形式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

7、式,因为这种组织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基础。 韦伯认为,合理合法的权力才是企业和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也是管理大型企业的理想的组织形式。,二、行为科学理论-早期称之为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时期),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 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和人际关系问题 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代表人物: 美国的梅奥E.Mayo) 马斯洛(A.H.Maslow) 赫兹伯格F.Herzbeng),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 Mayo, George Elton 1880-1949,

8、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 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所属的位于伊利诺伊州霍桑工厂(Hawthorne)进行的心理学研究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 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1,照明实验,这一实验是研究照明条件的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实验前,他们设想增加照明会使产量提高。实验时,他们将实验的工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先后改变他们工场的照明度;另一组为“控制组”,照明始终不变。实

9、验结果是,无论增加或减低照明度,两组的产量几乎等量上升。这一结果使研究者感到茫然,实验难以继续下去。这时,梅奥等哈佛大学的专家来到工厂,组织了新的研究实验小组,继续进行实验。梅奥等人通过分析总结前段实验,认为工场照明不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良好心理状态。在照明实验中尽管照明度发生各种变化,甚至降得很低,但由于工人们感到自己被挑选参加实验,有着特殊的身分,感到有人注意自己,一种被上级关注和重视的感情就会产生,从而激发出较高的工作积极性,生产率自然会一直上升。,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实验目的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

10、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2,福利实验,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 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人想就

11、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3,访谈实验,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 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

12、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不如实报告产量 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的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 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

13、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4,群体实验,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借用物理学中“磁场”概念,把人的心理与行为看作是内部力场(人的内在需要)与情境力场(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 B=f(PE) 其中B是人的行为, P是个人, E是环境,A.H.Maslow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1943,Frederick Herzberg 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 1959,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组织是

14、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 美国卡内基、西蒙等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管理就是决策(西蒙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系统管理学派:喀斯特等认为从系统的观点管理企业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总目标/分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美国的德鲁克、戴尔;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权变理论学派:70年代的经济管理理论学派。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美国伯法(Buffa) 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求出最

15、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看,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依靠自己视、听器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观察法。观察法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并进行分析测试的研究方法。常用的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方法。 三、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从而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称为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就是设计调查表进行笔答式调查,

16、进而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五、测验法 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 六、个案法 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如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期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便称为个案法。,第四节 研究管理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一、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二、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三、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五、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霍桑实验说明了什么,1、人是社会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无时不刻在受着周围人的影响。人的积极性产生于和谐有益的社会关系之中。 2、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着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3、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4、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快乐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不足 (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过多的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受感情和关系支配 (3)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