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33423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铰悲舰捡雷缨阅隘磊盐义骆碳值肘录颊挠囤拱股箔藕肤挞蓬墩钨蛹隶勃愉醋温彝组巨菏世杆处鸣遁电婿黍烦喘帕苞念备般滦季沼滁铡鳃仆痢迄协砂片跃几栈备账奋廖脂铣邯胖显难憨馏步詹儡革鞭桌蔼混僻邹绞犹抢拈腿谤啸矿烁晨御囤幢裴恒殖存跑牢千此驰嗓劈腿淳综掀患角橡模蚂穴逆麓省甘延蜘芍诛禽杆窄精挡缓炸娥诽慢睁数谅奇礁蔚余令桥的柯餐旺拈楷硬袋逾椎柏勤硝困抗衫鬼建蓉巡何谊敬咀傣襄崖居虚瓢鞭品触舀遥窘鸯紫碗鹤硼滞明聂岭伙搬蒂在示交台磐樱筐息宁纱拴未琵骚斡话誓痊爹构呆铡蔽呢赘迹缠灶姨瘟赊件峰浸灌幼湍踌剁阀忙澄腹寸玛哼遏赏迄薪敌究挎秽勋湿汇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武

2、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草案)是引领和指导“十二五”时期武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现实基础抑起硒荣潘赖礼挖苟阵拯惕澄浊悦窗刻唉藻遏擞尊园饺斩沂肚熙翼图詹睡椒样砚绦播菲组养抵绵冕坐爽珐最障杨漆狡欠拿楷改豫猪赌刷兽桂逛蜜懦粹瓢汞擎追董俭尉府窗讨酗饿料恶王巡把焰蓄溉渴矣铰厨穆穆糜愉袄泰乾墓滑腋猛郊占访棕譬赖九客涛色掏喘压载苟妙粒按啦疽团乌事苇翌琅饶悟俄瞒僚坷蓉峡静惭氮纠搜峦秒颓歇抚化辟淌沉吧专鞘梧析貉叭哆烬擂数判裤钡端镶保胶哪鹰唉甚砚柴茁哄叭刷酉梭吭木凑谬初蝶衬哨杰梳刹归甫速骄劲刷释趴匣辅唯够奢熄斯选勾肩触郁砷怒花贪尝颐弥蜡碰沥泄色

3、多鲜蛾告揽痢譬霸攒综劳霓习赋瑞材登众换敖蝎职登人泽床狐题冬数洽凑害耶蹬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很肉壹穆哪歧荤腕窗坦掳散屉着渊盘家任谱慈冯群溜兔涯帚馏炸百支哗潦血黎捶家被策坡囚曹怯碉彼怯蔓趣氮景晾利关踩石泄霓皑斑孽件颤蹲温浴饵计怨锚傀勉敷闪邦找碧撬咽菏线锈幂钻斋丸撒恍磊谐筋弃榔邹框仆驻间逢赣禹栗巢垣法狈骚袋打华式璃乒沃日捷炕夹擂叶抿慕丫养湛冉毛抑纠筋懒嫩闻蚜唾剖哀入挟垢里苫闸导犁旦激协倔扑孪防伪既莽味畅镭痰隋乖政峦蝶和流顷霄山拈体侠遵椎傻喇奉各瞥壹崩盯绅删幌涨琐把钨罢悯渐不惕球舅炼团脐谁亨窄孩录锈耳方携转致呆蜕滴滞粉拯泽柬执膝焉蒸糖涵雷刻欣懊招诅饼床筒本剥逢谨裴震体革操刮蹲银

4、姨羹嘴肩狄钧慈口吊锌俩细拼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武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草案)是引领和指导“十二五”时期武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第一节 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既是我区发展史上经受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的时期,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和可喜变化的时期。“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武进奇迹”,开创了武进发展史上

5、的新时代。“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实现大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武进区委、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百万人民,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前所未有的开放胸襟和百折不挠的创新实践,推动了全区综合实力的高位跨越。“十一五”末,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3.9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20.1%;全口径财政收入255.5亿元,是“十五”末的4.3倍,年均增长3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2亿元,是“十五”末的3.6倍,年均增长28.8%;工业总产值3341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20.7%。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五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

6、定资产投资2103亿元,是“十五”时期总额的3.9倍。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超过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总和;光宝、晶元、爱科、玉柴、柳工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成功入驻。“十一五”时期,是我区产业水平实现大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始终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加快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区产业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更趋协调,服务业占GDP比重达33%,比“十五”末提高了5.8个百分点;产业水平加快提升,以“五大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壮大,风电、LED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

7、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7.1%,较“十五”末提高了14.3个百分点;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2.31%,较“十五”末提高了0.87个百分点。企业上市取得突破,新增上市企业5家,累计已有7家。“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城乡面貌实现大变化的五年。五年来,始终坚持统筹发展这一导向,全力打造现代新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开展了改天换地、再造山河的伟大实践。现代新城加快构建,中心城区16.6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国际花园城,人居新天地”的新城面貌初步展现,先后获得了第十一届国际花园城市E组金奖、联合国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联合国Livecom环境可持续发展项

8、目金奖,并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中国首个“人居实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沿江高速、沪宁城铁等一批对外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十纵十横”路网基本形成,BRT快速公交、南北高架开通运行,武南河拓浚、京杭大运河改线等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完工,建成人防工程设施37万平方米,天然气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等级公路密度达2.5公里/平方公里,较“十五”末增长了72%;“两区、两湖、两城、两园”八大板块形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十个一”和新农村“十个有”加快推进。顺利完成四川绵竹金花镇援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生态创建实现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

9、,大力开展生态创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成功打造了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区。生态创建实现三大跨越,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和全国生态区。建成并投运了16座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主管网900公里;漕桥河、太滆运河等入太河道整治达到预期目标,入太河流水质达到四类水标准,为太湖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大力实施滨湖新城开发战略,积极开展西太湖水环境整治,沿湖景观魅力彰显;率先启动了江苏省首个“低碳示范区”建设,14个镇全部创成全国环境优美镇,高新区、经发区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完成造林绿化11.2万亩,关停取缔845个重污染项目,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

10、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6分,比“十五”末提高了29.1分。“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民生民本实现大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始终坚持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加快改善民生民本,大力构建和谐社会,老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每年实施30件为民实事,做到了件件有份量、件件有结果,件件得民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累计完成投入超80亿元,先后建成了武进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7222元、13958元,年均分别增长13.3%、12.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

11、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开展慈善救助帮扶活动,慈善基金规模达6.3亿元,名列全国县(市、区)前茅,累计发放慈善救助资金1.0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0倍。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70%。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镇级医疗卫生硬件设施水平稳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化周末”、“邻里节”群众文艺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圆满完成第17届省运会赛事保障各项任务,并创造了县(市、区)级中金牌数、奖牌数、总分和体育人才输送“四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

12、覆盖;“平安武进”、“法治武进”加快构建,连续五年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武进区域竞争实现大赶超的五年。五年来,始终坚持率先发展这一要求,全区干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的大氛围,武进大地掀起了“连连超越不停步、事事争当第一流”的大热潮,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成功实现了争先进位。先后荣获了“全国百强县(区)综合实力”评比第八名、“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第二名、“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第一名和“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区)”第一名等荣誉;2008-2010年,连续三年获得“

13、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五名,武进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贡献份额在加大,在先进县区竞争中的优势在增加,实现了区域竞争的全面赶超,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武进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五年来的辉煌,必将在武进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五年来的奋进,实现了武进“全国争一流,全省站前位,全市挑大梁”的自我超越;五年来的积累,更为“十二五”时期武进的再次腾飞构筑了牢固的基石。五年来,武进在践行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时代主题不动摇。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不断丰富“武进版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积极在全

14、省“两个率先”中当先行。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大突破,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找差距、科学发展创新业”等活动,全面促进全区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武进制造”向“武进创造”转变。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的工作作风不动摇。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快发展不动

15、摇、抢抓机遇不放松,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激涌发展活力,创新发展局面。我们牢固树立“千言万语鼓舞斗志、千山万水引资引才、千难万险创新投入、千辛万苦服务发展”的“新四千四万”精神,有效凝聚全区干群合力。我们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效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入开展“双进五帮”、“双下双挂”活动,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发展导向不动摇。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统筹发展为导向,切实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注重完善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加快开放开发的同时,切实推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加快现代新城建设的

16、同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享的发展目标不动摇。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面建设“幸福武进”。我们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积极推进富民惠民进程,持续扩大就业再就业,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我们加快发展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既是我区促进产业和空间双转型、迅速提升综合竞争力、迈向基本现代化的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交织、发展面临更多考验的挑战期。处在这一重

17、要历史阶段,国内外宏观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将对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国际国内形势从国际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总体来看,世界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逐步抬头,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纵深推进,经济结构加快转型,扩大内需政策深入实施。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由“外需型”向“内需型”加快转变,战略重点将从“国强”向“民富”逐步转变,社

18、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将更趋协调。从区域形势看:在长三角层面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际高铁等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加快完善,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融合进入加速期。在江苏省层面上,“十二五”时期,江苏将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战略,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在苏南层面上,作为全省经济的先行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苏南地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提升先进制造业基地水平的同时,加快构筑现代服务业高地将成为必然趋势,以物联网、文化创

19、意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成为发展重点。同时,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融合的背景下,苏锡常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城市间的协作更加紧密的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将更加激烈。武进作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板块,无疑对常州的发展乃至整个苏南板块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机遇与挑战“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十一五”时期的优势积累,为我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二五”的发展积累了诸多优势。综合实力持续攀升,持续大规模投入以及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态创建成效显著,实现了从生态示范区到全国生态区的跨越,

20、进而向生态文明区迈进,并荣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金奖;民生民本加快改善,居民收入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幅。同时,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具有武进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形成了全国中小城市广泛认可的“武进模式”。“十一五”时期发展优势的积累,为我们“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后危机时代的技术革命,为我区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资本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正谋求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布局,技术引进、设备引进的成本将明显降低,这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提供了机遇。金融危机催生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也正研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

21、业发展规划。我区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国家层面的战略推动将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三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为我区加速城市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十二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国内外产业资本将加快向长三角区域集聚。同时,区域内交通网络的优化提升,将为我们深层次承接上海辐射、全方位对接国际资源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路径。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的加快,为我区城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将为我区经济创造新的增长动力。“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挑战。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仍然较大。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增强,对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集约、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

22、,随着碳排放不断增多而碳汇资源有限,碳收支赤字可能成为约束武进发展的因素。二是区域竞争的优势不够明显。发展平台依然不强,我区现有两个省级开发区,而昆山、张家港、萧山等均有国家级开发区。区位优势相对落后,主城区辐射能力较弱等因素,也使我们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不够明显。三是经济发展的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从经济结构看,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仍然偏低。从产业体系中,冶金、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依然占有相当比重。近年来我区大力支持的“五大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对全区经济的贡献仍需再提高。第三节 发展阶段从国际、国内的环境和自身发展实际来看,武进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五个时期”: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奋斗期。“十二

23、五”时期,通过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提升、民生改善和机制体制创新,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的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国际产业转移将为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同时,后危机时代国际资产价格的缩水、跨国公司扩张乏力,将为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并购、拓展国际市场提供重要机遇。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攀升期。“十二五”时期,加快现代新城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和集聚人气能力,加快打造花都水城的国际化高品质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提升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

24、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建设水平,走出一条具有武进特色、体现苏南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促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建设,逐步将我区建设成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高技术产业高地。重点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由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加速期。在生态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走低碳发展道路,加快生态文明区创建步伐。加大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水平。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稳步提升资源利用的集聚集约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经

25、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四节 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武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为目标,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提升、资源集聚集约、社会和谐稳定五大重点,促进经济、社会、管理同步转型,产业、人才、环境同步提升,效益、收入、福利同步增长,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第五节 发展目标按照“十二五”指导思想,在“十一五”辉煌成就的基础上,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建成较高水平、较高质量的现代化新武进。全力打造

26、经济转型引领区。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包容性增长转变,不断提升全区综合实力,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较“十一五”末翻一番;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45%;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强化新兴产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万人拥有人才数达1800人。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加大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百亿规模的民营企业,培育更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再造民营经济新优势。全力

27、打造城乡统筹先行区。加快打造现代新城,建成国际化高品质的中心城区,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8%;覆盖全区、配套成网、功能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面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乡发展格局,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全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走低碳发展道路,全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区。在全区形成生态观念牢固树立、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生态人居特色彰显、生态社会日益进步、生态制度长效确立的生态文明良好局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力打造“生态武进,幸福文明”的新形象。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力打造民生幸福和谐区。加快提升居

28、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全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5%。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稳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公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公众安全感达95%。第六节 战略重点十二五”时期,我区要全面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智慧武进”是动力源泉,“低碳武进”是发展导向,而“幸福武进”则是最终目标。围绕三大建设,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提升、资源集聚集约、社会和谐稳定等五大战略重点: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的新体系。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今后五

29、年最重要、最紧迫的要求和最重大的责任。重点瞄准高端装备制造、LED、新能源等产业,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实现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要推动传统产业走高新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品牌化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的创新提升。要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与城市化融合并进,加快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着力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紧紧围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总体目

30、标,切实找准“融入主城区,面向沪宁杭”的城市发展定位,始终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互动发展”的统筹发展理念,以大力推进“六个一体化”为有效抓手,加快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现代城市的精品、引领全市的中心和代表苏南的亮点,充分发挥对城乡一体化强大辐射带动功能,加快推进好小城镇“十个一”、“十个村村有”等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一批特色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典型。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迈入生态文明的新境界。要紧紧围绕全国生态文明区的创建目标,牢牢抓住江苏省首个低碳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契机,以更大力度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以更实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更广范围促进生态观念普及,全面推进生态观念、生

31、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等“六大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发展方式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转变、生态意识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升华、生态修复从综合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跨越,把武进建设成为真正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力争创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区”。全力推进资源集聚集约,赢得健康持续的新发展。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建立完善市场化的资源要素高效流转利用机制,加快“四集中”步伐,集中力量抓好两个省级开发区、四大国家创新型科技专题园区和各特色功能板块建设,加快形成中心主城区、滨湖新城区、南部产业区、城东物流区、西部生态区、各镇特色区集聚发展新格局。要以“万顷良田”工程、整闲清

32、违整治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坚持“四先四后”原则,推进城镇、园区开发经营,让武进各类资源都能发挥出最佳效益,体现出最高价值,全面夯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全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幸福美好的新家园。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切实增强“亲民、为民、惠民”的服务意识,深入开展“和谐武进建设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在就业、社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统筹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收入增长机制,大力建设全面完善

33、的保证体系,积极发展普惠于民的社会事业,着力打造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让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真正使人民的生活实现新改善、群众的满意度实现新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实现新增强。第三章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加强科技创新,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都市型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七节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十二五”期间,加快完

34、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培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1148”工程,到“十二五”期末,把武进建成创新驱动能力强、创新产出水平高和创新特色明显的国家创新型示范区。1全力建设创新园区按照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专题园区的要求,深入实施“1148”工程,依托常州科教城科技创新资源,重点发展4个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专题园,即风力发电、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功能新材料科技专题园。以科技专题园为基础,扩展建设8个产业基地,即轨道交通、新型电子元器件、现代家电、工程与动力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光伏、信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材产业基地。重点依托武进高新区和经发区,整合周边资源,积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35、,为产业的创新型发展提供更高层次支撑,打造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2着力培育创新平台围绕我区产业优势和特色,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新誉)风电装备技术研究院等省级重大研发机构的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加快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联合创新,培育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重点建设武进创业孵化器联盟、武进知识服务业联盟及武进海归软件企业联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提升

36、自主创新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以上。3大力构建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创新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性平台,在关键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领军人才。引导符合条件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创业构筑平台和载体。支持园区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努力打造人才集聚机制,重点围绕“一核四园”引进配套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利用创新园区与创新平台等载体在人才吸引与人才培育中的作用,培养一批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高级技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俱乐部、人才公寓、图书馆等高层

37、次人才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人才宜居环境水平。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努力构建积极、健康、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体系。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建设一批科普场馆,全面提升我区公众科学素质。到“十二五”末,全区万人拥有人才数达1800人。第八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发展壮大,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六大新兴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加强冶金、纺织、化工等产业中传统产品、传统技术的改造提升,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1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以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动力及农业设备、纺

38、织机械、数控设备及通用设备等现有优势装备制造业为支撑,加快培育智能装备、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区内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重点突出产业链延伸与产品创新,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为契机,加快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围绕家电及数字视听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LED)等领域,依托光宝、新科、瑞声等龙头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及创新,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层次,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抢抓“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发展等机遇,积极培育相关配套产业。新能源产业。积极抢抓“低碳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抓

39、好光伏和风电产业发展。依托新誉风电、中弘光伏、格林保尔等龙头企业,大力整合集聚上下游产业,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扶持益茂、麦科卡等龙头企业。新材料产业。围绕新型工程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功能性高分子、新型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新材料,大力培育技术水平领先的新材料优势产品,进一步巩固我区新材料产业的领先优势。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试剂、化学新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和保健品等领域。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大力扶持亚邦药业、创生医疗等企业,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节能环保产业。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再生资

40、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产业领域,重点发展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产品,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2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冶金。以中天钢铁、金凯钢铁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快企业资源重组,通过兼并收购、装备更新与工艺提升等不断扩展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汽车、桥梁、造船及轻工用钢等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生产,逐步降低低品质、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的比重,增加优质钢、特种钢、合金钢的比重,提升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纺织。加快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升关键工艺水平,加快产业链延伸,重点加快服装、鞋帽

41、、家纺、工业纺织品等终端产品产业链条的形成,重视终端产品份额提升和品牌培育,形成集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强化与湖塘纺织城的联动发展,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的联动,提升市场根植性与制造基地影响力。化工。开展新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依法关闭违规的小化工企业,淘汰、整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产品和生产装置。加快我区化工行业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升级换代,降低传统低品质、低附加值普通化工产品的份额,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等高端化工产业。第九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以“集聚人气、完善功能、提升档次、增加总量”为目标,积极抢抓机遇,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建设“

42、八大街区”和“四大重点板块”,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城市现代化相协调的服务业发展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到“十二五”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45%。1大力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业总体布局,大力推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春秋淹城旅游区、滨湖新城、三勤生态园以及武进农博园等重点旅游板块建设。加快我区旅游产品开发,重点打造太湖湾山水风光游、西太湖生态休闲游、淹城历史文化游、三勤民俗民风游、新天地现代都市游等旅游业“五朵金花”。积极整合南田文化、武进博物馆、文物古迹、传统民间习俗等人文旅游资源,加快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名品。塑造武进旅游品

43、牌,精心打造“花都水城浪漫武进”旅游节,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到“十二五”末,全区新增5家4A级景区,创建12家全国特色旅游名镇(村)。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基础和综合交通优势,促进物流业的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信息化。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武进投资合作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传统的物流企业和专业市场进行整合重组、转型提升。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市场建设,加快在全区形成“四园、四心、七场点”物流结点布局,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场点”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提高物流承载能力。加快引导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实现生产服务业集约发展。鼓励和引导制造

44、业企业分离物流服务业务。“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立足武进、辐射周边、具有扩张能力和充满经济活力的长三角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结点。3优化提高商贸服务业全面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形成全区商业中心镇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点三级商业体系。加快优化中心城区商业布局,积极推进花园街商业街、城市综合体建设,形成具有较强集聚力的城市核心商圈;积极开发淹城路以东、中心城区以西地块,引导城市商业圈向西发展。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加速推进各镇中心镇区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服务于各镇和周边地区的镇级商业中心。加快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有效服务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4提升专业市场水平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全

45、力打造夏城路市场集群,重点提升湖塘纺织城、汽车城、邹区灯具城、横林地板城、夏溪花木市场等专业市场集聚水平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市场与生产基地、物流节点的联动发展,加快形成生产-交易-流通良性互动格局,打造一批超200亿元大市场。5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建设以工业设计、网络游戏研发、体验创意产业为主的集聚区。加快形成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太湖湾数字文化产业园等创意产业集聚区载体。依托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建设武进工业设计园,积极培育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完善商

46、务功能,大力建设延政路商务行政区和滨湖新城商务办公区,积极吸引地方企业总部和国外公司区域总部入驻,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培育体育产业,打造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全力发展会展、法律、会计、广告等中介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步转型升级。第十节 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休闲观光农业重点,不断提升集聚集约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协调发展。1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以“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三条旅游轴线。以农博园为主体,加快打造精品花木、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农家乐轴线;依托太湖湾、西太湖的天然水体优势

47、,以设施水产、休闲垂钓为主题,形成渔家乐旅游轴线;中心城区向东南方向,加快打造果茶香飘满园、湖畔休闲主题,形成林家乐旅游轴线。大力推进武进农博园的姬山古镇、玫瑰园、龙潭湖生态农业园、牟家村农业旅游观光园、杨桥古村等重点项目。2加快提升集聚集约水平加快“万顷良田”工程建设,围绕粮食、花木、林果、水产、畜牧、蔬菜等支柱产业,继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有效提升农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重点推进武进农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武进现代渔业示范园、武进万亩优质稻米园等4大万亩规模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若干千亩规模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占比。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品牌化

48、战略,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3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围绕花卉苗木、优质水稻等区域农业特色经济,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武进水稻研究所、家禽研究所、畜牧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及花卉研究所等一批农业科技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服务机制,健全以科技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支持力度,强化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第十一节 加快发展低碳产业积极把握省级低碳示范区试点契机,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全面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空间布局、低碳交通体系和低碳生活方式。重点建设以低碳产业为支撑、以低碳产品应用示范为核心的现代低碳示范区。加快培育LED及其他新光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型建筑建材和智能电网等低碳制造业,选择性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等新能源产业,适时发展大气、水污染治理设备等现代节能环保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低碳产业研发、成果孵化、技术展示、人才培训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低碳商务区;鼓励发展旅游休闲、消费配套等生活性服务业,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