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34017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7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 茨淮新河码头报告表(报批稿).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 茨淮新河码头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 2013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

2、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限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茨淮新河码头项目建设单位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葛家德联系人鲁志平通讯地址淮南市南部新区广弘城国际社区联系电话18355401245传 真邮政编码232097建设地点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乡茨淮新河罗集大桥下游630m处立项审批部门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发

3、改交通201374号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类别及代码货运港口(F5432)占地面积(平方米)8000绿化面积(平方米)1200总投资(万元)7224.2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4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项目概况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安煤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按50%股权出资,注册资本40亿元,2010年12月18日成立,属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大型煤化一体化企业。中安煤化项目预计总投资242亿元,规划建设400104t/a煤炭生产矿井、170104t/a煤制

4、甲醇暨转化60104t/a烯烃、60104t/a乙二醇及其上述产品衍生物等项目,销售收入160亿元/年以上。淮南潘谢矿区朱集西矿属中安煤化所辖分公司,主要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提供工业用煤及部分动力煤,矿区至煤化工基地集疏方式为公路、铁路和水运。公路运输:通过S203省道经县道连接S225省道至煤化工基地,里程50km。沿途公路宽约6m,等级较低,破损严重,且需穿越村庄和市区抵达,对市区造成较大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不能作为该项目疏运方式。铁路运输:从矿区新建一条铁路线与淮阜铁路凤台站衔接,可直接抵达煤化工基地,铁路运输里程48km。根据矿区建设进度,2014年投产,因新建铁路前期时间较长(目前为规

5、划阶段),且铁路主管部门允许运量有限(预计100104t/a),不能满足矿区生产要求,铁路运输可作为该项目辅助疏运方式。水路运输:在矿区后方的茨淮新河新建一座散货码头,入淮河后抵达煤化工专用码头,水运里程96km。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价格低等特点,为该项目疏运方式最佳选择,因此,该工程建设是必要的。中安煤化茨淮新河码头项目位于潘集区贺疃乡境内,茨淮新河罗集大桥下游630m处,距朱集西矿3km,拟建4个500t兼顾1000t级散货泊位。2013年3月25日,该项目经淮南市发改委发改交通201374号函同意开展前期工作,设计吞吐量360104t/a(含洗精煤190104t/a,煤矸石170104t

6、/a),使用岸线320m,总投资7224.22万元。建设项目区属淮南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划定的二类环境功能区。据调查,长期以来,我国的港口区域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普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尤其部分老港区,中心区域降尘大,大气污染严重;有的港口TSP占所在城市TSP的50%以上。目前,贺疃乡政府所在地至茨淮新河罗集大桥区域管理混乱,城乡结合部大气环境问题突出。淮南市地表水系属淮河流域,市辖淮河干流76.13km(含北岔110.06km),湖泊水库82.36km2;市辖茨淮新河31.48 km,其中:潘集区辖8.67 km;因市辖茨淮新河长期未受

7、经济社会活动干扰,淮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划为类区,目前,水质仍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环境功能。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政策法规要求,建设项目拟取消河岸煤炭堆场,采取皮带走廊筒仓输煤方式,该法属散货码头密闭抑尘技术措施。然而,茨淮新河码头建设可能破坏河流岸滩及其森林植被,造成区域大气污染和水土流失,灌注桩施工影响地表水质,筒仓输煤方式的皮带走廊两侧噪声污染突出;为此,本评价将在环境调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淮南市相关环境功能区划管理目标,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环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建设项目施工区抑尘、水土保持、灌注桩泥浆填埋等项重点环境工程措施,同时,皮带走廊设计须避开居

8、民文教区,并采取溜槽减振技术措施,控制区域振动噪声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中安煤化茨淮新河码头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中安煤化公司委托,安徽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托后,我公司派员赴拟建项目现场勘察,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依据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规定,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2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组成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个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散货出口泊位,配套建设港区道路等辅助生产设施(见表1)。表1 建设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单

9、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煤炭进口泊位及作业区4个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360万吨。辅助工程水工构筑物4个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泊位配套建设的码头平台、皮带机引桥、装船机支墩、钢引桥。办公楼2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配电房2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加压泵房1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0平方米门卫室1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平方米公用工程供水给水水源由后方矿区给水管道供给排 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产废水(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皮带机廊道及码头面冲洗;生活污水采用罐车送入项目区后方的朱集西矿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外排(运营期未含码头初期雨水、冲洗

10、水、流动人员生活污水,必须在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方案?)供 电项目用电引自市政电网,项目区设置配电房一座储运工程皮带输运系统4台皮带输送机及转运楼筒 仓2个18m筒仓,容积22000m3环保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施工现场设置围栏,施工场地定时洒水抑尘,设置施工场地运输车辆车轮清洗坡槽、车辆篷布覆盖。废水处理雨、污管网、排水沟、沉淀池,施工灌注浆异地深度填埋处置,依托朱集西矿污水处理厂处理(运营期未含码头初期雨水、冲洗水、流动人员生活污水,必须在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方案?)设备噪声治理皮带走廊设计避

11、开居民文教区,采取溜槽隔声、减振等措施区域生态保护划定施工作业区,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岸线水土保持工程采取坡堤30cm厚、7.5#满铺浆砌片石、下垫10cm厚碎石反滤层防护,确保坡堤稳固;码头区域全面绿化和景观建设。(2)码头吞吐量 表2 码头吞吐量一览表序号货种进口运量(万吨)出口运量(万吨)设计代表船型(吨)1精煤-1905002矸石-170500(3)主要货种特性表3 主要货种特性表序号货种堆积密度物理特性备注1精煤0.60.85粉、粒状干态运输,含水率8%2矸石1.51.8粒状干态运输,含水率8%(4)主要设备表4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性能参数1500t/h弧形轨道装船机台

12、4额定效率500m/h21#ab皮带机条2带宽1.0m,带速2.0m/s,机长60m32#ab皮带机条2带宽1.0m,带速2.0m/s,机长60m43#ab皮带机条2带宽1.0m,带速2.0m/s,机长78m54#ab皮带机条2带宽1.0m,带速2.0m/s,机长95m55#ab皮带机条2带宽1.0m,带速2.0m/s,机长95m6颚式阀个4B=1.0m3、工程总平面布置拟建码头工程共建设4个500吨兼顾1000吨级散货出口泊位。本工程主要由码头平台、皮带机引桥、装船机支墩、钢引桥、道路、临时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组成。4个泊位布置成连续的直立式结构,直立式码头平台为高桩梁板结构,码头平台总长30

13、0m,宽15m,平台前沿间隔布置250kN系船柱。每个泊位后方布置一个99m的装船机支墩(共4个)。码头面标高为25.0m,排架间距7.0m。下游端2个装船机支墩间码头平台宽度加宽至24m,可作为检修平台。每个泊位后方对应设置一座皮带机引桥连接至堤后,在迎水侧堤脚外设置一座66m框架墩,堤内设置一座1010m的转运楼,装船机支墩与框架墩间通过20m现浇砼引桥连接,框架墩与转运楼间通过49m钢引桥连接(跨堤部分)。在堤内转运楼通过砼引桥连接至筒仓底部。在检修平台后沿设置一座7m宽的下堤检修道路。拟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4、公用工程(1)供水本项目给水水源由后方矿区给水管道供给,接管点位于

14、筒库分界点处,接管管径为DN100,接管点压力不小于0.2MPa。港区给水管道沿道路敷设,管道管径DN100,生活、生产管网及室外消防采用同一管网,港区管网采用枝状布置,由于受港区外条件限制,只能满足1路进水的要求。码头面每隔30m设置船舶供水栓一个。办公区的消防加压泵房内设置生活给水泵,办公楼顶设置生活水箱,办公楼由生活水箱供水。加压泵房内的生活水泵的型号为:FLG80-125,流量12L/s,扬程20m,功率5.5kw。皮带机廊道及码头面布置洒水栓,用于廊道及码头面的洒水。港区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管道采用承插连接;桥架敷设的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内衬须为无毒的环氧树脂材料,管道采

15、用卡箍连接。室外给水埋地管道开槽埋设,采用砂石垫层基础。(2)排水排水:项目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港区码头面采用排水沟排水,在码头后沿设置排水沟,弧形轨道装船机承台下设置雨水收集池,池内设置潜水泵,后方的沉淀池设置于办公楼附近,其尺寸为LBH=174.22.2m。项目生产废水(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皮带机廊道及码头面冲洗。陆域职工生活污水:采用罐车送入项目区后方的朱集西矿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外排。中安联合关于茨淮新河码头污水处理的承诺函见附件。(3)供电本工程港区内供电电源就近从朱集西矿矿区变电所引二路专用10kv电源到港区配电房。码头范围区内供电负荷不大,用电负荷集中。工程范围内采用38

16、0V/220V低压供电。配电房底高程高于洪水位。港区配电房10KV采用单母线,码头内共设1处配电房,选用干式变压器对码头机械设备及照明供电,变压器为港口远期发展预留一定容量。供电负荷按三级设计,消防电源按二级负荷设计。项目总用电容量为980KW。港区计量方式采用高供高计,所有配电房均采用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5。电力变压器选用SCB10节能型干式变压器,低压开关柜选用抽出式GCK型,高压开关柜选用抽出式KYN28型,码头低压供电采用YJV-1KV型电力电缆,分别引至用电场所。电缆敷设方式采用穿管敷设和局部桥架敷设。(4)照明1)港区均采用电缆穿管敷设方式供电。动力回路采用YJ

17、V-1KV电力电缆。照明回路采用BV-0.5KV塑料铜芯穿管线或BVV-0.5KV塑料绝缘铜芯护套线沿墙敷设。2)码头平台采用25米高杆灯实现大面积照明;道路选用8米杆路灯。照明标准:散货码头平均照度20LX,道路平均照度15LX。3)办公室、值班室采用荧光灯。5、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5 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码头年吞吐量万吨3602设计通过能力万吨393.63设计水位(85国家高程)m设计高水位:24.64m(20年一遇)设计低水位:20.21m(最枯水位)4码头等级吨级500兼顾10005泊位数个46泊位长度m3207码头长度m3008高程m筒仓高程:29.8m

18、,码头面高程:25m,港池底高程:17.0m9陆域面积亩1210用电设备总容量Kwh98011建设周期月1212工程总投资万元7224.22其中建筑工程费万元3292.28设备购置费万元1583.9安装工程费万元715.73其他费用万元1008.39预备费用万元462.02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161.96. 劳动定员及班制表6 项目人员编制表 序号名称班制全年工作天数人数/人1机械司机3300天122装卸工人173管理人员44维修、辅助人员25合计357. 施工进度项目计划施工期为12个月,2013年12月开工,2014年11月交工验收。8. 产业政策符合性由国发第9号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

19、011年本)可知,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可视为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9、规划符合性、选址合理性分析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茨淮新河码头工程位于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乡境内,茨淮新河右岸,罗集大桥下游约630m,顺流而下42Km即可进入淮河。拟建码头距朱集西矿约3Km。茨淮新河是淮河流域内的一条人工渠化河,航道定级为级,航道普查资料表明,茨淮新河常年可通航500吨级船舶,基本达到航道标准。拟建码头位于潘集港区兴疃作业区。兴疃作业区位于茨淮新河右岸罗集大桥下游,现有2个500吨级散货泊位,占用岸线190米,年通过能力40万吨,主要用于腹地朱集煤矿的煤炭出口,规划维持现

20、状。紧邻现状码头下游,规划建设5个500吨级散货泊位,占用岸线500米,规划作业区共形成生产性泊位7个,占用岸线690米。目前水利、城市等规划对本段水域无使用要求,该项目建设符合淮南港总体规划(调整)。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政府已于2013年4月26日下发了关于同意中安茨淮新河码头项目选址意见的复函。安徽省港航管理局已于2013年5月27日以皖港航港函201315号同意淮南中安联合码头二期工程等项目岸线的初步选址。项目选址合理。10、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评价区域属淮南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002020)划定的二类区、淮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2020)划定的类水域(茨淮新河)、淮南市区域环境

21、噪声功能区划(20062020)划定的2类区(贺疃乡政府驻地)、淮南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20042020)划定的“沿淮湖泊湿地调蓄洪与农业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属港口类,项目建设过程及其建成投运后,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环境工程措施,将不会改变该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与生态环境既定功能区管理目标。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建设引发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根据现场勘查,项目陆域现状存在部分农田和树林。码头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项目码头陆域施工将对农田和树林进行破坏,造成项目区生态功能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另外,码头施工过程产生的

22、噪声、扬尘等污染问题也会对项目区生态结构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码头建设期应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和减缓对策,主要包括将项目区树木挖掘后进行异地移植,对破坏的农田进行生态补偿,对施工作业区设置围挡以及适当的洒水抑尘等措施。运营期采取有效的补救和恢复措施如及时实行植被恢复,加强项目区绿化等。码头水域施工过程会扰动水体,污染水质,影响鱼类生存环境,但这种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除。根据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茨淮新河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中,其类型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2.73.4m,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蒸发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丰水期多出现

23、于69月份,枯水期多出现于12月至翌年2月,年水位变幅1.0m左右,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侧向径流补给,蒸发、人工开采及径流排泄为主要排泄方式。本项目运营期现场不设置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期产生的废水通过罐车运往后方的朱集西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可行)。因此,项目运营期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影响的可能性不大。茨淮新河具有农业用水和生态补水功能,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对地下水水位影响甚微,不会对茨淮新河下游沿岸区域农业及生态用水产生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建设项目位于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乡境内,茨淮新河罗集大桥下游630m处;东侧与茨淮新河罗集大桥毗邻,西侧

24、与淮河三级支流尹家沟相连,北测隔茨淮新河与怀远县后小集相望,南侧与古路岗村接壤(见附图1)。2、地形地貌淮南市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淮河南岸由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5001500m,坡度10左右,海拔4075m;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5002500m,海拔3040m,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25003000m,海拔25m以下,坡度平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20003000m,海拔1720m,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舜耕山以南斜坡以

25、下,东为高塘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西为瓦埠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中为丘陵岗地。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为河间浅洼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2024m,对高差45m。建设项目地处淮北平原、茨河与茨淮新河流域冲积平原区。 3、气 象评价区域地处亚热带与温暖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基本特征: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沛,无霜期长,季风显著,雨热同季。年内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控制,晴日多,气温低,降水少;春季,受南北冷暖空气活动影响,气温回升快,降水量增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压偏低,高温多雨;秋季,晴朗天气偏多,时有秋雨连绵。20062010年,

26、平均气温17.0,平均降水量1075.9mm,多年平均日照1075.8h,常年最多风向东风,年平均风速1.6m/s。2009年,主要气象灾害为冬秋旱灾、夏季强对流天气灾害及冬春大雾天气等灾害。冬季出现寒、旱并存的不利局面,越冬作物受灾程度严重。冬季旱情受灾人口558151人,受灾面积60796ha,成灾面积32582ha,绝收面积3750ha。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强度大,势力强,具有极端性。6月5日晚,市出现雷雨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全市普遍出现7到8级大风,其中潘集出现35.9米/秒(12级)瞬时极大风值;19时08分-19时14分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8毫米。此次灾害,全市共倒房8

27、46间,损房3974间,损毁蔬菜大棚500亩,养殖大棚298个,其他大棚236个,受损树木210ha,砸死2头牛,受灾人口41072人,受灾农作物717.4ha,经济损失901.93万元。此次风雹灾害,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为历年罕见。6月14日,市普遍出现8级以上大风,其中关店出现30米/秒瞬时极大风值。此次灾害,全市受灾人口36911人,倒塌房屋125间,损坏房屋1974间,转移安置3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60ha,直接经济损失2340万元。冬、春季节性大雾天气较频繁,大雾日数15天,对出行及交通安全带来不便。4、水 文评价区域主要地表水系是淮河,是淮南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

28、,境内长76.13km,河道宽400m左右,枯水期250300m,丰水期400800m,净水域面积21.5km2;年平均流量813m3/s,最大流量12700m3/s(1954年7月25日),最小流量0.5m3/s(1978年);多年平均流量300 m3/s,多年最枯月平均流量20 m3/s,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53.7 m3/s;多年平均含砂量0.581kg/m3,最大含砂量17.2kg/m3,最小含砂量0.002kg/m3。评价区域地下水分布与江淮丘陵地区地下水分布基本相同。第四纪地层中的潜水和承压水,主要分布在淮河沿岸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淮河南岸洛河与姚家湾以西的地下水呈带状分布在两区

29、,含水层较厚,水量较大,95%保证率可供水6.78m3/s。茨淮新河是淮河流域内具有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综合利用多功能的一条人工河,从颍河的茨河铺至怀远县水泥厂上游2km处荆山南端流入淮河,全长135km,淮南市境内长34km。茨淮新河流域面积5560km2,河道底宽125250m,航道定级等级为五级。在茨淮新河上设有茨河铺闸、插花闸、阚疃闸、上桥闸4个节制闸,拟建工程位于阚疃闸和上桥闸之间,上游距阚疃闸约40km,下游距上桥闸约37km。茨淮新河是治淮以来新辟的较大人工河道,工程于1971年开工,1991年完工。河道底宽125250m,航道定级等级级,枯水季节航道水深2.02.1m,航道宽

30、度7075m。西淝河发源于豫皖交界处的付大庄附近,于凤台县刘集乡淝北村附近汇入淮河,全长165km,流域面积4113km,是淮河北岸主要支流之一。20世纪70年代茨淮新河开挖后,将西淝河拦腰截断,上游2504km2客水汇入茨淮新河,茨淮新河南堤以下的西淝河段长70 km,流域面积1690 km2,来水仍按原流向流入淮河。其中西淝河邵沟沟口至入淮河口段航道长44.35 km,跨利辛、凤台两县,地处淮北平原中西部,地势平坦,自西北略向东南倾斜,河底高程在113.60m。泥河是淮河北岸的一条支流,位于淮南市北部,发源于凤台县境内,经潘集区尹家沟入淮河,流向西北东南,全长60km,流域面积606 km

31、2。其中,袁庄桥下李圩孜段为原泥河河道,长12.8km,河底高程在16.018.0m,弯曲半径800m左右,水深与河宽受季节客水量影响,变化大;李圩孜方拐孜段为人工开凿的排涝引河,流向由北向南,底标高15.014.5m,比降1:14000,底宽35m。方拐孜芦家沟段现为平原洼地,标高20.0m左右。6、生态环境据调查,评价区域的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和水稻土。黄棕壤为晚更新代黄土状沉积物上发育的马肝土层,水稻土为发育在马肝土母质上的潴育性马肝田土层。马肝土质地适中,肥力较高,耕性良好,是主要旱作土壤;马肝田土层潴育层较厚,为育性水稻土。调查区域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其中: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水稻、山芋

32、、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蔬菜、瓜果等。阔叶树种有杨柳、槐、榆、桑、桐等,针叶树种有松、柏;经济林木有梨、桃、杏、李、苹果、石榴、葡萄等。天然植被主要是分布在上窑山、房前屋后与道路两旁的野生灌木与草本植物。市辖淮河干流评价河段浮游生物114种,底栖动物23种,鱼类70余种;全市野生植物139种,主要农作物123种,林果335种;野生动物23种。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131.29km2,其中:风景名胜区69.63km2,上窑森林公园、卧龙山森林公园、南塘森林公园、茅仙洞森林公园57.99km2,长吻鮠自然保护区3.67km2,自然保护区覆盖率5.06%。拟建工程位于淮南市潘集区茨淮

33、新河右岸滩地上,近岸滩地地势较缓,宽约60m左右,滩地与围堤交界处有河道部门种植的防护林,防护林与河岸之间为农田,大堤后方为约3m高的土堆和部分林地。拟建工程陆域后方为农田。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潘集区国土面积600km2,区辖五镇五乡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境内有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潘东矿、潘北矿、朱集矿、朱集西等特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平圩发电公司,淮沪煤电田集电厂等3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2011年潘集区GDP达118.16亿元,财政收入6.65亿。潘集区内有中学23所、小学134所,市立医院有潘东医院、市第五人民医

34、院、淮南第四矿工医院及正在建设的康德医院,乡级卫生院12所。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据调查,近三年,评价区域内未有新建扩建环境污染严重的大型建设项目,为避免重复劳动,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规定,本次评价采用淮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区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评价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见表79)。表7 TSP、PM10环境质量监测浓度值 单位:mg/m3测点日期TSP日均值PM10日均值项目区2013-4-150.6040.3702013-4-160.3020.1752013-4

35、-170.2880.1682013-4-180.2710.1392013-4-190.2610.1452013-4-200.2770.1772013-4-210.3000.202表8 SO2环境质量监测浓度值 单位:mg/m3测点日期7:0010:0014:0016:00日均值项目区2013-4-150.0110.0110.0090.0100.0112013-4-160.0110.0090.0070.0070.0102013-4-170.0080.0090.0080.0070.0072013-4-180.0100.0130.0120.0080.0112013-4-190.0090.0120.0

36、100.0130.0112013-4-200.0090.0080.0070.0090.0092013-4-210.0090.0070.0090.0070.007表9 NO2环境质量监测浓度值 单位:mg/m3测点日期7:0010:0014:0016:00日均值项目区2013-4-150.0660.0620.0420.0910.0532013-4-160.0880.0380.0420.0860.0862013-4-170.0660.0700.0760.0720.0832013-4-180.0300.0440.0530.0310.0672013-4-190.0810.0740.0800.0430.

37、0512013-4-200.0680.0660.0870.0400.0352013-4-210.0710.0330.0840.0360.053由上表可见,SO2、 NO2小时及日均浓度均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TSP、PM10日均浓度均不能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水环境建设项目区域地表水体是茨淮新河,根据淮南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茨淮新河水体水质现状见表10。表10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单位:mg/l 除pH外)采样点名称监 测pH值SSCODBOD5氨氮石油类日 期mg/Lmg/Lmg/Lmg/Lmg/L码头上游500米处2

38、013-8-218.5420121.400.4320.042013-8-228.5317111.470.4190.04码头下游500米处2013-8-218.0716142.380.4600.042013-8-228.0318132.080.4280.04码头下游3000米处2013-8-218.4519122.260.3460.042013-8-228.4021132.440.3220.04说明:“SS”只作为本底值对比考核指标。监测结果表明,茨淮新河水质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体标准的要求。3、噪声环境:根据淮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11:表

39、11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测点编号监测日期123测试结果Leq(A)dB2013-8-21昼53.757.553.2夜45.647.745.92013-8-22昼54.157.253.8夜45.347.345.6)景数物,外000.88,上规模0.34由表11可见,各监测点噪声昼、夜间均能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陆域植物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原始植被经过人为垦殖,现存较少,大都是经过人类耕作熟化而形成的农田生态系统。评价区植被生境类型主要有农田、人工林、草地撂荒地以及灌木植被。1)农田生境:主要为种植作物,如小麦、玉米、花生等,夹杂少

40、量的蚕豆、甘蓝型油菜等,农田基本沿河岸分布。2)人工林生境:主要乔木树种是小叶杨,全部为栽培的人工林,林下无灌木层,有少量的草本植物分布,种类十分单一;主要分布在茨淮新河沿河大堤的两侧以及附近的村庄内。3)草地、撂荒地:主要有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猪殃殃(Galium aparine)、苍耳(Xanthium sibiricum)、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等,分布在沿河大堤斜坡、河岸边、人工林林下层以及少量的农田撂荒地。4)灌木植被:主要为枸杞(Lycium chinense)、构树(Bro

41、ussonetia papyrifera),分布在沿河大堤斜坡、河岸边、人工林边缘。(2)鱼类资源根据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茨淮新河鱼类资源主要包括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等。从科、种分布情况看,鲤科鱼类为该区域优势资源。茨淮新河主要经济鱼类为青鱼、草鱼、鲢鱼、鳊鱼、翘嘴白、银鱼、毛鱼、黄鳝、泥鳅、青虾、白虾、鲤鱼、鲶鱼等。(3)两栖爬行动物评价区偶见黄鼠狼、刺猬、野兔等,蝙蝠、老鼠较为常见。常见的禽类有麻雀、鹌鹑、燕子等。大雁、鹰、 野鸭、野鸡等偶而可见;鸳鸯、鹭鸶、刁鱼郎、喜鹊、斑鸠、啄木鸟、白头翁、相思鸟、画眉、稻鸡、翡翠鸟现已基本绝迹。甲贝类有虾、蟹、螺、蚌等。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草

42、虾大量减少。爬行类有龟、蛇、壁虎等。由于大量捕捉,龟、蛇已大量减少。两栖类有青蛙、蟾蜍等。昆虫类有蜂、蝶、蜻蜓、螳螂、蚂蚁、蟋蟀、蝼蛄、蚱蜢、蚜虫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现有环境功能,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 保护茨淮新河水体水质现状不被降低。(2) 保护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3) 保护评价区域环境噪声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表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保护对象方位距厂界距离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项目区/GB3095-1996二类区地表水环境茨淮新河N50m中型河流GB3838-2002中类水域声环境厂界/厂界外1m/GB3096-2008中的2类生态环境基本农田S约80m/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区域环境空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表13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编号污染因子环境质量标准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1SO21小时平均0.50日平均0.152NO21小时平均0.24日平均0.123PM10日平均0.154TSP日平均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