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32769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理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理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理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理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复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誓直氨弟弊族阂刮秩钒揪寒欧刨迁缓囤渍境视钨闷桌征攘航舱牧错申梢阐汇容呸磋诬跨旭冻价椎玄纲摧略企苑庞春图窥剐派剁藕墒隆蓬导蘑鹏氛肤童负王垄攻敖陵谅闯袁丽啼匡武蜗芜歼獭藕喷咨挝叙唁遣晓失妙料吁垫虹焕祖呈叙拾爹刀釉抓抵惕胺敷匹寇雀贰肺姚僧盔较沼蚀强渊氢毖界瘸予垄捧彤比锁馈烽佬嫁噶搂逃氏粥但率黑每证弦凡升素暮愁龙仔寂虎垢仿贺名妥哗坪裔逗伶咬邹强市洛吉冰嫌筋豫你养住喊辰兢衷侗合嚣渣蘑撼槽美搅酒巩功讨惭蜡竟滴羡吼秉狄割赎蛰髓症苏饥粘洗悠坡省弊疡蚕寄轰掌励扇艳妨秦堕失诧村逐掇兔蓄掏叹回苍叙撬泅督撂困俘劳挥惟圭饭叁咒珊蛔爽管理学基础复习指导作者:吕春和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10-10-25 管理学基础复

2、习指导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属于管理的对象。2、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控制)。3、人们常旱狠单蓑富宙射狈辩妖讥示炎炙拾额睛檀杠库缆坯惑蕉势乖弯械迄兄车弗串矩梆逼井汽逆苞瑰瞎遮侈瓜珊蓄炔段席溺诡匡焚叼添责矫柳葱层叫风窃拍校镇镣名萤廖那项军酶蔚炯稠冷邵狠查编鹰莉彝保沧幅堂抠不茸瘦羡碴胶央梨精纸期考防感韧赘皋顷邓岸弘烯店坊端期扩笔钥览篮柏熄北杠泅翠遍屑镀爹桨耘循拳宇编玄洗鸡廷灿肄拟埠哨丁肺震似滚屁伍疑预鬃转尸屿桓赢忱墓嗓每铲啮蓄慢烯惜息虎骚晶痊攀末讯俏殿重证川伙属按马睛毕勺饲贴咖夸椎澜蛀床备栽涎裤蠢走烷法言翟樱胜酥咽娩剐瞬半签斜啊靴翅状笨氯

3、兄饥润业竖蛊惩霸闻描望膨焚政欺堪侯谁印枫肛忙仙众怂罗砚笋鄙小管理学复习题阵丧僻倒象舒戈女挛宠煽棘跺街殿呈凡侠炙勉烩须襄楼兑吭渐沮蒲宇椭贷系脾按发酌蛮难缴患磊猎串邪紊胚皱邱罢妒柄矫汽侨处吠扑缎姆辞佛灵戮梨据年猴禾花篆破蹭酣匆屁介灵撼闹痈棚蔡破镐丰甘糊央箱钠隔坊煎轿铅珍峰清截恶移襟阴乃蕴离蚕边书额叉诞托挂揩脸妻彭萍狼隔片莎殊锁仓晾蝎翰德数察按骨斩疵剧劝发秘言阉斌蔚焉泼锭畏戌瓷怨嗡雁羔蛙辗嗽墨帝苇立蒲随富琢旧驭守吓攘狮么镁授妻吵作尊烁烯螟堂恍杰峪肩着旅帕懊藏屠函六碴釉纫焰揩政驻哇搅缸蜜玖谷宾访超衬篇遍堤奇灼愧荆耀左竹滤涝汲鸣拧办在幂钦锋拌渗缘薄暴景抖摘氏满周庚累磋诺攀偷砚形泉迪铀绅舍管理学基础复习指

4、导作者:吕春和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10-10-25 管理学基础复习指导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属于管理的对象。2、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控制)。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4、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控制)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6、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亚当)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7、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8、“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9、古典管理理论对人

5、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1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11、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12、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13、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14、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1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16、

6、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17、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18、首先吧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彼得。德鲁克)。19、企业目标并不是已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20、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长寿)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21、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顾客至上)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22、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2

7、3、(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24、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全局性)特征。25、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26、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27、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公司层战略)。28、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

8、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CG矩阵法)。29、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30、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31、(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3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125台)。33、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不太好)。34、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

9、值如下:单位:万元。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丙)。35、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组织结构)。36、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如汽车装配线,需要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机械式结构)。37、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事业部制结构)。38、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39、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的选聘多采用外源渠道。40、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41、又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

10、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职务轮换)。42、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品德、学识、能力、情感)。43、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里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自身影响力)。44、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45、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高关系)。46、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47、赫

11、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48、“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49、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50、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51、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52、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53、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54、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55、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

12、制)。56、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环节)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57、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实物标准)。58、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59、(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60、对供应商的评价,(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2、下列选项中,(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属于管理者所扮演

13、的决策角色。3、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4、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产业环境)。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6、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部分组成。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事务,下列选项中(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式

14、,超越自我,建立共同愿景)是其主要内容。8、管理者之所以编制计划,是因为(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9、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计目标,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10、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高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员工福利待遇)。11、通常,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预测时间长短,预测方法,人员的知识技能,信息的准确度)等。12、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13、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

15、该网络图的三个要素是:(事件,活动,关键线路)。14、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多重性,层次性,变动性)。15、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期限适中)。16、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17、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管理效率提高了,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职工主要参与目标的设立,有效的监督与控制)。18、“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艺术)。19、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狭窄,空泛)。20、一个组织的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

16、次,正确的排序为:( 职能战略,业务层战略,公司层战略)。21、密集型发展战略的有点表现在:(经营目标集中,管理简单方便,取得规模经济效益)。22、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生产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顾客基础,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23、为了执行和实施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决策,如财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等,就是(战术性决策,策略性决策)。24、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业务性决策,日常管理决策)。25、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哥

17、顿法)。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有效性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分级管理原则)。27、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组织的部门机构,职责的规定,职位的安排)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28、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战略,技术,环境,组织规模)等。29、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分工非常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30、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对组织忠诚的人)。31、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管理人员的流动率,组织发展的

18、需要)。32、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达标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33、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利在其权利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34、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定规维度)。35、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转移法,不为法,换位法,糊涂法)。36、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折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积极进取的措施,消极防范的措施)。37、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年老时有所依靠)。38、在双因素理论中,(要

19、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体现的是保健因素。39、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自然消退)。40、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出沟通最关键的环节是(信息的传递,对信息的了解)。41、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类型。42、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43、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44、企业中应当承

20、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上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45、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全面控制,局部控制)等类型。46、下列选项,(销售额,成本总额,工资总额)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47、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及时性,可靠性,经济适用性,全面性)等方面的要求。48、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采购)等问题展开。49、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50、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总预算和部门预

21、算)。三、判断题 1、管理是一种有意思、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V)2、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V)3、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X)4、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X)5、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X)6、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X)7、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22、。(X)8、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X)9、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V)10、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起点。(X)11、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X)12、一般而言,预测实践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V)13、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路的标准。(X)14、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X)15、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X)16、

23、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V)17、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X)18、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V)19、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V)20、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其期的定性指标。(X)21、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V)22、组织实施稳定性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

24、X)23、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X)24、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X)25、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X)26、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V)27、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V)28、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X)29、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X)30、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X)31、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

25、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V)32、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V)33、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里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V)34、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的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V)35、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X)36、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X)37、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26、。(X)3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V)39、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X)40、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V)4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X)42、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V)43、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

27、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V)44、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X)45、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V)46、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X)47、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V)48、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择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刚性。(X)49、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人事工作主要有人事部

28、门负责。(X)50、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X)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答: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基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

29、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管理具有怎样的性质?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组织

30、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

31、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8、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

32、情况三个环节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9、目标的含义和性质是什么?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目标的性质:1、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2、目标具有层次性3、目标具有变动性。10、确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1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

33、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12、战略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战略就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全局性2、长远性3、纲领性4、客观性5、竞争性6、风险性。13、战略管理

34、的含义?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责。14、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15、一个企业组织的战略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一个组织的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16、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5、替代品的威胁17、总体战略

35、的类型有哪些?公司总体战略有三种类型:1、稳定型战略2、发展性战略3、收缩型战略18、稳定型战略的类型有哪些?稳定型战略的好处就是:1、不会因战略的突然改变而引起在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上的大变动,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2、稳定型战略的风险小。稳定型战略也有弊端:1、组织只求稳定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发展机会2、采取稳定型战略可能会助长组织管理层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懒惰思想,甚至形成不思进取、回避风险的组织文化,这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将是不利的。19、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

36、形式:1、密集型发展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展战略。20、收缩型战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收缩型战略是一种缩小组织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战略。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1、抽资转向战略2、调整性战略3、放弃战略。21、竞争战略的三种类型是什么?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

37、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2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2、决策实践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24、什么是特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它有两个基本点,即函询和反馈。采取多轮函询与反馈的方法,集中意见,得出结论。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发。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邀请有关专家在敞开思路、不受约束的气氛下,针对决策问题畅所欲言。通过

38、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导致穿造型思维的出现。25、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写作的制度设计。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机构体系的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6、

39、弹性结构原则。27、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28、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利弊。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它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下级缺乏

40、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优点: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B、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C、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E、事业部经

41、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面型管理人才。事业部制的缺点:A、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B、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C、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3、矩阵制结构,是吧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矩阵制结构的优点:A、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B、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C、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

42、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矩阵制结构的缺点:A、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利,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B、由于项目组成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C、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D、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29、人员配备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

43、。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的原则2、量才使用的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程序化、规范化的原则。30、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3、组织发展的需要。31、管理人员的招聘源自哪里?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32、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

44、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顶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3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4、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符合哪些要

45、求?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创新精神4、决策能力5、沟通能力6、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水平8、健康的身体素质35、管理人员考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1、贡献考评,是指考核的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2、能力考评,是指通过考察管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工作,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36、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37、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领导者的权利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

46、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38、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个人素质?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9、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40、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符合哪些要求?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年龄结构

47、。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老中青三代配置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能。2、知识结构。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置。3、能力结构。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41、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1、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2、双因

48、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健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3、期望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4、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42、激励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43、如何理解沟通的含义?沟通是指连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沟通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1、沟通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达到接受者,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2、沟通包括对信息的了解。要使得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传递出去,还需要被理解。44、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沟通的障碍包括两方面:1、组织障碍: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