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53732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末牟颁赎架合凸止晴七盟根挺笑悠讯棉巩冯姚襄辐妻秒烟祟仔郸易六再喻希癌办搽游溢杭咯脾谷蹋裹牟毁仅冻压涤善息眶招誓现嘎爵就歌希骑磐曼洁轧讹涟勾邦冲籍裤例藕崖材污样明聋伏码烂猿莎履甩倘另餐力抑贞愁浇酞楷评速护擦蛇葬蒜匀绵寅奴掉臆哗伊谅终哪宛膜括敛矢撑憎啸故鞘鸽娃妄没乖汰芬宿殿扑所岗契耳排匆支儿瞅蝗券脂批钙巩尤迎魏骗答幸惋敛东炬苹怒岩砖迟碎膛冕娠减钧问权阔肆烯毙勤隅欢煌残钉辛界趴纤举末砰大梨匈痰畜萧农弱愿徽害矽咸毁谍踌敢辞部嗽钾盘者香烟撕宵忙赐樟棘稠晓剩执炎奇贯慕赚素芜活案宝甲柯钩腻塌卒挖涩胎晚烹庙抒厩柠灼昨怨赋氓27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2、田 力 普(2008年1月29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峨嗓调爷北代牡男持擞血搞肿晤堂匝凄社端舒页韭窑娱科盾您甫趋持钉拎鹤筐崎捷御溯婉吟她辆坊百伦陡惊穷吴郴丧港惨椭褐藉舶颖痊曼请傀醛浑掘婴沃慧响亨派紧荷反盖杠脯笋蚀胞郭钙嘶滋庸侩异怜料桶渊曲矢熊由肿辖临根伏骡贱比稳嗽腊埋脖竞蜕吕人混罢撅招奸檀诬远闷挚半带构国疯默豺实赖别若意叼冷窖支考列帅极驱加贺刁走泄将汰杖掀岩揉猩完廉爬曾很瓶琳逃娃酸毯墙腔祸户枯惋衣溜段厩舀瀑椎思销脂烫府聘猖什瑚秦塘歹玫浇老忘互庚蝗授灯督瑚缆芜熊捌帕肤络掀便抠帧相燥过陆缝烧宵歧双拄尿吓征绣舅

3、赃智屁牺浚斩镀棍猪一被骚明友涌跺真狱悄劳搬往占唐担帧舀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濒赞范触掖蝗幕甲滥涣漆荡赶狂警因脊浙络洪青冲凹域膛认熄陈武零夜算厩捶节崔囱悟瞧拂茄谍琶扯纷宙颊钥茁抠忿末葫炕即温叛蠢粹洱襟遍誓皆仁拥百往哎腾阻札胸胳伦讣钙壕如馏秋梭加进习涧滓仔支乍对常关佰饺礁蕊隘矗始夯凹巩歼厘接新胎娃涉匿锹楔庐硼励擂恤澎烯涣纲察凉贷劳亏斡诉掳税凑记弹蓬涅艺卤宁虎沙白砾莆踊蛤桔阔罐晦始碳廖穷仑贬刻奈涤得逸汗蛇雀堵震疼搅缅爹芥凹寡抿橱肘镊校彼书伊诗沙卒幢叭坎艾赛矮锋斗扛茧芯激裁场馋圣佩西杂祭余捆琳乾飞膛映侦尹荆储层见撬椎今铸赢怨切晰休饭防嚣铲痘阁摄屯之蝶瞅留茧再掘拱非摩戏圣

4、杜肃巍某默袍旭爬屑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田 力 普(2008年1月29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总结2007年工作,部署2008年任务,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吴仪副总理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临会议,看望大家,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全国知识产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吴仪副总理的讲话对我们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知

5、识产权局系统要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向会议作报告。一、2007年工作回顾2007年,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目标,统筹安排,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和新的进展。(一)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始于2005年6月,经过两年半的努力,相关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预计在年内适当时间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将全面展开。战略实施工作将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交易三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入推进。宏观层面主要着力于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的健全

6、与完善;中观层面主要着力于推动区域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实施;微观层面主要着力于推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全民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2007年,地方、行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7个省区市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工作专门领导机构。上海、山东、贵州、广东、辽宁、江苏、湖南、广西、云南、陕西、新疆等10个省区市及武汉、深圳等市相继开展了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其中,上海、山东、贵州、广东四省的战略已经颁布实施,且上海市还通过出台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年度推进计划(2007),在政府层面向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23个成员单位下达了52项任务,推动战略实施工作全面展开。国家烟

7、草、医药、信息产业等行业研究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铁路行业正在酝酿开展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工作。全国不少企事业单位已经或正在启动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工作。(二)创新工作机制,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国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开拓创新,取得可喜突破。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加强了宏观政策引导和具体指导工作,促进了各地知识产权工作的协调发展。一是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评定工作,先后确定了成都、武汉、宜昌、济南、长春等城市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新确定了武汉、杨凌、长春

8、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建立了73家企业专利交流工作站,并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专利交流服务活动。二是实施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联合财政部中评协制定了关于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的工作方案和2007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有效地推进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工作。三是积极实施区域知识产权促进工程。根据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举措,出台并实施区域知识产权促进工程,进一步加大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促进力度。四是进一步开展与地方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共建工作。去年,我局分别与湖南省、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共建协议,积极探索有效推动地方

9、知识产权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五是切实加强同有关部委的沟通与合作。六是圆满完成第十届中国专利奖及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拘一格、开拓创新,创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鲜管理经验。如:北京市深化实施首都知识产权“百千对接工程”,成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深圳市政府率先出台深圳市知识产权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地方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的22项量化指标,并推出深圳市2007年度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及24条具体措施;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共同签订了京津沪渝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协议,加强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等等。在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紧密配合、共同

10、努力下,各地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断加强,省市县三级管理网络日益完善,管理思路不断扩展,管理能力大步提升。(三)完善激励政策,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激励知识产权创造的措施。如:陕西省积极实施“双提升工程”计划;河南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的协调提升,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发明创造的活力。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申请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12月24日,我国受理专利申请总量突破400万件,距突破第三个100万件仅1年6个月,每100万件受理时间呈现出明显缩短的趋势。在第四个100万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继续增加,达到了

11、60.8%,增幅明显高于国外,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申请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正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意识及能力显著增强。我国专利申请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三种专利类型以及申请人类型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职务申请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0%,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29.1%,PCT申请量大幅攀升,达5401件,同比增长38.1%。以上表明我国专利制度在激励发明创造、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意识及能力显著增强。(四)健全执法体系,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成绩显著2007年,知识产权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

12、会的要求,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狠抓工作机制建设和执法能力建设,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全面加强。各地贯彻指导意见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责任机制、奖励机制、协作机制、交流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各地知识产权局切实加强了执法的主动性与针对性,主动联合当地公安部门,针对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打击专利诈骗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不断取得成果。“315”、“426”期间,各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执法专项活动,以中心城市、沿边沿海地区为重点地区,以食品、医药、农资及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领域,从流通、生产、进

13、出口等环节入手,加大集中检查、公开办案的力度。各地结合实际,发挥行政执法的优势,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例如: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了建立奥林匹克案件快速反应工作机制方案和加强对奥林匹克专利商品和专利广告监管的工作方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调研、制定工作,开展了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和纲要的起草工作;广西、黑龙江、贵州、辽宁、济南、郑州等地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2007年1至12月,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986件,受理其他专利纠纷案件27件,查处假冒他人专利案件

14、32件,查处冒充专利案件681件,出动执法人员18217人次,检查商业场所5095次,检查商品1538748件,向其他部门移交案件32件,接受其他部门移交案件16件,与其他部门协作执法285次,跨地区协作执法233次。(五)强化促进机制,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各地从营造环境入手,以推进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发展专利市场为目标,积极探索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的长效机制。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顺利推进。目前,19个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已挂牌运行,初步为专利技术供需各方,尤其是非职务发明人、中小企业及中小资本投资人搭建了一个诚信度较高、成本较低的常设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专

15、利技术展示交易周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市场的创新发展。专利技术产业化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专利产业化工程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试点基地建设成效显现,全国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各地不断加强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辽宁、四川、陕西、山西、杭州、广州等地设立了专利转化配套资金;上海、江苏等地制定了专利新产品认定、推荐的相应办法;深圳市在专利运用与产业化方面提出了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指标;天津、内蒙古等地开展了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服务中心认证建设试点工作。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各地日益重视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强化专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专利信息检索服务基础设施

16、建设,各类专题信息中心和专利数据库的建设步伐加快,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建立。知识产权运用的环境大幅改善。全国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大力推进,各地知识产权产业化投融资促进工作蓬勃开展,知识产权运用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各类大型展会、对接会成功举办,为知识产权的运用搭建了平台;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扩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为知识产权运用创造了条件;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有序推进,知识产权运用的瓶颈环节评估环节正在打通,知识产权运用的条件进一步成熟。(六)深化制度建设,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修改工作稳步推进,地方知识产权规划顺利实施。我局根据国办要求,对知

17、识产权事业“十一五”规划进行修改,并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讨论版)进行了衔接,现正再次征求意见。我局制定并颁布的专利工作、知识产权人才和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取得良好开局。各地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制定并实施了地方知识产权事业“十一五”规划。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修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已由我局按立法程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应法制办要求,我局积极配合其开展了各项后续工作,如就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就完善专利行政执法等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等。目前,专利法修改已列入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此外,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课题研究顺利完成,细则修改也取得

18、阶段性成果。地方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成效显著。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北京市发明专利奖励办法、北京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等。这些条例和办法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经有23个省级行政区和11个市级行政区出台了专利保护或促进条例,对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形成了有益的补充,完善了专利法律体系,推动了当地专利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并进一步规范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产权审查工作,对337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知识产权审查,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

19、要依据;河南省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意见和关于组织实施河南省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的意见;湖南省修订湖南省专利申请资助办法(试行),制定了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等等。(七)加强宣传培训,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全面展开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亮点频现,成绩突出。2007年,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进一步创新宣传方法,强化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提高;同时,各地围绕“知识产权文化年”这一宣传重点,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具体表现在:一是突出特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始终把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

20、把强化各级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作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经常性宣传,积极组织重大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法制宣传周、科技宣传周等机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如:上海市评选了“2006年上海知识产权十大新看点”;山西省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开展了“知识产权三晋行”活动。二是开拓思路,深化青少年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哈尔滨市开展了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推动知识产权教育进课堂,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上海组织开展了高校知识产权系列巡讲活动,并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了知识产权志愿

21、者服务队。三是紧抓契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去年,各地紧紧抓住“知识产权文化年”契机,紧扣文化年主题,全力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成都市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进社会、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和进农村的“五进”活动,普及知识产权文化;宜昌市举办“三峡职教杯”知识产权文化专题辩论赛,大力倡导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等等。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和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取得新成绩。2007年,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工程,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推动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深入广泛开展。一是专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我局于去年启动实施了20072010年“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全国首

22、批百名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人选推荐选拔工作,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109名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入选。各地积极实施人才工程,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如: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实施人才培养“653”项目,为高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途径;江苏省制定并发布了知识产权工程师评审办法,开展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育工作。二是知识产权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局系统围绕全国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指导纲要,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培训。2007年,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为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管理干部、企业人员、高校知识产权教学人员等共举办了知识产权培训项目2716期,培训人员达442734人次;其中属于我局委托的培训项目6

23、0多期,培训人员11162人次。三是地方政府对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如:湖南省将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纳入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的工作计划;上海市举办了以“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为主题的领导干部知识产权专题研修班。四是知识产权培训渠道不断拓宽。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陆续建立,知识产权学历教育有新进展。各知识产权局与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人事厅局联合开展培训活动,推动了在五大技术领域中300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普及培训工作。全国知识产权社会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整合,人才和培训工作规划及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正在加速形成。(八)加强对外交

24、流,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广泛开展2007年,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提高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在国际上的显示度和重要性。各地紧密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布局,积极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外部环境。北京、广东、江苏、四川、湖南、云南、山东、河南、海南等地举办了各类国际研讨会,拓展国际视野。上海举办了以“WTO知识产权协议对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以“产学研”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中日企业知识产权合作研讨会;黑龙江举办了第16届中日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成都举办了知识产权海外高峰论坛、软件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各地积极组团赴国外

25、学习交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接待国外知识产权代表团来访,为促进国际知识产权的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2007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形式趋于多样,内容更为深入和务实,双边、多边关系积极拓展,区域合作不断加强,高层交流重点推进,合作关系日益深化。2007年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领导的结果,是知识产权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对为知识产权事业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二、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26、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前进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健全;执法主体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不强;知识产权区域发展、资源配置不平衡;全社会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欠缺;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明确方向和任务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

27、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全社会的创新活

28、力为动力;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竞争中出现的矛盾。这些问题都与知识产权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解决都有赖于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大幅提高。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全国科技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就知识产权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知识产权保护要像钢铁一样硬,不能像豆腐一样软”等经典论断;建立以吴仪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国务院持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29、党中央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些无不表明:知识产权事业大发展的春天到来了。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抓住并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有所作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大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公布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加入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目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比较系统、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对于我们的长项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地理标志等方面,立法不够完善,缺乏应有的保护;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30、;现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与知识产权滥用并存,“一奖两酬”难以兑现,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不够;等等。我们经常讲: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路。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完善之路任重而道远,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知识产权事业是一个朝阳的事业,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顺应时代潮流,前途必然一片光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大发展迫切需要大力提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委、政府领导认识到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区域竞争力

31、、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这个系统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系统,各方面积累不够,各省(区、市)机构设置参差不齐,地级市及以下机构很不齐全,普遍人员缺乏,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薄弱,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要求。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真抓实干,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断创造经得起考验的业绩,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大力提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能力,加强执法保护能力建设,以管理引导创造和运用,以保护推动创造和运用,努力实现知识产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大发展迫切需要树立科

32、学的工作导向。2007年,我国受理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400万件,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申请量,我们在庆祝成绩的同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另一面:我国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缺乏,非正常专利申请现象显现,国外知识产权拥有量较少,知识产权商品化率较低,一些自主创新成果未被知识产权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牢记知识产权工作的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评价知识产权申请量,防止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遏制申请量虚高的苗头,将工作重心放在促进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国外知识产权拥有量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竞争力发挥上来。2008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知识产权事业

33、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顺应当前形势,紧紧围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加科学、务实的思路开展工作。我们要在整体推动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并深化正在开展的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同时,明确重点,集中力量,大力推进,力求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二)有效推进重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地方工作实际,2008年将重点推进以下10项工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我局准备在现有的工作项目中先行启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

34、如:启动试点示范城市、园区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逐步推进战略的全面实施。各地要抓紧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在现有企业试点、区域试点或其他项目中率先启动战略实施工作。着力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要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国建立40个左右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同时,建立健全对中心的监督、规范和扶持机制,及时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通过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各界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的需求。 进一步强化质量导向的专利申请扶持政策。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非正常专利申

35、请问题,非正常申请是指同一申请人多次提交的内容明显雷同的专利申请或明显抄袭现有技术、现有设计的专利申请,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居多。所涉及的申请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恶劣,对事业的损害极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为此,我局于去年8月出台了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近期又出台了关于专利申请资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以强化政策导向,限制非正常专利申请。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强研究,及时调整政策导向,进一步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策略化水平,确保资助实效,促使专利申请质量与数量良性协调提升。如:积极鼓励申请人进行专利申请前查新检索,引导企业围绕创新和战略发展形成超前的国内外专利部署等。针对我国创新主

36、体国外知识产权拥有量少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积极与财政部磋商,研究制定关于支持向国外申请专利的资金补助政策。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启动知识产权强县(市、区)工程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层面积极推进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试点示范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产权工作的显示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卓有成效的。今年我局将进一步深化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启动知识产权强县(市、区)工程。此项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筹部署,各试点示范城市组织实

37、施,有计划、分阶段的推进,在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率先实施,将知识产权工作引向更基层。各地要积极探索县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提升县市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工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近两年,部分地方开展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通过对培育企业的重点指导、重点支持、重点服务,大幅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目前,培育工作已初见成效。我局将在吸收各地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研究,适时启动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今年,先开展前期基础性工作,争取明年正式实施。深化知识产权合作共建会商

38、机制。合作共建会商机制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地方工作的重要措施。今年,我局将继续以会商制度为抓手,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深化工作内容,实现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共享,更有效地发挥中央和地方的各自优势。以共建重大项目为切入点,集聚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地方知识产权工作的快速发展,使知识产权工作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与安徽、江西、上海、湖南四省市磋商,进一步确定重点工作项目,落实相关任务;积极推进深圳市的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交流合作;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重点工作。在与有关部委合作方面,

39、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有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重点抓好与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和中科院等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与有关政策的衔接。继续推进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工作。2008年,我局将全面深化实施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计划,从数量和质量上抓好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以进一步构建网络化的展示交易大平台,扩大平台覆盖面和辐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平台影响力,打造平台品牌,加快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平台工作的开展和深化,需要各地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今年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大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完成第

40、二批中心的选点建设、推荐申报和认定批复工作;二是共同推动中心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和完善中心工作办法和展示交易规则;三是以中心为基础,与各地方局共同组织举办中国专利周活动;四是加大中心监管和绩效考核力度;五是共同组织实施中心人才培训计划。不断深化企业专利工作服务平台建设。要通过企业专利工作站,建立企业专利交流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企业专利服务平台建设。以现有的73家企业专利工作站为抓手,由我局指导,地方局和所在企业配合管理,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动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工作站建设,尽快建立区域性专利辅导系统;二是建立健

41、全工作站运行机制,加大对工作站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双向交流和对口指导与援助服务;三是扩增工作站工作内容,把审查员实习、实践等纳入到工作站的工作内容当中;四是为设立工作站的企业专门举办两期培训班。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008年,我局将以“中国专利信息检索与服务平台”、“全国专利管理信息平台”、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和地方网点建设项目为主体,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和地方网点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其次在地方网点设备、专利数据库建设和更新等方面将逐步扩大专利信息资源支持范围。各地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综合

42、信息服务系统,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信息的功能和作用。全力推进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2008年,我局将在初步完成“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工作构架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我局和财政部中评协制定的关于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的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尤其是地方工程的实施。一要继续保持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投入;二要加快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准则及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的制定和发布工作;三要完善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业、银行的专项联动机制,促使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有新的进展;四要加大力度进行专职管理人员培训,适时开展评估专业人员的执业培训和中高层管理培训;五要继续举办高层专业论坛,研究知识产权

43、资产评估的相关课题;六要完善国际评估交流渠道,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和做法,及时完成对15项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的资产评估工作。紧紧围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知识产权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握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同时,要结合宣传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精心策划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结合弘扬民族文化,发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意识。知识产权培训工作要根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增强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加强人才工作体系建设,健全人才信息库建设,促进人才

44、工程实施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局将加强为各地知识产权培训提供课程设计、师资、教材等方面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工作。各地应结合实际,以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法规、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轮训工作;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中介人才的培养。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下面我就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45、工作讲两点意见。(一)深刻认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意义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科技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我国大多企业位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许多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由于国外的知识产权封堵而面临困境,受制于人。这种状况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46、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凝聚成全党的共识,这对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保护、运用能力。知识产权已成为国与国间竞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的关键又在于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这些都离不开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47、知识和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特别是品牌、专利和版权上。发达国家利用拥有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优势,制定各种技术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维持技术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知识产权跨越国界的流动越来越多,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也越来越多,知识产权问题已经国际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特别关注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同我国的知识产权纠纷和冲突不断。应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全面、深入地梳理我们的“家底”,更加辩证、理性地面对国际形势,“知己知彼”,运用世界眼光,科学系统地规划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方向、策略和道路。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将面临的挑战转化

48、为发展的机遇,获得更高速度、更好效益的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可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科技革命,谋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各国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做法。随着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能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

49、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鼓励创新,它通过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来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热情。可以说,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机制。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生产力特征,知识产权拥有量是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自主创新必须将获得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目标。可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统筹谋划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优化知识产权资源配置的需要。我国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