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陈英.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6522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陈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陈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陈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陈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陈英.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临床药学质控中心 陈英,卫生部要求:加强医疗机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卫医发【2004】285号,医院减少或避免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对策: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2008年3月19日 卫办医发20084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 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规定,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监督,2009年3月25日 卫办医发20093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

2、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 管理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 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一)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纠正当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 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关于预防用药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 (2)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择用药。,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问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究竟有无作用?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是

3、预防什么感染? 那些情况需要抗菌药物预防? 怎样选择抗菌药物? 什么时候开始用药? 抗菌药物要用多长时间?,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类)或污染(类)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整个手术期间(从切开皮肤到关闭切口)保持血和组织中有效抗菌药物浓度,充分覆盖手术造成的高危污染期,此时手术部位流出的血液和组织液有强大的杀菌活性,能把造成污染的细菌杀灭于立足未稳定之际(定植以前)。,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据,但手术切口的确切分类一般在手术后作出,外科医生在术前应进行预测,作为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手术切口分类,

4、类别 标 准 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 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 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II类(清洁污染)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 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手术顺利 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 手术 III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 炎症但未脓化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 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 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IV类(污染感染)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 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I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者尽量不用抗菌药物 1、 一般清洁切口手术 即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

5、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2、头颈、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股腹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须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有以下情况者应进行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污染机会增加 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骨关节、眼内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脾切除术等) I类切口清洁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高龄) I类切口清洁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II类清洁

6、污染切口及部分III类污染切口手术: 1、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2、严重污染的III类切口及IV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用药。,怎样选择预防用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选药的原则,临床围手术期选药要结合手术部位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易感因素,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首选 头孢二代对G+球菌

7、和G杆菌都具有强的杀菌活性,特别适用于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选择应注意:,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选择应特别注意 一般不用喹诺酮类药物,仅可用于泌尿系手术 大环内酯类药属于抑菌剂,一般不作为预防用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选择应注意:,病人对内酰胺类药物过敏 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克林霉素 革兰阴性杆菌氨曲南 万古霉素一般不做为预防用药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什么时候开始用药?,抗生素给药时机与手术感染率的关

8、系,2847例选择性清洁或清洁污染切口 Classen DC,et al. NEJM1992;326(5):281286,用药时机不同,用药期限也应有不同,一次性用药 用药24h 用药4872h 细菌污染 定植 感染 数小时 从十余小时到数十小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法,首剂用药时机极为关键 应在手术开始前0.52小时内给药 ,保证在发生 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 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给药 应静脉给药,20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肌注、口服存在吸收上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血和组织的药物浓度,不宜采用,抗菌药物用多长时间?,

9、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法,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 一次即可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 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 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常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12h,若手术 超过34h,或失血量大(1500ml),应给第2 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如选用半衰期长达 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需追加剂量,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法,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 为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原则上不超 过72小时,延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结直肠手术除术中预防用药外,术前

10、1d分次口服不被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新霉素、庆大霉素 等)34次,便能在手术日将肠道细菌浓度降到 最低,不宜连用3天。,短时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优点,减少毒副作用 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不易引起微生态紊乱 减轻病人负担 减少护理工作量,预防用药易犯的错误,适应症的掌握 时机不当 时间太长 选药不当,缺乏针对性,起点高 用法用量不当,如何评价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病人因素 老年人 肥胖 营养不良 糖尿病 免疫系统损害 其他因素 皮肤病 术前原因 术前过长的准备时间 备皮 预防用抗菌药物用量不足,手术因素 皮肤未充分消毒 紧急情况 人工植入 手术时间拖延 手术技术

11、欠佳 未预见的污染 环境因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手术室过度活动 防腐剂受污染 通风不足 手术设备消毒不充分,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I-概述 II-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III-治疗腹腔感染 IV-肝移植细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V-胃肠科感染的治疗 VI-防治烧伤后感染 VII-肝脏外科感染 VIII-胆道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IX-四肢及软组织感染 X-急性胰腺炎感染的防治 XI-肾移植的预防与治疗 XII-神经外科感染 XIII-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 XIV-手术后抗生素相关肠炎 XV

12、-小肠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 XVI-外科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VII-骨和关节感染 XIX-泌尿系统感染 XX-外科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 XXI-手术后肺炎 XXII-胰肠联合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 XXIII-心胸大血管外科感染的防治 XXIV-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抗菌药物的“局部预防”应用,局部抗菌药物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 不应将全身性应用的抗菌药物用于伤口局部(诱导高耐性),内科领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已感染但尚处于潜伏期,以图阻止其发生 防治原有感染的复发(如风湿热) 防治潜伏感染激活 高危人群与易感病原体密切接触后 免疫抑制患

13、者机会性感染,预防性应用指征,内、儿科12种特定菌感染 霍乱、鼠疫、流脑、结核 风湿热 或特定人群高危状况下的病原体感染,以下不应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流感、麻疹、水痘等病毒性 感染; 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内科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二)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2007年121所医院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普遍,使用量 大,细菌耐药率高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 用指征,加强管理 经验治疗应用于肠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泌尿 系统感染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

14、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 用药,(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原则,第一线药物(非限制使用) 经长期临床应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管理措施:住院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处方后方可使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原则,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 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或价格昂贵的抗生素类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管理措施: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处方后方可使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原则,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 疗效好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保留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

15、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应严格控制使用。 管理措施:应有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处方后方可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 孢噻利等;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 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 培南等; (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 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 (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 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 液、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四)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监管,加

16、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监管,医疗机构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 作; 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 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 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逐步健全本辖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 测管理体系; 开展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价和指 导。,预警、干预措施,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