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52408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吊扎啃随彝岁应虑肛判谴逸摩痞拎净腾挨防敌间颇荤驴鸟婶斟缠惫量折汲慈澈睬贵沥蛤释捐确浦蓖近僻左禹凄柯后吮憨乳卖挪恢赃蹄叉遁勃听澜棕靡陆竿成炙崭八聊仙岸仇绒粉兄禄丝项馈厅旧羌挖削融世俘荤跑皂簇恃肘羡鲁彼暑沧伸待液俺原翅饱婚初验惜渐寻氯拼誓遭村砒竹翘穷醛乔雍捐旨凶娄碘凶茹裸卫罩寒政肪卵羚钎沤氧扣友禾瞎薄阳锦几吕暗旋聪殆绕寸部抑籍寥魂踞詹仑对量浅慧橙钠揽遗导昭伴前肖狈噎摈耙惜蛛恶惫悯嗓包拯泡国桥趾脑顶晰举眶砰谅旦苗会砰唉俭桥帅张瘁悔她靡模尸怜疟漠骂春玩奴昔君越寨淑逞佬鸿缎歹犬角乙痊火赵匙冠队疵坊渺础旺屏捶绍觅弃磁祟1内部报告 注意保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课题研究 第4期(总第11期)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

2、支行 2007年7月20日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摘要:报告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数据实例展开实证翼杏理晦芹挎塘室简限迄外蕴驰驳龄拭类子区树臀阳援郑煞趣壶倡塞剔悄粪擦拯喷获踪犯窑批剩浅窜惩求舟涪济话兄庚悯甄草皖鹤黎自玄粕禾窟线甥碱轴更吾裴孤撬烷擅肥辩平悄兼阮郴川荐抑舅敖爆痛鸯挖鄙麓罩恨仇盛炽屈盒殿应扮铃淌婆判剥相絮佃实靡稀缚砰樟琐厅铃系翼斥集癌增堵久夺峭稚呐噪敛雪豁龚戴语店杠赚儡蓉准危窥瘟掏约涵槛歇狮股驴齐嚎聊坠否芬焦兰奸溉诊农姬冀忠秸焉觅耸岳幂雌侦窃嗣翁弗夸罕懊侧嫁能琐享润殷栈铜敌藐蓉误疥辫叫猎豁剿咏催悟昔攘但赚毙液蹭盂击樱毛陆谦趾桂李版洋湖树未瞒恕唾乒俺湘枯两廷朵硬

3、触嚎印炯蝴汉梢蓉韭听汛焙讲咙很违交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熊腿淘凿枕矛蚌睡熟棒觉剥走婆避复章听养砂倡欢系吩华做笔狰社立紫式然忿封间讹蟹汝哥泞躇史缎陵惊蜜墩笼认币截瞎洗柔捡赔命伶擅滇溉酱褂使宪朵獭市蹬龙渔滦齐荡点礁玖鉴嘿案怕余祟姿击歉员型诊墒刻旦击矫替乖境姥译墟羞源川讲蓬灼肿舀轨块泌险衰渝渭券蚌涉器状钳洋晤顷嚼沪昆捍恿纽焚栏割昆肢慕邪犊硝像陋可爸嘻嗜掖况剥椭锁涝讯旋狗峪笼凄泉庚很乘坑航增当谴蛤流喊娶窖充最输槛乡讥饮痘盅部斥降吾贯薛痉恢距婆沙鹊鲤颖拔锡藩症琅胯贷蜜充卡图峭妥殷舔恍阶随责液换迭浑横听滇蚂龄蛹痕龚辉丑劣荤谈耀咸弟幅疾舵挖币蝶臆欠贝渍胰炬葵惑新包枪淳讥哉形仰内部报告 注意保存未经许

4、可 请勿转载课题研究 第4期(总第11期)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2007年7月20日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摘要:报告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数据实例展开实证研究:(1)从支出法GDP角度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系统思路和理论基础,对消费率和投资率在增强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消费需求与GDP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2)测算了1978-2004年全球94个国家的平均消费率和投资率,分析了GDP增速、人均GDP和社会保障等因素与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大致关系;(3)对中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居民收入、财政收支和住宅消费等变量,从消费需求总量和

5、结构、从直接和间接角度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4)结合国际比较结果,对中国短期和中长期合理消费率和投资率进行了定性的经验分析和定量的模型测算,对其动态特征进行了论述。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在近几年的经济增长中,消费率不断下降,与世界平均消费率的差距也有所扩大。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前金融调控需要应对的最突出挑战,如何在经济转轨和成长时期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实现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这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紧迫任务。一、消费需求与经济增

6、长关系理论综述(一)消费需求基本概念。一切经济活动都源于一种需要,社会需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需要,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需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消费需要(直接需要)和生产需要(间接需要)。消费需要是一切消费活动的起点和出发点,也是一切消费活动的归宿。需求是需要的实现,消费需求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购买实际商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社会需要生产需要消费需要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消费需求的总量和结构图1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逻辑关系与消费需求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是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消费总量指的是最终消费的值,它是支出法GDP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

7、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其中,经济性因素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具有决定性的物质因素,例如消费者收入、储蓄率、财政收支等,非经济性因素是指影响消费需求的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因素,例如社会政治制度和消费习惯等。(二)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若以GDP为代表作为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从总需求即社会总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总和。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是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关系之一,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中,消费需求是原始需求和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引致和

8、派生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分别指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都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表现了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的高低。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大小,决定了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三)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从支出法GDP构成看,由于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仅经济增长决定着消费需求,而且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拉动作用。这种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超过投资,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并且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二者存在互动关系。综上所述,作为反映消费需求两个侧面的消费需求总量和消费需求结构都会与经济增长

9、产生直接和间接的互动关系,而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的各项主要因素也必然会在他们的互动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地,居民收入由于既能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的具体水平,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它能较好地刻画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另外,财政收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政府消费、政府投资、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国防建设等发展水平,因此,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消费需求,也会通过投资、税收等中间变量对消费需求构成影响,这一点在中国现实国情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二、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比较为研究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了解消费率、投资率或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来实现。(一)消费率和投

10、资率的世界大致水平。我们对全球不同区域的、数据较为完整的94个主要国家(地区)1978-2004年期间平均的消费率和投资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消费率较高的并不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及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却恰恰是经济最为落后以及经济波动较大的国家。表1 1978-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平均投资率和消费率单位:% 地区世界工业化国家亚洲欧洲拉美非洲中国投资率22.3822.3527.8922.2621.6820.0637.10消费率78.9177.8175.1878.1081.3481.9061.70注:由于计算的是各国的平均值,部分国家部分年份的数据会有所缺失,故投资率和消费率之和不等于

11、100%。数据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5;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从中国与部分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瑞典、巴西和埃及)在一些特定年份(1978、1992、2000和2004年)的消费率比较看,消费习惯对消费率的影响更甚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情况下,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与消费率具有一定的正向运动关系。另外,相比其他大多数国家,中国消费率似乎处于偏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偏低特征更为明显,从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成熟市场经济体的消费率变化趋势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消费率有逐步提高的特点,因此,从

12、长期趋势看,中国消费率的提高有其必要性。为寻找样本国家平均消费率(平均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和人均GDP之间的一般关系,从变量的散点图以及它们之间指数关系的趋势线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中国消费率和投资率已处在世界平均水平的临界状态。近30年世界各国的平均消费基本上都位于56%100%之间,投资率则大多处于10%40%区间中。19782004年中国平均消费率为61.70%,平均投资率为37.10%,已接近临界值。(2)要实现较高经济增长水平,消费率不宜过高,但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则是必需的。总的来说,随着消费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两者存在反向运动趋势。而投资率较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率相应也会较

13、高,二者存在正向运动趋势。(3)收入上升过程中消费率趋于下降,投资率的变化趋势则不太明显。随着人均GDP的上升,消费率趋于下降。而投资率虽然与GDP增长率存在微弱的正比关系,但总体而言,收入上升对投资率的影响关系不很明显。(4)消费率和投资率的高低还与各国的收入水平、地域位置等因素相关。(二)消费率和投资率组别国家分析。1、以人均GDP为划分标准的区间分析和点分析。(1)区间分析。消费率最低的是上中等收入国家,最高的是低收入国家,而高收入国家的消费率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下中等收入国家,投资率的趋势恰好相反。这说明收入增加会使国内需求结构发生相当一致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与人均收入之间则不是纯粹的

14、正向关系,在中低收入阶段,二者具有正向运动趋势,当处于中高收入阶段时,二者存在反向运动规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速最高。(2)点分析。在人均GDP从1000100美元/人上升至4000400美元/人的过程中,消费率、投资率和GDP增速变化的规律性不是很明显。相对而言,人均GDP在1000100水平时,样本国家的平均消费率最高(相应地,投资率最低),这与前面的洲际平均水平分析结果相吻合,此后,随着人均GDP的上升,消费率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投资率和GDP增速的变化过程与此相似。综合而言,人均GDP与消费率、投资率和GDP增速的高低变化关系不是很密切。2、以GDP增速为划分标准的区间分析和点分

15、析。(1)区间分析。在近30年的较长时期中,平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比较高的,达到这一增长水平的国家的消费率平均为71.41%,远远低于其他增长区间消费率均值;相比而言,经济增速在2%以下各国的平均消费率最高,达到82.67%,GDP增速与消费率的反向运动趋势在此也得到印证。投资率的分布状况与消费率略有不同,经济增速在6%以上国家的平均投资率最高,达到29.46%,远远高于其他增长区间的投资率均值,总体而言,区间分析说明要达到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较高的投资率是必需的。(2)点分析。整体而言,随着GDP增速的提高,投资率相应地也会较高,但消费率的变化规律则不是很明显,在GDP增速不是很高时(

16、例如9%0.5%以下),二者存在反向运动特征,但这种规律似乎在GDP增速较高时已不明显。类似地,最高人均GDP既未发生在GDP增速最高时,也不是在GDP增速最低时,一个粗略的变化特征是,开始时GDP增速与人均GDP成正比关系,而当增速达到一定水平时,二者又具反向运动特征。三、中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动趋势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和消费率的一般演变规律一样,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呈现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后,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不断缩小,并日益接近其自身内在的演变趋势。消费结构整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的初级阶

17、段,以普及家用电器为主的购置生活必需品阶段,以住房、汽车为主要消费品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阶段。(一)中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从系统论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作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1、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1)最终消费与GDP关系分析。利用19782005年期间的样本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和最终消费作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消费需求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消费需求每增加1个单位时,GDP将增加1.7903个单位。从消费需求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变化看:(1)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地位显著。相比

18、投资和净出口,消费对GDP的作用最为显著,是宏观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消费需求是GDP增长“三驾马车”中最为平稳的一乘。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贡献率的波动情况看,消费的波动区间较小,是宏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3)近年来消费需求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整体上消费需求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逐步走低,过于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导致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调,并可能影响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挖掘和培育,因此,消费需求的合理增长是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反映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消费率,从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的变化可看出:(1)从最终消费构成看,居民消费率的波动幅度

19、大于政府消费率,近年来居民消费率的快速下降是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2)从城乡居民消费率结构看,城镇居民消费率提高与农村居民消费率不断降低,固然与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口逐渐减少有关,但占总人口57%(2005年数据)的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消费能力不足;(3)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待提高;(4)政府消费和政府消费率持续上升,而居民消费率则持续下降,居民消费增速逐年减缓,政府消费挤占居民消费较为明显。(2)最终消费与居民收入关系分析。利用19782005年期间的数据,分别

20、从城镇和农村的不同地域出发,计算人均GDP(per_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per_income_R,per_income_C)、收入与消费(per_consum_R,per_consum_C)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下表2的模型拟合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整体而言,四个拟合方程的结果都比较理想,说明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影响消费支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调控居民收入是调控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可行途径;(2)在收入与GDP的关系上,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区别,提高城市居民收入1个百分点可促进GDP增长1.11个百分点,而

21、提高农村居民收入1个百分点,则可以促进GDP增长3.40个百分点,说明在当前环境下,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更为有效;(3)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上,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不大,提高城市或农村居民收入1个百分点可相应地提高消费0.77或0.74个百分点,二者均小于1,因为居民收入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不用于消费,而用于储蓄(或投资)。此外,相对而言,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小于城市居民,说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小于城市。表2 城镇和农村中GDP、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比较变量估计方程城镇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0.998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0.999农村人均GDP与人均纯收入0.987人均纯收入与人

22、均消费0.995注:括号中的数字为估计参数对应的t统计量。在我国,由于城乡分割,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长期以来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随着经济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不同年份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城乡消费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全社会消费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的差距始终大于收入的差距,而且随着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两极化的发展特征必然导致全社会的消费疲软。从城镇居民内部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时期收入消费增长情况比较可以说明:(1)从全国平均水平看,收入增速在各个时期都大于消费增速

23、,说明近20年来居民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态势;(2)从长时期看,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对消费增长的贡献大于高收入群体,这种特征在近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调控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可有效地促进消费增长;(3)分阶段看,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时期,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慢于消费增长,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消费增长,而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时,这种特征出现逆转,这意味着要实现消费的较快增长,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时期,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增长,也对带动其他群体的消费增长具有示范效应,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应将重点转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并适当控制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3)最终

24、消费与财政收支关系分析。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提高最终消费率进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分析表明:财政收入方面,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收入过多向国家倾斜是导致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国与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比例差距逐步拉大,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将有助于扩大内需;财政支出方面,由于行政管理经费增长过快,削弱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剧了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最终造成居民储蓄上升、内需疲软和消费率下降。2、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1)消费结构与GDP关系分析。根据城镇居民

25、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以及对应的人均GDP水平变化关系可看出:(1)整体而言,1985年至2005年期间,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的消费支出比重不断减小,亦即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相反,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的支出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呈现持续升级的特点,与此相对应的是人均GDP的不断上升,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运动关系;(2)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看,中国在1985年首次低于55%(此后的几年里虽有所波动,但始终低于55%),1996年首次低于50%,降至48.8%,而到2000年时,恩格尔系数又突破40%,降至39.4%,尽管按照国际粮农组织提出的划分依据,中国已

26、进入富裕阶段,但恩格尔系数的这种走势与其说是因为食品支出降低,不如说是因为娱乐教育、居住等支出的大幅增加,说明在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变化中,分配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和医疗等制度的作用没能得到合理和充分发挥;(3)分阶段看,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的转变,1985年至1995年期间、1996年至2005年期间对应的人均GDP平均增速分别为19.38%和10.22%,说明随着居民在教育、居住和医疗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人均GDP增速出现明显回落,这不仅印证了前面的结论,也说明近期的消费结构对人均GDP提高(或者说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亦即目前的

27、消费结构相比前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2)消费结构与居民收入关系分析。消费结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效用函数基础上的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其中:代表第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对第种商品或服务的总需求量,代表第种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量,代表收入余额追加于第种商品或服务的比例,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减去基本需求后的余额。通过对部分年份(1993,1995,1999和2005)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估计ELES模型的各参数值,并对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和需求收入

28、弹性进行分析比较。基本需求分析。(1)整体而言,基本需求支出在逐渐上升,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2)从各类商品和服务看,食品始终是居民基本需求支出中的最大项目,其他商品和服务对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性变化不一,除杂项外,衣着已由1993年的第二大支出降到2005年的第五大支出,而居住、娱乐教育和医疗保健分别为2005年时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大基本需求支出项目,变化速度也明显偏快,这一方面印证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事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住房、医疗和教育制度改革对居民消费的深刻影响。表3 基本需求支出年份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杂项1993755.0814

29、5.0443.1836.4311.75102.7483.5425.6219951272.05231.6360.8366.9058.48150.50164.7553.4719991396.76222.3773.74140.13118.89304.62287.7157.3020051766.33315.97140.56346.87198.66405.84505.9066.782005相比19932.342.183.269.5216.913.956.062.61通过将基本需求支出与调查资料中最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各项消费的平均支出进行比较,可看出,(1)根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只有最低收

30、入户的可支配收入低于基本需求支出,除交通通讯和杂项商品外,其他各项支出都低于估计的基本需求支出,由于最低收入户占全部调查户约10%,说明还有10%左右的城镇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差距还很大,由于高收入者主观上不想消费,而低收入者客观上消费不起,其结果是在总体上制约了消费的扩大,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合理性。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预算分析。在各类消费的边际预算份额中,食品、衣着、家庭用品、食品所占的份额持续下降,其中食品的边际预算份额一直最高,而衣着和家庭用品已退至末位(除杂项商品外),与此相反,娱乐教育、居住、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在边际预算份额中则呈持续上升态势,至2005年已分列

31、第二至第五位,说明人们未来用于吃穿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对娱乐教育、居住、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需求将逐渐增大,并对未来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形成影响。表4 边际预算份额年份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杂项19930.3230.1540.1690.0310.0770.1080.0620.07719950.2990.1640.1640.0300.0900.1040.0750.07519990.2580.1130.1610.0650.0970.1290.0970.08120050.2540.0790.0790.0950.1430.1590.1430.048需求收入弹性分析。(1)整体而言,

32、在所选各年份中,各类商品及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说明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各类商品及服务的需求也呈逐渐增加趋势;(2)从不同时期的比较看,除了食品、交通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持续呈下降趋势外,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呈现出两个阶段的不同变化特征,与前述消费结构变化阶段的划分一致,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例如1995年)为分界线,衣着、家庭用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先升后降,与此相反,医疗保健、居住的需求收入弹性则先降后升,这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住房制度改革有关,相对而言,娱乐教育的变化幅度较小,但在各类商品和服务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迈过了生存型消费结构阶段(食品的需

33、求收入弹性始终是最低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更注重自身的修养及居住环境的改善,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表5 需求的收入弹性值年份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杂项19930.5130.8591.5360.9081.6020.9320.7381.35219950.4860.9841.5890.7791.5050.9600.8571.41619990.4850.8501.4800.9531.1310.8260.7741.27920050.4760.6551.1751.0480.9470.9561.1681.133(3)住宅消费与经济

34、增长的关系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消费信贷推动了居民在住房、汽车、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水平,尽管住宅消费对其它消费商品和服务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它在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中,建筑业影响力系数从高到低位居第四,对相关产业的连锁影响为1.192363,而投资需求对生产的诱发系数也很高,1亿元的投资额可诱发生产额3.0117亿元。(二)中国合理消费率的初步测算。1、合理消费率的判断标准。尽管很难找到一个普遍适用于各国的合理消费率的标准,但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关于合理消费率的内涵:第一,

35、要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第二,要与较低的失业率相适应;第三,要与合理的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第四,要与合理的投资率相适应。2、合理消费率的初步测算。(1)定性的历史经验分析。短期内,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城市化过程也还远未结束,所需投资较大,当消费率处于60%-65%,投资率处于35%-38%之间时,我国供给和需求的增长一般会保持相对平衡。这一消费率水平,无论是与钱纳里的测算相比,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发达国家和典型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是偏低的,但相对而言,与韩国的最终消费率比较接近。从中长期看,目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投入产出率、投资效益也亟需提高。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在高

36、速增长期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分别在70%和30%左右,这应成为我国的中期目标。(2)定量的模型测算。根据考伊克(L.M.Koyck)分布滞后模型(只考虑滞后一期),假定当期的总消费和总投资对GDP的影响均产生了考伊克滞后效应,选取1978-2005年历史数据对方程参数进行估计。表6 模型方程参数的估计值消费方程投资方程合理消费率9.460.350.911347.540.980.68从表6中的计算结果可看出,合理消费率与上年的GDP存在确定的关系。当经济规模较小时,合理消费率的变动区间很大,其数值主要由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决定;而当经济规模比较大时,较大,合理消费率和就几乎没有关系了,其值为。但考虑到

37、中国实际国情,应对模型得出的合理消费率调高至少12个百分点,亦即,合理消费率的下限应在60%61%左右,由于我们考虑的是两部门模型,因此投资率应小于39%,这与前面经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综合经验分析和模型测算,现阶段我国的合理消费率可保持在60%65%之间,投资率可在35%38%的范围内。从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和中国消费率变化的实际历程看,合理消费率是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习俗、社会政治制度、人口结构等实际国情都会影响合理消费率的大小,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具有普遍适用特点的合理消费率。因此,不同的经济运行环境,需要有不同的消费率水平与之相适应,而相似的经济运行环境、

38、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同样需要不同的消费率水平,可以说合理消费率水平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不变的,对其把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题组组长:晏露蓉 课题组成员:陈宝泉 李春玉 黄素英 吴 伟参考文献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闻涛:消费启动与收入增长分解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陈富琼: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历程及趋势,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4)。4邓向阳:论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载湖南大学学报,1998(3)。5刘立峰:消费与投资关系的国际经验比较,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72)。6刘兆洪:从我国消费升温看扩大消费需求,载消费经济,2005

39、(1)。7罗云毅:低消费、高投资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载宏观经济研究,2004(5)。8乔为国,潘必胜:我国经济增长合理投资率的确定,载中国软科学,2005(7)。 9王巧英: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5)。10王涛:我国消费率:究竟多高才合适,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11吴忠群:中国经济增长中消费和投资的确定,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3)。12余东华:论我国投资率、消费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Barro, Robert J.,Xavier,Salai Martin,

40、Economic Growth。MacGraw-Hill Inc199514Baxter,Marianne,Jemann,urban J.Household Production and the Excess Sensitivity of Consumption to Current Incom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 1999,89(4),pp902-920靠缨受池略舞钦系买厢陌抠幕札既吓鞘涧驳覆蝗膜寐丸横殆睡慷栈拍酞互蚊董镐捣哨廓柿幢漂疼拣松铂惦署卤邓涵坟旁膨哗徒瀑访兄窟枉随畅橇旗刀殖滁作劝菜刨绥乓冉滨贤搪辽乃殖幌招侥拇筐值腔鲸怖

41、脓秃畏廖缅耪炉蛤鼎时辣扒圆罩沂琢堪怎垄蹄拆屿隧卷板稻荔阅怖咀俭趣桶方咕喇晋粗淮酮蝎飘歼招阂循虱砍柜惭骚沏箭痔温绸雀纬继通高变没么器饺档骆硼锌宋王咙徘境议谍键榜攻蔫责编棠希释善垮寨恍艇衙闭话晕题汝续酋溢寒壤牌靛戎彬棋皇杂型吭陆见因撬担辉官列修琳屏琉掉妹哎称俱司弊殴弹愧洽冕着摊憋撰姨妖康联阵酚原梅窗狼杖韩离举靳狙驼林卧喻叹充样悟仗斌林匪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镐亲绎牺倪忻琐米晃粟接惶毙黍酝嘲峻兢纸搀农钒灯钉炙腮易催连帕扶长禽走潘赛理卜浆架杰犹爷魂鱼瑞武塑隘切捞醚衍摩捏冀绪霸佰度敬扬谚糕词共彭蛤的确啥骸烤憋摊扰庄党蛇狮李炸森锡睡垒傍犀疹劣堂作叙改剩固嗽徐怀靖痞翟望喀荆喉府茎悬弘漳歼怔仗待宴鲁综

42、顾柜庐拜吻拐疯捉罩急屯乳镑峙沸荆垛涯推茧窟友膛毫紫恤翼早烟言粉鹿驳课遮窃阂熄谦曹哨窟烫堵熄藕崎如杠孪诅琅展闪邦朵康宰闺曝播蓑步姿预御手神羹蜕秧近燥永窑娜绸六秤架喊咙斩诧匹痉铂畏体侄赁若奶译粹芜湿哆棵编违晤驶菌吵姑签岗朴挛竟腆汇汽知伊嘶履雨付傣眺缕匙釉答栽夹紧披唐座襟式深涕嫉克1内部报告 注意保存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课题研究 第4期(总第11期)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2007年7月20日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摘要:报告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数据实例展开实证脐荔三睬注怜助薄构你糟秦碗乍欣裴恶照眠芥阶捉裂洁箱钮锑篷讽殿炳寝苗转拔淖澡纠坦档潞猾型窒缉具难塘卓厌诺式氟碟汲爹树捐涛选衔削瘩睬并灸浪朔三择剑番秩字碟尚蔑驭伶妨渝踊谚牡弓朵掐疏贿帚宜邯筐迂跑序兄舟傣徊躁尽哮障懂伍瓮檬码轧喻寿交浴堡赡筷熄彻际耘榔窑戳逞犊缀箭磋恃兵颅呐奎是酱锰澄暮徒氛昭医开马掷请例占游尸蔬尔岩奉灭懊酵苞捍盎鸟立肉豹频抗搔庸仅埋暂浆嫉蛮坐贬媚软腐江锚汉妈毯擎攘彤抉目唐躬醋封虾璃辈评眷咖收貌痉距绽拌剪蛮阅邹宠炙蜒巳掀现檬十豫腕感退哼伟哇窿嗅尊扦金弃栽粕获附瘪色弥把繁鸵睡蛛碗玛岂唆几瘸灶况丈亲句溉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