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34356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 建设方案-规划分院版2016.6.1.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5、建设方案 第5章 建设方案5.1 建设条件5.1.1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1、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项目位于合肥市南部庐江县境内,北纬31113113,东经11721(或18)11732之间。公路选线范围内地形起伏较小,整体地势极为平坦,地面高程为421m,地形坡降1/80001/10000;评估区在区域上属沿江丘陵平原的江北波状平原。评估区微地貌类型为河漫滩、河间坡平地,评估区全区分布有全新统、上更新统的松散堆积物,其岩性为粉质粘土、粘土。本项目.图5-1 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图2、地质及地震(1)地层区域地层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下场子地层分区。区内地层发育较全(图5-1、表5-

2、1)。表5-1 区域地貌简表类型特 征平原河漫滩主要分布在区域东部,黄陂湖下游、白湖农场及其南部河间坡平地主要分布在庐江县东、南部至白湖镇之间区域丘陵中丘主要分布在缺口镇及周边高丘主要分布在庐江县北部治父山周边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5-3图5-2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图5-3 区域基岩地质图 5、建设方案表5-2 区域地层简表界系地层名称代号厚度(m)岩性特征新生界第四系芜湖组Q4w0-31岩性主要为细-粉砂、粉砂质粘土、淤泥、砂质粘土下蜀组Q3x5-49粘土,含铁锰质小球戚家矶组Q2q9-11蠕虫状粘土、砂质粘土中生界白垩系杨湾组K1y800-1618紫红色砂岩、泥质粉砂岩、

3、泥岩夹薄层石膏双庙组K1s546砂砾岩、泥岩、凝龙角砾岩、粗面玄武岩侏罗系周公山组J3z560紫红、灰白色中厚层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夹细砂岩、粉砂岩罗岭组J2l100-1000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长石砂岩、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钟山组J1z989底为砾岩、含砾砂岩,下部为砂岩夹炭质页岩、粉砂岩,上部为砂质页岩、粉砂岩、泥岩三叠系南陵湖组T1n160-516下部为深灰色薄-中厚层灰岩夹紫红色灰岩,上部为青灰色薄-中厚层灰岩殷坑组T1y82黄绿色钙质页岩为主,夹灰黄、灰色泥灰岩古生界二叠系龙潭组P2-3l61-104下部为黑色页岩,中部灰黄、灰黑色粉砂质页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弧峰组P2g10-2

4、5深灰、灰褐色薄层硅质岩、硅质页岩,局部夹钙质页岩。栖霞组P2q170底部为黑色泥岩夹煤线,下部为沥青质泥晶灰岩,中部为含燧石结核微晶灰岩,上部为硅质岩,顶为灰岩泥盆系五通组D3w17-160杂色砂质页岩、泥岩、粉砂岩夹中厚层细砂岩志留系坟头组S1f115-401黄绿、灰黄色长石石英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高家边组S1g25-889黄绿色页岩、泥岩夹细砂岩奥陶系五峰组O3w1-13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硅质夹炭质页岩汤头组O3t4-10灰黄、黄绿色薄-中厚层钙质泥岩、泥灰岩宝塔组O3b27下部褐黄色似瘤状中厚层灰岩,中部灰、肉红色龟纹裂纹泥晶灰岩、上部灰黄、棕红色瘤状灰岩牯牛潭组O2g5-38微红

5、、黄灰色中厚层灰岩、瘤状灰岩红花园组O1h24-67灰、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砂屑、生物屑灰岩、白云质灰岩仑山组O1l59-83灰色厚层含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寒武系炮台山组2p140-156鲕粒白云岩、砂屑白云岩、泥晶白云岩、泥岩、钙质泥岩幕府山组1m41-105砾屑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夹硅化灰岩荷塘组1h419下部炭质页岩、石煤层,上部黑色岩质页岩、硅质泥岩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Z2d251-487深灰色薄-厚层沥青质微晶灰岩、含沥青质硅质灰岩青白口纪西冷岩组Qnx878变石英角斑岩、石英片岩、变熔凝灰岩、绢云石英片岩、纪泥石英片岩(2)岩性评估区隐伏基岩由白垩系下统杨湾组(K1y)、侏罗系中统

6、罗岭组(J2l)及下统钟山组(J1z)砂岩、粉砂岩组成;松散层主要由第四系(Q)组成,最大厚度15m。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内地层由老到新描述如下:1、侏罗系(J)侏罗系下统钟山组(J1z),厚989m,岩性底为砾岩、含砾砂岩,下部为砂岩夹炭质页岩、粉砂岩,上部为砂质页岩、粉砂岩、泥岩。侏罗系中统罗岭组(J2l),厚1001000m,岩性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长石砂岩、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2、白垩系(K)白垩系下统杨湾组(K1y),厚8001618m,岩性为紫红色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夹薄层石膏。3、第四系(Q)上更新统下蜀组(Q3x)岩性为灰白、灰黄杂色粘土、粉质粘土,普遍含铁锰结核。

7、垂向裂隙较发育,具良好的粘、塑性。第全新统芜湖组(Q4w)上段为棕黄、灰黄色砂质粘土,灰色淤泥质粘土,厚0.57.5m;下段为灰黄、浅灰色砂质粘土,青灰、灰黄色中粉砂、砂砾石,厚2.03.1m。综上所述,地层岩性条件为:岩性岩相变化小。(3)地质构造评估区地质构造主要为独山-东汤池断裂、滁河断裂、龙骨山断裂。综上所述,地质构造条件为:地质构造较复杂,有多条断裂分布,岩体较破碎。本项目 图5-4 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构造图3、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项目区域内河流属长江水系。河流主要有县河、白石天河、塘串河、兆河、西河、金牛河、马槽河、罗埠河、瓦洋河、黄泥河、罗昌河、柯坦河、界河等14条。其中境北杭

8、埠河、境东兆河、境南界河为跨县界河。区域内人工沟渠交错,水网密布,构成较为发达的地表水系。兆河:是引江济巢工程中引江济巢的一部分,又名塘串兆河,属人工河道,兆河航道建设规模为建设级标准航道56.7km,其中利用输水渠道24km,扩挖兆河河道7.8km,疏浚巢湖湖区航道24.9km;建设1000t级船闸1座,改建、新建桥梁3座,锚地2处,航标48座及支持保障系统。 兆河 黄陂湖西河:西河上承庐江县境黄陂湖水系来水,干流从缺口开始,向东流,至横山折北流,至黄姑南又折东流;经梁家坝右纳郭公河,至湖陇北右纳湖陇河,至襄安镇南左纳永安河;至凤凰颈,右岸有引河向南经凤凰颈闸通江,凤凰颈闸建于1952年,主

9、要为引江水灌溉和汛后向长江排水,汛期一般不起排洪作用。西河续东又折东北流,至无为县长坝,左纳花渡河;经田桥至黄雒河口注入裕溪河。黄陂湖:黄陂湖,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城东南615公里处,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县河常年夹带大量泥沙流入湖内,日久天长,湖底平浅,水位不高,湖水常泛一层微黄涟漪,故得名 “黄陂湖”。湖区纵径10公里、宽3.5公里。水位10米时,相应水面积37.9平方公里。该湖纳瓦洋河、失槽河、黄泥河、县河诸水,过缺口大桥后分流:东流入西河,北流经塘串河过白湖、兆河入巢湖。黄陂湖周岸曲折,堤埂沙冲积土,黄泥河、瓦洋河。(2)地下水评估区内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的不同和赋存条件的差异,可分为松散岩类孔

10、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两类(表5-3)。表5-3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组划分一览表地下水类型地层代号主要岩性松散岩类孔隙水Q4 、Q3粉质粘土、砂、粉土碎屑岩类裂隙水K、J粉砂岩、中细砂岩、含细砾粗砂岩1、松散岩类孔隙水1)水量中等的孔隙含水岩组(单井涌水量1001000m3/d)分布于线路河漫滩段,由第四系全新统芜湖组(Q4w)冲积物组成,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中粗砂、粉细砂,厚度3.110.8m,根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井涌水量1001000m3/d,地下水位埋深1.55.69m,地下水位年变幅1.59m,矿化度0.493g/L,PH值7.5,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2)水量极贫乏的孔隙

11、含水岩组(单井涌水量10m3/d)分布于线路河间坡平地区域,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下蜀组(Q3x)的粘土,根据民井抽水试验资料,单井涌水量10m3/d,地下水位埋深3.010.0m,矿化度0.5g/L,PH值7.2,水质类型为HCO3CaNa型。2、碎屑岩类裂隙水水量极贫乏的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单井涌水量10m3/d)由侏罗、白垩系砂岩、泥岩等组成,含水岩组埋藏于第四系以下,富水性弱。单井涌水量小于10m3/d,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g/l,多为HCO3-Na型水。(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直接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岩性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所以项目区域内地下水的

12、补给、径流、排泄方式等亦有差别。4、地震本区位于扬州铜陵地震带,地震活动较频繁,但不强烈;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5-5),K0000K3600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线路K3600K21872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本项目图5-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安徽片区)综上所述,评估区所在的地区地壳运动以缓慢沉降为主,破坏性地震也有发生,但频率不高,新的断层构造弱发育,区域地壳稳定性一般较好。5、气候评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

13、著。具有“春暖、夏热、秋爽、冬寒”的四季气候特征。根据庐江县气象局多年资料统计(1949年2015年):多年平均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为41.2C(1959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16 .6(1969);多年平均降水量989.8mm,一周最大降水量371.3mm(1968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11.6mm(1968年),多年平均蒸发量1395.0mm,多年平均地温1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148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26天,多年平均冻土深度8cm左右。常年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四季盛行;春季、夏季盛行东-东南风,秋季、冬季盛行东北-东风;3-9月份风速2.8-7.7m

14、/s,年平均风速3.1m/s。6、特殊土体土层评估区内的特殊土体为膨胀土、软土。(1)膨胀土评估区内河间坡平地广泛分布第层土体,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下蜀组(Q3x)粉质粘土,黄褐色,稍湿,含铁锰质结核、钙质结核,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主要矿物组成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亲水性矿物,其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根据S319军二路(泉水至黄姑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层土体自由膨胀率(ef)为40.0%50.0%,具弱膨胀潜势。(2)软土软土主要分布于沿线的河流漫滩地段,埋深0.10.5m,厚0.37.5m。天然含水率在35.3%,液限34.7%,天然孔隙比(e)1.02,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液性指数1.

15、21,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5070kpa。由于软土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变形,所以对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条件为:岩土体结构较复杂,工程地质性质较差。5.1.2 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1、城镇规划对公路选线的影响对本项目影响较大的城镇规划主要是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庐江县总体规划及白湖镇总体规划。布设方案时,要尽量不切割城镇规划,并与规划相结合,做到不与城镇规划冲突,又便于地方交通利用。(1)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合肥市中心城区将规划构建由“一个主城、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组成的“141”多中心城市空间体系

16、,由城市中的生态廊道分隔,周边形成多个特色小城镇。为提高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巩固合肥区域中心的地位。规划提出以国家、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扩大与增强合肥的对外交通联系。本项目起点接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向西北可接S103合铜路及G3京台高速公路,继续向北可达“滨湖新区”工业组团;另沿二军路至军埠可接国道G206,继续向北可达“西南组团”工业组团。项目的建设对加强庐江县东部地区与合肥市“滨湖新区”和“西南”工业组团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5-6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及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图示合肥空间战略构建了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本项目起点位于“巢南时尚休闲旅游区”内,合肥市也致力于建设

17、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示范区,为此,应结合县域山水资源优势,构建沿山沿湖生态保育与旅游区。(2)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建设区规划庐城镇居县境中部,城区是中共庐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庐城镇政府驻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庐城周围自北而南分别有塔山、马尾山、福泉山、棋盘山,冲、塝、畈相间,西为岗畈,北部圩田。罗埠河及舒庐干渠的庐北、庐东分干渠分别穿境南北,移湖水库坐落其中。主要矿产有紫砂岩、铅锌、耐火粘土、高岭土、云母矿等资源,福泉山的铅锌、高岭土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城内有周瑜墓园、武壮公祠、捧檄桥、金刚寺等人文景观。1991年前城关镇设4 个街道会,1992年撤区并乡时,移湖乡、马厂乡、晨光

18、乡并入城关镇。2004年城关镇更名为庐城镇。2005年,罗埠乡并入庐城镇后,庐城镇总面积16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630公顷;镇辖26个村、12个社区;总人口147128人,其中男75577人、女71551人,农业人口79553人、非农业人口67575 人。图5-7 庐城镇规划图本项目起点接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即与庐城规划骨干道路相契合,最终形成混合式道路网,对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庐城镇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规划白湖镇,被誉称“皖中重镇”,鱼米之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合(肥)巢(湖)芜(湖)三地交界处,辖原“一镇两乡”行区。白湖镇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合九

19、铁路庐江站及合铜、沪蓉高速公路近在咫尺,319省道、裴桂省际公路及长江二级支流西河穿境而过,庐铜铁路即将开通,水陆交通运输日显快捷。以社区创建为载体的小集镇建设初显成效。教科文卫事业蓬勃兴旺。邮政通讯、广电事业日臻完善。多年以来,白湖镇坚持走打造“三色”工程、发展四大产业的农业强镇之路,全面兴起了以“柳风”荸荠、“金坝”芹芽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以水产、水禽、水生为代表的蓝色“三水”产业,以优质高效特色蔬菜、菌菇为代表的白色篷膜产业,以车船运输、餐饮娱乐为代表的社会服务业。四大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成为支撑农业区域经济的四大支柱。特色农产品荸荠、芹芽同时获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标志认证,“金

20、坝”芹芽获得国际农博会(2001)名牌农产品、国家级生产发明专利及省名牌农产品、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诸多殊荣。产业兴旺带动了百业兴起、社会稳定与市场繁荣。杨柳圩区境内,沃土肥美,绿茵如织,柳杨如烟,机帆穿翠,景色宜人;黄陂湖万亩生态水面,碧波泛绿,芦苇滴翠,百鸟翔集,鱼蟹丰硕,口感鲜美。图5-8 白湖镇规划图本项目沿白湖镇规划区南侧外围通过,过白湖农场及兆河后于无为县交界处接老路。2、公路、铁路等综合运输网布局对公路选线的影响(1)公路:选线区域内综合运输网初具规模,公路网较为发达,国道G206、省道S316巢庐路及S103合铜路等构成本项目区域内的交通干线网络;项目区域内地方路网还有庐江县南

21、外环、东外环、县道X071等低等级道路。(2)高速公路:本项目西侧为南北走向G3京台高速公路,路线布设起点距高速庐江互通较近。(3)铁路:建成合九铁路、在建庐铜铁路及规划合安九客专分布在选线区域内,项目选线时要充分考虑与综合运输网的合理衔接,实现铁、陆中转联运,提高综合运输效率。3、影响路线方案的其他因素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引江济巢工程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第一步,按级航道标准建设,从长江枞阳闸提水至巢湖这段,全长110公里,估算投资90亿元,可有力改善巢湖水生态,同时可满足合肥滨湖新区及巢湖市的

22、工业、景观等用水需求,也为下一步引江济淮工程奠定了基础。兆河是引江济巢工程的一部分。又名塘串兆河,在引江济巢工程中规划建设级标准航道。本项目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兆河通航及沿线居民的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公路运营期的噪音、污染对沿岸带来的不利影响。5.1.3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本项目处于丘岗地带,土源丰富,沿线水系发育,沟、塘及河流众多,水源充沛,沿线水陆交通方便,材料运输大多有地方道路可以利用,仅需在道路附近修建少量便道。1、石料舒城县马河口春秋乡玄武岩石料厂:该料厂距舒城县南13公里,料场石料储量丰富,石质坚硬致密,质量较好,年产20万吨优质玄武岩。料场靠近舒城至庐江公路边,交通方便,道路

23、良好。巢湖市散兵镇石料厂:该厂日产量大,料场交通方便,可通过省道S316运至工地。庐江陶冲石料厂:该厂位于庐江陶冲镇,规模较大,产量较高,交通方便。2、砂裕溪口码头砂料场:该料场砂料主要从湖北省黄石市和江西鄱阳湖地区沿长江水运至裕溪口码头集中堆放,再由码头用汽车运至本项目。砂料为中粒江砂,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砂质纯净,质量较好。3、水项目毗邻巢湖,区域内水系发达,沿线还有较多的沟、渠、塘和人工机井,水质较好,未受污染,对构造物不产生腐蚀作用,可用于工程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以打机井水源饮用为宜。4、石灰巢湖散兵石灰厂:该厂位于巢湖市西南侧,距巢湖市15公里,材料来源于散兵,就地开采,所用

24、材料为石灰岩,立窑烧制,石灰厂储量丰富,供应量能满足工程需求,所烧制的石灰质量稳定合格,可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石灰厂位于巢湖至庐江公路边,可用汽车运输,交通方便,路况良好。可用于本项目路基、路面工程。5、水泥巢湖水泥厂:该厂位于巢湖市,规模较大,生产多种标号水泥,产品规格齐全,质量稳定优良,为国家产品质量免检企业。水泥产品可用于本项目路基、防护及沿线设施,交通方便,路况良好。6、工程用电沿线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7、钢材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该公司规模较大,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规格齐全,质量稳定优良。8、沥青安徽环宇公路沥青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和芜湖市公路

25、管理局共同投资兴建的大型沥青中转及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生产企业。主要经营进口和国产重交沥青,研制并生产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等产品。它位于芜湖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占地4万平方米,目前日发油量1500吨,年周转量1520万吨。可用于本项目路面面层。9、运输条件区域内交通便利,汽车运输可作为筑路材料的主要运输手段。5.1.4 拟建项目与相关路网的衔接1、与公路网的衔接拟建项目位于江淮地区,起于庐江县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路线自西往东,终点位于庐江与无为交界处无为黄姑村;项目建成后与现状二军路及沿线众多县乡道沟通,并可利用沿线地方道路与G3京台高速公路沟通,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衔接合理、运输

26、高效的公路网络。2、与铁路的衔接已建成的合九铁路、在建庐铜铁路及规划合安九客专分布在项目区域内,拟建项目通过沿线交叉县乡道等与铁路站场衔接,充分发挥公铁之间的优势互补功能,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竞争、协调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3、与水运的衔接项目区域内兆河为较大河流,项目跨越兆河段为III级航道。4、与航空的衔接本项目起点接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向西北由庐江互通上G3京台高速,通过京台高速及合肥绕城高速向北可以连接合肥市新桥国际机场,实现陆空中转联运,提高综合运输体系效率。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与区内综合运输网有机结合,加强区内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大大提高区域综合运输网的服务水

27、平和运输效率。5.2 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1、起点论证既有老路S319军二路白湖至无为段现状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m,路面宽9m)且修建年代较为久远,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该路段的所承受的交通压力逐步增大,已经不能满足交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项目起于庐江县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路基宽度60m),可以较大程度上缓解庐城镇区内部交通压力,作为区域分工合作的快速运输通道,符合庐江县城整体规划;由起点位置向西南方向由庐江南互通可快速驶入合铜黄高速公路,向西北方向沿现状S319经庐江互通可驶入G3京台高速公路,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衔接合理、运输高效的公路网络,因此项目

28、起点位置较为明确。图5-9 本项目起点位置2、终点论证本项目终点位于庐江与无为交界处无为黄姑村,线路终点段接老省道S319(庐江县与无为县交界处),因此项目终点位置较为明确。图5-10 本项目终点位置5.3 建设方案比选5.3.1 主要控制因素依据项目选线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条件以及本项目与相关路网的关系等因素的分析结果,影响本项目路线走向的主要控制因素有:(1)项目沿线庐城镇、白湖镇规划、村镇居民点、学校、农林布局等。(2)项目沿线重要设施的影响。主要有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起点)、黄陂湖、县道X071、三连圩、白湖农场、兆河、庐江与无为交界处(终点)。5.3.2 选线原则依

29、据上述的主要控制因素,拟定本项目的总体选线原则如下:(1)路网布局要合理。路线应尽量短捷,以缩短公路主骨架的营运里程和建设里程,降低造价及运输成本,提高公路经济效益。(2)考虑与沿线乡镇的连接,结合其发展规划,做到与各城区规划相协调,以充分吸引交通量,发挥本项目做为区域公路主骨架的作用,为项目区域的发展服务。(3)为充分发挥建设公路的作用,新线应尽可能与路网相配套,通过合理布设线位及交叉,解决好地方交通进出和过境交通通过等问题,发挥各自的运输功能。(4)重视环境保护,路线走向应与地形地貌相配合,路线要尽量避开水源地、学校、医院、文物古迹、风景区等环境敏感区域。(5)路线应尽量减少大填大挖,注意

30、保护环境。(6)尽量少占耕地,减少拆迁建筑物。5.3.3 各备选方案概况根据路线总体走向及地形地貌条件、城镇规划以及项目的功能定位,本次研究首先拟定了两个方案进行比选。虽然沿现状老路布设较节约用地,但考虑现状S319老路技术指标较低,且改建一级公路断面相对老路较宽,穿过白湖镇及白湖农场街道段时拆迁较大;又结合远期施工交通组织较困难,对沿线居民出行影响较大,综合地方意见不采用老路全线改建方案。方案一:本项目起点接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向东延规划黄陂湖北侧环湖路布设至县道X071;过罗屯村进入白湖农场圩区,跨兆河后继续向东延伸过李圩小墩;跨振兴沟后穿过杨柳圩西城村南部,于周村接老路终于

31、庐江与无为交界处(无为县黄姑村),路线全长约21.872公里。图5-11 方案一路线图主要控制点: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起点)、庐城镇、白湖镇、黄陂湖、县道X071、白湖农场、三连圩、兆河、庐江与无为交界处(终点)。方案二:本项目起点位于庐江县白湖镇泉水小学附近接改建的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为减少新增用地规模,起点至白湖镇规划区段路线沿老路布设;考虑白湖农场街道两侧拆迁规模较大,于三塘沿新线向东南方向延伸,经白湖农场、三连圩,跨兆河;于大宛墩沿现状二军路布设,经蒋家湾、西城村,终点为庐江与无为交界处(无为县黄姑村),路线全长约19.027公里。图5-12 方案二路线图主要控制点:改建军二

32、路庐城至汤池段(起点)、庐城镇、白湖镇、县道X071、白湖农场、三连圩、兆河、庐江与无为交界处(终点)。5.3.4 方案比选1、方案一(K0+000K21+872.170)优点:(1)起点接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及东外环交叉口,符合地方规划要求,有利于带动庐江县城过境交通,缓解城中交通压力;(2)构成本区域内庐江至无为第二通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路服务水平低的弊端;(3)全线技术指标较高;(4)全线为新线布设,拆迁规模相对较小;(5)全线为新建路段,施工中对沿线居民出行影响较小;(6)路线距黄陂湖较近,可适当带动环湖旅游产业。缺点:(1)全线为新线布设,新增用地规模较大;(2)全线较方案二增加约2

33、.845公里,总体工程规模相对较大。2、方案二(AK0+000AK19+026.906)优点:(1)新建路线里程较短;(2)局部路段沿老路布设,减少新增用地规模。缺点:(1)路线沿白湖镇中老路穿过,沿途拆迁较大;(2)局部利用老路,技术指标较低;(3)施工期间老路保通协调难度较大,行车安全性较低。表5-3 主要技术指标比较表指 标 名 称单位方案一方案二公 路 等 级四车道一级公路设 计 速 度公里/小时80路 基 宽 度米24.5/4524.5/40行 车 道 宽 度米223.75/223.75+23.50223.75平曲线最小半径米2500600竖曲线最小半径凸米50004500凹米500

34、05700最 大 纵 坡%2.912.50最 小 坡 长米300330表5-4 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项 目单 位方案一方案二桩号K0+000K21+872.170AK0+000AK19+026.906路线里程公 里21.87219.027征地亩2893.822014拆迁平方米1730042800土方量千立方米2428.035(填)/451.565(挖)2302.375(填)/0.915(挖)路面千平方米594.775442.075防护工程百立方米325.30121.60PHC管桩 A400(95)米610464277022桥梁米座2530/172278/11平面交叉处53(含右进右出30处)54

35、(含右进右出31处)涵洞通道道194168投资估算万 元163773.6875129699.0376每公里造价万 元7487.82406815.5038综合分析认为,虽然A线方案路线较短、总体工程规模较小且投资较低,但利用老路且符合白湖镇规划要求技术指标较低,施工期间老路保通协调难度较大,且对当地居民出行影响较大;K线方案路线长度虽略长,工程规模及占地较大,但能与已建成的南外环及东外环相接,符合地方规划要求,有利于带动庐江县城过境交通,缓解城中交通压力;全线为技术指标较高的新建段,在带动环黄陂湖旅游业的同时,构成本区域内庐江至无为第二通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路服务水平低的问题;经综合比较,选择

36、K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5.4 推荐方案概况5.4.1 路线1、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本项目起点接庐城镇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向东延规划黄陂湖北侧环湖路布设至县道X071;过罗屯村进入白湖农场圩区,跨兆河后继续向东延伸过李圩小墩;跨振兴沟后穿过杨柳圩西城村南部,于周村接老路终于庐江与无为交界处(无为县黄姑村),路线全长约21.872公里。主要控制点:已建成南外环与东外环交叉口(起点)、庐城镇、白湖镇、黄陂湖、县道X071、白湖农场、三连圩、兆河、庐江与无为交界处(终点)。2、安全设施按照部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标准对全线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重新进行设计,设计中根据交通流

37、向分析、结合路容、路貌考虑,确保行车安全与沿线路、景、物交织协调,营造一个安全、流畅、舒适、优美、经济的公路交通环境。本项目安全设施有护柱、道口标注和桥梁中的路侧护栏。护柱设置于桥头左右两侧各15米、高填方路段及其他危险路段;道口标注设于公路沿线较小交叉路口两侧,每侧各一根;桥梁中的路侧护栏设置于桥梁两侧。本项目交通管理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等。交通标志、路面标线的设置按照国标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执行。交通标志是车辆在公路行驶中的重要信息来源,标志的设置应合理、齐全,便于驶入公路的车辆安全快速的到达目的地,分为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路标志、辅助标志等。标线分为行

38、车道边缘线及路面中心线等。行车道边缘线用来表示行车道的边界,采用白色常温溶剂型路用反光材料,实线画法。5.4.2 路基工程本项目为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一般路基段路基宽度24.5米,庐城城镇段路基宽度45米。本项目大部经过圩区,沿线软土分布广泛。为保证该路段路堤的施工安全、营运稳定,保证路面要求的平整度,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黄陂湖段断面设计时充分结合附近自然景观特色,坡口、坡脚取消折角,采用贴切自然的曲线过渡,避免硬性“切割”地形,减少人工改造的痕迹,保持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力求将公路与景致融为一体。1、路基横断面填方路段:本项目边坡高度均小于10米,边坡采用一坡到

39、底,坡脚流线形衔接原地面,坡率采用1:1.5。路线经过黄陂湖段,横断面设计时为考虑景观效果,采用草皮沟,黄陂湖侧边坡坡率放缓为1:2。挖方路段:本项目为土质挖方,边坡坡率根据土质,沿线填挖平衡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考虑挖方高度较小,挖方坡率为1:1.5,坡顶采用圆弧过渡。一般路段24.5米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0.75米土路肩+2.5米硬路肩+23.75米行车道+中央分隔带3米(包括20.5m路缘带)+23.75米行车道+2.5米硬路肩+0.75米土路肩。庐城城镇段45米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3.5米人行道+4.0米辅道+2米侧分带+12米机动车道(包括20.5m路缘带)+2米中央分隔带+12米机动

40、车道(包括20.5m路缘带)+2米侧分带+4.0米辅道+3.5米人行道。2、路基填料拟建场地为高液限粘土,根据项目沿线公路建设经验,具有弱膨胀趋势,为弱膨胀性土,不能直接用来填筑路基,必须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因此,设计采用掺灰进行改性处理。填方路段路床上部40cm采取8%石灰改善土,路床下部80cm采取6%石灰改善土,路堤采取4%石灰改善土。3、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路基处理l 膨胀土:设计采用掺灰的方法进行改良处理。根据路基土力学试验资料,膨胀土掺灰后明显降低其胀缩性,起到良好的改性效果,使其各项指标均满足路基使用要求。该范围中上路床采用8%石灰土,下路床采用6%石灰土,其余采用4%石灰土填筑。

41、l 不良地质路段:本项目路线穿越圩区,软土发育,以软塑流塑状的低液限粘土,属浅层软弱土。根据前期地勘资料,沿线均分布有软土。本项目对于厚度小于3.0米路段,考虑软土地质条件及工程特点,采用换填处理;对于大于3m路段,一般路基段采用水泥搅拌桩桩处理,桥头等构造物段采用PHC管桩处理。4、 防护排水工程路基防护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在深入分析本项目地形、地质、地貌特点基础上,选择在技术、经济、工艺、经验和效果各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的防护方案。穿越黄陂湖段着重加强景观效果。1) 防护设计标准 一般路堤坡面高度不大于3米时,坡面防护采用草灌混植防护,坡面高度大于3米时,坡

42、面防护采用拱形护坡防护。当H=3m时,结合附近路堤的防护形式,灵活选用,保证局部路段上防护形式的统一美观。 穿越水塘区的路基边坡下部设浸水护坡,上部采用喷播绿化防护或拱形护坡防护。 桥两端路堤受洪水冲刷时,洪水位以下边坡采用实心混凝土预制块满铺防护,护坡基础埋深1.0米,防护长度一般为10 m,上部进行绿化防护;分离立交桥两端铺砌空心混凝土预制块,在裸露部分植草皮。 横坡较陡的路段,采用矮墙防护坡脚。 路基边坡绿化全部采用乔灌草藤立体结构的生态建设方案,采用多物种生态恢复措施,以形成自然、和谐并具有较强生态能力的植被结构为目标,考虑道路绿化景观的线性布局,采用统一和变化相结合的物种配置原则,丰

43、富边坡景观。 对于挖方段路基,挖方坡率为1:1.0,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采用柔性化的生物防护措施,并在边坡绿化中尽量做到草、灌混播。当坡面高度大于3米时,坡面防护采用拱形护坡防护,坡脚加路堑矮墙减少占地。2) 排水设计标准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综合设计,使多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通畅的完整排水系统,达到保护路基的作用。采用矩形盖板边沟、预制拼装排水沟等排水构造物,既有利于路容美观,又能保证行车安全,施工工艺简单,便于养护,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路堤排水设计全线在路堤边坡高度H0.74米路堤段设置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截面形式及尺寸根据流量计算确定采用梯形排水

44、沟。截面尺寸为底宽0.6米,顶宽0.9米,采用10厘米厚C25混凝土预制。纵向排水沟设置于边坡坡脚外1.0米(护坡道),汇集路面水和边坡径流。纵向排水沟控制在300米长以内设一出口,出口处与自然沟渠、河、塘等沟通,或通过涵洞和设置横向排水沟,使排水沟内的水引至路基范围以外。不直接排入附近饮用、保护水体,无法避免时,增设净化池。经过黄陂湖路段考虑景观需求,尽量减少圬工外露,采用草皮沟方案。 路堑排水设计路堑边沟采用明盖板边沟,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边沟下设置渗沟。明盖板边沟沟身采用C25混凝土现浇,盖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沟底纵坡尽量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小于0.3%。在纵向、横向填挖交界处及挖方段

45、设置渗沟截排地下水,保证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城镇段排水设计设立雨污水口,通过构建完善的地下排水体系排出路面汇水。5.4.3路面工程1、自然区划本项目全线属于3区。2、设计原则及依据路面设计应根据本项目的功能、使用要求及所处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结合地区路面建设经验以及沿线筑路材料的供应情况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设计中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方案的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比选。 3、设计标准本项目为一级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轴重。4、设计累计轴载及设计弯沉设计弯沉:将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标准轴载100KN,根据交通量预测,15年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e=1.928107,路面设计弯沉Ld=600Ne-0.2AcAsAb=20.9(0.01mm)。5、路面设计的结构参数路面设计结构参数:统一采用圆柱体试件测定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