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33076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十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2,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1 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强调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是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而资金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则是可控的,银行应该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实现其经营管理的目标。 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3,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1.1 商业贷款理论,该理论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

2、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这种理论也被称作为自动清偿理论 和“真实票据论” (Real-Bill Theory)。,4,该理论由莫尔顿在商业银行及 资本形成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的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保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

3、发展 1.2 资产转移理论,5,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借 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障,期限较长的 贷款可以安全收回,借款人的预期收 入不稳定,期限短的贷款也会丧失流 动性。因此预期收入理论强调的是贷 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 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1.3 预期收入理论,6,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2 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

4、年代。 该理论主张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持资产的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取更高的盈利水平。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形式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将银行管理的视角由单纯的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使银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7,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s and Liabilities Management Theory)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

5、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 该理论既吸收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为科学。,8,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4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银行应发挥其强大的金融信息服务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力开展以信息处理为核

6、心的服务业务。 该理论认为,银行在存贷款业务之外,可以开拓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领域,如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该理论还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9,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衡量,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对利率风险的的管理成为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资金缺口是指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差额,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 当利率敏感资产大于利率敏感负债时,资金缺口为正值;当利率敏感资产小于利率敏感负债时,资金缺口为负值;当利率敏感资产等于利率敏感负债时,资金缺口为零。,10,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与利率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

7、金缺口的数值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 一般而言,银行的资金缺口绝对值越大,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也就越大。,11,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比率反映了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之间的相对量的大小。,12,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管理,资金缺口管理是银行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期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的对比关系,规避利率风险或从利率风险中提高利润水平的方法。,13,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管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敏感性分析 (1)预测利率上升时,正利率缺口; (2)预测利率下降时,争取负利率缺口。,利率波动周期与资金缺口管理,14,1零缺口战略。对于许多小银行,采用零缺口战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方式。 2正缺口战略。如果银行的研究部门预测市场利率正在进入上升阶段,正缺口战略就是其正确的选择。 3负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市场利率会下降,不少银行会选择负缺口战略。,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管理,15,复习思考题,1.商业银行是如何从早期的资产管理发展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为什么会产生? 2.银行怎样测量利率风险?资金缺口管理应该如何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