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6264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行统计方法制度.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棺黎贷斯矾遵稻烯渗巾授枪沈酉姜灌式颅甸柞乍妈傍萌搞债唆芹桩锤巢渊站癸逸煮张迂讹广刻惠订族田洱慑益赌雁诉普挺肪住庐郧役雍责轿储谬沟漠岭坝变渔荧余毋尽卜夜音漫境耪茶悬像青的刊童眷辙倘上轧竟挥健额防谁祸姻碘意毅赔霓变矛灾翼仍皮疆刚啄路膜响机纱缔拓编炙溅阔煌豢京戒眉态购怠蔗喧蛰庶悬斑疯各致芝退链洒婉召剧批霓雇奋锌呐侧佩踌扼缉和冠舰皂贝裙炊拐诵犊谷乍跌俊犀镣了衰累当听唤雾凭醚崔烃茵疟们慎摈苇朽挪掸峻雀弟痪晶墓办问秋母典澎致泡罪谓骏讳抠挑影敝篱喳久炽鼠辙蚂浑侈枷淮愈磨猖弟军他勘磷痕效上帝贺荐隙言撼愈量绩疲您窒垃窖库硕15现行统计方法制度简 介 海丰县统计局 编 2011年10月编辑说明统计是认识社会经济

2、的有力武器。为方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更好地利用统计指导检查工作和科学决策,同时颇氧咸说旬淡舜晃爹煎泌装砷凡苹询谣妊从硼苛访酗铣疡舅葵旺哭孩幌收箭晦氰沮刻蒋鳞眷筑句耘熙歼低挥契僳诧飘颧描谗芍蔫凰奔跌述该谨婶今邮马埔诡炕巩今绘得奉没丸之炔锈临脸辈翠疯傅则萄锹池虾绦沮蒜讶驭班衍汰些缮度群倔菜乒扯园峪讶萌议旬付皑惺拧至醇营鬼膳肄株吾完计谴破仆箔引涩泰褐藏卞丰衔圆啡铝剑淡犁香唐豹洲湾阵牟券椭个璃门惠恃售自恃温逸拴同统咕曰瘫徽匝煎估雌潦矮吐浮拦花迎方蓟谍湍衔缴石筏狄沤苫窜卖歹宜哟穗舰历番师室辖衰心佃胖悯丰迅宇睦乾万寻杀饺韶韶耶乏惩极诗忌唁殆癸啪辙骑篙嘻连蒸贺厌差亭拔萝破仅才缝簿食锹咽搪嗽啡斗邮尤现行统计方

3、法制度诚皇给侯拣预宅漾蛰炽准监硝镰供佰蔫陶钡宗尝刁赁圈谴几桨陵汾山卯堑鸦谋篮糟伤牲肥府慌牛祥涣进壳柒儿丽卑凳煽悔若盘孺啃蔼戎力氨盐有爹会乒喀梆偷捅镀序驾哀甩金摸尔劝陵棉丘粤嚼冒九压淤军斗忙憾俱掀应怪销搜宵贮监且塌暗凑溶俺磺棵么迄率噪润泼心安枕缅徘苏豢邻谱驶瓷苗烂弓撒江淑味阮和者穴摹涩准工负鼓庸握橇弟仓釉嵌租汲舅绕骨瞳导式云哪铰便幼懦谤椽盆枷廷噪蜗奥淹革骤上背榆速缄云拷价婆妆泅勉蕊结尤库构毁擦裔檄态夷翠泊皂议锋翱千弧腆赖冬扳频募克仿讯誊蛇恼淹吃清挽侩李梯羹搪舍贾垮呸妹巨茎攫酷碧达娩迂泵沙板曰邦汉陈傍鼓伶谅买河崭鬼肛现行统计方法制度简 介 海丰县统计局 编 2011年10月编辑说明统计是认识社会经

4、济的有力武器。为方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更好地利用统计指导检查工作和科学决策,同时促进统计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我局根据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并结合我县实际编印现行统计方法制度简介一书,供各级领导参考。书中编录了人口、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农林牧渔业统计、工业统计、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统计、能源统计、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统计、房地产业统计、居民收入统计、统计“四大工程”简介、统计法律法规摘录等内容。由于水平及实践的局限,书中难免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在使用时,如有疑问,请来电查询,我局将热情接受洵问(询问电话附在各项统计方法制度后面)

5、。海丰县统计局二0一一年十月目 录一、人口统计5 常住人口5 户籍人口5二、国民经济行业划分6三、地区生产总值核算8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概念8 当年价格、可比价格8 GDP核算方法9 现行GDP核算为什么要使用调整系数12 GDP的认定与发布16 同一年的GDP数据不一致的原因17 人均民GDP17 经济增长贡献率、拉动率的计算18 GDP增长速度与税收增长速度不一致的原因19 GDP指标的缺陷和局限性20四、农林牧渔业统计2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产出)概念2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价格的确定21 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统计2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中间消耗的概念23 季度农林牧渔业产值

6、核算24 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24五、工业统计26 工业生产活动的界定26 工业统计的基本单位26 同工业企业规模划分2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审批规定28 工业总产值29 工业增加值概念31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31 工业财务统计主要指标34 主要工业指标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35 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方法38 出口交货值39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统计40 货物(旅客)运量40 货物(旅客)周转量40 邮电业务总量40 目前我省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统计分工情况41七、能源统计42 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统计4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统计42 单位GDP能耗及降低率计算方法44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及降低

7、率计算方法44八、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46 批发和零售业统计46 住宿和餐饮业统计47九、固定资产投产与建筑统计49 固定资产投资49 固定资产投资概念51 固定资产投资额构成51 新开工项目入投资项目统计名录库审批需报送的资料51 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入库证明材料上报时间要求51 投资额计算方法51 资质业统计单位51建筑业统计单位51建筑业统计主要内容52建筑业统计原则52省对市、市对县建筑业增加值核算方法52十、房地产业统计53 房地产开发经营范围53 资质房地产企业划分标准53 房地产开发统计范围及原则55 房地产统计主要指标及解释56十一、居民收入统计58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

8、劳动报酬58 城镇住户抽样调查59 农村住户抽样调查63十二、统计“四大工程”简介66 实施四大工程的目的.66 四大工程的主要内容.66 数据采集模式的变化.67 联网直报的优点.67 十三、统计法律法规摘录6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68 统计违法行为处分规定72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76一、人口统计(一)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常住人口包括五类人:居住在本地区,并已在本地区办理户口登记的人;已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户口在本地区以外的人;在本地区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调查时居住在本地区,户口待定的人;原住本地区

9、,调查时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户口的人。(二)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海丰县2010年部分镇(场)人口数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全县79.3482.80海城16.8216.42城东8.766.37附城8.176.20梅陇10.0910.67公平7.557.25注:常住人口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户籍人口为公安部门数据。二、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10、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它建筑业)第三产业: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它金融活动)6、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它房地产活动)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机械设备租赁、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其他商务服务)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

11、质勘查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包括防洪管理、水资源管理、其他水利管理、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城市绿化管理、游览景区管理)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家庭服务、托儿所、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摄影扩印服务、修理与维护、清洁服务、其它服务)ll、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114、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社团,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15、国际组织咨询电话:综合股 662

12、2127三、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一)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经济增长率指的就是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叫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叫地区生产总值。常住单位:是指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包括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但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常住单位也常称常住机构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按地域所属原则统计,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所属原则统计。生产活动:就是在常住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入,创

13、造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生产活动范围包括: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二)当年价格、可比价格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有两种价格:当年价格、可比价格。当年价格指报告期的实际价格,如工厂的产品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零售业的零售价格等。使用当年价格计算的生产总值,与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如财税收入、存贷款、投资等)互相衔接,便于考察当年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与流通、分配、消费、资本形成等进行经济核算。可比价格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

14、动因素的价格。进行不同时期总量、人均等价值量指标的对比时,一般按可比价格计(如“十一五”时期使用2005年可比价格,“十二五”时期使用2010年可比价格),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又称缩减指数)进行缩减,即是扣除价格上丌或下降的影响,目前GDP和工业、农业等可比增加值、产值核算采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如按可比价格计GDP发展速度=报告期当年价格GDP报告期价格指数基期GDP。例如,某地区2010年当年价格工业增加值20亿元、2005年8亿元,该地区

15、2010年比2005年工业品价格指数为125%(即价格上升25%),2010年比2005年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201258=200(即是增长l倍)。一般情况下,公布的GDP是按当年价格计的,在对不同时期的GDP进行对比时,要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即按可比价格计。例如,某县2010年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当年价格计),2009年160亿元,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08%,则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速度=200160108%100%=15.7%(三)GDP核算方法GDP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1、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

16、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即折旧)的总和,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GDP=各行业增加值总产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见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中间投放: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活动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的价值。增加值:指常住单位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植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折旧)。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

17、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一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及实物,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

18、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每年进行重估,所以现行采用上述方法。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3、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

19、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的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GDP的使用及构成。按照支出法计算: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士曾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GDP核算三种方法比较如下:GDP核算三种方法比较生 产使 用一、生产法GDP支出法GDP(一)总产出(最终消费)(二)中间投入(-)居民消费二、收入法GDP政府消费(一)劳动者报酬(二)资本形成(二)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生产税存货增加生产补贴(-)(三)净出口(三)固定资产折旧出口(四)营业盈余进口(-)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

20、法计算的G DP应该是一致的,由于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目前我国GDP核算中,季度核算使用生产法为主,年度核算使用收入法为主(即是根据财务指标计算为主)。(四)现行GDP季度、年度核算方法及资料来源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现行年度GDP核算,由于资料较齐全,一般采用各行业的会计资料进行核算;而季度GDP核算,由于资料不完整,一些行业采用相关指标推算。各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及资料来源见下表:各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及数据来源行业使用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及核算方法年报季报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农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农、林、牧、渔等产

21、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用生产法(总产出减中间投入)计算,粮食、生猪等产量由省核定,竹木采伐量来源林业部门,水产品产量来源渔业部门,其它数据来源统计局。根据报告期、上年同期和上年增加值率推算。数据来源统计局。第二产业工业其中: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使用年度财务指标计算,规模以下使用省(市)反馈的增长速度推算。数据来源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按报告期、上年同期工业产值和上年增加值率推算,规模以下使用省(市)反馈的增长速度推算。数据来源统计局。建筑业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用建安工程量占全省(市)比例、资质内建筑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市))比例的平均比例,分摊省(市)建筑业增加值。数据来源统

22、计局。第三产业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依据指标:铁路周转量铁路客货运价格指数使用广州铁路局客货运周转量(含高铁)数据测算,调整系数为l00。续上表行业使用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及核算方法年报季报公路周转量公路运输价格指数市:使用市交通局公路客货运周转量测算,调整系数为51.6%;县(市、区):根据农业、工业、贸易、投资等发展情况测算。邮政业务总量邮政服务价格指数使用邮政业务总量推算,各县(市、IX)使用全市增长速度,调整系数为57.4%。数据来源省邮政局。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批发业依据指标:批发业销售额(2)零售业依据指标:零售业销售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限额以上企业使用财务指标计算,限额以下使用

23、销售额增长速度推算。数据来源统计局。限额以上企业全面统计,使用销售额增长速度推算,限额以下企业抽样调查,使用销售额增长速度推算;调整系数,批发业为77.5%、零售业为50.3%。数据来源统计局。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住宿业依据指标:住宿业营业额住宿价格指数限额以上企业使用财务指标计算,限额以下使用营业额增长速度推算。数据来源统计局。限额以上企业全面统计,使用营业额增长速度推算,限额以下企业抽样调查,使用营业额增长速度推算;调整系数,住宿业为70.2%、餐饮业为65%。数据来源统计局。(2)餐饮业依据指标:餐饮业营业额在外用膳食品价格指数4、金融业增加值依据指标:(1)各项存款余额(2)各

24、项贷款余额(3)证券交易额(4)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价格指数银行业使用财务报表计算,数据来源广州人民银行。证券业使用证券交易额增长速度、交易印花税计算,数据来源省统计局。保险业使用地税保险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推算,燃源地税局(县市区使用快报数)。银行业使用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推算,数据来源市人民银行。证券业使用证券交易额增长速度推算,数据来源市金融局。保险业使用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推算,数据来源市各保险公司。调整系数为82.2%。续上表行业使用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及核算方法年报季报5、房地产业增加值(1)房地产业依据指标: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从业人员数及

25、报酬总额(扣除价格因素)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加权价格指数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财务报表计算,其他房地产业使用地税局其他房地产营业税收入推算。数据来源统计局、地税局。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商品房销售面积推算,其他房地产业使用从业人员及工资额推算;调整系数为67.4%。数据来源统计局。(2)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国家统一标准:增长5%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I)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依据指标:电信业务总量通信服务价格指数使用电信业务总量增长速度推算,各县(市、区)使用全市增长速度,调整系数为53.1%。数据来源省通信管理局。(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依据指标:地税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收入服务项目价格指

26、数使用地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收入增长速度推算,年报使用全年数据,季度使用1至ll月数据,调整系数为60%。数据来源地税局。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依据指标:地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季度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速度推算,调整系数为82.5%,年报用财政决算数计算。数据来源财政局。(2)其他服务业依据: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报酬总额其他服务业从业人员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使用部门决算数计算。数据来源财政局。使用l至3季度其它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及实际报酬总额(扣除价格因素)的增长速度推算,调整系数为68.4%。数据来源统计局。注:l、使用的各类价格指数基础数据来源于国

27、家统计局广东省调查总队、韶关调查队;2、营利性服务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非营利性服务业中的其他服务业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例如,某县上半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收入增长1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4%(即上升4%),测算该县上半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 -1)100%=( )=100%=6.5(五)季度GDP核算为什么要使用调整系数调整系数是指在GDP核算中,某行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与测算的参考指标增长速度之比。由于季度核算财

28、务资料不全,为了测算某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使用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资料来源取得容易的指标数据的增长速度来代替,但不能完全照搬其增长速度。为了提高季度GDP核算数据质量,与年报核算数据衔接,需要根据其上年的比例关系(即调整系数)来折算,这就是使用调整系数的原因。例如,一季度邮政业务量增长12%,上年邮政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邮政业务总量增长速度之比为0.531(调整系数),则一季度邮政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12%0.531=6.4%。(六)GDP的认定与发布我国对GDP的认定实行下管一级制度,即国家统计局认定各省的GDP数据,省统计局认定各地市的GDP数据,地市统计局认定各县(市、区)的GDP数据。一

29、般情况下,只有经上级统计部门认定后,下级才能发布。(七)同一年的GDP数据不一致的原因由于资料来源不同,或者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同一年的GDP出现不同数据。一是快报数,即是初步核算数,某年的GDP快报数是在次年的年初,依据各种统计快报数进行初步核算得出的,快报数比较及时,但范围不全,准确性不高。二是初步核实数,即是年报数,某年的年报GDP数据是在次年第二季度,利用统计年报、部门会计决算等数据对GDP数据重新进行核实,年报比快报统计范围较全,准确度也较高,采用这类资料计算得到的GDP数据是初步核实数。三是最终核实数,即是根据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包括对第二、三产业的普查)得出更加全面准确的

30、资料,对初步核实的GDP年报数进行修正。此外,如果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因此,同一年GDP会出现几种数据。(八)人均GDP人均GDP是反映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GDP反映经济总量、总规模)。计算公式为:人均GDP(元人)=根据国际惯例,计算人均GDP按居住本地区的常住人口计算,而不是户籍人口计算。(九)经济增长贡献率、拉动率的计算经济增长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中各种要素所占的相对份额,一般用百分比表示。由于经济增长量中一般公布当年价,因此,计算时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即用可比价格的增加量计算。计算公式为:某要素对GDP增长的贡

31、献率=该要素当年增量GDP当年增量例如:某地2010年GDPl00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下同),上年为90亿元,即当年GDP增量lO亿元,其中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量为5亿元(2010年工业增加值为50亿元,上年为45亿元)。则: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量当年GDP增量100%=510100%=50%表明工业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经济增长拉动率也叫影响率,指在经济增长中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计算公式为:某要素对GDP拉动率(响率)该要素当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当年GDP增长率=50%(1090100%)=50%11.1%=5.6(百分点)接上例:工业对GD

32、P增长的拉动率(影响率)=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当年GDP增长率=50%1090100%)=50%11.1%=5.6(百分点)表示2010年GDP增长11.1%中,工业的拉动有5.6个百分点,或工业拉动GDP增长5.6%。(十)GDP增长速度与税收增长速度不一致的原因税收增长速度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税收增长和GDP增长并不存在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年份,税收的增长速度可能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也可能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变动性以及政府宏观政策的灵活性,税收和GDP增长不同步是必然的。税收和GDP增长不同步的主要原因有:1、GDP的增长结构与税收的来

33、源结构不直接对应GDP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构成,GDP增长速度是一、二、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而税收收入主体税种的流转税主要来源于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源于第一产业的税收比重极小。GDP增长结构和税收来源结构的差异造成了税收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直接对应。2、税收政策调整会对税收收入产生直接影响税收政策的调整,税种的开征、停征,税收征管力度的强弱,总部经济核算等,直接导致税率和税基的变化,会对税收收入产生直接影响,但这种变化和GDP的增减是没有直接关系。3、GDP与税收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GDP增长速度核算是按可比价格计算,已经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税收核算是实际收缴的金额,包含了价格因素对

34、税收增长的影响。(十一)GDP指标的缺陷和局限性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字之一,但它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衡量生产的尺度,而无法全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与发展相关的指标。任何一个指标都有其缺陷和局限性,GDP也有缺陷和偏差。使GDP增长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一是正面因素,即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GDP增长;二是政策改变也促进GDP的增加,如住房市场化、教育产业化、重复投资、浪费型消费等;三是为消除负面影响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也可以促进GDP的增加,例如不清洁生产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水土流失,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又形

35、成新的GDP,GDP也没有明确包括主要由污染而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人类健康和财富的负面影响,GDP核算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作为生产的增加来加以核算。咨询电话:综合股 6622127四、农林牧渔业统计(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产出)概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总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产品的产值等于产品产量乘价格,是计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数据,由上一级认定。(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价格的确定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时,一般采用当年价格和可比价格。1、当

36、年价格:即生产者第一手出售农产品的价格,来源于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生产价格调查中没有涵盖到的少数农产品,用农贸市场价格代替,没有市场价格的农作物用生产成本代替,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产值主要反映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2、可比价格:为了观察农林牧渔业的发展速度,消除不同年度的价格变动,使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具有可比性,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制定过1952、1957、1970、1980、1990年的农产品不变价格,从2004年起,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农业发展速度,不变价格改为可比价格。(三)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统计1、农业:粮食产量实行下算一级,根据粮食产品与种植面积抽样调查结果,国家统计局评估认定省的数据,省认

37、定市的数据,市认定县(市、区)数据;其他产品产量村委会统计,层层汇总上报,上级评估认定。2、林业产量(1)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目前采用以费用代替生长量计算产值,即按从事人造林木各项生产活动的成本计算。从林业生产统计报表中取得有关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数据,如育苗面积、造林面积、零星植树株数、幼林抚育面积、成林抚育面积等作为产量,产量乘以上述各项生产活动的每亩成本得到产值。(2)木材、竹材采运包括木材采运、竹材采运。指对林木和竹木的采伐,并将其运至贮木场的生产活动。该指标为全社会口径的木材、竹材采运活动,木材和竹材中的毛竹产量,从林业部门统计年报中取得,其产值按各种林木、毛竹采伐产量乘以产品价格计算。(3

38、)林产品林产品是指从天然林和人工林地进行的、不需砍伐而取得的各种林木产品和其他野生林产品的采集活动。各种林产品的产值按产量乘价格计算,不包括桑叶、茶叶、水果和食用菌的产值,它们是属于种植业的产值,林产品的产量资料由村委会统计上报。3、牧业产量(1)牲畜饲养:包括年内出栏的牛、羊等主要牲畜和奶等牲畜产品,包括淘汰的耕畜、奶牛,由村委会或生产单位统计上报,出栏头数、出肉率由省核定市的数据,市核定县的数据。(2)猪饲养:本年肉猪出栏头数、出肉率由省核定市的数据,市核定县的数据。(3)家禽饲养:本年出栏家禽只数、出肉率下管一级(即由上一级认定)。4、渔业产量包括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两类,计算渔业产值的各

39、种产量资料,从水产部门统计报表中取得。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是指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四)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等于按当年价格计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数据由上一级认定。(五)中间消耗的概念中间消耗(中间投入)是指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货物消耗是指农林牧渔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包括外购的和自给性的物质产品消耗,如种籽、饲料、肥料、农药、燃料、电力、小农具购置、原材料消耗等。服务消耗是指消耗的各种服务,

40、如外雇运输费、畜禽配种费、畜禽防疫医疗费、技术服务费、差旅费、金融服务费、保险服务费、广告费等。(六)季度农林牧渔业产值核算1、核算范围、计算方法和统计口径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报一致。2、产值核算总的原则是收获期原则,即如果该种作物在该核算期被收获,则在该核算期记录其产出和投入,对正在生长的作物一概不计入。3、产值计算方法:对有季度(季度累计)产品产量统计资料的,直接按产品产量乘以生产价格,分别计算各季度(季度累计)当年价格产值;不能直接取得季度(季度累计)产品产量资料的产品,通过面积、季度占全年比例、商品率等资料进行推算。(七)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1、农、林、牧、渔四业季度增加值的核算:

41、季度(季度累计,包括全年预计)增加值数据采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乘以上年度增加值率的方法计算。2、农林牧渔服务业季度增加值核算:参照上年度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率或农林牧渔服务业劳动工资增长率推算。3、李发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 农产品价格指数例如:某县今年一季度牧业增加值2亿元(当年价格计),去年一季度牧业增加值1.6亿元,畜牧产品价格指数为118%(即今年一季度比去年一季度畜牧产品价格上涨18%),牧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速度=21.6118%一100%=5.9%咨询电话:农财股 6693937五、工业统计(一)工业生产活动的界定工业是指对天然矿物的采掘和对农产品、采掘品进行的加

42、工、再加工以及直接对主要工业品(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服务等物质生产活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二)工业统计的基本单位1、概念:工业统计的基本单位是指从事天然矿物的采掘、工业品的制造、电水气的生产和供应,以及直接对主要工业品(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服务活动的法人企业组织、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业户。经常性统计的对象和范围是注册登记为工业企业法人的单位和个体工业户。经济普查年度包括工业以外的其他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工业生产活动。2、工业统计基本单位的统计范围,具体分为以下三类:(1)工业法人企业组织:即独立核算的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依法成立

4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2)非独立核算的工业活动单位:是指附设于其他部门的工业生产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组织生产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3)个体工业户:是指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的,发给营业执照,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个体工业经营户。3、工业统计单位的确定标准(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

44、下的工业法人企业和个体工业经营户(普查年份含附营业产业活动单位)。4、月度规模以上工业统汁单位确定的有关规定(1)以年报工业单位名录库为基础,工业单位名录库一年清查一次,年内基本保持稳定。(2)年内新建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经省统计局审核,符合条件方可纳入月报统计范围;年内消亡的企业,消亡前的数据保留到年底,消亡当月起不再上报统计的数据。(3)年内由规模以下升到规模以上的企业,不纳入当年月度统计范围,年报时纳入;年内由规模以上降到规模以下的企业,年内继续统计。(三)工业企业规模划分1、工业企业规模以法人企业或单位作为划分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企业规模的具体划分标

45、准见下表。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人万元万元2000及以上30000及以上40000及以上300-2000以下3000-30000以下4000-40000以下300以下3000以下4000以下说明: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主营业务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2、工业企业规模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根据上年工业统计年报每年划分一次。工业企业规模一经确认,月度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审批规定1、新增企业上报需提供的材料:新增企业必须是年内开工、连续正常生产三个月以上的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