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31486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第一节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点及原则,1.1 现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 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 主要评价企业职能部门工作完成情况,不能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评价,更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 不能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和分析,而是侧重于事后分析,1.2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应能够恰当地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游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孤立地评价某一企业的运营情况。 评价供应链运行绩效的指标,不仅要评价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对其上层节点企业或整

2、个供应链的影响 如价格低、质量好,但提前期长,会由于库存成本的增加而抵消了价格低的优势。,1.3 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应突出重点,要对关键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采用能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 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是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 采用实时评价的方法 采用能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1.4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作用,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 用于对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做出评价 用于对供应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出评价 除对供应链企业运作绩效的评价外,这些指标还可起到对企业激励的作用,供应链绩效评价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内部绩效

3、度量 主要是对供应链上的企业内部绩效进行评价 如: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质量 外部绩效度量 主要是对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运行状况的评价 如用户满意度等 供应链综合绩效度量 从总体上观察供应链运作绩效的度量方法 如:用户满意度、订单响应时间、成本、资产增值等 案例见“面向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P32,第二节 绩效评价理论,2.1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新特征 较之传统的绩效评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更为集成化 供应链绩效注重组织的未来发展性,加强了绩效管理的前馈性 在除去了对企业内部运作的基本评价之外,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外部链的测控,以保证内外在绩效上达到一致 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注重指

4、标间的平衡,2.2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1、ROF 资源(resources) 包括对库存水平、人力资源、设备利用、能源使用和成本等方面 是高效生产的关键 产出(output) 包括:客户响应、质量以及最终产出产品的数量 必须达到很高的水平以保持供应链的增值性 柔性(flexibility) 包括:范围柔性和响应柔性 在变化的环境中快速响应,2、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式的绩效标准是由国际供应链委员会制定的 SCOR采用流程参考模式,包括分析公司目标和流程的现状,对作业绩效量化,把其与目标数据对照分析。SCOR将组织最高层次的四个基本商业流程逐层分解下去,一直到包

5、含了成百个作业的第五个层次为止。一旦某个公司的计量被计算出来,它们将与行业中的最高水平和平均水平相比较,这可以帮助公司确定其优势以及寻找改善供应链的差距。,2、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的作用 有效地评价企业的业务流程 比较某企业与行业内外其它企业的绩效差别 促进特定竞争优势的发展 通过标杆法(Benchmarking)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量化改革后带来的效益 帮助辨别最能适应特定业务流程需要的软件,标杆法 是美国施乐公司确立的经营分析手法,以定量分析自己公司现状与其他公司现状,并加以比较。 主要特点:将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作为企业测定基准,以它们为学习的对象,迎头赶上,并进而超越;

6、 除要求测量相对最好公司的绩效外,还要发现这些优秀公司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并利用这些信息作为制订企业绩效目标、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基准; 作为企业测定基准的优秀公司也并非局限于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它可以是在各种业务流程的活动中已取得出色成绩的企业;标杆法也并不总是一定要与竞争对手比较,也经常与非竞争对手比较。,SCOR管理流程,了解业务流程 的现状,推导 出预期的未来 状况,对相似公司的 运营绩效加以 量化,并根据 得出的业内最 优数据在内部 设定绩效目标,分析出产生业 内最优绩效的 管理方式和软 件解决方法的 特点,了解业务流程的 现状,推导出 预期的未来状况 对相似公司的运营 绩效加以量化,并

7、 根据得出的业内最 优数据在内部设定 绩效目标 分析出产生业内最 优绩效的管理方式 和软件解决方法的 特点,业务流程重组,标杆管理,最佳业务分析,运作参考模型,2、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物流绩效 从接到订单到发运的提前期、订单完成率、订单的响应速度 柔性与响应性 生产柔性、供应链提前期/循环期 物流成本 整体物流管理成本、订单管理成本 资产管理 库存、厂房、资金和设备,可通过库存占销售产品成本的比率和现金周转率,以及资产收益率来表示,3、平衡计分卡,KaplanNorton (1998)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是使来源于战略的各种衡量方

8、法一体化的一种新的绩效评价框架。 它与以往偏重财务方法衡量企业绩效不同,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工具,分析哪些是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评价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项目,并不断检查、审核这一过程,以把握绩效评价确实是企业完成目标的关键方面。,该方法从财务、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发展这四个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的方面综合评价企业业绩。这四个方面使一种平衡得以建立 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理想的结果和结果的驱动因素、硬的客观目标和软的主观目标,它可以科学地衡量企业包括客户关系、创新能力、质量水平、员工积极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创造持续的经济价值上所起的作用。 因此,平衡记分卡不仅是一种新的

9、企业绩效衡量工具,更是一种以系统性的过程来实施企业战略和获得与其有关的反馈的管理系统。 案例见:“基于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平衡供应链计分卡四个评价角度,1、客户方面 供应链订单完成的总循环期:评价整个供应链对于客户订单的总体反应时间 订单的接单时间、从投料到生产的时间、从生产到发运的时间、从发运到客户签单的时间、从客户签单到客户收到时间。 客户保有率 客户对供应链柔性响应的认同 客户价值 客户销售增长以及利润,2、供应链内部运作方面 产品改良、创新过程评测 新产品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 比原计划提前推出新产品的时间差 开发下一代产品的时间 第一次设计出的全面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百分比 经营过程评测 供应链有效提前期 供应链生产时间柔性 供应链目标成本达到比率 供应链运作质量 完美订单完成水平,3、未来发展性方面 重新设计产品及其流程 通过企业集成在组织间进行有效地调节和整合 持续改善供应链的信息流管理 随时注意外部市场的潜在威胁和机遇,重新定义核心价值,4、财务价值方面 供应链资本收益率 现金周转率 供应链总库存成本 供应链的库存天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