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6210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237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7页
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7页
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7页
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7页
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规程.doc(2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Q/JD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企业标准Q/CDT-HYJZSTP-105 0000-2009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辅机技术标准 2009年04月发布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发布目 次1通则111.1辅机设备、系统启动前检查内容111.2辅机启动前的试验111.3辅机启动及注意事项111.4辅机设备启动后检查内容121.5辅机运行中维护121.6辅机设备的停运131.7辅机、系统停运后转检修的操作131.8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泄压操作131.9辅机运行中的事故处理132电动机运行142.1电动机技术规范142.2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152.3电动机送电前的检查152.4电动机的启

2、动与停止操作152.5运行中的电动机的检查和维护162.6电动机的异常及事故处理173循环水系统193.1设备说明193.2冷却塔的运行213.3循环水泵223.4转刷网篦式清污机243.5运行中凝汽器循环水半侧隔离与投运253.6胶球清洗装置的投运操作及注意事项263.7事故处理274开式冷却水系统294.1设备说明294.2投运前的准备和检查314.3开式水系统投运314.4开式水系统停止324.5运行中开式水泵的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324.6运行中检查及维护324.7事故处理325闭式冷却水系统335.1系统说明335.2投运前的检查和准备345.3闭式水系统投运345.4闭式水系统停运3

3、55.5闭式水热交换器的正常切换操作及注意事项355.6闭式水热交换器检修后的投入并列操作及注意事项355.7闭式水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365.8事故处理366凝结水系统366.1设备说明366.2疏水扩容器386.3投运前的准备和检查386.4凝结水泵启动前的检查386.5凝结水泵启动396.6凝结水系统的停运396.7凝结水泵的正常切换396.8凝结水泵的运行维护406.9凝泵事故处理406.10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泵416.11凝泵汽化417主机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417.1设备简介417.2润滑油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437.3润滑油系统的启动438EH油系统478.1

4、设备说明478.2EH油系统投运前的检查488.3EH油泵启、停操作488.4EH油泵停运488.5循环冷却油泵启、停操作498.6循环冷却油泵停运498.7再生油泵的启、停操作498.8运行中检查与维护498.9事故处理499润滑油净化及输送系统509.1设备概述509.2润滑油净化及输送系统设备规范509.3润滑油输送系统启动和停止519.4主机油净化装置投运前的检查529.5主机油净化装置投运529.6主机油净化装置停运539.7主机油净化装置的事故处理539.8小机油净化装置投运前的检查559.9小机油净化装置投运559.10小机油净化装置停运5610辅汽系统5610.1设备说明561

5、0.2系统投运前检查和准备5610.3辅汽系统暖管投运5710.4由冷再热蒸汽向辅汽母管供汽5710.5由四段抽汽向辅汽母管供汽5710.6由主汽向辅汽母管供汽5710.7辅汽母管停用5710.8辅助蒸汽系统运行维护5811除氧器5811.1设备说明5811.2除氧器投运前的检查和准备5911.3除氧器上水5911.4除氧器投加热5911.5除氧器的运行方式6011.6除氧器停运6011.7除氧器停运后的保养6011.8正常监视和保护6011.9事故处理6112轴封蒸汽系统6312.1轴封系统设备规范6312.2轴封汽系统投运前检查和准备6312.3轴封汽投运6313真空系统6513.1设备说

6、明6513.2投运前的准备和检查6613.3真空泵启动操作6613.4真空泵的停止操作6613.5真空泵的运行维护6613.6真空泵制冷系统投运6713.7真空泵制冷系统停运6713.8真空泵制冷系统运行维护6714低压加热器6814.1低压加热器设备规范(T-MCR工况)6814.2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投运低压加热器6814.3低压加热器的投停原则及注意事项6914.4低压加热器的投运6914.5低压加热器的停运(#5、6低加)7014.6低压加热器运行中的维护与检查7014.7低加满水7014.8低加的保养7015高压加热器7115.1高压加热器系统说明7115.2遇到下列任一情况时,禁

7、止投运高压加热器7115.3高压加热器的投停原则及注意事项7215.4高压加热器的投运7215.5高压加热器的停运7315.6高加的运行维护7315.7高加异常运行7315.8高压加热器保养7415.9高压缸排放装置7416电动给水泵7516.1电动给水泵组设备规范7516.2电泵启动前的准备7516.3电动给水泵的启动7616.4电动给水泵的停运7616.5运行(备用)中检查及维护7716.6电泵事故处理7817汽动给水泵7917.1汽动给水泵组设备规范7917.2遇下列任一情况汽动给水泵禁止启动8117.3启动前检查8117.4启动前操作8217.5启动操作8317.6小机冲转与升速过程中

8、的注意事项8417.7小机热态启动注意事项8417.8运行中检查和注意事项8417.9小机润滑油滤网的切换操作8417.10汽动给水泵停止8517.11汽泵放水消压8617.12事故处理8617.13小汽机超速试验9017.14小汽机速关阀活动试验9018旁路系统9018.1设备规范9118.2系统投入前检查9119发电机密封油系统9219.1设备说明9219.2密封油系统工作方式和设计参数9419.3总则9519.4密封油系统投运9519.5密封油系统停止9619.6密封油冷油器运行中的切换9619.7密封油系统运行调整及控制信号表9619.8异常运行处理9720发电机氢气系统9820.1氢

9、气控制系统设计参数9820.2总则9920.3氢冷发电机运行时应注意9920.4气体置换时注意事项9920.5气体切换前的准备工作9920.6发电机内部气体从空气切换至氢气10020.7发电机内气体从氢气置换到空气10120.9异常运行处理10220.10氢冷却系统的运行10420.11氢气干燥器的运行10421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10521.1设备概述10521.2总则10621.3定子冷却水系统投运10621.4定子冷却水系统停止10721.5发电机水冷器运行中的切换10821.6定子水系统有关数据10921.7异常运行处理11022空气预热器11122.1设备概况11122.2空预器设备

10、规范11122.3空预器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1322.4空预器启动11422.5空预器停止11422.6空预器启停及运行维护注意事项11422.7空气预热器吹灰操作11522.8空气预热器故障处理11522.9空预器失速报警及电机联锁逻辑11523引风机11523.1设备概况11523.2设备规范11523.3引风机启动11623.4引风机停运11723.5单台引风机运行,另一台引风机的停止11723.6引风机运行维护11723.7引风机异常处理11724送风机11824.1设备概况11824.2设备规范11824.3送风机启动11924.4送风机停运12024.5送风机运行维护12024.6

11、送风机故障处理12025一次风机12025.1设备概况12025.2设备规范12025.3一次风机启动12125.4一次风机启动操作注意事项12225.5一次风机停运12225.6一次风机运行维护12225.7一次风机故障处理12226密封风机12226.1设备概况12226.2设备规范12326.3密封风机的启动12326.4密封风机停运12326.5密封风机运行维护12426.6发生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风机检查12427火检冷却风机12427.1设备概况12427.2设备规范12427.3火检冷却风机启动12527.4火检冷却风机停运12527.5火检冷却风机的运行维护12528炉水循环泵1

12、2528.1设备概况12528.2炉水循环泵的设备规范12528.3炉水循环泵启动前检查12628.4炉水循环泵启停试验12628.5冷却水泵的联动试验12728.6再循环电动阀联动试验12728.7炉水循环泵入口过冷水电动门联动试验12728.8炉水循环泵出口电动阀12728.9炉水冷却泵联锁12728.10炉水循环泵的启动12728.11炉水循环泵运行监视与调整12828.12炉水循环泵运行注意事项12828.13炉水循环泵停止12828.14满足下列条件炉水循环泵自动跳闸12828.15炉水循环泵事故处理12929制粉系统12929.1设备概况12929.2设备规范13029.3制粉系统

13、的启动13229.4制粉系统的停运13329.5紧急停运操作13429.6加球装置操作步骤13429.7制粉系统运行维护13429.8因制粉系统单侧运行注意事项13529.9制粉系统的主要故障及处理13530燃油系统13830.1设备规范13830.2炉前油系统投入13930.3油枪的运行14031吹灰系统及烟温探针14031.1设备概况14131.2吹灰器设备规范14131.3吹灰系统投运14132烟温探针14332.1设备概况14332.2探针投入前的检查14332.3探针手操运行14332.4探针运行注意事项14333空压机系统14333.1设备概况及工作原理14333.2压缩空气系统启

14、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14533.3贮气罐投入14533.4干燥机的启动14533.5空压机的启动14533.6空压机的停运14533.7干燥过滤器的退出14633.8贮气罐退出14633.9空压机的正常维护14633.10干燥机的正常维护14633.1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紧急停止空压机运行14633.12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紧急停止干燥机运行14633.13空压机故障分析与排除14734发变组辅助设备14734.1发电机射频仪(局部放电监测仪)14734.2发电机工况监视柜(局部过热仪)14934.3封闭母线微正压装置15135励磁系统15335.1概述15335.2励磁系统技术规范15435.

15、3UNITROL5000励磁系统的监视和保护功能15435.4励磁系统的正常巡视及维护15535.5励磁系统的运行操作及调整15635.6励磁系统事故清单及查阅方法15735.7励磁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16036变压器系统16136.1概述16136.2变压器技术规范16136.3变压器投入及退出运行16436.4变压器辅助设备16536.5变压器的一般运行条件16736.6变压器的特殊运行条件16736.7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巡视16936.8变压器异常及事故处理17037直流系统17337.1概述17337.2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方式17337.3直流系统倒换操作17437.4直流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定

16、17537.5直流系统检查项目17537.6蓄电池的检查维护17537.7直流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17538UPS系统17738.1概述17738.2UPS的技术规范17738.3主厂房UPS的接线、运行方式及切换方式17838.4UPS运行规定17838.5UPS运行中的检查17938.6UPS系统的操作17938.7UPS系统的运行注意事项18138.8UPS系统故障处理18139柴油发电机及事故保安电源系统18239.1概述18239.2柴油发电机及柴油机技术规范18239.3事故保安电源系统运行方式与切换操作18339.4柴油发电机组的监视、检查与维护18339.5柴油发电机的起动、停运

17、及试验18439.6柴油发电机及保安电源回路的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18540配电装置18640.1概述18640.2配电装置设备技术规范18740.3配电装置操作的一般规定18940.4配电装置的运行与操作19140.5配电装置的巡视检查19140.6配电装置事故处理19341厂用电系统19641.1厂用系统基本配置及运行方式19641.2厂用电设备技术规范19841.3正常运行方式安排20141.4厂用电系统的正常巡视20241.5厂用系统操作规定及注意事项20241.6厂用电系统事故处理20342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20342.1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操作定义20442.2继电保护、自动装

18、置操作原则20442.3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投退原则20442.4投入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注意事项20442.5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运行中的检查20542.6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运行注意事项20542.7220KV线路保护20642.8母线差动保护20942.9高周切机21042.10稳控装置21042.11#02启/备变保护21142.12厂用系统保护21242.13柴油发电机保护21543厂用快切装置21643.1概述21643.2厂用快切装置压板投退原则21643.3厂用快切装置的操作21643.4厂用快切装置的故障处理21644SID-2CM型微机同期控制器21744.1概述21744.2微

19、机同期控制器面板介绍21744.3SID-2X自动选线器21744.4SID-2X自动选线装置的工作过程21844.5SID-2X自动选线装置的使用方法21844.6注意事项21845厂用低压开关联锁21845.1总的联锁投入原则21846汽机辅机保护联锁报警定值21846.1主机热工保护定值21846.2高、低加、冷再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046.3小机及其油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146.4除氧器给水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246.5电泵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446.6EH油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546.7主机油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646.8轴封、辅汽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74

20、6.9凝汽器真空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746.10开闭式水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846.11汽机旁路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846.12发电机氢、油、水系统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2946.13循环水泵房、汽机房循环水坑热工保护联锁报警23047锅炉辅机保护联锁报警定值23147.1空气预热器23147.2引风机23147.3送风机23247.4一次风机23247.5密封风机23347.6火检冷却风机23347.7炉水循环泵23347.8燃油系统23447.9制粉系统234600MW超临界机组辅机设备投停、运行及维护1. 通则1.1. 辅机设备、系统启动前检查内容1.1.1. 检查与启动设备有关的工作票

21、已收回,就地检查有关工作确已结束,工作人员撤出现场。如检修时设备有变动,则设备部点检应提供设备变动报告及相关图纸,并向运行人员交待该设备运行注意事项。1.1.2. 停机后,隔离与机组热力系统相联系的其它辅助系统,防止锅炉低温蒸汽、主再热减温水、旁路减温水、轴封减温水、除氧器冷汽、冷水、凝汽器存水倒流入汽机,使汽缸进冷汽、冷水。1.1.3. 设备及其周围杂物应清理干净,楼梯、栏杆完好,沟盖板已盖好,道路畅通,照明充足。1.1.4. 设备外观完整,连接牢靠,保温层完好,转动部分的安全罩应装复,各门、孔关闭严密,地脚螺栓、联结螺栓上紧。1.1.5. 检查设备轴承已加好润滑油,油质、油位、油温符合要求

22、,设备的冷却水或密封水已投入正常。1.1.6. 辅机及电动机各部分的温度符合要求。1.1.7. 电机接线良好,测量绝缘应合格。1.1.8. 对可以手动盘动的辅助设备,均应盘动转子,确认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启动前若设备反转,应设法刹住才可以启动。1.1.9. 按阀门检查卡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阀门状态正确,处于真空状态的阀门水封门开启,并向有关油、水系统和泵体充油、注水,放尽空气。1.1.10. 检查各热工表计齐全完好、一次门开启,DCS上有关设备及阀门状态指示正确,所有报警信号正确,指示正确。电动门及气动门电源、气源送上并处于良好状态。1.1.11. 辅助设备启动前检查工作完成,启动条件

23、具备后,送上辅机及有关系统装置动力电源及控制电源。1.2. 辅机启动前的试验1.2.1. 辅机启动前必须按机组联锁保护及试验的规定完成相关试验,其控制回路、自动装置、热工联锁保护以及机械装置、气动装置,应按各自的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试转。1.2.2. 电机应先试转动方向正确后,再与辅机联接。6KV动力设备应先做静态拉合闸试验良好。1.3. 辅机启动及注意事项1.3.1. 辅机试运行启动前,必须就地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启动条件,相关联锁、保护、自动投入正确后,方可送电启动。对检修后及可能受潮或停运2周以上的电动机,送电前应测量绝缘合格1.3.2. 辅助设备启停一般应在操作员站相应画面上操作,此时

24、应注意控制开关置于“远方”位置。如需在就地进行启停操作,则应将控制开关置于“就地”位置。系统投运前应确认系统相关装置投入正确。1.3.3. 辅机启动前应与有关岗位联系。操作员站上的启、停操作一般由副值班员或以上人员进行,启动时,就地人员站在转动机械部分的轴向位置处并靠近事故按钮,发现问题,及时停止,同时防止转动部分飞出伤人。若启动时间超过规定,电流尚未回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运行。1.3.4. 设备的启动应遵照其逻辑关系进行,避免带负荷启动1.3.5. 6KV辅机的启停前应确认对应的6KV母线电压是否正常,启动时应监视6KV母线电压、辅机的启动电流及启动时间,停止时注意保持各段母线负荷基本平衡同

25、一母线上,不可同时启动两台以上6KV辅机。1.3.6. 若辅机启动中发生跳闸,在未查明原因、故障未消除前,不得再启动。1.3.7. 配有强制循环润滑油系统或液压控制油系统的辅助设备,在冬季机组停役时间较长时,油系统应提前2h启动,根据油温情况投入油箱加热器。1.3.8. 电机的再启动应符合电气有关规定,正常情况下允许在冷态启动两次,热态启动一次。1.3.9. 凡带有电加热装置的电机,启动前应先退出电加热装置1.3.10. 容积泵不允许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启动,离心泵可以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启动,但启动后应迅速开启出口阀。1.3.11. 辅机启动正常后,有备用的辅机应及时投入“自动”或“联锁”位

26、置。1.4. 辅机设备启动后检查内容1.4.1. 设备和电机无异常声音和摩擦声。1.4.2. 电机的温升、电流指示符合规定。1.4.3. 各润滑油箱油位、进、出口压力、流量、滤网差压正常、冷却水、轴承温度、电机线圈温度、各部位振动均正常。1.4.4. 确认各调整装置的机械联接应完好无脱落,确认各联锁和自动调节装置均投入并正常。1.4.5. 设备的密封部分应密封良好,设备所属系统无漏水、漏汽、漏油现象。1.4.6. 备用泵逆止阀严密,无倒转现象。1.4.7. 厂家对轴承温度无特殊规定时,执行表1标准表1:轴承温度轴承种类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电动机机械电动机机械轴承温度1008080701.4.8.

27、检查电机的温升不超过表2数值(环境温度40)表2:电机的温升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电动机温升6580901151.4.9. 检查各轴承振动正常,制造厂无特殊规定则执行表3标准表3:各轴承振动额定转速rpm300015001000750及以下备注振动mm0.05/0.060.085/0.10.1/0.130.12/0.16电机/机械1.5. 辅机运行中维护1.5.1. 在操作员站上监视各系统画面及报警信息,检查运行方式、阀门状态是否正确,保证各项控制参数在允许范围内,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和处理。1.5.2. 保持设备及其周围地面清洁。1.5.3. 辅机正常运行时,按巡回检查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发现

28、异常应分析处理,设备有缺陷应及时填写缺陷单,必要时立即通知设备部处理。1.5.4. 在进行重要操作前后,巡检应到就地进行针对性检查。全面性检查按运行巡回检查管理标准执行。1.5.5. 按设备定期试验及轮换管理标准要求进行设备定期试验及轮换工作。1.5.6. 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检查油位、油质。1.5.7. 根据季节、气侯的变化,做好防雷、防潮、防汛、防冻措施以及事故预想。1.5.8. 设备有运行异常现象并且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运行,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才可再次投运。1.6. 辅机设备的停运1.6.1. 辅机停运前应与有关岗位联系,应仔细考虑停运辅机是否会对相关系统或设备造成不安全

29、影响,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辅助设备的停运操作应遵照设备停止的逻辑关系进行。1.6.2. 辅机停运前,应退出备用辅机“自动”或解除自启“联锁”。1.6.3. 辅机停运后,转速应能降至零,无倒转现象。如有倒转现象,应先关闭出口阀以消除倒转,严禁采用先关闭入口阀的方法消除倒转。1.7. 辅机、系统停运后转检修的操作1.7.1. 系统或设备在移交检修前,需经值长批准,办理相应检修工作票,按工作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挂好安全标志牌及警告牌。1.7.2. 做好设备的断电、泄压、隔离措施。1.7.3. 断开该电机的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1.7.4. 关闭泵的出口隔离阀,确保关闭严密。1.7.5. 关闭泵的入口阀

30、及与入口相连的空气阀,在关闭入口阀的过程中,尤其是接近全关时,应严密监视入口压力表,并缓慢操作,以防出口阀等与高压系统相连的隔离阀关不严,造成入口部分的低压管道、法兰超压损坏。1.7.6. 关闭轴承冷却水入、出口阀,开启泵体放水阀及空气阀并泄压至零。1.8. 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泄压操作1.8.1. 关闭压力容器的所有工质入口阀,并确保关闭严密。1.8.2. 关闭压力容器的所有工质出口阀,并确保关闭严密。1.8.3. 开启容器疏放水阀,注意容器内的压力应降低。待疏放水完毕后,关闭与扩容器相连的疏放水阀,而单独排地沟的疏放水阀开启。1.8.4. 开启容器空气阀,确认容器内已完全泄压。1.8.5. 将

31、外来工质可能进入容器的电动阀断电、气动阀断气并做好防止误开措施。1.8.6. 将与容器相连的所有电动、气动、手动隔离阀挂上“禁止操作,有人工作”警告牌。1.8.7. 按热力工作票要求做好检修安全措施,并经工作票许可人和工作票负责人检查确认安措无误后办理工作票许可开工手续,并做好相关记录。1.9. 辅机运行中的事故处理1.9.1. 发生下述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用故障辅机1.9.1.1. 设备发生强烈振动。1.9.1.2. 发生直接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1.9.1.3. 设备内部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或撞击声。1.9.1.4. 电动机着火或冒烟。1.9.1.5. 电动机电流突然超限且不能恢复,

32、设备伴有异音。1.9.1.6. 轴承冒烟或温度急剧上升,超过规定值时。1.9.1.7. 水淹电机。1.9.1.8. 运行参数超过保护定值,而保护未动作。1.9.2.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首先启动备用辅机,再停止故障辅机1.9.2.1. 离心泵汽化、不打水或风机出力不足。1.9.2.2. 盘根发热、冒烟或大量漏油、漏水调整无效。1.9.2.3. 电机发生二相运行。1.9.2.4. 轴承温度超过报警值,并有继续上升趋势。1.9.2.5. 电机在启动时,发生下述异常应立即停止:1.9.2.6. 启动后电流不能正常返回。1.9.2.7. 开关合上后,电机不转且发出嗡嗡声。1.9.2.8. 电机内出现

33、火花或冒烟。1.9.2.9. 设备出现异常振动,连接管道、法兰等处严重泄漏。1.9.3. 辅机运行中故障跳闸时,应作如下处理1.9.3.1. 运行辅机跳闸,备用辅机正常联启投入后,应将联动辅机和跳闸辅机的操作开关复位,并检查跳闸辅机的相关联锁动作及联动辅机的运转正常。1.9.3.2. 运行辅机跳闸,备用辅机未联启时,应立即启动备用辅机运行。1.9.3.3. 运行辅机跳闸,备用辅机启动不成功或无备用辅机时,若查明跳闸辅机无故障报警及无电气故障信号时,可强启一次。强启成功后,再查明跳闸原因,强启失败时,不允许再启动。此时应确认该辅机停用后,对主机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采取局部隔离及降负荷措施,1.9

34、.3.4. 无法维持主机运行时应申请停机。2. 电动机运行2.1. 电动机技术规范名称额定容量(KW)额定电流(A)名称额定容量(KW)额定电流(A)6KV电动机电动给水泵8100869FGD增压风机3150循环水泵3800460#3吸收塔A浆液循环泵900105凝结水泵2100237#3吸收塔B浆液循环泵1000116汽泵前置泵60067.2#3吸收塔C浆液循环泵1120132开式水泵45056#3吸收塔氧化风机560磨煤机1900242#3(#4)真空泵200送风机1185176C(D)湿式球磨机560引风机4000460螺杆空压机30033一次风机2500287仪用空压机30033启动系

35、统再循环泵40056主厂房400V电动机汽机PC:锅炉PC:水环式真空泵132269密封风机160289精处理再循环泵75140锅炉保安MCC:#3C开式泵75140空预器变频器柜电源18.536凝结水补充水泵75140磨煤机润滑油泵410汽机保安MCC:磨煤机顶轴油泵410主机盘车电机4568磨煤机减速箱油泵7.518主机顶轴油泵2135引风机电机油站0.82主机交流润滑油泵4080送风机风机油站2.25.5小机顶轴油泵5.512一次风机风机油站2.25.5发电机空侧密封油泵2243一次风机电机油站2.25.5发电机氢侧密封油泵5.511火检冷却风机11.224小机主油泵55100引风机轴承

36、冷却风机518汽机MCC(底层):锅炉MCC(运行层、底层):抗燃油泵4560给煤机38定子冷却水泵4584磨煤机慢传电机2245闭式水泵18.536制粉系统密封风机0.733汽机中间层MCC:汽机单台MCC:汽封加热器风机18.521.3输油泵5.511.6氢密封油备用泵2241凝结水精处理MCC:循环水泵房MCC:卸酸泵48公用水泵4590罗茨风机3060排污泵1.1X25.5反洗水泵3060网蓖式清污机5.511.6卸碱泵375仪用空压机及制冷站MCC:冲洗水泵3060冷却水泵1530220V直流系统:主机直流油泵40208空侧密封油备用泵22115小机直流油泵5.532氢侧密封油备用泵

37、5.5312.2. 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2.2.1. 对于每一台运用中的电动机,电动机外壳上均应有制造厂铭牌,铭牌若已遗失应登缺。2.2.2. 对于新装或检修后的电动机,必须检查有关的工作票全部结束,安全措施已拆除。2.2.3. 电动机绝缘阻值的要求2.2.3.1. 对于新装、检修后、工作环境潮湿或被水淋过的电动机,启动前必须测电机绝缘合格。2.2.3.2. 测量高压电动机绝缘用2500V的摇表,阻值每KV应不低于1M,吸收比不小于1.3。2.2.3.3. 测量0.4KV及以下电动机定子绝缘用500V的摇表,其阻值不应低于0.5M。2.2.3.4. 直流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用500V摇表测

38、量,其阻值不低于0.5M。2.2.3.5. 大型电动机轴承座的绝缘用1000V摇表测量,其阻值不低于0.5M。2.2.3.6. 若测得电动机绝缘电阻不合格,必须通知检修人员对电机进行处理,达到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2.3. 电动机送电前的检查2.3.1. 电动机外观清洁,周围无杂物。2.3.2. 电动机外壳接地良好,各部螺丝坚固。2.3.3. 联轴器已接好,防护罩完整牢固,所带机械设备已具备启动条件。2.3.4. 电动机轴承、轴瓦的油色、油位正常,顶盖完好严密。2.3.5. 采用强制润滑的电动机,其辅助油泵应提前送电投入运行,且供油系统正常。2.3.6. 电动机风道畅通,密封通风的电动机应投入冷

39、却器。2.3.7. 绕线式电动机启动装置应在启动位置,直流电动机整流子表面光滑,电刷压力正常,接触良好。2.3.8. 轴瓦用水冷却的电动机应先通入冷却水且水路畅通。2.3.9. 检查电动机及其操作、监视回路,TA及测量表计、保护回路接线正确,无松动现象,表计全,保护投入正确。电动机及开关、刀闸标志明显、正确,操作及合闸电源良好。2.3.10. 检查转子与定子之间不互相磨擦,带动的机械没有被卡住现象。2.4. 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操作2.4.1. 电动机的启动试验2.4.1.1. 新装或检修后的电动机第一次启动时应试验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正确,所带机械不能反向转动的电动机,试验前必须解开联轴器。试验中

40、确认以下项目正常:1) 转动方向正确。2) 轴承不发出异常噪音,吸油环旋转灵活。3) 电动机内无异常噪音、磨擦声、气味。4) 电动机接线正确,各参数、状态、信号显示正常。2.4.2. 电动机的启动注意事项2.4.2.1. 电动机启动时,就地的运行人员应监视启动全过程。2.4.2.2. 电动机自启动或事故处理紧急启动时,应在启动后进行详细检查。2.4.2.3. 电动机启动时,应监视电流显示及返回时间,以此判断电动机启动是否正常。2.4.2.4.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经请示立即断开开关停电1) 电动机启动时冒烟着火或强烈振动。2) 合闸后电动机没有电流,或电流至最大不返回。3) 合闸后保护动作掉

41、闸。2.4.2.5. 启动大功率的电机前应适当提高母线电压,并避免同时启动两台6KV电机。2.4.2.6. 电动机启动结束,在确认下列情况正常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1) 查三相电流是否平衡,三相电流之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且任一相不得超过额定值。2) 电动机轴承和各部分无异常振动,运转声音正常。2.4.3. 电动机启动次数的规定:电动机允许在冷态下启动两次,每次启动间隔不得低于5min,在热态下启动一次,只有在事故处理时以及启动时间不超过23s的电动机,才允许多启动一次。电动机连续运行1h以上为热态,停运超过1h为冷态。2.4.4. 停止电动机运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2.4.4.1. 监视电流显示到零,开关状态反馈正常,电动机确已停止转动。2.4.4.2. 停止电动机运行时,当断开电动机开关后,若发现电流异常时,应立即将该开关再拉一次,拉不开且重新合闸对设备无影响时可再将开关合上,然后对开关进行检查。2.5. 运行中的电动机的检查和维护2.5.1. 电动机一般可以在额定电压变动5+10的范围内运行,其额定出力不变。2.5.2. 当厂用电动机电源电压下降或消失时,禁止运行人员立即操作拉开电动机开关,应等1min后电源电压仍未恢复,再拉开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