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4122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l 35.5 K 39 I 127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

2、2CF2”的连接方式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F2CF2CF2CFCF3n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答案:C备注:共聚物;加聚反应;结构简式;共价键的极性;氟化物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答案:C备注:阿伏伽德罗定律;元素性质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K、Cl、NO3、S2 K、Fe2、I、SO42 Na、Cl、NO3、SO42

3、Na、Ca2、Cl、HCO3 K、Ba2、Cl、NO3ABCD答案:B备注:离子共存 8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备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CO、O2 Cl2、CH4 NO2、O2 N2、H2ABCD答案:D备注:常见气体光催化反应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

4、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答案:A备注:化学反应平衡及限度;质量守恒11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高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

5、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答案:B备注:与CO2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沉淀生成与溶解12有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答案:C备注:溶液中离子平衡;pH计算及比较第II卷(非选择题)25(15

6、分)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氢原子个数为氧的5倍。(1)A的分子式是 。(2)A有2个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其名称是 。(3)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生成B,B分子的结构可视为1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甲基和另外2个结构相同的基团。A的结构简式是 。A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写序号字母) 。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酯化反应d还原反应(4)写出两个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并带有支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5)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其中一种的分子中有2个甲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nH2CCHCH2ClnHOCH2CH2OHO一定条件CH2CHCH2OCH2CH2OOHnnHCl(6)已知环氧氯丙烷可与乙二醇发生如下聚合反应:B也能与环氧氯丙烷发生类似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式是 。答案:(1)C5H10O2 (2)羟基 醛基HOCH2C CHO CH3CH3CH3CH2CCHOOHCH3CH3CHCHCHOOHCH3CH2CH2CHCHOOHCH3CH3CH2CHCHOCH2OHCH3CHCHCHOOHCH3CH3CCH2CHOOHCH3CH2CHCH2CHOOHCH3(答对其中任意2个均给分)(3) b(4)无机酸(5) CH3COOCH(CH3)2H2OC

8、H3COOH(CH3)2CH-OHCH2CHCH2OCH2CCH2OCH3CH3OHn(6)备注:有机物推断;官能团的判断和书写;分子式书写;结构式书写;常见有机反应及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同分异构体;聚合反应26(13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单质X单质Y单质Z共价化合物甲共价化合物乙离子化合物丙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1)X的电子式是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蒸馏水(滴有酚酞) 在图中

9、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 。(4)nmol丁与n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 。NN答案:(1) (2) NH4Cl、Ca(OH)2(合理答案均给分)NH3H2ONH4OH(3)PCl5(4)P3N3Cl6备注:无机物推断;元素周期表;N、P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NH3的实验室制备;质量守恒;电荷转移守恒;离子方程式

10、及其书写;化学式书写;电子式书写27(17分)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11、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2Al6H=2Al33H2或2Al3Cu2=2Al33Cu2CuO2H2OCO2=Cu2(OH)2CO3(2)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Al33OH= Al(OH)3高温Al(OH)3OH=AlO22H2O(3)3MnO24Al=3Mn2Al2O3MnO2H2O22H=Mn2O22H2O备注: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12、;电解池原理及应用;两性物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锰的冶炼;MnO2的催化性和强氧化性28(15分)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产品标准GB5461产品等级一级配 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以I计)2050mg/kg分装时期分装企业(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

13、步骤为: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 mol。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mg/kg。答案:(1)1、5、3、3、3、3(2)I2SO32H2O=2ISO422H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3)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1.01054.2102/w备注: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I2的还原性及其应用;精制盐碘含量的测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反应进度的判断;质量守恒;电荷转移守恒;氧化还原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