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3154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期)沉井施工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述0一、编制依据及原则0二、工程概况1三、主要工程量3第二章 施工总体规划3一、主要机械设备配置3二、人员配置4三、材料进场计划6四、工程施工目标规划6五、施工前准备6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10一、沉井施工10二、顶管施工27第四章 质量保证措施45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45一、安全施工措施46二、安全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48三、文明施工措施53四、环境保护措施54第六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4一、沉井施工施工应急救援预案54二、顶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6沉井及顶管施工方案第一章 概述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佛山市顺德区新基北路一期工程排水工程设计图纸2、佛山市顺德区新基北路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和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技术标准: 混凝土和钢筋砼排水管(GB/T11836-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01)4、施工现场调查资料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

3、况新基北路工程(一期)北起羊大路,途经羊大河、龙州路鸡洲涌与伦教横八路相交。是大良连接新人民医院的主要通道,也是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伦教进出口的主要通道。该工程的建设对改善顺德区路网和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新基北路一期顶管施工共有两处:鸡洲涌顶管段和龙洲路顶管段污水管工程。鸡洲涌顶管段顶DN800钢筋混凝土管,内套De400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全长130米;龙洲路顶管段顶DN800钢筋混凝土管,内套De600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全长130米。顶管工程主要为穿越鸡洲涌河道和龙洲路,采用先顶DN800专用钢筋混凝土外管套,然后再推入De400和De600内套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顶管一边设工作井,

4、工作井内侧长7.0m,宽4.0米,接收井内侧长4.0m,宽4.0米,最大井高11.15米,最小井高9.33米,井体均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为S6,底板下封底砼为C15素混凝土。2、周围情况工作场地位于新基北路(一期)左幅横穿鸡洲涌的位置,顶管工作井与接收井分别位于鸡洲涌和龙洲路两侧,由于沉井埋置深度大,周围都是塘涌,地下水较高,地质结构复杂,淤泥层深,施工难度大。3、工程地质顶管工程主要地质条件为杂填土:灰黄色,有粉质粘土组成,中湿,欠压实。淤泥质粉砂:灰色,饱和,松散,含有机质,含小贝壳,足部夹中细沙。淤泥质土:灰黑色,饱和流塑,过湿,含有机质和粉砂,足部含有少量贝壳。具体地质情况见

5、顺德区新基北路工程地质勘查报告。4、工程特点为减小工作井土方开挖范围和深基坑支护难度,采用沉井法施工。为防止流砂和增加工作井外围土体的稳定性,施工前先在井壁外四周和井底施工搅拌桩止水帷幕。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条件下工程施工时如工作面通风、排水的技术措施和各种事故,管道及竖井补漏、工作面塌方处理方法,制定合理技术措施,精心组织施工,以确保优质、高速、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三、主要工程量序 号名 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级筋混凝土排水管DN800mm米2652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De600mm米1353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De400mm米1304顶管工作井700x400cm座25顶管接收

6、井400x400cm座2第二章 施工总体规划一、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掘进机台12主顶系统套1总顶力4000KN3泥水系统套14测量控制系统套15电气控制系统套16触变泥浆系统套1潜水泵台3钢筋切断机台1钢筋成型机台1钢筋调直机台1电焊机台2振动棒台4挖掘机台17发电机75KW18发电机150KW1二、人员配置主要人员一览表序号工种人数分工任务1指挥员1现场指挥协调 陈拥军2技术(质检)员1施工中技术指导 罗湘明3试验员1现场检测 杨钟浩4砼工8沉井砼施工5钢筋工6沉井钢筋施工6模板工6沉井模板施工7顶管工10顶管机械操作8机械维修工1机械维修和操作9测

7、量工1测量放样 梁光斌10安全员1安全检查及值班 陈义想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王小兵项目副经理陈拥军项目总工罗湘明测量员施工员材料员质安员资料员安全员顶管施工队 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DN800mm米2652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De600mm米1353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De400mm米1304C30砼m3658.45C25砼m355.96C15砼m38.87砂砾石m3458钢筋t三、材料进场计划 注:材料随施工进度需要及时进场。四、工程施工目标规划1、质量目标 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确保优质工程。2、工期目

8、标我部计划2013年5月10日开工,竣工日期为2013年8月7日;施工有效日期为90天(以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开工日期计算)。主要工序施工时间安排如下: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2013年5月10日至2013年6月5日沉井制作: 2013年6月6日至2013年7月9日顶管施工: 2013年7月10日至2013年8月7日3、安全生产目标工程施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五、施工前准备1、施工技术交底开工前做好现场调查,核实施工图设计和工程地质情况,根据设计图纸,结合施工现场条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2、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由专业测量人员组成的工地测

9、量组,对基准点进行系统复核,引测控制桩,为建筑物定位放线及施工过程控制、沉降观测打好基础,施工测量的成果应作为竣工资料归档管理。 施工测量仪器按计量法标准进行计量管理,并附有按期检定的合格标识和使用标识,确保仪器的使用有效性和测量精度。3、物资、设备采购 对采购计划进行分级审批。专人采购,重要的物资要进行看货、看样,并进行订货前的抽样检测和试验,确认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标准后方可订货。产品须取得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确保符合设计的各项技术标准,方可进货验收。4、施工临时设施 在工程项目实施现场搭设必要的临时设施,例如沉淀池等。5、施工、生活用水: 施工现场有自来水管,考虑沉井主体采用商品混凝土

10、施工,现场用水量较小,我部计划采用接自来水的方式解决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水泵从周围河涌抽水解决。6、现场用电:经现场多次调查和协调,现场动力电源无法接入施工现场,我项目部在现场配备了一台75KW及一台150KW发电机以满足沉井及顶管施工要求。7、临时道路施工现场无进出场道路,根据现场情况依据就近的原则铺设施工道路便于施工机械、材料进出。主干管往各施工地点根据现场情况另行设置临时道路。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既有道路、既有设施的保护。8、其他:为了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顶管工程沟槽开挖、沉井制作以及顶管时产生的土方和泥浆均需外运,外运至指定弃土场。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一、沉井施工1、沉井施工概述根据设

11、计要求,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采用沉井工艺施工。工作井2座,接收井2座,具体沉井技术参数见下表(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技术参数表)。由于本工程井体外形尺寸较大、高度较高,故整个沉井制作分N次浇筑,分次下沉,分别为刃脚一次、井壁部分每次高度为24.65米左右(具体如下图)。沉井每次接高时,下节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沉井下沉采用水利机械冲吸泥法下沉。沉井封底采用干封底或水下砼封底。顶管结束后分别按工序施工导流槽、顶板。考虑地下土质情况较好,在沉井下沉过程中,沉井摩阻力较大,沉井难以下沉,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增加配重的方式以便于沉井下沉。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技术参数

12、表序号井位规格尺寸(cm)施工地面标高(m)井口标高(m)井底标高(m)刃脚底标高(m)井高(m)备注1WA7400x4001.54.25-6.5-7.911.15接收井2WA8700x4001.53.98-6.54-8.0411.02工作井3WA21700x4001.53.4-5.59-7.099.49工作井4WA22400x4001.53.8-5.13-6.539.33接收井沉井分节制作及下沉见下图: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road, the maximum to 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

13、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centrated manpower, careful planning, packaging and publicity of a number of unique, market influence and coverage o

14、f the br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breakthrough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walking business road the competition of alie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ou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

15、,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the group, the city resources, other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resourc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seeking win-win principle,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trict inspection and argumentation, legal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and

16、 approval procedures, strict regul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ttract injec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to the industry group, to achieve leveraging the development, ensure that the value of state-owned assets.(fiv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

17、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and workers of the existing business,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 enhance the sense of crisis to adapt to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ense of urgenc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market competition, improv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At

18、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vigorously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strive to build a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am, hard work, and promote the entire workforce knowledge structure, age structure, structure opt

19、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bility,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adapt to the need of market competition.(six) seriously study the policy for policy. Serious research about socia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in the country and the XX policy, especially the policy of industrial dev

20、elop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and tax policy, and actively seek policy, projects and funds, enterprise and industry group mission to promote leapfrog development.592、施工主要工序流程测量放样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施工基坑开挖、集水坑设置砂垫层铺设砼垫层浇筑砖胎膜砌筑脚手架搭设钢筋制安模板设立砼浇筑及养护沉井下沉沉井砼封底地板砼浇筑顶管顶进顶板砼浇筑。3、施工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

21、测量放线、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施工本工程工作井、接收井在四周及中间设置搅拌桩,主要通过搅拌桩对周围土体进行加固,防止沉井施工时泥水泄漏,通过水泥的作用,形成一个复合地基,也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得机头刚出洞和进洞不会“磕头”。搅拌桩桩径设计为55cm,每米搅拌桩要喷入425#水泥60kg,水灰比为0.55。搅拌桩的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在搅拌桩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1.0Mpa要求后,才进行出洞和进洞口机械开孔的工作。a、在施工前完成如下准备工作:(1)搞好场地的三通(路通、水通、电通)一平(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查清地下管线的位置。(2)放线:按设计图纸放样,准确定出各搅拌桩的位置;搅拌桩

22、桩位采用竹片或板条进行现场定位。(3)作好施工准备,包括供水供电线路、机械设备施工线路、机械设备放置位置、运输通道等。(4)所需材料提前进场,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水泥经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5)施工前测量人员先校核施工图纸,按图纸确定桩基工程的位置和标高,施工放样记录以书面形式上报监理工程师,待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b、钻机就位步履式深层搅拌机自行就位、对中。桩机安装必须水平、稳固,机底必须用枕木垫平、垫实,在桩机上测出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漆在机架上划出深度标志,机架正、侧面和搅拌管必须垂直,搅拌头对准桩位,并用线锤测设桩架垂直度,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钻。c、正循环钻进、

23、制浆 借深层搅拌机的自重,以500mm/min的速度,且钻头每转一圈控制在1015mm之间进行下沉,沿导向架边旋转、边切土、下沉直至加固深度。下沉的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检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40A。 拌制浆液:按照试验配合比拌制水泥浆。搅拌机预搅下沉同时,后台拌制固化浆液,拌好待用的浆液倒入集料池中。d、搅拌提升、喷浆预搅下沉至设计深度后,开动灰浆泵坐浆30秒,把水泥浆压入软土层中,以300500mm/min的均匀速度,边提升、边搅拌、边喷浆,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拌和。提升时提钻至工作面以下0.3m。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e、重复搅拌下沉、喷

24、浆完成第一次钻进并提钻至工作面以下0.3m,开始第二次钻进。钻进过程中打开高压注浆泵,边钻进、边搅拌、边喷浆,钻进至设计深度。f、提钻 关闭高注浆泵,凡循环提钻至地表。h、成桩施工注意事项 (1)对将要进行深层搅拌桩施工的场地应事先加以平整,彻底清除施工现场地面、地下及空中的障碍物。如现场地表过软,应采取防止施工机械失稳的措施。 (2)泵送浆液必须连续,如因故停浆,要立即通知前台操作工,以防止断桩。 (3)深层搅拌机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搅拌,负载荷太大及电机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应减慢提升速度或补给清水,一旦发生卡钻或停钻现象,应切断电源,将搅拌机强制提起之后,才能重启动电机。 (4)施工时应使用

25、定位卡以确保桩位的准确度和桩机的水平、垂直精度。各类管线接头必须接好扎牢。各种电器设备要有防雨措施,严防漏电事故发生。 (5)水泥浆不能太离析,水泥浆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配置,为防止水泥浆离析,可在灰浆机中不断搅动,待压浆前才将水泥倒入料斗中。 (6)在成桩过程中,凡是由于电压过低或其它原因造成停机,使成桩工艺中断的,为防止断桩,在搅拌机重新启动后,将深层搅拌叶下沉半米后再继续成桩。 (7)深层搅拌施工中采用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保证四次搅拌,两次喷浆。 (8)施工中,如因地下障碍物等原因使钻杆无法钻进时,应及时通知监理、设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补桩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9)严格按照设计的水

26、灰比配制浆液,配制好的浆液必须过滤。集料池中的浆液保持搅匀状态,避免水泥浆分层。2)基坑开挖:基坑测量放样根据沉井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所示的地质情况,直接在回填后整平层上制作沉井。沉井基坑开挖深度取1.2 米,沉井刃脚外侧面至基坑边的工作距离取1.5米,基坑边坡采用1:1。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坐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施工放样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要注意沉井施工的排水,四周轮廓线外开挖排水沟坡度2%,内铺满碎石,形成滤水暗沟;在沉井四周设置2只600600集水井,比施工面低500mm以上,采用2寸潜水泵排水,防止积水而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3

27、)砂垫层、砼垫层、砖胎模: 刃脚垫层施工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 砂垫层厚度的确定 砂垫层厚度Hs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PG0/(L+2Hstan)+sHs;P:砂垫层下地基土的承载力(KN/);G0:沉井下沉前单位长度的重量(KN);L:素混凝土垫层的宽度(m);Hs:砂垫层的厚度(m);:砂垫层的压力扩散角()s:砂的重度(KN/m3),一般为19KN/m3根据图纸及以往经验,砂垫层厚度Hs取0.5m,混凝土垫层宽度L取0.8m,沉井下沉前单位长度的重量G0=110KN,地基土的承载力P=110 KN/,砂垫层的压力扩散角=30,则验算如下:P=110(0.8+20.5ta

28、n30)190.5=79.99.5=89.4110根据计算砂垫层厚度取0.5m,混凝土垫层宽度取0.8m可满足承载力要求。砂垫层选用级配较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铺设垫层前应先验槽,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垫层铺设时,严禁扰动基底土层。预先安好3m3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砂垫层的铺设厚度,采用压路机碾压的办法施工。每层层厚控制在200300mm,其密实度的质量标准用砂的干容重控制,中粗砂不低于19KN/m3。砂垫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砂垫层干密度试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砂垫层铺设完毕后,严禁小车及人在砂垫层上面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

29、走。砂垫层施工结束后浇筑C15素砼垫层,垫层厚度为10cm。混凝土垫层表面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素混凝土垫层施工结束后在素混凝土垫层上砌筑沉井刃脚砖胎模,并对立模面进行粉刷且立模面铺设一毡两油。砌筑时,每隔0.80m预留一道2030mm宽垂直缝,便于对拉固定外模及下沉前砖胎模的拆除。4)操作平台脚手架搭设为便于作业,同时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证施工期间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沉井施工时脚手架采用双排搭设,内侧按满堂脚手架布置。外脚手架与井体分开,以免井体在突沉时发生危险。搭设架子时地基先进行平整夯实,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同时脚手板满铺、铺平

30、,不得有探头板;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斜撑杆、剪刀撑以及必要的缆绳和吊索,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倒。由于脚手架较高,为保证施工安全,搭设好施工爬梯。搭设完毕后应报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作业层的外侧面应设挡板、围栅,挂设安全网;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天气暂停在脚手架上作业。5)钢筋制作、安装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鳞锈等清理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均应调直;预制构件中的主钢筋均采用对焊、焊接并按照有关规定抽样送检;钢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钢筋绑扎时,其交

31、叉点应用21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电焊焊牢。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混凝土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 沉井分节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焊接采用双面焊或帮条电弧焊。电弧焊接头的焊缝长度,双面焊缝不小于5d。6)内、外模设立模板进场后,先核对型号、清点数量、认真涂刷脱模剂,并用醒目的字体注明模板编号。安装模板时,应检查井体钢筋预埋件、穿墙螺栓、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

32、检查顶管洞口位置是否准确,并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拼缝是否严密,壁厚是否合适,安装后的模板,经检查合格后方准许进入下道工序。 沉井内模和支架由于顶管沉井高度最高达11米左右,因此,井身混凝土分节浇捣,分节下沉。WA7(WA8)井分4节制作,分4节下沉,首节高度为4.65(4.52)米,其余分别为2.0米、2.0米和2.5米;WA21(WA22) 井分3节制作,分3节下沉,首节高度为4.49(4.33)米,其余分别为2.5米和2.5米。井筒模板采用木模,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井身内模支架采用空心钢管支撑。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如有必要,可采用对撑支架,增加内模的稳定

33、性。 钢筋绑扎验收后,应进行架立外模和支架。井壁内外模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采用14的圆钢,两端设置铁片控制井壁厚度尺寸,圆钢两端头上铰成螺纹,用定制钢螺帽固定,拆模时拆去钢螺帽,割去外露部分,再用同标号防水砂浆二度抹平,确保不渗水。外模支架必须稳、牢、强,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 7)刃脚、井壁砼浇筑浇捣混凝土模板和支架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捣。为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用吊车吊入浇捣段,距离浇捣面1米左右,通过串筒落入模板内,保证混凝土不离析。混凝土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

34、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但应防止混凝土振捣不匀和振捣过密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混凝土在振捣时应注意和随时检查模板受力和钢筋受力的情况,防止模板因混凝土振捣的原因而跑模。浇筑砼时安排专职的指挥人员,保证连续、对称作业。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保模,以防止下料及振捣时,应力过大、集中对模板才升不利影响。 采用分段浇捣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施工缝做成凹缝,并在后浇时将连接处的混凝土凿毛,并用水清洗干净,浇捣时先用水泥浆座浆,然后倾倒第一层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以免形成蜂窝,影响沉井的质量。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还应做好混凝土的

35、试块工作,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 8)养护及拆模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土工膜覆盖法。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34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对于分段浇捣混凝土部位,应保留最后一排模板,利于向上接模。a、在混凝土强度达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直立的侧面模板,应先内后外;b、当混凝土强度达75%后,

36、方可拆除刃脚斜面的砖模;c、拆模的顺序是:井孔模板外侧模板刃脚斜面的支撑及模板。 拆除刃脚下的支撑应对称依次进行。9)封砌预留孔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并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预留孔内不渗水。10)沉井下沉沉井分节下沉,在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其余部分达到75%设计强度后进行。a、下沉准备沉井下沉前,在沉井外壁涂刷冷底子油,并画出标尺及轴线控制点,以便在沉井下沉时进行测量控制,控制井体倾斜、偏移。并拆除刃脚砖胎膜及混凝土垫层,拆除时要四周对称进行,防止沉井因各个方向基础承载力不同而产生偏斜。拆除下来的混凝土和砖块要及时清理,不可留在井内,以免对沉井下沉和

37、后续顶管产生不良影响。并将沉井制作时散落于井内的混凝土残渣、木板等杂物清除出井,井壁等部位的对拉螺杆在沉井下沉前割除,并做抗渗处理,同时所有预留插筋均应采取措施,以防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刮伤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时应严格按拆模流程操作,力求分段、对称、同步,拆模时加强观测,密切注意沉井下沉是否均匀。b、取土下沉下沉前测控措施必须准备就绪,沉井四周设立下沉标尺及坐标控制点,场内在沉井下沉影响范围外布设相应坐标及高程控制点。对附近高压线塔设沉降观测点,防止沉井下沉对周围构筑物造成影响。下沉施工前应进行下沉系数和稳定系数计算,下沉系数应不小于1.15,偏小则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如加注触变泥浆、配重等;稳定系

38、数K值应大于1.0以保证沉井下沉稳定。稳定系数计算:(摩阻力标准值取25kpa)K=G/(Rf+Rt)其中:G为井身重量及施工荷载; Rf为井壁磨阻力; Rt为刃脚踏面反力。 以结构及重量最大的WA8井进行验算:G=(7.85+4.85)20.85244.5+(8+5)20.7246.52=5179.84KNRf=25(8.7+5.7)211.02=7934.4 KNRt=0.425.4110=1117.6 KNK= G/(Rf+Rt)=5179.84/(7934.4+1117.6)=0.571.0由计算可知,沉井在自重下能够稳定。下沉系数计算:井号每节砼自重G(KN)每节摩阻力F(KN)下沉

39、系数K=G/F备注123412341234WA71590.3564.4564.4705.52557.53657.54757.56132.50.620.590.570.561.0WA82439.7940.8940.811763261.64701.66141.67941.60.750.720.700.69WA212418.3117611763232.85032.86832.80.750.710.70WA221480.9705.5705.52381.53756.55131.50.620.590.57由计算结果可知:各节沉井下沉均有困难,施工时要注意增加外壁光滑度,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助沉措施。

40、根据本企业的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地质条件情况,采取水利机械冲洗泥下沉工艺,取土时应同步均匀对称进行,先挖中间后挖刃脚附近。 c、常遇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1)、沉井倾斜:即沉井垂直度出现歪斜超过允许限度。此时应加强观测资料的校核和分析;分区、依次、对称、同步拆除砖胎模;或在刃脚高的一侧加强取土,低的一侧少取土或不取土,待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还可以在高侧配重加载,设置空气幕等。(2)、沉井偏移:即沉井轴线产生位移现象,此时应首先加强观测资料的校核,然后控制沉井不再向偏移方向倾斜,在刃脚高的一侧加强取土,低的一侧不取土或不取土。(3)、沉井下沉过快:即沉井下沉速度超过挖土速度,出现异常情况,则应控

41、制底梁等处取土,井外塌方及时回填,以增加侧面摩阻力,同时也可以保证井内水位。(4)、沉井下沉过慢:即沉井下沉至一定深度时,出现下沉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在井体上加载、在井外壁加注膨润土泥浆套助沉、挖除井壁外侧上部土层,减少侧压力及摩阻力、在井外壁边沉边填砂助沉。d、沉井下沉中的测量控制与纠偏措施沉井位置标高的控制,是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四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控制线、水准基点,以控制位置和标高。在井筒外四周标出垂直轴线,各吊线坠一个对准下部标板来控制沉井垂直度,并定时用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取土时,随时观测垂直度,当线坠离墨线达50mm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即应纠正。下趁高度系用水准仪来观测井外壁

42、红油漆画出的刻度线;沉井下沉中应加强位置、垂直度、和沉降值的观测,每班至少两次,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2h一次,预防超沉。如有倾斜、位移和扭转,及时通知值班工程师,指挥操作人员纠正,使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当沉井下沉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在8h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0mm或沉降速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时,即可进行沉井封底施工。11)沉井封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清除井底虚土 刃脚接触部清洗抛填碎石、整平素混凝土浇注预留插筋保养抽水表面软弱层凿除封底混凝土浇注。a、沉井封底前应清除井底浮土,并加强测量,保证素混凝土厚度。b、采用钢丝刷对井体与素混凝土接触部位进行清扫,以清除附着在上面的淤

43、泥等杂物,保证素混凝土与井壁接触良好。c、素混凝土浇注:如防水帷幕效果好,则可以采用一般浇筑方式混凝土由混凝土泵直接送入井内。如止水效果达不到干封底的要求时则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水下混凝土封底即不排水封底,将井底浮泥清除干净,铺砂砾石垫层50cm,封底混凝土用导管法灌注,灌注水下封底混凝土时,需要的导管间隔根据导管作用半径和封底面积确定;导管灌注时的顺序:按照先低处后高处,先周围后中部为原则,使混凝土保持大致相同的标高。待水下混凝土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后,方可从井中抽水,安排施工底部钢筋混凝土板。d、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注入清水进行养护,待水中砼强度达到70%时,方可将井内积水排除干净,凿毛清

44、洗,准备对底板钢筋进行施工。在排水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沉井的抗浮稳定,必要时进行适当配重。12)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钢筋砼底板施工前应对与底板接触面清洗干净,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将底板留插筋整形、扳直、浇焊、绑扎等等。钢筋在绑扎时,应保证刃脚钢筋与底板钢筋的连接、上下两层钢筋的间距,并将刃脚混凝土的表面凿毛露出石子,便于刃脚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的结合。底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确保其表面不露白,并应防止阳光及温差的剧烈变化,以免底板出现收缩裂缝,影响沉井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13)沉井顶板施工在顶管施工结束、设备拆除后,按设计要求预制顶板,进行顶板吊装施工。14)沉井基坑土方及土

45、方回填沉井封底完成后,立即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方时要对称、均匀。场地回填前,先清除基底上草皮、树根等杂物、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回填的土方,应对其最优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实度进行试验测定,不合格标准时应予以调整。15)沉井施工中的检测与试验在沉井制作中,进行每道工序都必须检测并上报监理同意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根据工程的控制点,首先对工作井位、接收井及顶管轴线进行精侧并预埋控制桩。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垫层施工。在进行刃脚立模前利用控制桩复核基坑尺寸并在井内预埋控制桩,然后才能开始模板支立;由于工作井施工为分节制作分节下沉,因此对于刃脚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