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36586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精神的慰借调治与管束 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抗战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神的慰藉、调治与管束论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政治工作(1937-1945)* 本文是笔者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民党军队政工体制的引入与变异之研究”(1924-1949)的阶段性成果。【摘 要】: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受伤军人数量急剧增加。对伤残军人进行精神安抚和政治教育,顿时成为国民政府不能不谨慎对待的紧迫问题。伤兵政工机构的渐趋充实和条令的次第颁布,带动了各地的伤兵政治工作。因伤兵的身体状况不同,军医院的性质相异,且政治、军事局势更在变动之中,故伤兵政治工作的侧重点随战局、政局的演变而演变。“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统帅”,同样是伤兵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多种手

2、段的配合使用下,伤兵政治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为抗战建国做出了适当贡献。但放眼全局,伤兵政治工作的效果与军队政工体制的优劣、国家财力的好坏、军医院的院务清明与否紧密相关。越到抗战后期,因国民党军队政工体制固有的弊端、国力的衰颓、院长的贪腐等多种原因的交相错杂,伤兵政治工作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多。国民政府统治的若干严重危机,也由此显映得越来越为清晰。【关键词】:抗日战争;伤兵;政治工作;三民主义;国民党抗战军兴,国民党军队伤兵日益增多。他们因自身悲惨遭际,时而群起闹事。国民政府认识到,除了要改善伤员治疗条件、完善医院财务监督、加强伤兵纪律管制之外,向伤兵灌输民族主义,培植其抗日意志,已经刻不容缓。此外

3、,强化各派系的伤兵对中央政府及蒋总裁的信奉,亦是伤兵政治工作的要着。这样,伤兵政治工作应持久抗战及国民政府加强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建立与推广。在多种手段的配合使用下,伤兵政治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为抗战做出了适当贡献。但从整体来看,伤兵政治工作的绩效与军队政工体制的优劣、国家财力的好坏、军医院的院务清明与否紧密相关。越到抗战后期,因国力的衰颓、院长的贪腐、军队政工体制固有的弊端等多种原因的交错,伤兵政治工作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多。透过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能够发现:在一些伤兵的心目中,国民党的组织凝聚力赶不上民间帮会的影响。三民主义与许多伤兵的日常生活缺少利益关联,不少伤兵对三民主义没有确切的体认,意识形

4、态对军人的统合作用远未形成。目前学术界对战时国民党军队伤兵问题的探究,主要围绕物质层面的优待抚恤加以推演。 拙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抚恤机构初探(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1期)、19271949年国民政府军人抚恤观念之流变(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姜迎春由救恤到保障: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伤残军人服务型抚恤探析(民国档案2011年第1期),都围绕战时伤兵物质抚恤问题加以展开。 本文试着从政治工作入手,探究伤兵精神领域的慰藉、调治与管束,目的是:第一,理清战时伤兵政治工作实施概况,进一步深化对伤兵问题的认识,为国民政府抗战史提供新的研究视域。第二,以伤兵这一特殊群体为个案,分析品评国民党军队政

5、工体制的利弊所在,丰富对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认知与理解。第三,细密解析伤兵问题产生的各种缘由,强化对战时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机器党组织、意识形态、武装力量的解读力度,并由此回答“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统帅”的现实功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伤兵”,专指在与日本侵略者斗争中负伤的国民党军队的军人。文中引用的资料,主要来自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未刊档案。一、抗战初期伤兵问题的突显与政工机构的薄弱自1936年起,面对民族矛盾的日趋激化,国民政府军委会政训处加大了民族主义的宣传力度,常以民族英雄、国耻纪念为宣传内容,力图增强官兵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情绪。遵令造送二十五年全年工作总报告表1937年4月10日,

6、政训处工作报告(1935-19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39。 政训处预料民族战争一起,伤兵必定大量增加。为减少日后伤兵滋事,该处未雨绸缪,于抗战前夕即将监督伤兵医院等事项纳入政训系统。全面抗战开始后,为革除军医院积弊, 主要包括:兵站医院、后方医院、重伤病院、陆军医院;临时教养院、教养院、休养院等,本文一般统称为军医院。 加强伤员政治工作,政训处分遣监理员至各地军医院,负责伤兵的精神抚慰和政治教育。但因政工人员匮乏,派到军医院的监理员人数极少。至1937年8月初,只有35个军医院设置了监理员职位,且每单位原则上仅设置监理员、助理员、文书上士各1位,各军医院政工人员总计竟

7、不满100人。政训处八月份工作报告表及提要(1937年9月12日),政训处工作报告(1935-19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39。 1937年8月中旬后,淞沪会战受伤官兵与日俱增,伤兵问题日显。为稳定军心,政训处于8月底派员视察淞沪一带的伤兵医院,慰劳伤兵,并令参战各师注意从精神上温暖伤兵。 同上。 至11月5日,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已达187200人。徐永昌日记第四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170页。 南京上海一带是国民政府统治的核心地区,政治的动员能力和经济的富裕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地方百姓对伤兵的救护比较热心,人力物力财力的到位较为快捷。 分别参见爱

8、泼斯坦著,贾宗谊译:人民之战,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军委会政治部编:抗战与政工,1946年版,第7页。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藏号:E22/54。 这一短时期,尽管军委会政训处派往军医院的监理员人数非常有限,但政府与民间对伤兵的照料,使伤兵感觉到了精神安慰,因而对政府、对抗战抱持积极向上的信心,受伤官兵的身心问题并未大规模的集中呈现。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机,不仅受伤官兵数量为之增加,而且地方秩序与军心随之大乱。伤兵如洪水一样成为严重问题,起于1937年11月14日杭州党政机关的先行全部搬移。11月15日上午,被遗弃的千余伤兵卧在萧山路轨,不让党政机关的专车通过。其后

9、,临浦、诸暨、金华等沿浙赣线各站,都闹过大小事件。 曹聚仁:伤兵问题,见杨再思编:抗战中的伤兵问题,汉口全民出版社1938年5月版,第16页。 1937年11月5日至12月2日,淞沪地区后撤途中的伤亡军人又增加10万人。徐永昌日记第四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170页。 1937年12月中旬,南京保卫战失败,军队撤退更为凌乱无序。此后伤兵滋事日益见及各处,而遍地的伤兵又不可避免影响到民众的观瞻,不少人甚至由此怀疑抗战的前途。 周佛海:回忆与前瞻,中华日报1939年7月22-24日。 连续的败退与伤兵的糟糕处境,使得伤兵心目中原有的抗日精神一点点地萎靡下去。 藜野:扣在我军服口袋

10、上的荣誉奖章,荣誉军人月刊第1期,1942年11月10日,第60-61页。 由于国民党军队日常政治工作的严重不足,伤残员兵从前线受伤归来,精神上不免由刺激而形成消极的颓伤,甚至对抗战不再有信心。数量有限的军医院只注意伤兵肉体上的创伤,对精神上的创伤却很少关照。伤兵聚众闹事一般是要求得不到满足之后的被动宣泄,伤兵的糟糕处境势必影响前线官兵的斗志,对于兵役的推行也会产生严重障碍,非常不利于抗战的持久进行。在社会各界的吁请下,国民政府体认到,除了尽可能地解决伤残官兵的医疗和物质问题,整治军医院,还须加大伤兵政治工作的力度。政工机构应利用伤员养伤的闲暇期,对他们实施精神安抚与政治教育,使伤员感受到政府

11、和民众对他们的关心,挽救伤兵衰颓疲敝的心理。在此基础上,提高士兵政治文化水准,加深士兵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强化对中央政府及总裁的信奉,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并鼓励伤兵治愈后重返前线,继续抗战。 叶溯中:伤兵问题与难民问题,独立出版社1938年印行,第14页。 此外,政治工作的对象还应该施及医院管理人员,只有改善、提高医管人员的政治认识,伤兵的政治训练才有可能取得最佳收效。为此,军委会采纳政训处的提议,决定增设军医院监理员,加强伤兵政治工作。由南京转进武汉后,1938年1月,政训处陆续增派监理员100余名,助理员200余名。先后计有监理员146人,助理员281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二十七年度工作报告,

12、见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但因军医院增建较多,政工人员缺口太大,监理员依然不能普遍派遣至各伤兵医治收容机构。与此同时,淞沪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觉察到充实军队政工机构、强化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38年1月底,军委会决定恢复设置政治部,由陈诚出任部长。各级政训处一律更为政治部,编制与人员大为增加。相比于战前,国民党军队战时政治工作有了较大起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伤兵政工机构逐渐充实,规章条令不断细化。 二、伤兵政工机构及规章条令的演替1938年2月,军委会政治部确定伤兵政治工作原则为:提高国家民族意识,强化对三民主义、国民政府和领袖

13、的信仰与认同,增强抗战意志,振奋士气,鼓励伤愈归队,维持军风纪等。 军委会政治部编:抗战与政工,1946年版,第11-13页。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藏号:E22/54。 1938年3月15日,为大力推动军队政治训练,服务抗战,军委会修订颁发战时政治工作最高法令政训令。政训令的底本是1933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公布的政治训练令,1936年12月一度修改,1940年5月,再为修正。见抗战与政工,第10页。 其中规定:各军医院派遣监理员;监理员执行任务时,医院有协助之责;监理员有提议权、审核调阅权、检举权。原则及权限一经确定,政治部立即着手各地伤兵政工机构的组建与充实,伤兵政工条例也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拟

14、定与完善。1,监理员室与院政监理、抚慰伤兵及归队归编。政治部成立之时,监理员室既未普遍设置,且已派监理员的军医院,政工人员也严重缺额,致使伤兵政治工作缺乏人手,各项事务难以推进。为此,政治部决定先扩充编制,逐次增派政工人员名额,各类军医院一律设置监理员室,负责全院的监督与管训。政工人员增派扩充计划,依伤兵精神调理及归队归编的需要,从休养院、 休养院为已愈、将愈荣誉员兵休养归队之流转机关,专收健愈、将愈及机能障碍官兵,编队训练。待其身体精神完全康复后,即办理归还原部队与编入荣誉团队,或直接拨补各部队。参见汪广浚:健愈归编与残障安置,陆军经理杂志第4卷第3期,1942年9月30日,第27页。 教养

15、院、临时教养院等起,次第施及各兵站军医院。受伤官兵在医院时为医治时期,到休养院为编练时期。 魏益三记:委员长蒋面谕记录,陆军经理杂志第4卷第3期,1942年9月30日,第1页。 休养院因要督促已愈伤兵归队归编,政治教育的任务最重,故政工人员增为每室12人。其它各院增为3人。新编制经核准后,政治部即依照编制及计划分别派遣政工人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一厅自成立以来工作总报告1939年6月,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增派人员的同时,政治部有必要确定伤兵政治工作从何入手,“谈到伤兵的政治工作,首先就应该改善伤兵的生活待遇。” 金云峰:伤兵的政治

16、工作,见杨再思编:抗战中的伤兵问题,汉口全民出版社1938年5月版,第34页。 只有遏制革除了军医院的贪腐,院政较为清明,才有利于伤兵生活的改善,伤兵心理的怨忿与不满也会大为消散,接受政治教育就会少一份抵触情绪,政治工作的效果才易显现出来。故伤兵政治工作的第一步在于监理整顿院政。监理员的主要任务,先要清除医院积弊,改善伤兵生活,转变伤兵乖戾的心理;再对伤病官兵进行政治训练。1938年3月21日,政治部依托政训令,制定监理员工作纲要,重申监理员监督医院行政的权责。依据工作纲要,军医院内改善伤兵生活、培植伤兵抗战精神的组织纷纷成立,如给养委员会、薪饷监督委员会、伤患荣誉维持会、伤患俱乐部、伤患埋葬

17、委员会。这些机构均由监理员主持。 国军政工史编纂委员会:国军政工史稿,台北“国防部总政治部”1960年版,第876页。 监理员室的职能是借助上列组织,宣传抗日,慰劳负伤官兵,监督全院财务,对医院食堂和伤员的伙食账目进行审理。 于良琛口述,郑廷槐整理:八八医院驻分宜记略,分宜文史资料第1辑,1988年10月,第54页。 给养、薪饷两组织从伤兵物质问题入手,俱乐部寓教于乐,荣誉维持会在于启发伤兵自觉维护军风纪。这些伤兵组织的成立,加大了对院务的监理与整顿,既从外围为政治工作剪除了障碍,又丰富了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为服务武汉保卫战,1938年3月底,主管伤兵政治工作的政治部第一厅第三科,参照监理员

18、工作纲要,拟定监理员工作纲领及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监理员还需担负以下主要工作:救护伤兵;掩埋亡兵;抚慰伤病官兵;防止伤员逃亡,督促伤愈官兵归编。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一厅自成立以来工作总报告(1939年6月),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1938年3月先后出台的政训令、监理员工作纲要、监理员工作纲领及实施办法,层层细化,大致确定了整个抗战时期伤兵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机构的渐趋充实和条令的次第颁布,带动了各地伤兵政治工作。但因军医院散布在各省,距离遥远,政治部对各院政治工作的指挥鞭长莫及。1938年6月,军委会政治部增设二级机构后方勤务部政治部

19、,作为伤兵政治工作最高指导监督机构。后勤部政治部人事经费由军委会政治部拨给,事业经费由后勤部拨给。后勤部政治部主要工作对象包括三类:荣军招待所;兵站医院、后方医院、陆军医院;临时教养院、教养院、 临时教养院接纳收容二三等残废军人,教养院接纳收容一等残废军人。 休养院等。政治部为督促军医院政工人员开展工作,也为了获取反馈意见,不断派员视察各地医院的伤兵政治工作。如1938年3月,政治部派陈伯英、王承禹前往湖北省属各院视察,督检监理员工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三月份工作月报,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为使巡视工作常规化,1938年7月1

20、8日,政治部订定视察办法。办法发布后,1938年7-10月,政治部派员分赴湘鄂赣三省视察。 军医院巡视以交互视察为主,10-15个军医院为一视察区域,每单位视察时间为2-5日,必要时可以延长。 视察人员各备1本视察日记,按日将视察情形及其观感详细记载,呈政治部核阅。见政治部视察办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25。 政治部审阅视察报告后,决定针对军医院痼习,进一步加强医院监督工作。为此,1938年9月,政治部修正调整各军医院机构,监理员与院长的关系,由指导线改为协助线,地位与院长平行。监理员享有副署权,院务不经监理员署名,令责无效。政工主管与军医院行政长官平级,并享有副署权,这是国

21、民党军队政工体制在一个特定领域与特定时段的强化或曰回归回归到大革命时期党代表制的部分权能(享有副署权,与军事长官同为部队最高首长)。相比于国民党军队和军校的政工人员,这一时期,军医院的政工主管地位最高。 1938年2月,军委会政治部初建时,各部队政治部主任居于幕僚长(参谋长)之下,官兵把政工人员当作外人。1941年7月起,张治中推行政工改制,以使军政合为一体,加强相互交流,提高政工人员地位。政工主任在部队中仅次于主官,地位高于幕僚长。 这也从侧面说明,国民政府对伤兵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各院伤病官兵健愈以后,常有人希图安逸,拒不归编。为督促已愈伤兵重上前线,充实抗战力量,1938年8月,政治部制

22、定伤兵政治训练及精神教育实施办法。10月,颁发各医院伤病官兵教育纲领、编训办法、实施课程标准等条例。国民政府军委会要求政工人员及院长、管理员等遵照施行,合力加强对伤兵的编队管训事宜。 黄剑鸣:论荣誉军人之管理,陆军经理杂志第4卷第3期,1942年9月30日,第23页。 2,政训员室与伤兵政治训练和技能教育。按照军委会对军医院职权的划分,伤兵工作由军政部军医署、后勤部政治部、军政部伤兵管理处三方负责解决,共同担负对伤兵的“管教养卫”工作。1939年以前,因事权多所分歧,“管教养卫”工作要旨未能合一。“管”,着重伤兵纪律指导,自我约束,主要由军政部伤管处牵头。“教”,着重伤兵政治认识,坚定伤兵政治

23、信念,主要归政工机构负责。“卫”,利用看护、医药、卫生等设备与训练,着重伤兵卫生生活的指导,主要由军医署承担。“养”,运用慰劳、给养、监放等组织,着重伤兵经济生活的指导,培植自力更生的技能。“养”是一项综合任务,由三方共同担负。 1939年3月,军委会政治部授权各中间机关后勤部政治部及战区政治部,管辖所在地军医院监理员室,以便就近指导。政治部责成后勤部政治部与军医署、伤管处等机关举行联合会报,以使伤兵管教养卫的工作,奠定合一制的基础。联合会议于5月开始,每周1次,以谋工作联系。政治部第一厅工作报告,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依照政工机

24、构副署职能,监理员监督院务,固可防范遏止医院腐败行径,但又使监理员不能将工作重心投入到伤兵政治教育之中。监理员基本工作在“教”,对于“管养卫”,只立于协助地位。单就伤兵的训教而言,未能达到期望。医院政训(1939),同上档。 与此同时,因国土大量沦陷,海口全受封锁,侵略者挟其雷霆万钧的新武器,到处轰炸烧杀,使中国军民惨遭损失,一时士气颓丧,人心惶惶。伤兵问题处理稍一失当,不但影响士气,且动摇后方人心。为此,1939年8月至1940年初,军委会军政部又决定在军医院普遍设置管理员,以约束规范伤兵的纪律行为,同时兼负院务监察职责。医院内部的负责者至此鼎足而三,即:院长(军医署委派)、监理员(后勤部政

25、治部派遣)、管理员(隶属伤兵管理处)。因事权庞杂,互相牵制,反而影响工作开展。政治部于是改订军医院政治工作,将监理员室改为政训员室,专司伤病官兵的政治训练。监理工作退居次要地位,政训员副署权发生动摇。改制后,伤兵政治工作以党务等政治训教、荣军技能教育和伤愈归编为主。到1940年9月,已成立政训员室的军医院达到248所,对过去人员分配不平衡的现象也有所矫正。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一厅自成立以来工作总报告(1940年6月),同上档。 政治部每年颁发医院政训中心工作实施纲要,督令政训员遵照实施。副署制变更后,政治工作重心由院政监理变为伤兵政治规训。加以医院转移变动甚大,限于经费,政治教育难以全面推进。皖南

26、事变的发生,使国共关系益发紧张起来。强化对国民党正统地位的认可,防止中共兵运工作,成为伤兵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1941年4月11日,政治部拟定伤兵政治工作调整办法,各院室编制较前缩小,过去表现不佳的工作人员一律予以调动;党务等政治规训,主题是对三民主义和总裁言行的教育。政治部并禁止各军医院传播赤色读物,杜绝伤兵对异端思想的信奉。军政部第二厅工作报告(1941年9月-1942年5月),同上档。1941年起,国民政府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完全依靠国家力量解决伤兵问题越来越不现实。不少残废官兵情绪忧郁,经常挂念日后生活问题,不免焦心和烦闷,政治工作效果难以显现。许多有识之士呼吁政府发动社会力量,组织

27、伤兵从事生产活动。利用伤兵幸存的肢体,按照伤残轻重等级,分别授以相应技能从事生产,不但可以避免伤残军人饱食终日而又无所事事,又能减少伤兵滋生事端的机会,还能加强伤兵对“抗战建国”的理解与践行。“至精神教育与技能训练,尤应并重,使伤愈者重为前线抗战之勇士,伤残者仍为后方生产之健者。人尽其力,各得其所,以达成必胜必成之任务。” 何应钦:荣管人员今后应有之努力,陆军经理杂志第4卷第3期,1942年9月30日,第3页。 伤兵的特种教育生产教育,遂因实际需要而产生。政治部及其它伤管机构迁至重庆后,生产技术教育及组建荣军新村,也成为伤兵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后勤部政治部联合其他相关机构,为伤残官兵服务,发起

28、“虽残不废、自力更生”运动。抗战后期,尽管伤兵政工机构有所变动, 1943年,军政部为降低军费开支,决定对各级医院编制实行全部调整,政工机构随之更动。1944年,欧美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国民政府接受美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决定强化后勤部的职能。政治部配合后勤部对军医院的整理计划,恢复了兵站医院的政工机构。见国军政工史编纂委员会:国军政工史稿,台北“国防部总政治部”1960年版,第733-734页。 但政治工作规章条例大体稳定下来,政治工作按部就班,逐步累积经验。伤兵由荣军招待所接运至军医院后,政工人员首先负责解决伤兵的饮食住宿,其次妥善安置伤兵的医疗、教育和管理。只有先

29、使伤病官兵身心愉快,下一步才能以政治规训、技能教育、归队归编为工作中心。在临时教养院与教养院的伤残官兵,因不能再服兵役,除政治训练外,更以传授生产技能和培养服务精神为主。三、政治工作的实施及其效果因伤兵身体状况不同,军医院性质相异,且政治、军事局势更在变动之中,故伤兵政治工作侧重点随战局、政局的演变而演变。在多种手段的配合使用下, 军政部军医署负责医院卫生事务,加强对伤兵医护工作,以促进伤员的身体康复。军政部伤兵管理处主要承担伤残官兵的纪律管理,从硬性的规章纪律中规范伤员的日常行为。这样,肢体的医疗救治、精神的调理激励、纪律的规范约束,三箭并发,令人头痛的伤兵问题随之大为缓解。 伤兵政治工作很

30、快取得了一定成绩。1,政治规训。在伤兵生活适当改善之后,对伤兵加强政治教育,提高国家民族意识,增强抗战意志,鼓励伤愈归队,强化对三民主义、国民党和领袖的认同,成为政治部门的重要事务。政治部编撰出版多种读物,为伤兵政治教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料,民族主义的传输效果比较明显。1938年8月,政治部提议重奖二次负伤将士,编印了4册伤兵读本和8种负伤同志丛书,激励伤员归编,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8月份工作月报,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鉴于官兵因消息迟钝而深感苦闷,1938年下半年,政治部决定每所伤兵医院设置一所油印阵中简报社,简报登载的重要言

31、论及国内外要闻,由政治部供给,“以便利前方军民迅速传达领袖及部长指示及国内外重要消息”,扩大政治影响。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报委员会章程,政治部宣传规章,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22。 1939年3月,政治部修订伤兵读物编辑计划,将故事、歌词、弹词及连环画等列入补充读物,已审定的读物稿本达10余种。1939年6月,政治部创刊发行伤兵生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1939年6月份业务报告,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针对文盲众多的现状,不少政工人员精心择取阅读内容,读给伤兵听。伤兵对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等人的事迹,能够较多地复述出来,对民族

32、大义均有朴素的认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报委员会章程,政治部宣传规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22。 有的伤残官兵通过教育,认识到了杀敌卫国的责任,甚至伤未痊愈即申请重返前线。不少伤兵响应号召,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支持抗战。1938年4月,政治部成立第一荣誉师政训处。该师全部由伤愈官兵编成,对日寇充满刻骨仇恨。经过政治教育后,官兵歼敌勇气倍增。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四月份工作月报,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荣誉师的组建,推动着伤残官兵的归队情绪。第121后方医院负伤官兵都由宜昌转来,大半属于重伤,伤愈可以归队者为数极少。19

33、38年8月底,该院第四十军排长尚志成、士兵郭全德等4人,第九十二师中士刘志远等6人,伤未痊愈即自动请求归队杀敌。9月16日,监理员商同院长,策动地方机关来院举行盛大欢送会,并赠旗赠物,计到机关团体单位32个,代表150余人。不仅归队者加倍欣奋,其余伤兵也受感动,请求归队者纷纷继起。尚志成等人临行时,联名报告院方,请求将负伤应得恤金,完全捐助政府以作献金。监理员签呈政治部,呈请蒋介石通令嘉奖。四川涪陵后方医院伤兵人人伤未全愈,重上前线,通令嘉奖宣传案193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682。 自1938年10月起,各院伤愈请求归队者月有十数起,呈请政治部嘉奖者约四五百名。军事委员会

34、政治部第一厅九月份工作月报,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受尚志成等伤兵归队的激励,部分军医院10月呈交救国献金如下:第111后方医院146元;第80后方医院102元2角5分;第56后方医院83元;第78后方医院130元5角。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十月份工作月报,同上档。 此后数月,伤兵“参与献金者又达20余起2000余元”,“此项献款均系伙食结余及剩饭售价等零星累积,数微而意实重,均为伤兵对于抗战认识提高,敌忾心增强明证,此即政训工作所奏之效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一厅自成立以来工作总报告(1939年6月),同上档。 加强三民主义的灌输和

35、领袖崇拜,更是伤兵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后勤部政治部发现坊间所印有关孙中山的长篇巨帙,文字较深,负伤士兵诵读困难,以致对总理的革命精神与三民主义难有系统的认识。后勤部政治部提议,宜用通俗演讲的文学体裁,从事伤兵精神总动员活动。后勤部政治部根据孙中山先生小史、伦敦蒙难记、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中国革命史、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等书编绘成册,定名孙中山先生画传。画传就孙各方面的史实择要阐扬,以坚定负伤士兵的革命信念和对三民主义及总理的尊奉。1939年7月21日,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段承泽将该画传上呈军委会政治部。8月17日,经军委会政治部审核修订通过。全书约110段,上图下字,每段约100字,全篇共计1万字

36、左右。伤兵争相传阅,阅读兴趣大增,对总理更增崇敬心理。后方勤务部政治部及荣誉军人招待所孙中山画传编写大纲,鼓励前方士兵与家庭通讯整训课程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6262。孙中山先生画传图文并茂,内容简洁,主体突出,政治教育效果明显,成为整个抗战时期伤兵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之后,“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统帅”成为国民党军队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许多部队利用小组会议、精神讲话、个别谈话等,向士兵讲授总理遗教、总裁言论、抗建问题、党员守则、军人读训、倭寇暴行实况等,启发士兵抗战斗志。 与前方部队一样,伤兵党务也随之开展起来。1939年2月,南岳政工会议决定,各

37、军医院组建党部,伤兵入党时加盖拇指印于入党手册,医院直属区党部统由后勤部政治部指挥。政治部政工会议附南岳政工会议(1939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22。 医院党部按照上级指示,对伤兵提出“使服膺三民主义、总裁言行、认识抗战意义、明了国内外情形”的教育目标。教材为:总理遗教、总裁抗战言论集、抗战意义、国民政府公布的宣言、党政领袖发表的谈话、国内外情形、民族英雄故事、亡国恨史。 冯剑飞:第*战区荣誉军人管教养卫实施计划,陆军经理杂志1942年9月30日,第4卷第3期,第60-61页。 对于三民主义,有的伤兵能简略地回答出大致的内容。书本教育和医院纪念周相互结合,使“国父”形象

38、在伤兵心目中烙下了印记。各军医院也可见“总裁”的标准照,伤兵对“总裁”颇感敬畏。军医院里面,“服从领袖,拥护政府”、“服从最高领袖蒋主席”、“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忠于党,爱国家”、“统一理想,统一意志,统一力量”、“建设一个三民主义的新中国”等标语,张贴在比较醒目的地方,伤兵们也能随口说出。后方勤务部政治部及荣誉军人招待所孙中山画传编写大纲,鼓励前方士兵与家庭通讯整训课程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6262。 2,寓教于乐。伤兵识字率低,书本等识字教育的对象毕竟有限。放映电影、观看戏曲、公园休闲教育等娱乐活动,可以面向每一个伤兵,是其精神唤起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抗战电影实地写

39、真,不受文化水平的影响,趣味性浓厚,易于深入人心,有助于提高伤兵的敌忾心。抗战初期,一般军医院毫无正当娱乐设备,伤兵精神倍觉无聊,常以赌博消磨时日,或者游荡于市街和娱乐场所。有些军医院办理不善,管理无方,任由伤兵自由放纵,毫不约束,院规军纪荡然无存。 叶溯中:伤兵问题与难民问题,独立出版社1938年印行,第21页。 基于此,1939年南岳政工会议提议:“将现有各放映队加以调整,分派至其它各战区工作,设巡回抗战电影,以利宣传。”政治部政工会议附南岳政工会议(1939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22。 在江北政工会议上,第10后方医院少校政训员李受恩也建议:“请设巡回抗战电影,以

40、利宣传。”军政部江北政工会议提案汇编(宣传类),同上档。 军委会政治部采纳上述建议,以战区为单位,每一战区设一巡回电影队,收集或摄制有关抗战的各种影片,到所属战区各部队及后方军医院放映。如某军医院将编印的宣传刊物及标语,制成幻灯,交当地的醒群电影院放映,伤兵与民众争相观看。 辛森:第*战区荣管处之管理与宣慰,陆军经理杂志第4卷第3期,1942年9月30日,第68页。服务抗战的戏曲歌咏等娱乐节目,也有利于振奋伤兵的抗日精神。驻浙江金华的第79后方医院,设有文化娱乐室,下面有戏剧组、音乐歌咏组、民众宣传组,负责文艺活动。每个礼拜日晚间,医院在当地中山公园举行军民联欢晚会,有“父母送儿上前线杀敌”、

41、“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戏剧歌咏节目。在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休闲公园,上演抗战题材的戏曲歌舞等文娱活动,对伤兵和当地民众都是春风化雨式的爱国教育。不少伤兵和民众受节目的感染,大呼“打倒日本鬼子”。 张世衡:七十九兵站后方医院,政协上饶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上饶市文史资料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纪实1988年6月,第8辑,第143页。 为使伤员有娱乐休闲的场地,有些伤兵医院建有荣军公园,意在残有所养,残有所乐,稳定伤兵心态。娱乐场所由专人负责,制定有游园规则,每月开放一次,任由官兵参观。公园联络各方,根据伤兵的不同爱好,开展多种活动。如连城第10临时教养院开放的公园,有的歌颂为抗战而牺牲官兵的

42、英勇事迹;有的谴责日寇实行的三光政策;有的谈古说今,评论历朝成败故事;有的唱传统京剧片断;有的打太极拳,练习气功;有的猜谜破字;有的打扑克,下象棋;有的游园赏景。 吴鸿猷:第十临时教养院的见闻,连城文史资料1990年4月,第13辑,第155-160页。 这些活动,都受到伤兵及附近群众的欢迎,伤兵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也因此而活络。3,院务监理、精神抚慰及军民关系。至1938年底,政工人员检举揭发违纪违法的医院30余起,军委会一律给以从严惩处。院长贪污经检举判刑者达20余宗,贪污之风渐被阻遏,伤兵生活得到改善,军风纪大有进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二十七年度工作报告,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

43、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为引导全国民众尊敬抗战受伤军人,1939年5月6日,内政部批准后勤部政治部拟定的全国人民向负伤将士行礼办法草案,后方勤务部政治部及荣誉军人招待所孙中山画传编写大纲,鼓励前方士兵与家庭通讯整训课程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6262。 目的是唤起民众对伤残官兵的同情与资助。1940年春,段承泽首倡“改伤兵一词为荣誉军人”,刊中语,残不废月刊1947年第2卷第19期,第7页。 政治部特函全国各军政机关“将残废字样,一律废除,改称荣誉军人”。抗战残废将士改称“荣誉军人,党军日报1941年5月25日,第2版。 此外,各地政府都会发动当地中小

44、学生到伤兵医院慰问伤员。如1941年,陆军第22军发动各小学生分赴第65医院慰问新到伤兵,并馈赠礼物。第22军政治部、县政府、县党部、三青团员也参加慰问活动,携带慰劳代金200元,三青团歌咏队也前往表演。伤兵们感受到各界的照顾,更愿意用自己残余的肢体,参与政府发起的残而不废运动。陆军第二十二军政治部民国三十年四月份工作报告,第二十二军政治部工作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8。 有些伤兵医院与当地民众的关系比较友善。如1938年10月,广东省党部、省政府、第十二集团军总部相继撤到韶关市和翁源县,粤北成为抗日后方,在始兴县江口设立陆军第182抗日后方医院,收容来自广东、湖南等地

45、抗日部队的伤病员。这个医院的群众关系搞的不错,建院8年时间,纪律严明,没有发生过伤兵骚扰百姓的事,群众也愿意从物质上帮助医院解决各种困难。不仅如此,医院还常常免费为群众治病,群众得益良多,为一位寡妇治病的事情,甚至被传颂到1980年代。 刘远廷、谢彦枚:浅记设在江口的抗日后方医院,始兴文史第7辑,1988年8月,第58-59页。 四川长寿县第9临教院在长寿历时10年零3月,以济事救人为宗旨,得到群众支持。桃花、渡舟、古佛、千佛【等地的】城内群众无偿【向第9临教院伤兵】提供住房,【并】供给大米2400余万斤【及若干】副食品。 冉洪科:荣誉军人第九临时教养院始末,长寿县文史资料第9辑,1995年8

46、月,第48-50页。 伤兵是从抗日前线负伤下来的,一般能爱惜自己的荣誉,也受到人们的尊敬,因而能长期在一些地方立足。 高中元:第十九临教院在施秉,黔东南文史资料第八辑,第139-140页。 类似于第182后方医院和第9临教院与驻地居民的关系,既说明粤北、川东等地民众尊重抗日伤残战士,也是对抗日前线的支援,同时也反映出伤兵纪律的严整和思想觉悟的提高。4,思想的管束。防止中共利用伤兵进行政治渗透,是国民政府一直没有放松警惕的话题。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比较顺畅。1938年初,第3荣军残废院(后改为第3临时教养院)转移到宝鸡后,开始收容伤兵。凡被检定为二三等残废的伤员,不分战区不分部队,不分医治医院,只

47、要持有转入该院的证明,都可以收入残废院治疗。 武世勋:抗日战争时期的宝鸡第三临时教养院,宝鸡文史资料第5辑,第78页。 面上的合作,并不意味着两党之间警惕意识的消失。恰恰相反,军委会政治部对来自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伤员特别警醒。1938年4月,第十八集团军因华北缺医少药,大批伤员轮送来汉,政治部对这批特殊来客相当警觉,派员前往调查,并订定三项处理办法。政治部指示军医院:“该军环境特殊,所有来汉伤员,不应遣送回籍,并不许自由行动为原则。”武汉各医院接令腾空收容第十八集团军伤残官兵,政治部与军政部伤兵管理处派驻骨干人员进行管理,并等第十八集团军伤残官兵全部到齐后,再决定训导、医疗等问题。军事委员会政治

48、部第一厅四月份工作月报,政治部工作报告(1938-194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七七二/340。 5月,政治部继续处理第十八集团军伤员管理事项,军政部伤管处对第十八集团军伤员设立管理训练委员会,由政治部指派人员担任主委。稍后,政治部发觉该批伤员有秘密计划,发函第二厅特别加以注意。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五月份工作月报,同上。 医院政工人员十分提防“赤色”伤兵读物。1938年11月,第170后方医院监理员刘肇福因物色伤兵读物,与战时书报供应社湖南分社进行联系。该社寄来“关于参政会的几件事”等读物,虽未署印发机关名称,但其文侧重宣传实施宪政和党派合法地位。刘认为,这些读物不是中共所为,即是民主党派所作。11月29日,刘上呈政治部。陈诚特别检呈该文,请查明处办。12月2日,政治部密令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