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4454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中大网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1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总分:150分 及格:90分 考试时间:15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A. 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B. 温度、食物、光、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C. 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D. 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2)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淡水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3)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

2、 块状结构B. 团粒结构C. 片状结构D. 核状结构(4)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其中属于E级频度的种类往往是()A. 优势种B. 伴生种C. 偶见种D. 残遗种(5)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6)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 焚风效应B. 陆风效应C. 谷风效应D. 山风效应(7)阳性植物的特点有()A. 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耐适度的荫蔽B. 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C. 植物体内含盐分少,渗透压低,抗高温、干旱、病害能力较弱D. 茎较细长,节间较

3、长,分枝较少;内部细胞体积较大;维管束数目较少;含水量较多(8)人类向海水中排放含汞离子的化学废料,导致大型鱼类死亡的原因是()A. 水温的变化B. 营养的改变C. 有毒物质的富集D. 矿物质的循环(9)“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项引起的()A. B. C. COD. (10)生态学巩固时期,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指()A. 生态学概念的提出B. 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C. 生态学的广泛应用D. 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11)生态学学派分化是在()A.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B.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C. 现代生态学时期D.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12)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具有相似的

4、外在形态特征,其芽位于离地面较高处的枝条上,这类植物的生活型称为()A. 高位芽植物B. 地上芽植物C. 地面芽植物D. 地下芽植物(13)原生植物群落的复生的条件是()A. 土壤和繁殖能力B. 气候和种子来源C. 土壤和种子来源D. 气候和土壤来源(14)下列作物中耐碱性较强的是()A. 荞麦B. 烟草C. 甘薯D. 向日葵(15)海洋生活的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盐量与海水相比是()A. 低渗的B. 高渗的C. 等渗的D. 不确定(16)我国森林分布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A. 1000mm左右B. 800mm以上C. 400mm以上D. 100mm以上(17)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最大的是()A.

5、 植食动物B. 一级肉食动物C. 二级肉食动物D. 三级肉食动物(18)种群分布调查得分散度S2,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时,种群的分布为()A. 随机分布B. 均匀分布C. 群集分布D. 成从分布(19)下列生物在生存斗争中是K对策生物的是()A. 蝼蛄B. 金雕C. 乌龟D. 蟾蜍(20)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中的意义是()A. 群落中的物种数B. 物种i个在群落中的盖度C. 物种i的个体数D. 物种i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二、填空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谷风;夜间风从山上向

6、山下吹,叫做_。 (2)根据数量稳定性、自然更新性以及人为再回收性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资源可分为_和可枯竭的自然资源两大类。 (3)在光照不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称为光_。 (4)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_。 (5)冲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较风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其肥力_。 (6)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的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或称_。 (7)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_。 (8)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个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

7、存,这就是_。 (9)营养级之内的能量转化效率包括组织生长效率、_、同化效率和维持价四种。 (10)早晨蜥蜴在阳光照射下身体尽可能大面积接触光线,与光照角度垂直;而中午光照强烈时,它的身体与光线几乎平行,尽量减少身体与光的接触面积。这是受_的影响。 (11)饶基耶尔将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_、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1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我们常把大的、缓慢移动的库叫做_库;而把小的、迅速移动的库叫做交换库。 (13)植被随海拔的升高依次成带状分布。这种植被大致与山体的等高线平行,并有一定的垂直厚度,称为植被分布的_。 (14)按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

8、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_。 (15)生物群落的结构分为_和生物结构两个方面。 (16)在太阳光谱中央附近,可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和_三个区。(17)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种群内部的变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是受生物的_效应作用的影响。 (18)在植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可划分_。 (19)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地球化学循环(地质大循环)和_两种基本形式。 (20)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有一项因子的改变超过了生物的生存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就是_定律。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植物花芽分化和形

9、成中,光照时间起着主导作用。()(2)光照强度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土壤因子的温度、湿度、蒸发、蒸腾等的变化。()(3)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4)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某个种群或生态系统所生产出的有机物的数量、重量或能量。()(5)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6)形成物种的关键是独立进化。()(7)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常年温度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8)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9)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存环境。()(10)植物的性别决定只由其基因决定,而不受

10、其他任何因素影响。()四、简答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北方植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2)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3)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五、论述题:1个小题,满分20分。(1)论述土壤微生物对生物的影响。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D(2) :D(3) :B(4) :A(5) :A(6) :A(7) :B(8) :C(9) :B(10) :D(11) :D(12) :A(13) :C(14) :D(15) :C(16) :C(17)

11、:A(18) :B(19) :B(20) :D二、填空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 :山风 (2) :不可枯竭的自然资源 (3) :补偿点 (4) :临界温度 (5) :较高 (6) :第一性生产 (7) :盖度(投影盖度)(8) :最小种群原则 (9) :生态生长效率 (10) :光照强度 (11) :地上芽 (12) :储存库 (13) :垂直地带性 (14) :人工生态系统(15) :物理结构 (16) :红外光区 (17) :密度 (18) :植被亚型 (19) :生物循环(生物小循环)(20) :耐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0(2) :1(3)

12、:0(4) :0(5) :1(6) :0(7) :0(8) :1(9) :0(10) :0四、简答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北方植物常形成与北方的温度和日照条件相适应的生态型。因此,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的高温、低温和积温及日照长度,使其不能生长或完成发育。(2)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 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3) :1植物:(1)促进种子萌发;(2)促进植物生长;(3)提高

13、植物产品的品质;(4)促进植物开花结实。 2动物:(1)加快发育速度;(2)增加昆虫的产卵数。五、论述题:1个小题,满分20分。(1)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或还原者,它们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养分,促透土壤肥力的形成。微生物直接参与使土壤有机体中营养元素释放的有机质矿质化过程和形成腐殖质的过程。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方面,微生物也起着直接的和间接的作用。土壤中某些菌类还能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如菌根、根瘤,它们有的能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的能形成维生素、生长素等物质,利于植物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还有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能使土壤环境得到改善而促使植物生长。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