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习太行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和研讨发言.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232982 上传时间:2025-07-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学习太行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和研讨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学习太行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和研讨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学习太行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和研讨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学习太行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和研讨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学习太行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和研讨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党课讲稿:“太行精神”永放光芒弘扬太行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党课讲稿:“太行精神”永放光芒在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他们中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等很多精神被谱写成歌曲,至今依旧耳熟能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在太行山上),有人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学习,感悟党史中的伟大精神一-“太行精神二一、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二坚定正确的革命信念是太行精神的根本,是太行精神内涵的本源。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嚣张跋扈,妄图“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和狂妄气焰,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前线,挺进太行山,在华北建立起第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崇高的理想和坚定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1937年12月,左权将军就是在山西洪洞,给母亲写下后世著名的家书:“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左

3、权不仅是这么说的,他和他的战士们也是这么做的。在平型关战斗中,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曾贤生率领五连首先冲入敌阵,用大刀、刺刀拼出了八路军的威名,在连续拼杀了十多个日军后,他不幸被刺穿腹部,壮烈牺牲。在整理遗物时,战友们发现,在曾贤生的口袋里,用鲜血写就的决心书中紧紧包裹着准备交给组织的最后一次党费。曾贤生农家出生,在太行山区斗争中省吃俭用,身为连长的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是他从未漏交过一次党费。为什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曾贤生都不忘交党费?一份党费没有多少钱,但他恰恰反映出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坚信只要有党的领导,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恰恰是他明白,明白我们的八路军究竟是在

4、为谁扛枪,为谁打仗:一分小党费,映出革命心。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想明白这个道理了吗?在亮剑中的骑兵连连长大家都印象深刻,大家知道他的原型是谁吗?他的原型不是男性,而是一名女性,她就是太行边区“女英雄”李林。而这名女英雄在牺牲时,还怀有身孕。1940年4月,为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身为支队长的她不顾怀有3个月身孕,率领骑兵连勇猛冲杀,身负重伤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陷入重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饮弹自尽,牺牲在25岁最美的年华。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李林用生命谱写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壮烈凯歌。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八路军越战越强,到1940年7月,共歼敌10万余人,收复县城150座,

5、解放敌后人民4000万人。正因为坚定信念,才敢于牺牲,正因为不怕牺牲,才节节胜利。所有的热血里涌动着的是不变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太行山的艰苦岁月里,共产党人凭借不变的坚守和纯粹的信念,铸成了伟大的精神和钢铁的意志,最终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新的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守初心,坚定信念,不断为努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现行标准下近1亿脱贫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建起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覆盖人口超过13.5亿;粮食总产量持续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5G终

6、端连接量始终居于世界第一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努力,不断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也正是因为有始终不变的理想信念,我们才在一百年内创造了这么多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我们才在新中国建国70年内就有了如此幸福的生活条件,这在任何国家,在任何时代,都是从未有过的。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为了人民更幸福的生活,为了我们更美好的未来,我们要继续坚定理想信念,继续坚守初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取得新的伟大斗争的胜利,保卫我们的胜利成果,创造新的人间奇迹!二、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

7、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立场,正是太行精神的本质特征。“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在太行山上,太行民众用浓浓军民情撑起了根据地的半边天。1939年,八路军进驻武乡县,朱德总司令提出“三不争”规定:不与老百姓争粮吃,不与老百姓争房住,不与老百姓争水喝。老百姓紧紧扯住八路军衣服:“你们真是好队伍,你们不要走啊!”“据当年被狼牙山五壮士安全转移狼牙镇村民李建国回忆,“那时的反扫荡斗争十分艰难,敌人封锁根据地,八路军一天只吃两顿饭,省下一顿给老百姓。”“一切为民者,则民之向往。”为什么百姓拥护八路军,为什么军民鱼水一家亲?因为我们是从人民中走来的,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的人民子弟兵。什么叫“一家亲”

8、那是把我们的老百姓当自己的父亲母亲哥哥妹妹,百姓能不拥护吗?正是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太行军民们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在抗战中,太行山区有15万名优秀儿女加入中国共产党,60万名热血青年参加八路军。“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士”严。在八路军总部多次进驻的山西武乡县,人口仅有13.5万人,9万多人参加了各种抗日团体。“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出过八路军,户户住过子弟兵J整个武乡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留下了抗日战场的光辉历史。“送儿打东洋”的母亲李改花,就是武乡县人,她先将自己的二儿子送去八路军。在1943年日军的一次“扫荡”中,她的丈夫被日军用开水活活烫

9、死。含泪掩埋丈夫遗骨后,他把三儿子送到八路军当了工兵。数月后,三儿子在爆破敌人的碉堡时英勇牺牲。从此,她把悲痛深埋心底,日日夜夜为八路军缝制军鞋。1945年,已经60多岁的李改花,又把最后一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儿上战场浓浓军民情,拳拳为民心。1937年八路军129师刚进入太行山时,只有三个旅9000多人,经过8年扎根发展,到1945年走出太行山时,已经发展成为了30万浩荡人民军队。成长绝非偶然,速度的背后是民心所向。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正如前面提到的,左权将军在给母亲提到的“过去没有一个

10、铜板,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还有日军的封锁和连年自然灾害,太行军民是如何没有被饿死、困死,反倒还越来越强大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毛主席对边区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四面受敌、前狼后虎、围攻扫荡不断的艰苦岁月,太行军民一边战斗一边生产,“敌人赶一赶,我退一退;敌人在前面打枪,我种后面的地;敌人到老巢去了,我再种前面的地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八路军不但没有被困死、饿死在太行山上,反而依靠根据地群众不断发展壮大,从缺粮少弹到兵精粮足,从“土枪土炮”到装备精良,从3万多人强渡黄河到壮大为百万大军,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迎来了民族的自由与解放。八路军是怎么想出这些办法的?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

11、党的传家法宝一一“群众运动”。“依靠群众,发展群众”,当我们依靠群众时,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就被充分的激发了出来。军事上,八路军与太行山区的地方党组织密切联系,因地制宜,开创了游击战、破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新战法,有力打击了敌人。经济上,太行山区的革命根据地开展精兵简政、减租减息,以热火朝天的生产自救运动度过艰难时期。政治上,党中央在太行山区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三三制”政权,创造“豆选”等新型民主形式,赢得了太行山区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除此以外,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给全体官兵提出“白天多干事,晚上少点灯”的要求,而且自己坚持“一张纸用四次”,政委邓小平办公室里就支着一台纺线

12、车,有空时就带头纺线,穿的是自己动手缝制的灰军衣。吃的问题、生活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还要打仗啊!没有武器怎么力、?为解决武器装备短缺问题,八路军自力更生办军工厂,仅在太行山深处的黄崖洞兵工厂,年产武器弹药就可装备16个团。成为抗日战场上武器的重要来源。当时日寇在战场上得到的黄崖洞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发现和日军装备的武器质量几乎没有差距。所以说啊,你可以永远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艰苦的环境,吓不倒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无数历史证明,越是在艰苦条件下,越可以激发我们的革命热情,中国人民越可以创造奇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党为什么一直号召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是从我们党奋斗的成功经验中得

13、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的温床只会让我们丧失信念,艰苦的环境才会让我们牢记自己初心。不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生活好了,我们更要传承艰苦奋斗的品格,这样,我们才不会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同志们,太行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已经融入了党的血脉,正指导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新时代,太行精神也会有它新的时代内涵,它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让我们与新时代同行,继续发扬太行精神,为党和人民开创新的篇章!弘扬太行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太行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奋战中铸就的伟大革命

14、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太行精神的孕育形成巍巍太行,承载着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丰碑。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后,山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挺进山西,在太行山区建立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带领太行人民在太行山上开展革命斗争,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地理条件。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绵延数千里,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具有重要的军事地理优势。太行山境内群峰林立、沟壑纵横、大山连绵、关

15、隘峰岭星罗棋布,地形复杂险峻,进可攻、退可守,为军事作战提供了良好条件。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依托太行山的地理条件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但国民党正面战场屡战屡败,广大民众又无力对抗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在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率领英雄的八路军,为了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挺身而出,顾全大局、团结民众,带领太行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不屈不挠的

16、斗争,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中国人民团结抗日、共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流砥柱。思想渊源。太行精神的产生与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密不可分,统一战线、人民战争、游击战和持久战等战略思想都是太行精神产生的思想渊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解决了中国抗战的重要问题;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重要法宝,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民众抗日热情不断高涨,构成了对敌人的强大威胁,见证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游击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有力武器和有效方式,在游击战战略战术的

17、指导下,太行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与民主建设相结合,粉碎了日军的残酷扫荡,保护了根据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持久战是对抗日战争客观规律与战略战术运用的深刻揭示与科学判断,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对全国各党派各阶层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太行精神的丰富内涵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奋战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伟大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八路军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和太行人民的无私奉献,是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直接原因。不怕牺牲

18、不畏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搏斗中,形成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J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山西后,在战斗装备极为落后的情况下,转战太行,与残暴的日军进行顽强斗争,从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十字岭突围到一个个阻击战、阵地战,太行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始终英勇无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逐步在敌后站稳了脚跟,开辟了打击敌人的新战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艰苦的自然环境中,锤炼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钢铁意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集中兵力对敌后

19、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扫荡”和经济封锁,国民党反动派也掀起了反共高潮,加上百年罕见的旱、蝗、洪灾接踵而至,根据地军民处境异常艰难。在严峻形势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与天地争、与敌人斗,战胜困难的信心更加坚定,夺取胜利的意志更加坚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根据地军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促进根据地各项事业发展;实行精兵简政,裁减党政机关和部队非战斗人员,以减少军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为战胜灾荒、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保障;开展大生产运动,党政机关和八路军战士自己动手进行农业与手工业生产,各部队之间展开友谊竞赛,掀起了努力生产、共渡难关的热潮,极大地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部队的物资供给状态

20、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万众一心、敢于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宝贵品质。首先,加强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太行军民英勇抗敌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村选运动、“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等,促进根据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演绎了一出出妻子送郎、母亲送子上战场的动人事迹,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智慧,运用伏击战、麻雀战、地雷战、窑洞战、地道战、破袭战等一系列战术战法,在敌后战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为中国持久抗战找到了最佳途径和发展

21、空间。英勇斗争、无私奉献。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在抵抗日军侵略中,彰显了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民族救星共产党,国家干城八路军二中国共产党一切以抗日大局为重,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八路军在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关头冲锋在前,以大无畏革命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八路军将士的身先士卒,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带动根据地人民英勇斗争、无私奉献。太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成为壮大抗日力量、争

22、取抗战胜利的动力源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是根据地人民为抗战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太行精神的时代价值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经久不衰的时代魅力和精神伟力。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

23、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永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忠实捍卫者。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太行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鲜明政治立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无私精神。人民始终是中国

24、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太行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奋斗,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任何压力下不屈服。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要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保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昂扬斗志和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攻坚克难、改革创新,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太行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力量。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要永葆党的政治本色,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致辞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