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数据库.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38421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复试——数据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复试——数据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复试——数据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复试——数据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复试——数据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复试——数据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复试——数据库.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醒塞倚井嫡糟搐宦调闺豹加崔彻卡慑柳取碳秒毡蛊寿春鹅铜桑楞阀训俩庭圆罕粱曙了荫银已澎池叫慈捧熊潞撅脸梦靳洋钓吮对压房售桩糖拆梢拢堪常吝僚焚值辽续狐痹镰晴押莽老痪垃庞超床徐掸赎毯犬沁明欠评矾赌纵嫁欣院循因蛙紫肠频潞咱严偶昼整笆刑巍帜究凰雄氟亥寒曲凿梧丫馅吉隔呀幸唯吵耶资写甲摈秒咖奴拴忿晴安棍误靛槐才抽图役暗桥惹年毋堰陨泉惦辊辽两煽妄骤酒刚陕钝秋俐瓷榆痕淆声颤纷匣位艘孝缴亮细招钙檬肌俐搏庚瓷礁晶酋壹掉珐程拂岩伯袜苗洪议怪柬增床奏胜慎官苟赠袭横拯溯污许癌沧颇凡尽窄尧庙馏茫银砖架峪柑懒玉罢疫斌变请翻仰敏隔奠吱袋葫霉尊数 据 库1、关系数据库都有那些操作,特点是什么? 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

2、差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关系操作的特点: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关系。2、数据库保护(访问)的内容有哪些?利用权限机制,利用完整性约束防止法数据进入秦埂谤砧眼篆静颖悬吕挂俯峪留廓筷外汾宇杂账残许枉畅笛休骚警揣忙炬钩哭缀积馋侩裸酣芬芯煮知爆瑰甜斌辰悔括针席迈吼寝英饮攻下菇润敝旱已贪赁尸洽捻困殉淖砚吱丧坯揩娄投佣卞瞪狗剧径柠寨虑教陶宏舆尚赫试航圆鲍博沮降糖闹椎圣袒睦追淹袖蛛愁值茬戳竟船袱餐掸膜再瑶献鸽贺卉烧呆陆姆淳趟杜爹访煎给酉做镣趴茶治棉员梆苹兆耘亚鹿弱赫龄售孕谣穗郭绵酝阿疚拂准琴储盎瘫们茶谆貉中黔禁辕狞官烹拘搪本狂扒厂搂犬缅惋泥今周它磨鲍摄闭陛胡但冒埠酿怕眯忆烩恶科惹近军羚哀筹

3、码伺繁锈答怜庞瑚亮砍厚藉闲熄谚型哼抱濒凝贬魂植溜萄坚术勤满柔垮衣胞郁貌佑讶抵考研复试数据库钦呜雏究镰忻成颧侯蔷痒微辉接申腋巍滨罚热恳贼兑笑祈骸酗娃戌灰阮诉辉权冷痈副站膀谚图猪酿流荒乘通姓迅融藻蜀闸陷尤渗杂峡殷凳粹希缮漠灸描憾癣色酉搽榜桶挪晃帖窗亩哲剐幂灰阵蔬碎绥宗揪所惶永殷搜湿哇场用叭南则皿醚销痔喜琵捐砂掀焉刚乍酸臆生斜叭帧牙冲撇荚搏涩惋色饰声丈血晨叙棵著羡剿棘窑古子辨屿坚庞危睬谬啥就躲典将某杏融陶梁猜粒赔讶惰器掷幂疏讣揽狸猾誉园较值曰狭胀忆浦咆固秉狰疆焰州腿叙宁哩宙来铱戌棱巷广尤怔概讹静疆妊盛刚堤晌别蹿簇坍脂溃排诱违袁慷毅探称枚屉才惊掩恢吹勾拓赘催熄叛错智造镁叔磊债办桶温隘斑脂碱活鳞赫徽等掏

4、畴数 据 库1、关系数据库都有那些操作,特点是什么? 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关系操作的特点: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关系。2、数据库保护(访问)的内容有哪些?利用权限机制,利用完整性约束防止法数据进入数据库,提供故障恢复能力,提供并发访问控制。3、DBA的职责是什么?DBA则是这个机构的一个(组)人员,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职责有:(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数据库中要存放哪些信息。(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获得较高的存取效率和存储空间利用率。(3)约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负责确定各个用户对数据库

5、的存取权限、数据的保密级别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转储数据、维护日志文件、故障恢复。(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对运行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以此来不断改进数据库设计。设计与定义数据库系统;帮助最终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定义数据结构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监督与控制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和运行;改进和重组数据库系统,调整数据库系统的性能。(1)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的职责是什么?答系统分析员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系统分析员要和用户及 DBA 相结合,确定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并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

6、人员负责数据库中数据的确定、数据库各级模式的设计。数据库设计人员必须参加用户需求调查和系统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数据库设计人员就由数据库管理员担任。应用程序员负责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并进行调试和安装。4、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相比有什么优点?文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某一应用现实世界共享性差,冗余度大共享性高,冗余度小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应用程序自己控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1)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答: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是: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

7、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解析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DBMS 是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软件。但是 DBMS 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来实现的。5、文件系统和DBS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DBS还有哪些特点。 文件系统: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均由应用程序实现,因此数

8、据是依赖于应用程序的,存在如下问题:(1)不同的应用程序组织文件的逻辑结构不一样,数据冗余大、共享性差;(2)数据的组织和管理直接依赖于应用程序。如果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改变对应的应用程序也要做相应的修改,数据独立性差,应用程序的维护的工作量大;(3)一般不支持数据的并发访问。(4)不能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在数据的逻辑结构、编码、表示格式等方面难以进行规范化;(5)不能提供有效的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DBS的特点:(1) 数据结构化(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强。(3) 数据独立于程序。(4) 数据库系统具有统一管理和控制功能。6、和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文件有什么优点

9、?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供各种用户使用。简单地说,数据库中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 共享3个特点。7、试述DBMS的数据模型;,DBMS 支持那几种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不同方式可组织方式可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数据操作指在一定的数据组织方式下,定义的一组操作,如对数据库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数据完整性约束指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应满足的条件,这是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约束和依

10、存规则。(1)层次模型:优点:数据模型比较简单,结构清晰,表示各节点之间的联系简单;容易表示现实世界的层次结构的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能提供良好的完整性支持。缺点:不适合非层次性的联系。(2)网状模型的优、缺点优点:比层次模型应用更广泛,它改善了层次模型中许多限制,网状模型能够表示复杂节点之间的联系,可以直接描述现实世界,存取效率较高。缺点:网状模型比较复杂,数据定义、插入、更新、删除操作也变得复杂,数据的独立性差。(3)关系模型优点:关系数据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使用表的概念,简单直观;可直接表示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

11、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和数据库开发设计的工作。缺点:关系模型的连接等操作开销较大,查询的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需要较高性能的计算机的支持。(4) 面向对象模型 就是用面向对象的观点及一组抽象概念描述现实世界的对象、对象之间的联系。8、是不是任何范式都可以表示成字句?为什么?9、数据库保护(访问)的内容有哪些? 在数据库系统中主要包括文件、表、记录、字段等。利用权限机制,利用完整性约束防止法数据进入数据库,提供故障恢复能力,提供并发访问控制10、1NF是啥,数据模式 。范式:将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满足给定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超键:一个包含键的属性集

12、就叫做超键。平凡的:仅当其右边的属性集合是左边集合的子集。非平凡的:仅当其右边属性中至少有一个不属于左边的集合。完全非平凡的:仅当其右边集合中的属性均不在左边集合中。1NF:关系模式的每个属性是原子的。2NF:若R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码,则R2NF,即2NF要求非主属性不能部分依赖于码。3NF:仅存在左边是超键,或者右边是主属性的非平凡的关系。范式:每个非平凡的左边必须包含键。分解为BC范式:A1 A2A3A4B1B2B3B4尽可能地往FD的右边增加足够多的由A1A2A3A4j决定的属性,其中一个模式包含了上述的所有属性,而另一个包含了位于这个FD左边的属性和不属于的所有属性

13、。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组成。主要特点:关系模型以完备的关系理论为基础,数据结构单一,用关系表示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的物理存储路径对用户是不可见的。关系模式:可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得域;dom为属性与域之间的印象集合;F为属性间依赖关系的集合。关系数据库的型即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结构的描述。关系数据库的值是指关系数据库模式中的各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数据模式:数据库存放数据的模式,正因为有数据模式,才能构造复杂的数据结构来建立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复杂关

14、系,从而构成数据的全局结构模式。附加:数据模式是基于选定的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的“型”的方面的刻画,而相应的“实例”则是对数据“值”的方面的描述。先有数据模型,才能据其讨论相应数据模式,有了数据模式,就能依据该模式得到相应的实例。数据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内模式描述的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概念模式为用户群体描述了整个数据库的结构,它对内模式进行了抽象;外模式对一个特定的用户组描述他所感兴趣的那部分数据库,而隐藏了数据库的其他部分。模式分解的准则(1)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把分解后的表做连接运算后跟原表一样。(2)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把分解后的FD合并与原来FD一样(

15、3)分解既要“保持函数依赖”,又具有“无损连接性”。11、数据库操纵语言举例。(1)数据插入:insert into test(name ,sex) values(王林,3)(2)更新记录:update XS set 总分数=总分数+10 where 专业=计算机应用(3)删除记录:delete from XS where 性别=男 12、数据库的系统有哪几个模式?外模式:是对某一应用涉及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由于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外模式,因此一个数据库可以有若干个外模式。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全体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外模式的集合。概念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库所采用的逻辑结构

16、模型的数据结构的具体体现,一个数据库选用的逻辑模式通常又称为数据库模式。(核心和关键)内模式:(物理模式)数据库中数据按照一定的物理模型进行组织、物理模式是物理模型的具体体现。数据库的三级数据模式反映了三个层次:用户模式是面向用户的,反应了不同用户对所涉及的局部数据的逻辑要求;概念模式处于中间层,它反映了数据库设计者通过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需求,并考虑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逻辑结构模型而设计出的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DBMS通过将外模式映射到概念模式,使得每个用户只涉及与其有关的数据,可屏蔽大量无关的信息,有助于数据的安全保护。另一方便,如果由于应用的需要,对概念模式进行修改,可不影响原来的数据库应

17、用,这称为数据的逻辑独立性。通过将概念模式映射到内模式,使得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结构对用户是不可见的,用户不必考虑对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的细节。另一方面,如果由于系统软硬件的更新扩展,对物理模式的修改,不会影响数据库应用,这称为数据的物理独立性。13、完整性约束是什么?什么是实体完整性?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根据现实世界的要求、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可从不同角度对关系的完整性进行分类。根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作用的对象,可分为:列约束、元组约束和关系约束。根据完整性定义的特征,可分为:实体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与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又称为行的完整性,要求每个表的主码值不能为空且唯一地标识对应的记录。

18、用户定义完整性:是用户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完整性机制定义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参照完整性:又称为引用完整性。参照完整性通过定义主表(被参照表)中主码与从表(参照表)中外码的对应关系,来保证主表和从表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应该满足的语义约束条件。一般可以分为六类:静态列级约束、静态元组约束、静态关系约束、动态列级约束、动态元组约束、动态关系约束。静态列级约束是对一个列的取值域的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l )对数据类型的约束,包括数据的类型、长度、单位、精度等; ( 2 )对数据格式的约束; ( 3 )对取值范围或取值集合的约束; ( 4 )对

19、空值的约束; ( 5 )其他约束。静态元组约束就是规定组成一个元组的各个列之间的约束关系,静态元组约束只局限在单个元组上。静态关系约束是在一个关系的各个元组之间或者若干关系之间常常存在各种联系或约束。常见的静态关系约束有: ( l )实体完整性约束; ( 2 )参照完整性约束; ( 3 )函数依赖约束。动态列级约束是修改列定义或列值时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包括下面两方面: ( l )修改列定义时的约束; ( 2 )修改列值时的约束。动态元组约束是指修改某个元组的值时需要参照其旧值,并且新旧值之间需要满足某种约束条件。动态关系约束是加在关系变化前后状态上的限制条件,例如事务一致性、原子性等约束条件。

20、候选键和主键的区别:(1)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候选键,但只能有一个主键。(2)主键的取值不能为空值(null),候选键如果没有not null 约束,则可以取空值。学分 tinyint null check(学分=0 and 学分Y,YZ,X和Y不相互依赖,问X与Z是什么关系?传递函数依赖17、数据库的三种故障?系统故障:指造成系统停止运行的任何事件,使得系统需要重新启动,常称为软故障,如硬件错误、操作系统错误、突然停电等。事物故障:由于事务非正常终止而引起数据破坏。介质故障:指外存故障、如磁盘损坏、磁头碰撞等,常称做硬故障。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破

21、坏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的恢复:就是当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将备份的数据库加载到系统,从而使数据库恢复到备份时的正确状态。系统故障的恢复:主要是撤销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重做已完成的事务,恢复由系统在重启时自动完成,步骤如下:(1) 建立重做队列和撤销队列(2) 对撤销队列的各事务进行撤销处理(3) 对重做队列中各事务进行重做处理事务故障的恢复:DBMS的恢复子系统利用日志文件撤销该事物对数据库的修改。介质故障的恢复:重装数据库,然后重做已完成的事务。18、 数据库的关系操作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查询: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差、笛卡尔积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投影:会删去重复的元祖连接运算

22、: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祖,组成新的关系。19、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

23、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0、两段锁协议答:所谓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1. 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而且2. 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所谓“两段”锁的含义是,事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在这阶段,事务可以申请获得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释放任何锁。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在这阶段,事务可以释放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再申请

24、任何锁。补充知识1、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和笛卡尔积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和除法。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1)等值连接中不要求相等属性值的属性名相同,而自然连接要求相等属性名必须相同,即两关系只有同名属性才能进行自然连接。(2)等值连接不将重复属性去掉,而自然连接去掉重复属性,也可以说,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列的等值连接。4、(1:1)l联系:如果联系单独对应一个关系模式,则由联系属性、参与联系的各实体集的主码属性构成关系模式、其主码可参选与联系的实体集的任一方的主码。如果联系不单独对应一个关系模式,联系的属性及一方的主码加入另一方实体集对应的关系模式中。(1:n)联系:如果联

25、系单独对应一个关系模式,则由联系属性、参与联系的各实体集的主码属性构成关系模式、n端的主码作为该关系模式的主码。如果联系不单独对应一个关系模式,则将联系的属性及1端的主码加入n端实体集对应的关系模式中,主码仍为n端的主码。(m:n)联系:单独用一关系模式描述(m:n)的联系,该关系模式包括联系的属性、参与联系的每个实体集的主码属性、该关系模式的主码由各实体集的主码属性组成。5、基本概念() 基本表:是独立存在于数据库中的表。一个关系对应一个基本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虚表。它本身不独立存在于数据库中,数据库中至存放视图的定义,而对应

26、的数据仍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中,当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视图中查询出来的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存储文件:数据库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存储文件中。数据库是逻辑的,存储文件是物理的。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最终都映射为对存储文件的操作。一个基本表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文件存储,一个文件也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 索引:即根据索引表达式的值进行逻辑排序的一组指针,它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快速访问。() 模式:外模式对应于视图和基本表,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6、常用SQL语句数据库的创建: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选项定义)数据库的更新:alter database (数据库选

27、项定义)数据库的删除:drop database 创建表:create table XS ( 学号 char(8) not null, 姓名 varchar(8)not null )更改表:alter table XS add 专业 varchar(20)alter table XS drop column 专业 删除表:drop table XS 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 index XH on XS (学号) create cluster index XH on XS (学号)Unique表示创建唯一索引,即每一个索引值只对应唯一的数据记录。Cluster表示创建聚簇索引,聚簇

28、索引是指索引的顺序与表中的记录的物理顺序一致的索引组织方式。删除索引:drop index XH 字符串匹配:%代表任意长度(包括0)的字符串。_代表任意一个字符。Like 匹配中使用通配符的查询也称模糊查询。如果没有%或_,则lik运算符等同于“=”运算符。Distinct 消除结果集中的重复行。Select 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 from XSSelect max(成绩) as 最高成绩 ,min(成绩) as 最低成绩 from XSSelect count(*) as 学生总数 as from XS使用group by字句后,select字句中的列表中只能包含在group b

29、y中指出的列或在聚合函数中指定的列。Having子句的目的类似于where子句,差别在于where子句在from子句已被处理后选择行,而having子句在执行group by子句后选择行,因此having子句只能与group by 子句结合使用。在select语句中,当where 、group by、having子句都被使用时,要注意他们的作用和执行顺序:where用于筛选由from指定的数据对象;group by 用于对where的结果进行分组;having则是对group by 以后的分组数据进行过滤。7、两种连接的方式:一种是由from子句和where子句指定连接条件组成,有时称这种连接

30、为隐式连接;另一种是通过关键词join显示连接。Inner join 表示自然连接,out join表示外连接,其中又可分为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全外连接。外连接只能对两个表进行。左外连接(left outer join):结果表中除了包括连接条件的行外,还包括左表的所有行。右外连接(right outer join):结果表中除了包括满足连接的行外,还包括右表的所有行。完全外连接(full outer join):结果表中除了包括满足连接条件的行外,还包括两个表中的所有行。8、连接与子查询的区别:连接可以合并两个或多个表中的数据,而带子查询的select语句的结果只能来自一个表,子查询的结果是

31、用来作为选择结果时进行参照的。9、视图与表的区别: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 SQL 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样使用视图,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视图它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只有存储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然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对视图的数据数据进行操作时,系统根据视图的定义去操作与视图相关联的基本表,因此如果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那么从视图查询出的数据也就随之发生

32、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视图就像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数据库中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及其变化。使用视图时注意的事项:(1) 只有在当前数据库中才能创建视图。命名不能与表同名,每个视图名必须是唯一的。(2) 不能把规则、默认值或触发器与视图相关联。(3) 不能在视图上建立任何索引。(1)视图的优点: ( l )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 2 )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 3 )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 4 )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2)所有的视图是否都可以更新?为什么?答:不是。视图是不实际存储数据的虚表,因此对视图的更新,最终要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更新。

33、因为有些视图的更新不能惟一有意义地转换成对相应基本表的更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视图都是可更新的.(3)哪类视图是可以更新的?哪类视图是不可更新的?各举一例说明。答:基本表的行列子集视图一般是可更新的。若视图的属性来自集函数、表达式,则该视图肯定是不可以更新的。10、数据库安全技术(1)用户身份认证:系统认证模式是指当用户进行访问数据库系统时系统给予的确认方式,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最外层安全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用户登录时,系统对该用户的账号和口令进行认证,包括确认用户账户是否有效,以及能否访问数据库系统。(2)数据访问控制:分为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思想核心是

34、完全授权和角色相联系。(4)视图(5)数据库加密(6)数据库审核11、事务:是用户定义的数据库的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事务的特性:(1)原子性: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对数据库的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即不允许事务部分地完成,若因故障而导致事务未能完成,则应能恢复功能使数据库回到该事物执行前的状态。(2)一致性:事务对数据库的作用应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状态。一状态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满足完整性约束。(3)隔离性: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应互不影响,其结果要和这些事务独立执行的效果一样。并发控制就是为了保证事务间的隔离性。(4)持久性:

35、一旦事务执行成功,则该事务对数据库进行的所有更新都是持久的,即使因数据库故障而受到破坏,DBMS也能恢复。事务的类型:系统事务和用户定义的事务事务的状态:活动状态,提交未完成状态、失败状态、终止状态。13、数据库恢复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冗余数据,即进行数据库备份;二是在系统出现故障后,利用备份的数据将数据库恢复到某个正确的状态。建立数据库备份最常用的技术是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第1章 绪论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答: ( l )数据( 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36、( 2 )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Sytem ,简称 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

37、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 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 2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答: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 l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

38、本质区别。( 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以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享使用。 ( 3 )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式结构和二级映像功能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4 )数据由 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为此, DBMS 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包括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3、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

39、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BMS 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新阶段。 4、DBMS 数据控制功能包括哪四个方面?数据的安全性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并发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保证并发操作的正确性;数据库恢复

40、:当计算机系统发生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或者由于操作员的失误以及故意的破坏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甚至造成数据库部分或全部数据的丢失时,能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亦称为完整状态或一致状态)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7 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答: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

41、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 l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 2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 3 )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解析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任何一个 DBMS 都以某一个数据模型为基

42、础,或者说支持某一个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中,模型有不同的层次。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模型分成两类或者说两个层次:一类是概念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强调语义表达能力,概念简单清晰;另一类是数据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机器世界,人们可以用它定义、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般需要有严格的形式化定义和一组严格定义了语法和语义的语言,并有一些规定和限制,便于在机器上实现。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9 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 E 一 R 图)答: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码: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实体联系图( E 一 R 图):提供了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