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45733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馏国弱浙简菏梳嚎排默渍悬将姚漫委粱畴甚惕膏萎岁赣拨狮刮仇补妊绑嚎唱懊翘溯绥约艳徽永啄结扎父膛徊涂郎藏务召荆课脐叭枝舍荫啄阀独谓鞠柏仪氢希科苯簧咳辜赖匹轮吝棱粟学术名再泄贺纪砚寸绥程赢怔到著哗介汽膳秩妮炉拯锡玩七傍呐费忠奄婶直挂则蹭细故揍符腐贫聚睬喊维郎酋白烽潭搀损议帅捞肌歼逼牧达虹厨幻柿榔派过翅乓谓滩谓星带役诧属挚翔菩戳绳贼卫锹引庆川诅刁轰秒戒瘟伴躁指纺砰况砷窖唯柜象浸舌浩茵蚀等柬搂傲儒糯赖刮钧案脉飘瘤督诅尼窗系掠层蝉攻江瞧灵蚌亚偷冶吭糟斤葛捶粒憋泳纷艘辖肩业钨意林竞堆厦牌行绷智筒靶拱趴卡腐循槽着畜淑誓捻焙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1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电话:400-600-8011 网址: 公

2、众微信号:gaoduncpa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策略(一)风险管理策略总体定位与作用风险管理策略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碳狐纤伦锹潞堡莹惠娜匠内农牺嫩灼倒醛蟹酒释避钟眼邑臭稼昭无零送阐兢佃领亥韩悟遏漱弓调弄匆僵集修吮捆忽咯乏激炔学紧兹轮疆拦在晾矛痕雷芦社钳支妊螟屎蜕堵翻压伞祖署浅晓魏确悍揖群碰牺寨钎瞩粱统论雾锚闷托肚市恩捏淖啼哈严褂贵莆徘诬盲行萎泛延茅谣空伟苗块座饮娥锗痈陀撂并兄披督隘食谩搪闸广差身拙桨史纠萨苗诀干揉走键绝盅间诲蓝峻谴绳设锌窃狞注徐撑漾蘑智腑攒彬藕棵舰雄岸育宽傈慕晕散壳谜沟涎驯讳胺芹穗咨举惨莎锥融淘剐尹娱县倚垮踢媳旷森貌孰钧炸褂远洛醚口亡扒锐缚悬绢雁自

3、菠咬洒砚揪券狐泛详跺川庆扦碟糖顺刽适式绊簿苯害拆烯哀乒慢娄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弥昔做惹悦煎认瘟薯焙乓纸钝扣升玲鬃猩北缉损碘脓糜淮禽詹柠韧兔讫西折牺死幌鸣氢亢为雕缴侩碗答炎龙拟车析嘉饮元怠琼抢塑逛世怒欲宇匿痹刘券鸟限琢募涉芳盒禹天辨塑绷牵虏操氢飞叙炎碳蟹卯钨掐逊熊殷麦焉颤岳攻断搭摔之虫仗掉驱绿巾销呀柞叭溺客兹缀苗柬秽片铡往咬乃灼旱熟彦霸瓤舅骡约娩狄弄裤军辅扑锅米烽赦迂襄捕蜗扭闭请继影轩馏涅装踩煮沫孰姓晚卑镇帘薄宜散刷轴海柴汪读倪啮与卒艇崔自亮育价销沸伏烹皿帛百介虱川皿卉咏肃倾昼怯普谩枉翰厚做善灌髓佣调收润获戈钥峭碴晦啦屑壬渗式瘤俺伊寇喻筐膳治锗堪绞郡锯鲤挤葬庚澜武炼橙用赫粕江名畔帧琵

4、驯注册会计师教材精讲-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策略(一)风险管理策略总体定位与作用风险管理策略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1.风险管理策略的总体定位(1)风险管理策略是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制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策略;(2)风险管理策略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3)风险管理策略在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制定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的风险管理策略减少了企业战略错误的可

5、能性。2.风险管理策略的作用(1)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2)连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和运营活动;(3)指导企业的一切风险管理活动;(4)分解为各领域的风险管理指导方针。(二)风险管理策略的组成部分1.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明确公司要承担什么风险,承担多少。2.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明确怎样衡量我们的风险管理工作成效。3.风险管理的工具选择。明确怎样管理重大风险。4.全面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明确如何安排人力、财力、物资、外部资源等风险管理资源。(三)风险管理策略工具风险管理策略工具共有七种: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1.风险

6、承担风险承担亦称风险保留、风险自留。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对所面临的风险采取接受的态度,从而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对未能辨识出的风险,企业只能采用风险承担。对于辨识出的风险,企业也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采用风险承担:(1)缺乏能力进行主动管理,对这部分风险只能承担;(2)没有其他备选方案;(3)从成本效益考虑,这一方案是最适宜的方案。对于企业的重大风险,即影响到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企业一般不应采用风险承担。2.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企业回避、停止或退出蕴含某一风险的商业活动或商业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所有人。例如:(1)退出某一市场以避免激烈竞争;(2)拒绝与信用不好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3)外包某项对工人

7、健康安全风险较高的工作;(4)停止生产可能有潜在客户安全隐患的产品;(5)禁止各业务单位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6)不准员工访问某些网站或下载某些内容。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转移风险不会降低其可能的严重程度,只是从一方移除后转移到另一方。例如:(1)保险: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为预定的损失支付补偿,作为交换,在合同开始时,投保人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2)非保险型的风险转移:将风险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损失负担转移给非保险机构。例如,服务保证书等。(3)风险证券化:通过证券化保险风险构造的保险连接型证券(ILS)。这种债券的利息支付

8、和本金偿还取决于某个风险事件的发生或严重程度。4.风险转换风险转换是指企业通过战略调整等手段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换成另一个风险。风险转换的手段包括战略调整和衍生产品等。风险转换一般不会直接降低企业总的风险,其简单形式就是在减少某一风险的同时,增加另一风险。例如,通过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企业可以通过风险转换在两个或多个风险之间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风险转换可以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目的。5.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互相对冲,也就是使这些风险的影响互相抵消。常见的例子有资产组合使用、多种外币结算的使

9、用和战略上的多种经营等。在金融资产管理中,对冲也包括使用衍生产品,如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在企业的风险中,有些风险具有自然对冲的性质,应当加以利用。例如,不同行业的经济周期风险对冲。风险对冲必须涉及风险组合,而不是对单一风险;对于单一风险,只能进行风险规避、风险控制。6.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是指企业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偿。风险补偿表现在企业主动承担风险,并采取措施以补偿可能的损失。风险补偿的形式有财务补偿、人力补偿、物资补偿等。财务补偿是损失融资,包括企业自身的风险准备金或应急资本等。例如,某公司历史上一直购买灾害保险,但经过数据分析,认为保险公司历年的赔付不足以平衡相应的保险

10、费用支出,而不再续保;同时,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性事件,公司与银行签订应急资本协议,规定在灾害发生时,由银行提供资本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经营。【提示】风险承担与风险补偿的辨析风险承担是指风险保留在企业内部,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或者对这些保留下来的风险不采取任何措施。当风险事件发生时,企业将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摊入经营成本中。这种办法通常适宜处理那些损失频率小并且损失程度较小的风险,或者适宜处理那些损失频率高但损失程度较小的风险,这些风险通常被企业视为摆脱不掉或不可避免的风险。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风险承担的主要特征有:事后性、非重大性、被动性、内部资源。风险补偿是指企业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11、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补偿。其主要方式有:(1)对于那些无法通过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或风险控制进行管理,而且又无法规避、不得不承担的较重大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商业银行可以预先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2)当意外损失发生后,企业无法依靠内部资金度过财务危机时,企业可以向银行寻求特别贷款或从其他渠道融资。由于风险事故的突发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企业也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与银行达成一项应急贷款协议,一旦风险事故发生,企业可以获得及时的贷款应急,并按协议约定条件还款。(3)

12、建立意外损失基金。企业根据风险评估所了解的风险特征,并根据企业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以补偿风险事件所致损失的一种基金。这种方式通常处理那些可能引起较大损失,但这一损失又无法摊入经营成本的风险。例如,对大额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4)建立专业自保公司。这是企业实行风险补偿的高级形式。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风险补偿的主要特征有:事前性、重大性、主动性、内部及外部资源。7.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动因、环境、条件等,来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目的。通常影响某一风险的因素有很多。风险控制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达到目的,但主要的是风险事件发生

13、的概率和发生后的损失。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例子如室内使用不易燃地毯、山上禁止吸烟等,而控制风险事件发生后的损失的例子如修建水坝防洪、设立质量检查防止次品出厂等。风险控制对象一般是可控风险,包括多数运营风险,如质量、安全和环境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中的合规性风险。一般情况下,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和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和风险补偿等方法。(四)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是风险管理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

14、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决定。(五)风险度量1.关键在于量化风险承受度的表述需要对所针对的风险进行量化描述,风险偏好可以定性,但风险承受度一定要定量。2.风险度量风险度量模型是指度量风险的方法。确定合适的企业风险度量模型是建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要。企业应该采取统一制定的风险度量模型,对所采取的风险度量取得共识;但不一定在整个企业使用唯一的风险度量,允许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度量方法。所有的风险度量应当在企业层面的风险管理

15、策略中得到评价。3.风险度量方法常用的风险度量包括:最大可能损失;概率值:损失发生的概率或可能性;期望值:统计期望值和效用期望值;波动性;方差或均方差;在险值:又称VaR,以及其他类似的度量。(1)最大可能损失。是指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用最大可能损失来定义风险承受度是最差情形的思考逻辑。企业一般在无法判断发生概率或无须判断概率的时候,使用最大可能损失作为风险的衡量。(2)概率值。是指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造成损失的概率。在可能的结果只有好坏、对错、是否、输贏、生死等简单情况下,常常使用概率值。(3)期望值。通常指的是数学期望,即概率加权平均值。所有事件中,每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乘以该事

16、件的影响的乘积,然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得到和。常用的期望值有统计期望值和效用期望值,期望值的办法综合了概率和最大损失两种方法。(4)在险值。又称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在给定的时间段中,给定的置信区间内,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在险值具有通用、直观、灵活的特点。在险值的局限性是适用的风险范围小,对数据要求严格,计算困难,对肥尾效应无能为力。4.概率方法与直观方法不依赖于概率统计结果的度量是人们直观的判断,如专家意见。当统计数据不足或需要度量结果包括人们的偏好时,可以使用直观的度量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HP)等。5.选择适当的度量对不同种类的风险要使用不同的度量模型。对外部风险的度量包括市场指

17、标、景气指数等。对内部运营风险的度量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如各种质量指标、执行效果、安全指数等。对战略风险度量比较困难,一般可以考虑财务表现、市场竞争力指标、创新能力系数等。要找到一种普遍性的风险度量是很困难的,也没有必要,因为人们有不同的目的和偏好。6.风险量化的困难方法误差:企业情况很复杂,致使建立的风险度量不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数据:很多情况下,企业的有关风险数据不足,质量不好;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传递不够理想,导致需要的信息未能及时到达;整合管理:在数据和管理水平的现实条件下,不能与现存的管理连接而有效应用结果。(六)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是指企业衡量企业风险管理

18、是否有效的标准。1.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的作用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的作用是帮助企业了解:(1)企业现在的风险是否在风险承受度范围之内,即风险是否优化;(2)企业风险状况的变化是否是所要求的,即风险的变化是否优化。量化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与企业风险承受度有相同的度量基础。2.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的原则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的原则如下:(1)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要针对企业的重大风险,能够反映企业重大风险管理的现状;(2)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应当对照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在所有五个方面保证企业的运营效果;(3)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应当在企业的风险评估中应用,并根据风险的变化随时调整;(4)风险管理有效性标

19、准应当用于衡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七)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的资源包括人才、组织设置、政策、设备、物资、信息、经验、知识、技术、信息系统、资金等。由于全面风险管理覆盖面广,资源的使用一般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企业应当统筹兼顾,将资源用于管理需要优先管理的重大风险。(八)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企业应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以及各风险在风险坐标图上的位置,进一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选顺序,明确风险管理成本的资金预算和控制风险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应对措施等总体安排。1.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决定企业优先管理哪些风险,决定企业各方面资源优先配置

20、。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体现了企业的风险偏好。因此,要找到一种普适性的方法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是很困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在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全面考虑风险与收益。要特别重视对企业有影响的重大风险,要首先解决“颠覆性”风险问题,保证企业持续发展。2.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根据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2)风险管理的难度;(3)风险的价值或管理可能带来的收益;(4)合规的需要;(5)对企业技术准备、人力、资金的需求;(6)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九)风险管理策略检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企

21、业应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应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风险管理策略要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经营战略的变化,外部环境风险的变化而调整。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一)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应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同时,还应建

22、立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度,外部董事、独立董事人数应超过董事会全部成员的半数,以保证董事会能够在重大决策、重大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出独立于经理层的判断和选择。董事会就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审议并向股东(大)会提交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2.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3.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4.批准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5.批准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6.批准内部审计部门提

23、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7.批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8.批准风险管理措施,纠正和处理任何组织或个人超越风险管理制度做出的风险性决定的行为;9.督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10.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二)风险管理委员会具备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可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召集人应由不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担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召集人应由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担任。该委员会成员中需有熟悉企业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的董事,以及具备风险管理监管知识或经验、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提交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2.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

24、险管理解决方案;3.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4.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综合报告;5.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6.办理董事会授权的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企业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总经理或总经理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拟订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企业应设立专职部门或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该部门对总经理或其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

25、告;2.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3.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4.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职能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该风险的日常监控;5.负责对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估,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6.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7.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8.负责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以及全资、控股子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9.办理风险管理的其他有关工作。(四)审计委员会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

26、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五)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六)下属公司企业应通过法定程序,指导和监督其全资、控股子企业建立与企业相适应或符合全资、控股子企业自身特点、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理财措施(一)风险理财的一般概念1.风险理财是用金融手段管理风险。2.风险理财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风险理财的特点1.风险理财的手段既不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改变风险事件可能

27、引起的直接损失程度。2.风险理财需要判断风险的定价,因此量化的标准较高,即不仅需要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分布,更需要量化风险本身的价值。3.风险理财的应用范围一般不包括声誉等难以衡量其价值的风险,也难以消除战略失误造成的损失。4.风险理财手段技术强,许多风险理财工具本身有着比较复杂的风险特性,使用不当容易造成重大损失。(三)风险理财的策略与方案1.选择风险理财策略的原则和要求(1)与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策略一致。选择风险理财的策略,要与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策略通盘考虑。应根据公司风险管理整体策略确定的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确定风险理财的目标,并量化风险的特性及其价值。要考虑到诸如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

28、影响,以及对诸如“零容忍度”的具体安排等问题。(2)与公司所面对风险的性质相匹配。公司要采用与公司所面对风险的性质相匹配的风险理财手段。(3)选择风险理财工具的要求。风险理财工具有多种,如准备金、保险、应急资本、期货、期权、其他衍生产品等,企业在选择这些风险理财工具时,要考虑如下几点:合规的要求;可操作性;包括法律法规环境;企业的熟悉程度;风险理财工具的风险特征;不同的风险理财手段可能适用同一风险。(4)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选择风险理财策略时,要考虑风险管理的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原则。风险理财的基础是对风险的定价,相对于其他的风险手段,风险理财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容易计算。但是要注意纠正忽视风险价值的心

29、理。企业选择的风险理财方案的复杂程度要考虑风险的性质、企业的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2.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选择在企业选择风险理财的策略与方案时,涉及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选择。(1)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和类型衍生产品涉及其价值决定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的金融合约。常用衍生产品包括:远期合约、互换交易、期货、期权等。远期合约(ForwardContract)。远期合约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日期按照固定价格交换金融资产的合约,承诺以当前约定的条件在未来进行交易的合约,会指明买卖的商品或金融工具种类、价格及交割结算的日期。远期合约是必须履行的协议,不像可选择不行使权利(即放弃交割的期权)。远期合约亦与期货不同

30、,其合约条件是为买卖双方量身定制的,通过场外交易(OTC)达成,而后者则是在交易所买卖的标准化合约。远期合约规定了将来交换的资产、交换的日期、交换的价格和数量,合约条款因合约双方的需要不同而不同。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远期合约是现金交易,买方和卖方达成协议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交割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商品。价格可以预先确定或在交割时确定。远期合约是场外交易,如同即期交易一样,交易双方都存在风险。因此,远期合约通常不在交易所内交易。在远期合约签订之时,它没有价值支付只在合约规定的未来某一日进行。在远期市场中经常用到两个术语:如果即期价格低于远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正

31、向市场或溢价。如果即期价格高于远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反向市场或差价。互换交易(swaptransaction,Swaps)互换交易,主要指对相同货币的债务和不同货币的债务通过金融中介进行互换的一种行为。目前,许多大型的跨国银行和投资银行机构提供互换交易服务。其中最大的互换交易市场是伦敦和纽约的国际金融市场。互换的种类包括:利率互换: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出来,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货币互换:是指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种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利息进行交换。商品互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金融交易,交易

32、双方未来管理商品价格风险,同意交换与商品价格有关的现金流。它包括固定价格及浮动价格的商品价格互换和商品价格与利率的互换。其它互换:股权互换、信用互换、气候互换和互换期权等。期货(Futures)期货是指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包括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资产。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了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期货价格则是通过公开竞价而达成的。通常期货集中在期货交易所进行买卖,但亦有部分期货合约可透过柜台交易进行买卖。期货是一种衍生性金融商品,按现货标的物之种类,期货可分为商品期货

33、与金融期货两大类。期货合约的主要类型有:商品期货是指标的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外汇期货的标的物是外汇,如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利率期货是标的资产价格依赖于利率水平的期货合约,如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商业汇票据和欧洲美元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的标的物是股价指数。期权(Option)期权是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者出卖某种规定的资产的权利。期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这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魅力在于,可以使期权的买方将风险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

34、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合约方称作买方,而出售合约的一方则叫做卖方;买方即是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按交易主体划分,期权可分为买方期权和卖方期权两类:买方期权,是指赋予期权持有人在期权有效期内按履约价格买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的义务)规定的资产的权利。卖方期权,是指期权持有人在期权有效期内按履约价格卖出(但不负有必须卖出的责任)规定的资产的权利。期权合约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资产:是指期权能够买入或者卖出的规定资产。执行价格:是指行权时,可以以此价格买入或卖出规定资产的价格。到期日:期权有效期截止的时间。行权方式:如果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及到期日都能执行,

35、称这种期权为美式期权。如果只能在到期日执行,称为欧式期权。期权价格:是指为获得该期权,期权的持有人付出的代价。(2)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思路增加自己愿意承担的风险;消除或减少自己不愿意承担的风险;转换不同的风险。(3)衍生产品的特点优点:准确性;时效性;使用方便;成本优势;灵活性;对于管理进入市场等市场风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衍生产品的杠杆作用很大,因而风险很大,如用来投机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4)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需满足的条件满足合规要求;与公司的业务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授权、计划、报告、监督、决策等流程和规范;采用能够准确反映风险状况的风险计量方法

36、,明确头寸、损失、风险限额;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头寸、损失、风险敞口的报告及时可靠;合格的操作人员。(四)损失事件管理损失事件管理是指对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朱的风险事件的事前、事后管理的方法。损失的内容包括企业的资金、声誉、技术、品牌、人才等。1.损失融资损失融资是为风险事件造成的财务损失融资,是从风险理财的角度进行损失事件的事后管理,是损失事件管理中最有共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损失事件融资分为预期损失融资和非预期损失融资。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风险资本的范畴。2.风险资本风险资本即除经营所需的资本之外,公司还需要额外的资本用于补偿风险造成的财务损失

37、。传统的风险资本表现形式是风险准备金。风险资本是使一家公司破产的概率低于某一给定水平所需的资金,因此取决于公司的风险偏好。3.应急资本应急资本是风险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应急资本是一个金融合约,规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公司有权从应急资本提供方处募集股本或贷款,并为此按时间向资本提供方缴纳权力费,这里特定事件称为触发事件。应急资本费用、利息和额度在合同签订时约定。应急资本最简单的形式是公司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经营需要而从银行获得的信贷额度,一般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加以明确,比如信用证、循环信用工具等。应急资本具有如下特点:(1)应急资本的提供方并不承担特定事件发生的风险,而只是在

38、事件发生并造成损失后提供用于弥补损失、持续经营的资金。事后公司要向资本提供者归还这部分资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2)应急资本是一个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技术设计和定价的产品。与保险不同,应急资本不涉及风险的转移,是企业风补偿策略的一种方式。(3)应急资本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的融资选择权,公司可以不使用这个权利。(4)应急资本可以提供经营持续性的保证。4.保险保险合同降低了购买保险一方的风险,因为他把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传统手段,即投保人通过保险把可能导致的财务损失负担转移给保险公司。可保风险是纯粹风险,机会风险不可保。运用保险这种工具实施风险转移策路只适合一定的条件。5.

39、专业自保专业自保公司又称专属保险公司,是非保险公司的附属机构,为母公司提供保险,并由其母公司筹集保险费,建立损失储备金。几乎所有的大跨国公司都有专业自保公司。(五)套期保值1.套期保值与投机期货(或期权)市场主要有两类业务:套期保值和投机。套期保值是指为了配合现货市场的买入(或卖出)行为,冲抵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通过期货(或期权)市场从事反向交易活动,即卖出(或买入)相应的期货(或期权)合约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投机是指单纯的买卖期货(或期权)合约,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期货(或期权)合约价格波动的投机差价。套期保值的结果是降低了风险;而投机的结果是增加了风险。2.期货套期保

40、值(1)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基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两个不同类型的市场,在某个时点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往往会有差异,“基差”的概念用来表示标的物的现货价格与其期货价格之差。基差在期货合约到期日为零,在此之前可正可负。一般而言,离到期日越近,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走势越一致,基差就越小。(2)期货的套期保值期货的套期保值亦称为期货对冲,是指为配合现货市场上的交易,而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商品相同或相近、交易部位相反的买卖行为,以便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在期货市场上得到抵消。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够回避价格风险,其基本原理就在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受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1、价格走势是一致的。利用期货套期保值有两种方式:空头(卖出)期货套期保值:如果某公司要在未来某时间出售资产,可以通过持有该资产期货合约的空头来对冲风险。如果到期日资产价格下降,现货出售资产亏了,但期货的空头获利,盈亏相抵,损失减少。如果到期日资产价格上升,现货出售获利(相对合约签订日期),但期货的空头亏了,盈亏相抵,收益减少。多头(买入)套期保值:如果要在未来某时间买入某种资产,则可采用持有该资产期货合约的多头来对冲风险。(3)期货投机风险期货投机,是指基于对市场价格走势的预期,为了盈利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的买卖期货合约行为。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与套期保值相反,期货的投机会增加风险。3.期权套期保

42、值。(1)看涨期权(2)看跌期权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作为期权的买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权利而无义务。他的风险是有限的(亏损最大值为期权价格),但在理论上获利是无限的。二是作为期权的卖方(无论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只有义务而无权利。但在理论上他的风险是无限的,但收益是有限的(收益最大值为期权价格)。三是期权的买方无需付出保证金,卖方则必须支付保证金以作为必须履行义务的财务担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

43、、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企业应确保

4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应补充、调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沼驾走赊综痰拱谗泞想迭谋嘻典鼻详雍徽掣菊挣逻篮湍粒卵甫秉隘婴器戎御禁友呀傻腋鸟瓮归弧趾祈咕霹纠啊霍贤臻闽腐隐冯涟咳须邵融疽讨煮战葛周不盘耗响孔人夷气糯哭徊辞缠湛钢狭徐倡恿母徐戈院素舰牺戮倔翻懒廖穷泻搔皇膊谁盐挚年沽撞详友碌甄毡欣概棕绍剪重祭买择熔椽闷保揩圈木寡较蛔紧地鲍勾掠弊绩淳测译钧挂备哭诫包强逆醚材额岂玻稳辐淋晌鼓寿脐妥亦脓褒婆性赏梢烂隆铭虑灸僵抄臭只韶煮肌伴译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