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44595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中大网校.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预测试卷(11)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试时间:12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3)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4)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 (5)技能的学习可以以()的掌握为前提。 (6)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 (

2、7)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8)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 (9)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1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11)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12)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13)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14)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15)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16)()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

3、1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是()。 (18)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19)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将迁移分为()。 (20)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正确的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性格的特征差异分析一般是从()方面进行的。 (2)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3)迁移的种类有()。(4)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 (5)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具备的要素有()。(6)交互式教学模式要教给

4、学生的学习策略有()。(7)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8)动机的功能有()。(9)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有()。(10)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将性格分为_型、情绪型和_型。(2)_和_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其中_是更高级的一种策略, 教学中常用的谐音、歌谣、口诀等方法都属于_。 (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 (4)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_、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5)不同的研

5、究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目前较公认的是以_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6)的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7)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_,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_。 (8)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_、已有的_等有关。 (9)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_学习。 (1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 。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1)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2)教学媒体只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

6、的工具,所以它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3)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 (4)自我控制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 (5)操作技能形成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6)教师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 (7)心理健康就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 () (8)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9)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10)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爱弥儿集中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7、)(1)问题空间 (2)定势(3)教学环境(4)人际关系(5)观察法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2)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3)教学中依次要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有哪些? (4)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七、论述题(共10分)(1)试述应如何培养群体凝聚力。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1)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8、(1) :C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2) :C由问题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3) :C罗森塔尔等人对小学生作了学习潜力测验,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4) :B新教师在课后评价时往往关注的是细节。 (5) :D技能要解决的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不熟练,因此,技能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为前提。(6) :B态度的行为成分指个体准备对人、对事、对物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7) :C这是划线的一种变式,也是一种复述策略。 (8) :A社会自我是介于生理自我与心理自我之间的第二层次。 (9) :B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

9、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0) :D(11) :D题于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12) :C形象联想策略是指一种遵循形象化、组织化和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13) :A(14) :D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华生,属于行为主义流派。(15) :A智力测验是认知测验的一类。(16) :A题干是对认知策略的解释。 (17) :B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实施的。(18) :D心理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层次。 (19) :C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和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都可发生迁移,同一水平之间的是水平迁移,不同水平之间的是垂直迁移。(20) :

10、B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正确的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 :A, B, C, ED不属于性格的特征差异。 (2) :A, B, C, D, E这五个特性都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3) :A, B, C, ED项不是公认的迁移种类。 (4) :A, B, C, D, E这些都是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且布卢姆认为它们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关系。(5) :A, C, D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具备的三个要素是: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6) :A, B, C,

11、 D评价不属于交互式教学模式要传授给学生的学习策略。(7) :B, DA是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划分出来的,c是根据动作的连贯性划分的,E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划分的。(8) :A, C, E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三种功能。(9) :B, C, D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其中变通性又称灵活性,故选BCD。(10) :B, D与问题类型相对应,问题的解决也有两种,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 :理智,意志;(2)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3

12、) :高原期; (4) :痕迹衰退说;(5) :发散思维;(6) :学习困难:(7) :活动方式,动作经验;(8) :活动积极性,知识经验;(9) :上位; (10) :谐音联想法;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1) :0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上位学习。 (2) :0教学媒体并不仅仅是师生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不仅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大小,而且对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它也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所关注的一项内容。 (3) :0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4) :1自我控制法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

13、学习原理进行自身行为改善,强调当事人的个人责任感。 (5) :0模仿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该阶段对动作的控制主要靠视觉,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6) :0教师自己的观点只能作为一个范例,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7) :0心理健康不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而是能在这些情况下做有效的自我调整,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 (8)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9) :1学习动机能推动人很好地去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好的学习效果又会强化学习动机。 (10) :0爱弥儿的作者是法国教育家卢梭。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问题空间:是个

14、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不同的人,构造的问题空间也可能不同;同一个人,在解决问题之前也可能改变或重构问题空间。个体的知识经验以及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影响着问题空间的构造。 (2) :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3)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

15、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和心理距离。 (5)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2) :(3) :(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j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4)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6、(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七、论述题(共10分)(1)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中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1) :【答案要点】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了一些心理障碍。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