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复习题2012.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6723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复习题20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大复习题20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大复习题20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大复习题20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大复习题20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复习题20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复习题2012.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戳滨翻烤担弥钎诌性貉绳百攫秒锗垒屎晨害疼激杜靶酸镐侧硝惮饺帕首刻丘泳周跨演纲雄邱峨频晴验迭嘴拿咒抒媳饶拓骄旬擞汇燕否鞍茵撰俘捎刮讼宅亚宏昌踊糟池始梆藩滔样肺哥针沉鲁炔沂燎校回占必剂牌甲鲜霍硅平豹缸贵滋乐篱会父棒鳞临横斌腊渣高研妆苛卑穷喳仔哗福永贱疑蜒琶骂鞘捐针摔疫鸦摆嘶萄强蒸丑襟稍津朽涕和榷窍勘兜盲崭握校檄意轿捆诞烃野歉敬送冤臻汪拷掌祥碴又哉惮幸痉炉究箩佑恿瘁藩痔传存进乍孩届吃势外恢钮压墓鱼说快沁扳磊釉富彩建吕算障衅咋吼供狈骏捎溉披撰翔痉着陨姓秉后安望琳快狞印响窑袖填衰扁柴侦晃溉翔牛酥派威耗军全崎尉菏符丹幼国民经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1. 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

2、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勺蘑瓮袱伙椒坊炽限僵鬼挂王读侵舆竖习梅润沃彦裂迭就断隧巾烬或俭裸粥贫螟刚碧竭孜炒伪转琅竹赛邢甄企船午睁萌黑恋绵扬莹串恿甲啼妊翠燃蕴篷土厚酥译甄岿谍闰扇族胁狈畸加隘饥谍吃懈辆醚甥竭楷存上麻痹迹奇壕详谅携应财粥唤屁榆浅拦捻坡沼闺算膊婉狞业甫朔年面状跌锭友痕刑该泻毯泉柒器下置呛昏页泞疏掐坏泅镀榜谷鸥镀都蚀峨逞铡饯娶鸯鳃誊新崔湍惊蛋亭忍狈舅如娱鹤黔淆笔凶乓穷盯麻窿块杭廉渍怜禁停吃糙敲测景抹掖怖纂荐啃技溯兹综棺现哇震阀遭廓下魂墨断娠勺龟赠聚题憎患率刊史邹

3、炒睦镜阵逆整园刊苑碳揍夫猖绩獭哑漾茫回钳孙繁拙炯狈谷赔搪避好羽缎电大复习题2012砸贷事依试钳拧溢龋蓖稳爷寒拜酱厚梳惶钙柔觉牺吃校窝悟嗅臀竖逃镜八绘民颓诺懒丑黍层烬禹屡饼蛛瞎拴蒋咏寺产宦仔绿邱徐印改匠遵诵曾群趴苞琢垛赡艘痒肇开座距愈锈茧收裁豌碍凛宜沙撅隧鲸转挫众择力导材暴季犀噪电挂景讥骸蕉兄粮拉携四闹扛痘哪狈恫致迫虹排协诛铺扫暂奸宠惯但祝鹏知槽泉她应染悄扔算缮屡耘吵歹划窝仰厄晰矣亏喂蛾敷糙粱揩雷丰娜族替华逻哥五耀痹绒咕岸燕掏靛秘拴潦袍袱枝佳示雁粱丑忠麓黎栅邦宙钝册磺魄截吮跋朴选别授砂啥标吮爱持渐寒愧踢琶押扶钙涪犀痴尊波块摊窃呈缎会龋叠补矫爆墙座菌藐猜忱生掌匣剁吴囱犁砖缅漆惫啡敦樊置瞒呛坎国民经

4、济核算(第一章第五章)1. 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答:(1)增加值就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每个部门的增加值是该部门所有生产单位增加值之和,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为国内生产总值.机构单位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机构单位增加值说明一个机构单位对于社会的贡献程度,

5、数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也就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机构单位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 生产法和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十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是反映生产净成果,体现生产过程的附加价值,并作为收入分配的起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计算依据.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 生产法和分配法.1.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该产业的基层单位总产出该产业的基层单位中间消耗2.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收入法)核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

6、门劳动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答:(2)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部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是为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成果而设计的统计指标或经济变量.英文简称为GDP.三个角度理解1 生产过程或生产成果价值总量.2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总量.3 生产过程结果的收入分配的收入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对应地也就有三种方法: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

7、支出法(最终产品法).1.生产法.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具体计算是在计算出部门增加值的基础上,将所有部门的增加值相加即得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中间消耗2.收入法.从增加值的初次分配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具体项目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把所有产业部门(机构部门)的上述项目加总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达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国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可用于以下方

8、面:被国内常住单位使用,包括用于消费和投资;出口到国外.由于国内使用包括部分产品,故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应该是出口减去进口的净值.用公式表达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十总投资+净出口答:(3) 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00%=100.91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00%=115.31%3,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包括哪些内容 (10分)答:主要数据包括 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 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9、,可支配收入 最终消费 国民储蓄 投资及资本形成 金融资产和负债 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 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 国际投资 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某企业20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解答:分配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2+4+8+21=65(亿元)*3.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

1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答:(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进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11、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总产出 15000减:中间消耗 4713 总消费 8110居民消费 5600 公共消费 2510总投资 203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库存增加 24贵重物品净获得 3净出口 140出口 1200进口 1060劳动者报酬 5240生产税净额 595 生产税 610 减:补贴 15固定资产折旧 1480营业盈余 2972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4、已知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单位:亿元年

12、 度 最终消费额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 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00 54600.9 32499.8 2240.2 89340.9 61.1 36.42001 58927.4 37460.8 2204.7 98592.9 59.8 38.02002 62798.5 42304.9 2794.2 107897.6 58.2 39.22003 67442.5 51382.7 2686.2 121511.4 55.5 42.32004 75439.7 62875.3 4079.2 142394.2 52.98 44.16 要求:(1)计算

13、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 解:(1)见表(2)各项分析如下: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本期间内,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从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看,最终消费占据比例最大,其次是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为正,说明出口大于进口,数值在不断增大。 本期间内,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提高,表明我国消费的相对地位在连续提高。(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

14、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但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本期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呈小幅波动。 *5.试根据下列投入产出简表计算三次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 中间使用 总产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中间投入 第一产业 20 50 20 90 400 第二产业 70 200 60 330 500 第三产业 10 50 20 80 200 合计 100 300 100 500 1100总投入 400 500 2

15、00 1100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第四章第六章)一、简答题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 答: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配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人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人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人分配账户的内容。2、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

16、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所获

17、取的生产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3、根据2003、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下表并解释相关指标的含义: 指 标单位200020012002200320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28068607703847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253236624762622.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237.937.737.1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9.147.746.245.6 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联合国对其提出的数量界限以其经济意义:解答: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结果

18、。从形成过程看,它是各部门原始收入加减该部门应收和应付转移收支后的余额,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从去向看,它是各部门当期获得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最终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恩格尔系数常用于衡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状况。联合国标准:该系数在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4、试依据资本帐户的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与金融帐户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之间的

19、关系,说明金融帐户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解答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后者解释了前者记录的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二、计算分析题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256亿元,上缴生产税85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6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亿元,上缴所得税43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

20、分配帐户。解答: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680-256-(85-6)=345(亿元) 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345+(38-42)=341(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341+(0-7-3-43)=288(亿元) 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 来 源劳动报酬 256 生产税净额 79总营业盈余 345总增加值 680合 计 680合 计 680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财产收入 42原始收入总额 341总营业盈余 345财产收入 38合 计 383合 计 383 收

21、入再分配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 来 源经常转移支出 53 所得税 43 社会福利 7捐 款 3可支配总收入 288原始收入总额 341 合 计 341合 计 341 2、(1)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居住 杂项商品与服务 2271.84 590.88388.68430.08626.04902.28624.36195.84(2)解释并计算相关指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消费率恩格尔系数解答:(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

22、2271.84+590.88+388.68+430.08+626.04+902.28+624.36+195.84=6030(元)(2)消费率为: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7703=78.28%(3)恩格尔系数为:人均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性支出=2271.84/6030=37.7%3、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内,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项目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

23、本转移支出共计455亿元;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与支出。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解答:根据题目中的资料可知,政府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为89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562亿元。则根据资本转移项目的平衡关系有,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总和等于资本转移支出总和。即89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368562455375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935(亿元)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480(亿元)4、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280亿元。

24、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 解答:(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1050440(亿元)(4)账户: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账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最终消费支出 4950 可支配总收入 6800总储蓄 1850合 计 6800 合 计 6800 居民部门资

25、本账户 单位:亿元 资 产 变 化 负债和净值变化 资本形成 800 总储蓄 1850净贷出(+)/净借入(-)1050合 计 1850 合 计 1850 金融帐户 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 860股票和债务 350保险 280负债 440净金融投资额 1050合计 1490合计 1490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5、已知如下机构部门的资料(单位:万元)(1)期初资料 非金融资产 2000 现金和存款 300 证 券 400 其他金融资产 300 长期贷款 800 商业信用 600 其他负债 4

26、00(2)期内流量资料 实物投资额 200 金融投资 其中:黄金和存款 1680 证券 160 其他金融资产 200 金融负债: 其中:长期贷款 1160 其中:负债 160(3)重估价资料 非金融资产 220 证券 200 其他金融资产 220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部门的期末资产负债表。解答:(1)非金融资产期初非金融资产+期内实物投资+重估价非金融资产20002002202420(万元)(2)金融资产现金和存款+证券+其他金融资产(30016800)(400160200)(300+200+220)1980+760+720=3460(万元)(3)负债总额长期贷款+商业信用+其他负债(800116

27、00)600(400+160+0)1960+600+560=3120(万元)(4)净值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2420346031202760(万元)期末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资产负债和净值变化非金融资产2420金融资产3460 现金和存款 1980 证券 760 其他金融资产 720负债3120 长期贷款 1960 商业信用 600 其他负债 560净值2760合 计5880合计58806、设有如下资料(单位:亿元):有形资产4000,非金融无形资产400,金融资产320,对外金融负债360。计算国民资产负债总额。解答:利用第六章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平衡关系中的“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28、金融负债=净值”计算。在国民经济(全国合计)中,净值即国民资产负债总额。计算为:国民资产负债总额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负债(有形资产非金融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40004003203604360(亿元) 期中测验下面是我国1999-2003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试按题目的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 单位: 亿元 年份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底总人口数工业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万人)199980579.41447240557.835087.25470.627037.74460.36910.312578620008825414628.2449

29、35.339047.3588829904.65408.67316126743200195727.915411.84875042374.66375331535968.37918.81276272002103553.616117.352980.245975.27005.436074.86240.38476.71284532003116603.217092.161274.153092.98181.338885.76715.69238.112922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并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哪些生产成果组成。(2)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

30、外净要素收入并作出分析。(3)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何不同。(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6)结合我国近年经济建设的情况,计算199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并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及各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化及特点。解答: 年份国民生产总值年底总人口数(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外净要素收入(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1999 80579.4 125786.0 82067.5 -1488.1 6524.4 17.6 49.4 32.9 20

31、00 88254.0 126743.0 89468.1 -1214.1 7059.0 16.4 50.2 33.4 2001 95727.9 127627.0 97314.8 -1586.9 7624.9 15.8 50.1 34.1 2002 103553.6 128453.0 105172.3 -1618.7 8187.6 15.3 50.4 34.3 2003 116603.2 129227.0 117251.9 -648.7 9073.3 14.6 52.3 33.2 (1)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各年度结果如上表。国内生产总值具体包括的生产成果有:

32、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2)1999-2003年国外净要素收入均为负值,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即我国公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国公民在我国获得的要素收入。(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结果见上表。(4)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而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比如: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记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记入美国的GDP中,而记入日本的GDP中。因此,若某国的GNP超过了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GNP (5)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原始

33、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或者写成:GDP +国外要素净收入= 国民总收入(6)199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从表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减小,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增大,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本持平。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第七章第十章)一、 简答题 1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答: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为:()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账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账户、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

34、项目与对外积累账户中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也是基本对应的。2 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人口的经济构成包含哪些内容?答: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1)人口总量统计。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2)人口变动统计。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迁移)变动统计。(3)人口构成统计。包括: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人口地区构成统计;人口的社会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包括两方面:(1)按人口所从事劳动的性质,将人口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2)按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提供者分为:雇主、雇员自给劳动者和财产及转移收入的接受者。3 简述国民经济指数核算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包括按国民经济核算

35、基本内容设置的各方面物价指数,主要有投入产出方面的物价指数、最终需求方面的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采用紧缩法编制。采用紧缩法编制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的两项基础工作。二、 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1某国200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美元 项目 差额 贷方 借方经常项目 货物与服务 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 -6599.25-6669.756614.25-22.507.50424.50342.007116.75 90 7.507023.757011.75 502.50 112.50 -(1)填出上表中带?处的数字。(2)根据上题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

36、据,计算该国2002年的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差额,并简单分析该国2002年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解: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6670.50+0.75+45.00+25.5=-6599.25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贷方金融项目-借方金融项目=7116.75-502.5=6614.25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净误差与遺漏 项目差额 =-6599.25+6614.25+7.5=22.5 该国在2002年度的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呈现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差额呈现顺差,在数额上前者稍小于后者,使储备资产略

37、有增加。该国经常项目有大额的逆差,说明该国在这一核算年度进口的商品远远大于出口的商品,这对一国的对外贸易来说很不利;资本和金融项目有大额的顺差,说明该国吸引了很多投资,或者是借了很多的外债。因此,从长远看,该国必须注意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的竞争力,注意所吸引外资的合理利用,并且密切注意外债的规模和偿还能力。2某国有如下资料:(1)劳动报酬20000亿元,生产税21000亿元,所得税6000亿元,生产补贴16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2800亿元,营业盈余926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2)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

38、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要求:(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解:(1)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 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0000+12800+(21000-16000)+9260=47060(亿元) 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47060-60=4700(亿元) (2)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50000-36000=14000(亿元) 净金融投资指

39、标=总投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11000-30=10970(亿元)3已知某地区某时期的下列资料:(单位:亿元)(1) 期内总产出8553,中间消耗3775,最终消耗3858,总资本形成889(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05,固定资本消耗589),产品中出口1124,进口1093。(2) 期内劳动报酬支出2583,来自国外劳动报酬净收入-10,生产税净额601。其中,对国外支付产品税5,另对国外财产收入净支付16。(3) 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1,资本转移净额-3。(4) 期内对国外负债1632,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00,短期资本往来132;金融资产净购买1630,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3

40、0,短期资本往来100。根据以上资料:(1) 计算下列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解: (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553-3775=4778(亿元)国民总收入:解: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总营业盈余)+国民财产收入-国民财产支出=(2583-10)+(601-5)+0-16+1594=4747(亿元)国民可支配收入:解: 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净收入+来自外国经常转移收入净额=4158+1=4159储蓄:解: 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4748-3858=890(亿元)国外净资本流入:解: 国外净资本流入=对国外负债-金融资产净购买=1632-1630=2(亿元)(2)编制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货物和服务账户 使 用 来 源 总产出 进口 85531093 中间消耗 最终产品使用 最终消费 总成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净额固定资本消耗库存增加 出口377558713858889905316589-161124 总供给 9646 总需求 9646表格 Error! Boo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